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8
這是折扣教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懂得折扣的含義,進一步解決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問題的解法
2、能從日常生活中獲取信息,能正確解答有關折扣的問題。
3、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點】 理解折扣的含義,并用所學的知識解答問題。
【教學難點】 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有沒有去買過東西?
師:我們今天就跟著小雨和他的爸爸一起去買東西
二、新知探討
(一)、理解打折
師:你看到了什么文字?(九折)
師:誰知道九折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原價的90%
師:誰聽明白了?指名重復
師:八五折呢?同上
總結:折扣又稱打折,幾折就表示十分之幾,也可以表示百分之幾
師:課件出示,我們再來看看這些折扣表示什么意思?指名說
四折 六折 七五折 八八折 一折 對折 半折
過度:這里的九折和八五折馬上就吸引了小雨和他爸爸的眼球,我們也跟著他們進去看看他們買了什么東西?小雨買了什么?
(二)運用“折扣”含義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小雨的爸爸給小雨買了一輛自行車。原價180元,現在商場打八五折出售,買這輛自行出用了多少錢?
師:誰來幫老師讀一下題目(生讀題)
師:原價是什么意思?板書原價
師:現在買這輛自行出需要多少錢稱為?板書現價,現價怎么理解?
(2)、探究解決。
師: ①這個問題該怎么解決?請你們自己拿出紙和筆,列式計算
②(指名說)師:誰愿意起來說說你是怎么算的?你是怎么想的?
師板書:180×85%=153(元)
引導小結:求現價就是求什么?(原價的85%)所以就讓原價乘以85%
師: 4、便宜了多少錢?你會列綜合算式嗎?自己在本子上試試
你是怎么算的?
過度:我們再來看爸爸買了什么東西?
2、爸爸買了一個隨身聽,原價160元,現在只花了九折的錢,比原價便宜了多少錢?
①你獲得了哪些信息?指名生讀題
師:自己在自己的本子上計算
②學生試做,把你的想法告訴你的同伴
師:做好的同學把你的想法告訴你的同伴
③指名匯報,并說出解題思路,
師:誰愿意起來把你的想法告訴大家
預設:1、 分步
2、 綜合
3、
強調:花了九折,便宜了原價的一折,即:原價的(1-90%)
過度:小雨和他的爸爸都買了自己喜歡的東西,我們也來買一些我們喜歡的物品
3、出示四種物品,
(1)、選擇你喜歡的物品,算一算你需要付多少錢?
①生獨立算
②跟你的同伴說一說你買了什么,花了多少錢?
③你是怎么算的?怎么想的呢?指名學生說。多幾個
師:同學們都會算自己要付多少錢?
(2)、你買一樣海寶便宜了多少元?你會列綜合算式計算嗎?
那老師有個問題
原價與現價之間有什么聯系?
原價×折扣=現價
(三)、靈活應用
1、填一填
物品名稱
原價(元)
現價(元)
折扣
運動服
200
七折
足球
80
八折
旱冰鞋
120
60
師:原價現價和折扣之間,之知道兩個,怎么求另一個呢?
2、師:同學們可能很奇怪,為什么有些商品打完折還是很貴呢?我們來看看商家是如何做到的,現在商場搞店慶,所有商品一律八折出售,這個現在仍要按108元售出,標價應改為多少?
過度:我們再來看看面包店里有什么優惠活動?
三、鞏固練習
2、出示書上101頁第一題
師:一律是什么意思?
過度:這幅圖表示什么意思?
3、出示書上101頁第二題
你會列式解答嗎?
四、聯系實際,鞏固新知
1、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打折的現象非常多,下面我們來看有兩家賣“米奇書包”的商店都在打折(出示課件),如果你要買一個米奇書包,會上哪家?為什么?
① 現在我們看看究竟哪家更便宜?
② 學生計算兩店的現價各是多少,并說出哪家便宜。
③師:從上面的例子,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小結:買東西時不能只看折扣,還要看原價是多少。
2、面對打折,王老師曾遇到過這樣一個問題,請大家幫幫忙。
國慶節假期間,王老師上街買東西,看見商場門前寫著“全場三折起”就進去了,我看中了一件標價是200元的衣服,一問卻要140元,怎么不是三折啊?這是怎么回事?
師:看來我們只看折扣是不行的,還要學好語文,看透商家玩的語言游戲,以免被騙。
3、在生活中出了打折之外,還會有什么優惠活動?生發言
師:這幾張圖片是老師在街頭拍看的,看看是什么優惠活動
滿200送一100,買三送一,直降100
4、看到同一種牛奶在三個超市有不同的促銷策略。他要買20瓶牛奶,去哪個超市買合算呢?
《折扣》教學設計
五、總結收獲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師:看來,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是緊密聯系的。最后老師給你們布置一道作業題目。
(出示課件)
六、廣告策劃
天氣漸冷,買羽絨服越來越多.為進行促銷,某商店老板準備將原價400元一件的羽絨服以300元的價格出售.請你綜合折扣知識,為該店老板設計一個簡單的廣告.
七、介紹成數
八、板書設計
教學目的
1.明確折扣的含義。
2.能熟練地把折扣寫成分數、百分數。
3.正確解答有關折扣的實際問題。
4.學會合理、靈活地選擇方法,鍛煉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會解答有關折扣的實際問題。
2.合理、靈活地選擇方法,解答有關折扣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1.會解答有關折扣的實際問題。
2.合理、靈活地選擇方法,解答有關折扣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班班通課件
教學過程:
?1.教學折扣的含義,會把折扣改寫成百分數。
(1)剛才大家調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個商業用語,那么你所調查到的打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說打“七折”,你怎么理解?
(2)你們舉的例子都很好,老師也搜集到某商場打七折的售價標簽。(電腦顯示)
①大衣,原價:1000元,現價:700元。
②圍巾,原價:100元,現價:70元。
③鉛筆盒,原價:10元,現價:?
④橡皮,原價:1元,現價:?
(3)動腦筋想一想:如果原價是10元的鉛筆盒,打七折,猜一猜現價會是多少?如果原價是1元的橡皮,打七折,現價又是多少?
(4)仔細觀察,商品在打七折時,原價與現價有一個什么樣的關系?帶著這樣的問題,可以利用計算器,也可以借助課本,四人小組一起試著找到答案。
(5)討論,找規律。
A.學生動手操作、計算,并在計算或討論中發現規律。
B.學生匯報尋找的方法:利用計算器,原價乘以70%恰好是標簽的售價或現價除以原價大約都是70%;或查書等等。
(6)歸納,得定義。
A.通過小組討論,誰能說說打七折是什么意思?打八折是什么意思?打八五折呢?
B.概括地講,打折是什么意思?如果用分母是十的分數,該怎樣表示?( “幾折”就是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
C.通俗來講,商店有時降價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銷售,通稱“打折”。幾折就是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如八五折就是85%,九折就是90%。一般情況下,不把折扣寫成十分之幾這樣的分數形式,寫成分數時,有時會出現小數(例如八五折就會寫成 ),不便于計算和理解。
(7)練習。
①四折是十分之( ),改寫成百分數是( )。
②六折是十分之( ),改寫成百分數是( )。
③七五折是十分之( ),改寫成百分數是( )。
④九二折是十分之( ),改寫成百分數是( )。
2.運用折扣含義解決實際問題。
出示問題(1):爸爸給小雨買了一輛自行車,原價180元,現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買這輛車用了多少錢?
① 導學生分析題意:打八五折怎么理解?是以誰為單位“1”?
② 找出數量關系式。
先讓學生找出單位“1”,然后再找出數量關系式:
原價×85%=實際售價
③ 學生獨立根據數量關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180×85%=153(元)
答:買這輛車用了153元。
出示問題(2):爸爸買了一個隨身聽,原價160元,現在只花了九折的錢,比原價便宜了多少錢?
① 導學生理解題意:只花了九折的錢怎么理解?以誰為單位“1”?
② 學生試算,獨立列式。③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
第一種算法:原價160元,減去現價,就是比原價便宜多少錢。
160-160×90%
=160-144
=16(元)
第二種算法:原價160元,現價比原價便宜了(1-90%)。
160×(1-90%)
=160×10%
=16(元)
重點引導學生理解第二種算法,知道現價比原價便宜了10%。
3.典例講析。
例 在某商店促銷活動時,原價800元的某品牌自行車九折出售,最后剩下的幾輛車,商家再次打八折出售,最后的幾輛車售價多少元?分析:原價800元,第一次打九折出售,價格是原價的90%,再次打八折出售,價格是第一次打九折后的80%。可以先求出第一次打折后的價格,再求出第二次打折后的價格,即為現在的售價。
解:800×90%×80%=720×80%=576(元)
答:最后的幾輛車售價是576元。
【課堂作業】
1.(1)爸爸買了一個剃須刀,原價240元,現在只花了八折的錢,比原價便宜了多少錢?
A.打八折怎么理解?是以誰為單位“1”?
B.學生試做,講評。
(2)判斷:
①商品打折扣都是以原商品價格為單位“1”,即標準量。( )
②一件上衣現在打八折出售,就是說比原價降低10%。( )
2.完成教材第8頁“做一做”練習題。
3.完成教材第13頁練習二第1~3題。
說明:第1題是一道開放題,有多種可能,應注意給學生提供交流自己想法的機會。練習后可指出“五折”也可以說成“半價”,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
第2題,要注意指導學生理解9.6元表示的實際含義,它與八折有什么關系。使學生明確9.6元就是打折后比原價少的錢數,它相當于原價的1—80%,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列出方程或算式。
答案:1.(1)240-240×80%=48(元)
(2)① √ ② ×
2.第8頁“做一做”:52 73.5 30.8
3.練習二第1題:
(1)1.5×50%=0.75(元)
2.4×50%=1.2(元)
1×50%=0.5(元)
3×50%=1.5(元)
(2)(此題答案不唯一)可以買一種面包,也可以兩種或兩種以上合買。單獨買各種打折后的面包:
①3÷0.75=4(個)
合買各種打折后的面包:
②3÷0.5=6(個)
33÷1.5=2(個)
④3÷1.2=2(個)……0.6(元),再買1個打折后0.5元的面包。
⑤可以買3個0.5元的面包,買2個0.75元的面包。
可以買1個1.5元的面包,買2個0.75元的面包……第3題:分析:按原價的八折買,優惠價占二折,9.6元占原價的20%,求出原價,用除法計算。解答:9.6÷20%=48(元)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教學反思:
1.“打折”這個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用到,學生比較熟悉。
2.學生對打折的認識還只是停留于感性認識,如打折,學生都知道是便宜了,比原價少了,但是真正能夠解釋清楚的并不多,對折扣的知識并未真正理解。
【設計理念】
“打折”這個概念,在我們日常的社會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經常要用到。“打折”應用于很多商品經濟領域。可以說,學生對這個概念并不陌生,大多數同學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新聞媒體、購物等多少有所接觸與了解。但學生的這些認識還只是停留于感性認識,如打折,學生都知道是便宜了,比原價少了,但真正能夠解釋清楚的并不多,對折扣的知識并未真正理解。因此,本人在設計教案時,從學生熟悉的日常購物行為引入新課,通過實際的例子,在師生的互動與討論中,幫助學生逐步修正對“折扣”的認識,從日常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科學的理性認識。溝通折扣與百分數知識之間的聯系,進一步完善百分數的知識體系。
數學最終是要為生活服務的,回歸生活的數學才是有用的數學。本課內容和日常生活密切聯系,學了就可以學以致用,可以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的價值。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聯系百分數的意義認識“折扣”的含義,體會以及折扣和分數、百分數的關系,加深對百分數的數量關系的理解。
2、了解“打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學會聯系“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知識,學會列方程解答“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題型,能應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生活實際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佳方案與策略的能力,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2、進一步讓學生感受數學和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體會到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在理解“折扣”意義的基礎上,懂得求折扣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與“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數量關系是相同的,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能應用“折扣”這個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培養學生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準備】
教師搜集有關數據,并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知
1、同學們,你們在購物時,享受過優惠嗎?你知道商家為了招攬顧客,經常采用哪些促銷手段?(降價,打折、買幾送幾、送貨上門等)
2、有些同學提到了“打折”這個詞,你們都見到過哪些商品打折,打的是幾折?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與我們生活緊密相關的數學問題——打折。
(板書課題:折扣)
【設計意圖:購物學生都經歷過,從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入手,用拉家常式的談話方式展開全課的教學,在平淡之中見真實。】
二、嘗試交流,探索新知
1、認識“打折”。
(1)讓學生交流,關于折扣已經知道些什么?
(2)概括:“打折”的含義,商店有時降價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銷售,通稱“打折”。
(3)看到“打折”這個詞,你想到了什么?(價錢便宜了)
2、教學例4。
(1)課件出示小雨和他爸爸逛商場的情境。讓學生觀察畫面,從中得到什么數學信息?
定價在廣告橫幅上:店慶五周年,電器九折,其他商品八五折。
(2)讓學生說一說:九折是什么意思?八五折表示什么意思?
歸納:幾折表示十分或百分之幾十。板書:九折=90% 八五折=85%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觸手可及的商場購物這一事例,創造教學氛圍,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
(3)練習:說一說下面的折扣表示原價的百分之幾?(同學互說后,教師小結)
八折 二折 九五折 六八折 半折 七二折
(學生同桌互相說,一個說一個聽,相互檢查)
【設計意圖:學生理解了折扣的含義后,立馬做個小練習進行鞏固,為后面的例題和練習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第97頁“做一做。
算出下面各物品打折店出售的價錢(單位:元)
籃球80:00 書包:105.00 課外書:35.00
(六五折) (七折) (八八折)
(4)課件展示小雨買自行車的過程,學生說一說數學信息,出示例4第1題。
問題改為:便宜了多少?
A、學生思考回答:①打八五折是什么意思?②單位“1”是什么?
B、解決以上兩個問題后讓學生獨立練習,指名兩人板演。
C、學生匯報,教師板書:180×85%=180×0.85=153(元)
答:買這輛自行車用了153元。
D、現價、原價,折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學生總結:現價=原價×折數
讓學生獨立解答,個別匯報時請學生說說自己的解題思路。
學生獨立試算――匯報――說解題思路
第一種算法:180-180×85%=180-153=27(元)
解題思路:原價160元,減去現價,就是比原價便宜多少錢。
第二種算法:180×(1-85%)=180×0.15=27(元)
解題思路:原價180元,乘現價比原價便宜了(1-85%)。
答:比原價便宜了27元。
(6)小結:解答這類應用題時,關鍵是理解打折的含義,把折數化成百分數,再按解百分數應用題方法解答。
【設計意圖:教師將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課堂作為教學切入點,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遷移,學生便能迅速地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掌握學習的主動權,身臨其境地去觀察、去分析、去思考,并在理解折扣的意義上生發不同的解題方法,進行方法的優化。】
三、應用拓展,深化認識
談話:“折扣”這一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太普遍了,因此應用好這一知識就能幫我們很好地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1、第101頁第1題:說一說,從圖上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1)打完折后,每種面包多少元?
(2)晚8:00以后,玲玲拿3元錢去買面包,她可以怎樣買?(讓學生多考慮買面包的多種方案)
2、某商場店慶搞促銷,一種DVD機原價600元,現價只雖420元,打了幾折出售?
【設計意圖:利用這道題讓學生聯系“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知識,學會列方程解答“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題型】
3、第101頁第2題:小明用優惠卡買玩具,可以打八折,節約了9.6元,問:這個玩具多少元?
(1)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2)學生嘗試解決。可以直接列式,也可以列方程解決。
(鼓勵學生多開動腦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4、比一比:五洲超市和大潤發超市都有銷售米老鼠書包。五洲超市門口寫著8折出售;大潤發超市門口寫著9折出售。如果是你,會上哪家店買?為什么? 先猜,然后再出示原價
五洲超市 大潤發超市
米老鼠書包每個售價120元 米老鼠書包每個售價100元
現在你會怎么選擇?你想到些什么?
【設計意圖:設計這道題主要是培養學生做事要考慮周全的良好習慣】
四、拓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時間不夠,可以留到課后分小組完成)
1、下學期,老師準備為六年級150個同學集體一同購買《數學課時訓練》,每本定價15元。老師去了幾家書店,請同學們以組為單位,制定購買方案,并說出理由。具體情況如下:
書店名稱 優惠措施
新華書店: 降價15%
永正書店: 打八八折
新葦書店: 買五送一
2、廣告策劃,我能行!
天氣漸冷,買羽絨服越來越多.為進行促銷,某商店老板準備將原價400元一件的羽絨服以300元的價格出售.請你綜合折扣知識,為該店老板設計一個簡單的廣告.
(教師要深入各個小組中,參與學生方案的制定,但教師不是決策者,決策權在學生手中。)
【設計意圖:練習設計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具有層次性。同時,開放性練習的設計——采用小組合作,讓學生設計購票方案,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運用數學知識還能省錢,合理安排日常生活開支,培養了學生自覺應用數學的意識。】
五、課堂總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感想?你們今天的表現都很出色。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用數學知識去發現、去思考、去探索,希望大家能做個有心人!
六、板書設計:
折 扣(打 折)
幾折表示十分幾或百分之幾十。 九折=90% 八五折=85%
例4、(1)180×85%=180×0.85=153(元)答:買這輛自行車用了153元。
現價=原價×折數
(2)第一種算法:160-160×90%=160-144=16(元)
第二種算法:160×(1-90%)=160×0.1=16(元)
答:比原價便宜了16元。
教學設計自我評析: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師應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以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本節課是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選擇教學材料,把新知識、舊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在以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去感受數學、學習數學、應用數學。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了自主活動的空間,讓每個學生盡可能積極主動地參與,盡可能地滿足了學生求知的需要、參與的需要、成功的需要、交流的需要。
【教學目標】
1.明確折扣的含義,能熟練地把折扣寫成分數、百分數,正確解答有關折扣的實際問題。
2.學會合理、靈活地選擇方法,鍛煉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解答有關折扣的實際問題。
難點:合理、靈活地選擇方法,解答有關折扣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圣誕節期間各商家搞了哪些促銷活動?誰來說說他們是怎樣進行促銷的?
二、新課講授
1、理解“折扣”的含義。
(1)剛才大家調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個商業用語,那么你所調查到的打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說打“七折”,你怎么理解?
(2)你們舉的例子都很好,老師也搜集到某商場打七折的售價標簽。(課件出示)
(3)引導提問:如果原價是10元的鉛筆盒,打七折,猜一猜現價會是多少?如果原價是1元的橡皮,打七折,現價又是多少?
(4)仔細觀察,商品在打七折時,原價與現價有一個什么樣的關系?
(5)學生動手操作、計算、討論,找出規律:
原價乘以70%恰好是標簽的售價 或 現價除以原價大約都是70%。
(6)歸納定義。
通俗來講,商店有時降價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銷售,通稱“打折”。幾折就是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如八五折就是85%,九折就是90%。
2、解決實際問題。
(1)爸爸給小雨買了一輛自行車,原價180元,現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買這輛車用了多少錢?
引導學生分析題意:打八五折怎么理解?是以誰為單位“1”?
先讓學生找出單位“1”,然后再找出數量關系式:原價×85%=實際售價
學生獨立根據數量關系式,列式解答。
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180×85%=153(元)
(2)爸爸買了一個隨身聽,原價160元,現在只花了九折的錢,比原價便宜了多少錢?
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只花了九折的錢怎么理解?以誰為單位“1”?
學生試算,獨立列式。
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匯報并板書。
3、提高運用
在某商店促銷活動時,原價200元的商品打九折出售,最后剩下的幾個,商家再次打八折出售,最后的幾個商品售價多少元?
引導學生分析,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交流,讓學生明確:“折上折”相當于連續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8頁“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3頁練習二第1~3題。
分享: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