日期:2019-05-20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小班社會活動飯團子教案(附教學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設計背景,活動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教學反思等內容,伸出雙手作拿捏狀,跟著律動,邊唱邊做動作,訓練手指的靈活能力,四個寶寶圍成一圈,跟著老師做,感受集體游戲的快樂,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社會活動課,快來看看飯團子教案吧。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幼兒在各方面都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動作的協調能力,手指的配合能力較差;寶寶們有些才新入園,班級的融合度不高,各自為陣,各玩各的,沒有集體感;有些寶寶有。挑食、偏食,吃不飽現象。
活動目標
1、伸出雙手作拿捏狀,跟著律動,邊唱邊做動作,訓練手指的靈活能力。
2、四個寶寶圍成一圈,跟著老師做,感受集體游戲的快樂。
3、感受飯菜的香味,愛上吃飯。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手指的靈活性的訓練。
難點: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和手指靈活性的培養。
活動準備
編排活動隊形;飯團子的圖畫;音樂
活動過程:
1、老師帶領,全班寶寶跟著老師一起律動,作好準備。
2、 游戲:
(1) 圖畫展示:香噴噴的飯團子。
寶寶觀察,直觀香噴噴的飯團子。
(2) 五指伸開又合攏,雙手繞圈,邊唱邊做:
飯團子 飯團子 轱轆轆轆轆轆
飯團子 飯團子 圓溜溜溜溜溜
飯團子 飯團子 寶寶肚里鉆
反復練習
(3) 四個小朋友在教室中間表演,全班輪換。
3、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1、 小班幼兒是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有他們自身的年齡特征:無意識行為較多,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交往能力較差,動作發展不完善等,這時期教師的引導很重要。
2、 活動過程的反思:
幼兒在活動中大部分能參與進來,能進行師生和生生互動,只是有部分寶寶的持續性較差,幼兒在活動中還能自主創造一些動作,使整個活動能開展下去,達到了手指鍛煉的目的。促進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融合感。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