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9
這是樂音的特性教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演唱《郊游》使學生喜愛春天,從而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過程與方法目標:能用廢舊物品自制沙錘等無固定音高的簡易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3、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自信、有表情、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準確地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歌曲的三、四、五樂句。
教學方法
啟發法、情景創設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這節課老師要帶你們到美麗的野外去做什么呢?你們聽!
(教師范唱《郊游》歌曲。)
(學生回答去郊游,揭示了歌曲題目。)
二、新課講授——熟悉旋律
1、學生隨著歌曲伴奏音樂做乘車動作去郊游:
請學生用動作模仿出坐交通工具去郊游的樣子。
2、PPT出示春天的田野等一些圖片,并請同學們用優美的語言來贊美春天。進而引出歌曲歌詞,讓同學們熟悉歌詞。
3、學生隨著歌曲伴奏音樂用舞蹈動作表示出春天美麗的景色。
4、熟悉了旋律和歌詞,教師開始彈奏鋼琴教唱。
5、歌曲中三、四、五是難點,學生唱歌時容易出錯,因此多次重復,帶領同學們反復演唱。
6、播放伴奏,完整地唱歌曲:
7、增加難度,讓同學們用手拍桌子,敲打節奏。
三、鞏固提高
請同學們分小組上來表演歌曲,一組唱歌、一組跳舞、一組用打擊樂伴奏,之后請同學之間互相評價,最后老師進行鼓勵性的評價。
四、小結與作業
請學生一起總結出本節課教學內容。
布置作業讓同學們回家把這首歌曲表演給爸爸媽媽看。
教學理念
本課主要是意圖通過聽《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蓮獻北京》,唱《多么快樂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則》,體驗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歡快活潑的不同音樂特點。并且學習簡單的藏族舞蹈動作,用身體的動作感受藏族音樂。
教學用具:音像資料、鋼琴、錄音機、有關圖片資料、打擊樂器
課時:兩課時
教學重點:
感受藏族民歌獨具特色的音樂特點。
教學難點:
一、學唱時,對于藏族民歌風格的把握
二、踢口達 基本步的學習
教學目標:
一、通過學唱《多么快樂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則》和聽《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蓮獻北京》,體驗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歡快活潑的不同音樂特點。
二、學習藏族舞蹈的動作,用身體的動作感受藏族音樂。
三、 能夠準確地、有感情地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四、 能夠聽著鼓聲走和停,鍛煉自己的節奏感和內心聽覺以及動作的反應與控制能力。
教學目的:
1、通過歌曲《雨花石》的教學,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的教育,宏揚革命烈士為了人民的利益甘于奉獻的高尚品德。
2、學會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歌唱。
3、學習休止符,并能理解休止符表示的音樂形象。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歌曲,能深情的演唱。
2、掌握休止符,在歌唱中能體會休止符的作用。
3、通過歌唱教學,使學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結合自己講講理想。
教學用具:
鋼琴、錄音機、磁帶、投影儀、明膠片。
教學過程:
一、組織上課
二、音樂知識
1、休止符
1)比較《小號手之歌》有和無休止符表現的音樂不同。
加了休止符,縮短了音符的時值,加上重音記號,一字一頓,表達了殺白匪的決心。
比較《我和小星星打電話》有和無休止符表現的音樂不同之處。
使用休止符,加上輕聲演唱,顯得輕盈、閃爍,描繪出星星眨眼的形象。
2)休止符:音樂中靜穆的時間用休止符來表示,休止符雖然不出聲音,但音樂仍在進行。
全休止二分休止四分休止
八分休止十六分休止
3)重點區分二分休止符和全休止符的寫法,明確在五線譜中,無論什么節拍,凡整小節休止都用全休止。
2、請同學們自己舉例,說明休止符對音樂形象的塑造。
三、學習歌曲
一)導入歌曲
欣賞歌曲《看天下勞苦人民都解放》,介紹歌曲產生的背景,引入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通過無數革命先烈的奮斗、鮮血得來的。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革命的解放。如葉挺、方志敏、夏明翰等等。
二)介紹歌曲
通過美麗的雨花石,感受革命先烈的優秀品質,一起朗誦歌詞。
全曲旋律婉轉起伏,節奏富有變化,后樂段音區提高,造成全曲的高潮,歌曲短小精悍,抒情優美,刻畫了主人公淳樸而又高尚的心愿。
三)欣賞歌曲
通過欣賞可組織討論,評價歌曲反映的思想內容和風格,以及局部重復和對比的手法。特別是歌詞“靜靜的躺在泥土之中”和“深深的埋在泥土之中”的旋律的區別。
四)這首歌應以感受音樂形象為主,不一定要進行視唱訓練,先唱歌詞的方法進行教學。著重休止符的運用與演唱準確。
五)教會學生用輕聲演唱最后的“啊”。
六)要求學生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滿懷深情的歌唱。
七)畫出這首歌的旋律,看歌曲的高潮部分在哪里?它的音區是高還是低?旋律的起伏是大還是小?
八)進行表演唱。
四、通過歌曲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在歌曲《我們走進十月的陽光》結束本節課。
教學目的
一、聆聽《魔王》、《鱒魚》及《菩提樹》,感受、體驗歌曲的音樂情緒,認識歌曲所表現的思想內容。
二、掌握有關“藝術歌曲”、“聲樂套曲”的基礎知識,初步認識、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藝術歌曲。
教學重點:
《魔王》的欣賞。包括其角色的劃分、人物的形象;音樂所表現出的氣氛與情感。
教學方法:
講解法,討論歸納法。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唱一首同學們熟悉的樂曲,《搖籃曲》引出浪漫主義時期的代表人物舒伯特。
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
二、舒伯特是歌曲之王
舒伯特是十八、九世紀以來第一個以優秀的歌曲創作聞名于世的音樂家。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共創作了六百多首歌曲。作品大多側重個人感情的表現,被譽為“歌曲之王”。
我們今天就欣賞他的三首歌曲。首先欣賞《魔王》)
三、欣賞歌曲
欣賞1、《魔王》
(一)聽音樂并回答問題
1、伴奏樂器是什么?
2、怎樣的演唱形式?
3、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4、樂曲中有幾個角色?他們分別是怎樣的形象?
(二)、分角色朗讀詩詞。
(三)、講述歌德與舒伯特。
欣賞2、《鱒魚》
(一)聽音樂閱讀歌詞,并回答問題
1、伴奏樂器是什么?
2、樂曲什么什么演唱形式?
3、三段歌詞表達的情緒是否一致?
4、鱒魚在游玩是的河水是怎樣的?
(二)、簡單介紹歌詞作者。
四、是藝術歌曲。
五、舒伯特的生平。
欣賞3、《菩提樹》(課件16)
(一)選自聲樂套曲《冬之旅》
(二)聲樂套曲相關知識
(三)、聽音樂,默讀歌詞,回答下列問題
1、表達了主人公怎樣的心情?
2、音樂情緒是怎樣的?
(五)、小結:
今天學習的這些歌曲,都側重個人感情的表現,這就是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作品。希望同學課下多搜集這個時期的音樂作品。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