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9
這是彩虹一等獎教案,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畫弧形的方法表現彩虹的美麗形態。
2)培養幼兒對色彩的興趣,學會選用多種顏色鮮艷的色彩作畫。
活動準備:
各種有關彩虹的幻燈片。
活動重點:
畫彩虹的時候,彩虹要有一定的弧度。
活動難點:
畫各種顏色之間不要混色。
活動過程:
一:教師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猜一個謎語:遠遠看去像座橋,近近看來像香蕉,仔細看看,哦,像鐮刀!這是什么東西?”和幼兒一起討論,告訴幼兒是用很多種顏色的。幼兒回答后出示幻燈片。
二:一道幼兒觀察彩虹:
彩虹是什么樣子的呢?它是由那些顏色分別組成,有:紅、黃、橙、綠、青、藍、紫等很多顏色鮮艷的顏色組成的。
三:老師范畫:
“我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比較鮮艷的顏色畫一座小橋,然后再用另外一種好看的顏色畫第二座小橋(老師在范畫時要特意引導幼兒顏色與顏色之間不要混色)。如此畫多座小橋。
四: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活動結束:教師與幼兒到天臺去觀察天空的各種云朵。
【活動目標】
1、了解彩虹是由各種顏色組成的。
2、能用蠟筆畫出一條緊挨著一條的彩虹,并涂上顏色。
3、體驗留住彩虹的快樂之情。
【活動準備】
蠟筆、老鼠圖片、白紙。
【活動過程】
一、認識彩虹。
1、師:小田鼠奇奇和小老鼠米米有一個約定,他們要去湖邊看彩虹。
2、師:米米問奇奇,彩虹是什么樣子的?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
3、幼兒自由回答。
4、師:拱形,像小橋。
5、師:那彩虹是什么顏色的?
6、師:彩虹是由七種顏色組成的:紅、橙、黃、綠、青、藍、紫。
二、教師示范作畫。
1、師:現在米米知道了彩虹的樣子,可是來到湖邊他們并沒有發現彩虹。
2、師:那你們有什么辦法讓彩虹出現嗎?
3、幼兒自由回答。
4、師:奇奇也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接上水管,捏住管口,把管口的水沖上天空,然后打開水龍頭,一股美麗的水霧就鋪開了,漂亮的彩虹出現了。
5、師:老師這里也有一個辦法,看看我是怎么變出彩虹的。
6、師:彩虹是一條挨著一條彎彎的,每一條顏色不一樣。
三、幼兒作畫。
1、師:彩虹老是會消失,我們一起把彩虹畫下來,永遠的陪伴著我們吧。
2、師:現在趕緊動動你們的小手吧。
①要求幼兒保持桌面干凈。
②提醒幼兒正確作畫。
③表揚作畫快的幼兒,鼓勵作畫慢的幼兒。
四、作品評價
1、師:你們的彩虹真漂亮。有些小朋友的彩虹要是能再長一點、顏色再多一些就更好了。
2、師:你們可真厲害,把彩虹都留了下來,可以永遠的陪著你們了。
《彩虹》教案 篇5
《美麗的彩虹》它是一篇充滿兒童情趣,圖文兼美的的小兒歌,寫雨后彩虹掛在天空,通過丁丁和冬冬的訴說以及弟弟和妹妹的問話寫了彩虹的美麗、大自然的美麗。學習本課主要的教學目標有四個,
1、認識本課的生字12個,學習會寫生字6個;
2、能準確流利地朗讀這首小詩;
3、鞏固應用已學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
4、簡單理解小詩的意思。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運用以前的識字方法自主合作認識本課12個生字。
如何引導學生輕松認識這些生字呢?根據一年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興趣愛好,我主要通過多媒體課件手段,增強識字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讓枯燥的識字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
通過遠程教育資源平臺,我下載了一些課件,然后根據本班學生的學習實際以及我個人的教學風格,有機地對三個課件資源進行了刪減整合。教學后,效果很好,現對本課教學中多媒體應用情況進行反思總結,以期提高個人多媒體應用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增加了flash課文朗讀課件,以課件資源為向導,提高學生聽讀識字的效率。
一年級學生識字的主要方法就是聽讀識字,標準動聽的課文朗讀不僅能激發學生朗讀的積極性,而且幫助學生準確聽讀識字。教師的范讀與錄音朗讀相比,錄音朗讀更加標準,學生更樂于接受。所以在幾個課件中我選擇了fiash動畫朗讀,在應用的過程中,學生很感興趣,聽得認真入神,聽后絕大多數學生認識了大半的生字,有效提高
了學生識字的速度。
二、應用了fiash識字教學課件,極大地調動了學生識字的興趣。 識字是一件比較比較枯燥的學習,對于一年級小學生來說,他們學習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一般一節課中最多集中10—15分鐘,而識字教學的時間占到近30分鐘,如何在這30分鐘內讓學生一直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那就是將識字與學生游戲緊密的結合起來,讓他們在輕松地游戲中快樂識字。
三、應用課件,填補學生認知空白,幫助學生輕松理解課文內容。 《美麗的彩虹》這首小詩充滿了童真童趣,小詩中小作者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給我們描寫了雨過天晴彩虹的美麗顏色及形狀。但是,彩虹又是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常見的一種自然想象,我們班的學生幾乎沒有見過彩虹的,對彩虹的顏色及形狀很陌生。所以,這節課中,我選擇了彩虹圖片課件,讓學生一邊聽著美妙的音樂一邊去用心去觀察它欣賞它,學生眼前一亮,充滿驚奇和興奮。同時,對小詩中所描寫的“彩虹像橋、像項鏈……”等等的話語輕松理解了,而且課堂上絕大多數學生看著彩虹圖片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說“彩虹還像媽媽的絲巾、彩帶…….”接著,學生伴著輕柔美妙的音樂,進入朗讀,學生讀得入情入境,完全被陶醉。
上了這一課,我更深地感受到,課程改革實驗教材和多媒體資源正為老師提供了很多創造空間。課堂要充滿活力,離不開學生和教師的努力合作。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彩虹糖在水中溶化的現象,愿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2.能在教師的示范、講解下按實驗步驟進行操作,并能注意觀察實驗中的現象。
3.感受色彩變化所帶來的驚喜。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5.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彩虹糖若干,白紙盤5個(幼兒共分4組,每組用1個白紙盤;教師用1個),用玻璃杯裝的半杯牛奶,裝有小半杯水的一次性塑料杯、勺子各20份。
活動過程:
一、萌發興趣
1.教師在口袋里搖晃彩虹糖,用聲音激起幼兒的興趣。
師:老師的口袋里藏著一個神秘的禮物。聽一聽,可能是什么?
2.教師引導幼兒模仿彩虹糖發出的聲音。
師:聲音是什么樣子的?請學一學。(嘩啦嘩啦。)(析:利用搖晃彩虹糖發出的聲響,一方面可引導幼兒用聽覺初步感知彩虹糖的特征,另一方面可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觀察彩虹糖的顏色
1.教師出示彩虹糖,了解幼兒的已有經驗。
師:到底是什么?你們想不想知道?仔細看哦!變!變!變!哇!是什么?
師:你吃過嗎?你吃的彩虹糖是什么顏色的?
2.教師將彩虹糖倒在桌上的白紙盤中,引導幼兒觀察彩虹糖的顏色。
師:彩虹糖的顏色真的和你們說的一樣嗎?想不想看一看?
師:彩虹糖有哪些顏色?
(析:幼兒可能有吃彩虹糖的經驗,對彩虹糖的顏色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多是無意識的。教師先讓幼兒說一說自己吃過的彩虹糖的顏色。再進行驗證,目的就是引導幼兒有意識地觀察。)
三、明確實驗步驟和要求
1.教師創設"把彩虹糖上的顏色變沒有"的游戲情境,初步激發幼兒實驗的興趣。
師:彩虹糖有這么多的顏色,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彩虹糖上的顏色變沒有呢?
2.教師出示裝有水的塑料杯,介紹實驗材料。
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種材料,你們看看是什么?(水。)
3.教師引導幼兒認識水是透明無色的。
師:水是什么顏色的?(如果幼兒說白色,教師就出示牛奶進行對比)這是杯牛奶,它是什么顏色的?它們的顏色一樣嗎?
師(小結):我可以透過水看到你們,所以水是透明無色的。
4.教師邊講解邊示范,幫助幼兒明確操作的步驟和要求。
師:如果把彩虹糖放到水里,彩虹糖上的顏色會變嗎?為什么?
師:有的人說會變,有的人說不會變。我們來試試看。
師:每人只能拿一杯水和一顆彩虹糖,先看看你拿的彩虹糖是什么顏色,再把彩虹糖放在水杯里,用小勺子輕輕地攪一攪,不能吃。
5.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復述實驗步驟。
師:先做什么?(拿一杯水和一顆糖。)再做什么?(觀察糖的顏色。)最后做什么?(把糖放進水里,攪一攪,看一看糖和水的顏色有沒有變化。)(析:此環節有兩個目的:一是觀察水的顏色。小班幼兒很可能把水說成是白色的,所以,教師要有所預知,事先準備好牛奶。當幼兒不能正確描述時,教師可引導幼兒通過牛奶和水的對比觀察,具體直觀地了解水是透明無色的這一特性,而不是簡單地告知。二是了解實驗的步驟。因為小班幼兒記憶較長的實驗要求有困難,所以,教師示范講解后必須幫助幼兒用短句進行復述和強化,以便幼兒正確操作。)
四、幼兒實驗,教師觀察指導
1.幼兒操作,教師個別了解幼兒的發現。
師:你的彩虹糖是什么顏色的?
師:輕輕地攪一攪,看看水有什么變化?
師:再把彩虹糖舀上來看看,它變成了什么顏色?
2.教師引導幼兒交流分享。
師:你原來的彩虹糖是什么顏色的?現在呢?水變成了什么顏色?彩虹糖上的顏色到哪里去了?
師:有誰的發現是和他一樣的?慢慢舉起來給大家看看。(教師帶領幼兒集體檢查。)師(小結):原來彩虹糖上的顏色溶化到水里去了。
(析:小班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幼兒在實驗過程中通過簡單的攪拌動作,看到了水從透明無色到有顏色的變化過程,在驚喜的同時自然地獲得了有關溶化的科學經驗。另外,也因現象變化明顯,幼兒有了交流的基礎,因而有話可說,有話愿意說。)
五、教師實驗,拓展幼兒的經驗
1.幼兒猜測多顆彩虹糖放進水中的變化。
師:你們都做過實驗了,老師也想做一個實驗,你們想不想看?
師:如果把好多彩虹糖都放在一杯水中,你們猜會變出什么?
2.教師邊在白紙盤中擺放彩虹糖,邊帶領幼兒點數。
師:和老師一起數一數一共放了幾顆彩虹糖。(1O顆。)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彩虹糖放入水中的色彩變化并進行想象、表達。
師:哇!現在彩虹糖變成了什么?看起來像什么?
(析:將不同顏色的彩虹糖放在一起溶化,不僅帶給幼兒視覺上的沖擊,而且賦予幼兒想象的空間,有的說"像生日蛋糕",有的說"像彩虹傘",有的說"像風火輪"……幼兒在進一步感受溶化這一現象的過程中獲得了更大的驚喜。)
六、幼兒品嘗彩虹糖,進一步感知彩虹糖遇水會溶化的現象
1.教師示范吃彩虹糖,并引導幼兒猜測彩虹糖的顏色。
師:你們想不想嘗一嘗彩虹糖?我也想嘗一嘗。(教師吃一顆彩虹糖。)師(伸出舌頭):猜猜,我吃的是什么顏色的彩虹糖?你怎么知道的?
2.幼兒吃彩虹糖,并和同伴相互猜測彩虹糖的顏色。
師:每個小朋友嘗一顆彩虹糖,請你的朋友猜猜你吃的是什么顏色的彩虹糖。
師(小結):原來彩虹糖的顏色溶化到嘴里了。
(析:《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要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認識事物。在該活動中,教師一方面引導幼兒用聽聽、看看、猜猜、做做、嘗嘗等多種方式認識彩虹糖,感受彩虹糖遇水溶化的特點,另一方面也滿足了幼兒想吃糖的心理需求,讓幼兒在不同的情境中感知溶化的現象,使活動更加具有趣味性和游戲性。)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情節,大膽交流自己想法。
2、愿意幫助他人、感受關切之心的重要,體驗幫助他人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學課件(ppt)
2、彩虹傘
3、禮物人手各一件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小朋友見過彩虹嗎?彩虹什么樣子呢?(談以往經驗)
出示彩虹照片,引導幼兒觀察
:彩虹彎彎的、五顏六色、掛在高高的天上
2、欣賞故事,理解故事
----出示封面,引導觀察
帶來一個美麗的故事,一個關于彩虹的故事,叫《兩條彩虹》
熊奶奶為什么躺在床上?他怎么了?
談話:熊奶奶病了那些被她幫助過的小動物是怎么想的?
(通過談話使幼兒懂得感恩,樂于助人)
第一天來看望熊奶奶的是誰?他給熊奶奶帶來了什么?說些什么?
小朋友也要去看望熊奶奶(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小朋友有什么辦法讓熊奶奶看到彩虹?(幼兒自由討論、想象)
欣賞故事,體驗故事語言之美、人物心靈之美、助人行為之美。
引導幼兒聯系生活,講述和表達和各種顏色相對應的物品發展幼兒思維
繼續聯系生活,找出和彩虹相似的我品。
結束部分
彩虹游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