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4
這是物理電阻教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1、知識和技能
知道電阻是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知道電阻及其單位,能進行電阻的不同單位之間的變換;
知道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電阻是導體本身的性質,能根據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判斷、比較不同導體電阻的大小。
2、過程和方法
重點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與自主學習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了解半導體和超導體以及它們在現代科學技術中的應用,開闊視野;
讓學生建立將物理知識應用于生活,服務于人類的意識。
重點:電阻的概念;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難點:電阻是導體本身的性質。
自制電阻定律演示器,一節干電池,一只演示電流表,一個開關,廢日光燈管的燈絲(圖1),或固定在膠木板上的用直徑0.3毫米以下的鐵絲繞成的螺旋狀線圈(鐵絲線圈),酒精燈一個,小燈泡一只,電源一個,導線若干。
1課時
1.復習
提問:將一只燈泡、一個演示電流表、一節干電池和一個開關連接成電路,并讀出電流表的示數.(一位學生到前面來連接電路,其他同學審查連接過程是否正確)
2.引入新課
用電阻定律演示器做演示實驗.將導線ab代替燈泡連入上述電路,閉合開關,讀出電流表的示數;再將導線cd代替ab,接通電路,讀出電流表的示數,兩次示數不同.
提出問題:上述兩次實驗,用的都是一節干電池,也就是說電壓相同,那么兩條導線中的電流大小為什么不同呢?
3.進行新課
原來,導體能夠通過電流,但同時對電流有阻礙作用.以金屬導體為例,金屬導體中定向移動的電子跟金屬正離子頻繁碰撞而形成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在物理學中用“電阻”這個物理量來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
在相同的電壓下,導線ab中通過的電流大,表明ab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小,導線ab的電阻小;導線cd中通過的電流小,表明cd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大,導線cd的電阻大.不同導體,電阻一般不同,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
(這部分教材是通過演示實驗引出電阻的概念,明確怎樣用實驗的方法比較導體電阻的大小,為講授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作好準備,并說明電阻是導體本身的性質.)
板書:〈一、電阻用來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用字母r表示.
二、在國際單位制里,電阻的單位是歐母,簡稱歐,符號是ω.〉
提出問題:導體的電阻既然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你猜一猜它跟哪些因素有關?
你能不能設計一組實驗來證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確?
(提示:電阻是否跟材料、長度、導線的粗細有關)
在學生提出猜想的基礎上加以歸納,用圖2所示的裝置做下面三組學生實驗.
(1)研究導體的電阻跟制作它的材料是否有關.
交代新課開始的實驗所用的導線是錳銅線ab和鎳鉻合金線cd,將電流表示數填入表1內.
表1:研究導體的電阻跟材料的關系
導線 材料 長度 橫截面積 電壓 電流 電阻
ab 錳銅 相同 相同 相同
cd 鎳鉻合金
提問:分析實驗數據,可以得到什么結論?
(導體的電阻跟導體的材料有關.)
(2)研究導體的電阻跟它的長度是否有關.
用鎳鉻合金導線cd和ef做實驗,將實驗測出的電流表示數填入表2內.
表2:研究導體的電阻跟長度的關系
通過本節課,我覺著有許多感觸,即有新的課改精神,又有一些不足之處。現在對這節課進行了反思如下:
電阻教學反思
1、成功之處
在教學過程中,我積極的創設一種和諧,輕松的探究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做中學,玩中學,帶著疑問去探究。并用語言去鼓勵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敢于質疑,敢于創新。
2、不足之處
在課堂教學安排上,在探究之前的方案設計上用時過長,使的反饋練習用時有些少,在整個教學環節上顯的“頭重腳輕”。在猜想與假設的環節中,有很多學生提出的都是錯誤的猜想,當時我真的有點暈,其實猜想的對錯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調動學生主動思考的積極性,即使是錯誤的猜想,我們也可以通過實驗探究來排除。從而得到正確的結論,而我卻直到有正確的猜想提出才停止提問。使得反饋練習的時間不夠用。
3、學生創新
在探究的過程中,有一組學生的電流表壞了,我靈機一動,便給了他們一個新的探究課題,只用電壓表測小燈泡的電阻,結果他們真的成功了,雖然誤差大了些,但培養的他們的創新能力,因此我也把我的反饋練習改動了一下。讓學生們設計只用電流表或電壓表測電阻,這樣把本節可的教學內容給加深了。
4、 教材設計
地位和作用:
“伏安法測電阻”是學習并理解歐姆定律之后的一節探究課,是對歐姆定律知識的升華,也是對電壓表和電流表使用的更深一層次的.練習。為以后的電學探究左打好堅實的操作基礎。
教材處理
本節內容分教材開門見山的提出用“伏安法測小燈泡在不同亮度下的電阻”,我個人認為這樣的安排不利于中下等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和應用,所以我在進行實驗探究之前用了一定的時間去讓學生理解“伏安法測電阻”,所以導課時間比較長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容易出現的思維障礙,本課的教法主要采用引導探究法。精心構筑體驗的平臺,把握“開”、“引”、“放”三個環節。“開”即開放情境、提供資源,提出課題、交給學生富有探索性的任務。“引”即在學生的探索活動遇到困難時,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實踐探索,而不是超前指路、給結論,更不能“代替”學生得出結論。“放”即“放開來讓學生學活”,允許學生提出不同見解,鼓勵“標新立異”。
本課采用體驗探究的學法,盡可能地創造條件,讓學生自主探索、分析、歸納,突出“做中學”,在體驗中去發現、去認識、去領悟。去分析,從而得到結論。最后,由于本人年輕,工作經驗不足,在本節課的設計和教授過程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希望大家的多多指教,多多批評。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單元是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運用,既具有聯系實際的意義,又能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電阻的測量”教學設計。本單元的內容是本章知識的總結,教學中應當讓學生有足夠的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機會。
學生在初中做過"用電流表、電壓表測電阻"的實驗,現在,再做"伏安法測電阻",當然不能僅僅是操作的重復,要考慮電壓表和電流表本身電阻給測量結果帶來的誤差。
2.教學目標
⑴知識目標:能說出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理解伏安法測電阻的誤差來源;會用伏安法測定給定電阻器的阻值。
⑵能力目標:進一步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教學重點、難點:伏安法測電阻的誤差分析。
二、學生現狀分析:
學生在初中階段已學習了"用電流表、電壓表測電阻"的實驗,對本節課的學習提供了一定方便。
三、教學方法:
利用引導、啟發、討論、實驗、分析、總結等綜合教學方法,學生活動約占課時的1/2,課堂氣氛比較活躍,教育論文《“電阻的測量”教學設計》。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注意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討論、誤差分析、實驗設計、動手實驗等,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培養學生能力方面做了有益嘗試。作為物理課,應體現以實驗為主,從實驗結果入手進行誤差分析及電路的選擇、思考與討論,從而加深了對伏安法測電阻原理的理解。
四、教學媒體:
⑴投影儀和投影片;
⑵學生分組實驗器材:安培表、伏特表、滑動變阻器、干電池若干、電阻、電鍵、導線若干。
五、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通過復習、提問引入新課
電阻器是組成電路的主要元件,在各種電路中都要用到它,通常要知道其阻值的大小,那么,怎樣才能知道其電阻的大小呢?(測量)
(二)新課教學:
1.通過復習、提問,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測電阻的方法、原理、所需器材,并設計出電路圖。
問題1:利用什么方法可以測量電阻?
問題2: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個別提問)
問題3:需要什么器材;各器材有何作用?(個別提問)
問題4:請設計出一個電路圖(學生練習,請兩位學生在黑板上把圖畫出來)
2.電流表外接法及內接法的誤差分析。
問題1:兩種電路有何差別?(學生比較、回答)
問題2:兩種方法測量電阻都存在誤差(學生分組實驗)
問題3:伏安法測電阻的誤差分析
(引導學生分析得出:由于電壓表的分流作用,電流表測出的電流比通過電阻R的電流要大一些,所以采用電流表外接法測電阻計算出的電阻要比真實值小些;由于電流表的分壓,電壓表測出的電壓比電阻R的兩端的電壓要大一些,故采用內接法所測電阻比真實值大一些。)
3.測量電路的正確選擇。
在外接法中,由于R測= RRV/(R+RV)=R/(1+R/RV),可以知道,RV>>R時,
R/RV→0,R測≈R;
在內接法中,由R測=R+RA,可知,當R>>RA時,R測=R。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要測量一個電阻,先得估計或粗測一下電阻的阻值,若Rx>>RA,可選內接法;若R<< RV,采用電流表外接法。
(三)反饋練習:
[例1]已知電流表的內阻約為0.1歐姆,電壓表內阻為10千歐,若待測電阻約為5歐,應采用何種測量方法。
[例2]用伏安法測定一個電阻,阻值約為10歐,額定功率為2瓦,可供選用的`儀器設備有:
電源共有三種:干電池1節,其電動勢為1.5V
蓄電池1組,其電動勢為6.0V
在引入電阻的概念后,用設問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依據生活的經驗或情景,將生活與物理緊密的聯系起來引出電阻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猜想和探討,體現出“從生活走向物理”、“物理就在我們的身邊”的新課程理念。由于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在學生設計方案和進行實驗時,引導學生采用變量控制的方法去研究每一個因素對電阻大小的影響,鼓勵學生設計多種探究方案,利用自制教具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實驗器材進行分組探究,通過觀察、分析、類比歸納出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最后對電阻的應用進一步拓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突出重點環節,尤其是在科學探究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鼓勵學生大膽創新,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活動為主線,以創新為主旨”的教育觀念。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