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9
這是我不能失信優秀教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設計背景:
1、三年級作為學生作文的起步階段,應注重發掘教材的例子作用,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在教學點滴中滲透寫人、狀物的方法,激發學生表達的興趣,增強學生習作的自信心。本篇課文所在單元圍繞“名人故事”這一主題,通過列寧、李四光、宋慶齡等名人的平凡小事,表現了他們不平凡的品質。在教學中教師力圖抓住課文通過典型事例描寫人物的方法,在每一課中都潛移默化地體現寫作方法的指導。
2、在倡導和實踐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今天,學生在教師不斷的指導下,已能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自學與交流互評。這篇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正好為學生自學、合作提供了時間和空間的保*。
3、在八榮八恥教育活動中,教師應積極整合各種教學資源,在教學生活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尤其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更能充分體現語文學科工具*與人文*的*統一。本課通過描寫宋慶齡幼年時遵守諾言、不失信的事,表現了她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是對學生進行八榮八恥教育的好教材。
學習目標:
1、運用讀書方法自學課文,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課文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表現人物品質的方法。
3、能結合課文,聯系生活實際,受到誠實守信精神的陶冶。
課前準備:
1、學生按照自學方法自學課文。
2、收集宋慶齡的生平資料,閱讀有關宋慶齡的故事。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回顧前文、導入課題
1、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那些名人故事?表現了他們怎樣的品質?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課文——《我不能失信》(板書課題)。運用前面
寫人文章的方法,你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人?事?品質?)
二、重溫自學方法、確定成員分工
1、自學一篇課文除了完成預習要求,還要掌握自學方法,誰還記得?
(一、讀正確;二、讀明白;三、讀進去)
2、四人小組明確分工:
(召集人、發言人、噪音控制員、計時員)
三、合作學習、自主交流
1、學生小組按照“三讀”要求進行學習。
2、教師巡視幫助、指導
四:展示交流、傾聽評價
(一)“讀正確”:
1、選擇一個小組上臺展示,按小組自己的方法分工合作朗讀全文。
2、其他小組針對個人和小組讀文章是否正確的情況給與評價。(對讀音、斷句、聲音洪亮等角度進行評價)
3、全班分角*朗讀課文。
(二)“讀明白”
1、各小組發言人代表小組交流讀懂了什么?
例:我們小組理解了幾個詞語的意思……(板書重點詞語)
我們組要向大家介紹宋慶齡的生平簡介。
我們組知道課文寫了宋慶齡小時候因為答應朋友而拒絕去伯父家堅守諾言的事,變現了她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板書:誠實守信)
……
2、教師質疑:從那里可以看出宋慶齡的誠實守信呢?
3、學生在文中上尋找、批畫后交流。
4、師生共同發現總結:
作者抓住語言、動作、心理活動表現出人物的高貴品質。
5、學生質疑、討論:
課文中描寫小白鴿樣子的句子能否刪去?
(三)“讀進去”
1、誰能讀出宋慶齡語言的堅決、行動的果斷?
2、指名朗讀、學生評價。
五、討論深化、總結提升
1、在我們的身邊有哪些講誠實重信用的人和事?
2、小結:
俗話說“一諾千金”,重諾言,守信用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更是我們今天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還記得“八榮八恥”歌嗎?(師生齊唱)
其中有這樣一句響亮的話:以誠實守信為榮!希望每個同學都能擁有這種可貴的品質。
六、讀寫結合、課后延伸
寫一則日記,描寫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或一件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
(2)鼓勵學生收集宋慶齡的生平資料,閱讀有關宋慶齡的故事。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讓學生了解誠信是人基本素質以及誠信的重要性。
(2)結合課文,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點、難點
(1)小慶齡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是的重點內容。
(2)如何使學生通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尋找、搜集與宋慶齡有關的課外資料。
教學流程
一、練習導入
1.口頭找反義詞練習:前進──簡單──謙虛──寒冷──
誰能說出這個詞的反義詞:板書:守信──
誰知道它們是什么意思?
誰能用它們說說話?
2.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簡介宋慶齡
1.說說你收集到的有關宋慶齡的資料,請生自由說。
2.齊讀“資料袋”里的內容。
三、初讀感知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順暢。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
3、討論:(小黑板出示問題,同桌或小班合作在書上找答案并勾畫出來。)
a.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b.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他們間有著怎樣的聯系?
c.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d、宋慶齡想不想去伯伯家?從哪里知道的,用——劃出句子。
e、她為什么停住了腳步?別人是怎么勸說的?她是怎么說的?用~~~劃出句子。
3、匯報交流。
四、分角色朗讀(多種形式的朗讀)
五、討論深化
1、讀了這個故事,你喜歡宋慶齡嗎?為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怎樣處理這件事?
2、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的講誠實守信的人和事嗎?
六、課后作業:課后收集一個名人的小故事。
板書設計守信
我不能失信
爸爸
伯伯家
宋慶齡
媽媽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獲得啟示。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尋找搜集與宋慶齡有關的課外資料。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有誰訂閱過《兒童時代》這本雜志?哪位同學知道這份兒童刊物最早的創辦者是誰?(宋慶齡)那么宋慶齡是怎樣的一個人物,誰自告奮勇來說一說?
讓學生利用自己尋找搜集到的資料,并結合課后資料袋中的內容向大家介紹。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有關宋慶齡小時候的故事。
《我不能失信》(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讓學生借助拼音自己輕聲讀課文,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
3.以小組為單位,圍繞課文前面導語中提到的“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展開探討交流。
a.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b.文中提到了哪幾個人?他們之間有著什么樣的關系?
爸爸 媽媽
宋慶齡
到 教
伯伯家 小珍
c.宋慶齡想不想去伯伯家?她為什么不去?
d.別人是怎樣勸說她的?她又是怎么回答的?
(讓生找出課文中的相關句子進行回答)
e.完整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可她突然想起今天要教小珍學疊花籃,不管爸爸媽媽怎樣勸說,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三、分角色朗讀
1.布置任務:以4人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朗讀,一人讀旁白,其余三人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先組內練習,然后全班交流,進行比賽。
2.各小組安排角色進行練習,教師巡視。教師在巡視在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體會宋慶齡和她父母親當時的所思所想,準確讀好每一個關鍵問語,每一句話的語氣、語調。
3.請三至四個小組進行朗讀比賽。
4.同學評議,推選出優勝組。
5.全班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討論深化
1.學了這篇課文,你覺得宋慶齡這樣做到底對不對?你從中受到了哪些啟示?
2.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情?你是怎么處理的?
3.小結:俗話說得好“一諾值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大家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同學們也能像宋慶齡一樣守信用,重諾言。
板書設計:
爸爸 伯伯家
宋慶齡
媽媽 小珍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宋慶齡小時侯誠實守信的故事。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要使學生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獲得啟示;二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本文作為略讀課文,學習是應該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就自己的閱讀感受與同學進行交流,與人分享閱讀成果,感受閱讀的樂趣,提高閱讀能力。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獲得啟示。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小慶齡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是本文的重點內容。
2、如何使學生透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是學習本文的難點。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尋找、搜集與宋慶齡有關的課外資料。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小組討論、課件演示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談話導入。
1、你能說說“失信”是什么意思嗎?(失去信用)你知道“失信”的反義詞是什么嗎?(守信)這個題目還可以怎樣說?(我要守信)
2、課題質疑:“我”指的是誰呢?是說他在哪件事情上不能失信呢?
3、那么宋慶齡是怎樣的一個人物?自由讀“資料袋”里的內容。
課件出示宋慶齡的照片,并配有文字。指名讀。
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個宋慶齡小時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拿到一篇文章,我們應該怎么來讀呢?你有好的方法嗎?
出示朗讀要求,學生齊讀:①借助拼音讀課文。②難度的地方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不添字、不漏字、不讀錯字、不讀破句)③用序號標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糾正字音。同時出示本文生詞及幾個難讀的詞學生認讀:照耀、早餐、疊花籃、解釋、歉意、道歉。
3、以小組為單位,圍繞課文前面導語中提到的“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展開探討交流。(出示課件)
a.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b.文中提到了哪幾個人?他們之間有著什么樣的聯系?
板書:
爸爸 去↗伯伯家
→宋慶齡 守信 留下等小珍
媽媽 留↘小珍
c.完整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說故事內容(提示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出示課件)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時間),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決定(留下來)。(人物、事情)
三、自讀自悟。
(一)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宋慶齡守信?
1、同學們默讀課文,把你認為能說明宋慶齡守信的語句找出來劃上線,并好好讀一讀畫出來的句子,談談你的理解。
2、交流。(根據學生的匯報情況,引導學生認識宋慶齡的這種品質是通過什么表現出來,并相機板書:語言、動作、表情。提示:本單元的習作就是寫一個你熟悉的人,那么,要想使你寫的人也能像宋慶齡這樣特點鮮明,大家一定要注意描寫這個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
A、“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約好了,今天他來我們家,我教她疊花籃。“宋慶齡說。
宋慶齡這句話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爸爸見慶齡停住了腳步,當時就很好奇,于是他就奇怪地問———,慶齡回答說———)
她當時只是停住了腳步,可見她還是有點猶豫的,是嗎?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