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09
這是中班音樂優質課一等獎教案,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在情境中學唱歌曲《小鴨嘎嘎》,并初步嘗試用分組唱的形式進行歌唱。
2、體驗和朋友共同歌唱的歡樂。
活動重點:
能用愉快的情緒演唱歌曲,并唱準附點節奏。
活動難點:
嘗試分組演唱,并能快速準確接唱歌曲。
活動準備:
《小鴨嘎嘎》音樂,PPT課件,分組標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師幼互動,組織教學。
二、基本部分
1、導入:水中游來小鴨子
(1)、(出示PPT圖片)看一看,這是什么地方?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這個浴缸大嗎?請你學一學。
(2)、今日,我請來了一位喜歡水的朋友,看看是誰?(出示小鴨)這是我朋友哎,猜猜我為什么喜歡它?它摸上去什么樣?眼睛大嗎?學一學。
2、小鴨嘎嘎叫(1)、欣賞歌曲第一段師:我喜歡小黃鴨可愛的樣貌,我還喜歡它什么地方呢,這回要請你們的耳朵來幫忙聽一聽了,這首歌會告訴你,我為什么喜歡小黃鴨。問:我為什么喜歡它?你們會洗澡嗎?一齊來學一學吧!
你們明白我為什么喜歡和小黃鴨一齊洗澡嗎?因為這個浴缸太大了,我一個人洗很孤單,小黃鴨陪我洗澡,還陪我玩水呢!你們喜歡玩水嗎?怎樣玩?來,學一學。
(2)、重點練唱小鴨叫聲(附點節奏)師:剛才你們玩水的時候,來了兩只小黃鴨,還記得小黃鴨的叫聲嗎?哪一只是我的朋友呢?請你聽一聽吧!
(師分別演唱兩只小鴨的叫聲,幼兒聽辨并練習附點節奏,并學會控制聲音的強弱)
(3)、學唱歌曲后一部分師:我的小鴨還有本領呢,快來找找吧!
①師逐句彈唱唱后一部分。幼兒傾聽并找出小黃鴨的本領。
②欣賞PPT課件,引導幼兒添加象聲詞。
剛才你們聽到"我會游"的后面有什么聲音?"我會唱"的后面有什么聲音?"我會吹泡泡"的后面又有什么聲音?兩次吹泡泡的方向一樣嗎?請你學一學怎樣吹出向上和向下的聲音呢?
③幼兒隨樂表演唱。
3、小黃鴨合唱隊
(1)、齊唱練習師:(出示PPT圖片六只小鴨)小朋友的歌聲引來了一群小黃鴨,這六只小鴨子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小黃鴨和唱隊",今日它們是來演唱《小鴨嘎嘎》這首歌的,可是他們還不會唱呢,你們會唱了,你們來教教它們,好嗎?
(2)、分組演唱小鴨子合唱隊要去沙灘上演出,他們要分成三組,一組唱游泳的,一組唱唱歌的,一組唱吹泡泡的,怎樣分呢?你們愿意和它們一齊表演嗎?請你自我選一個隊加入吧!
三、結束部分請幼兒為小班的弟弟妹妹演出。
活動反思:
《小鴨嘎嘎》這首歌曲十分貼近幼兒生活,歌曲資料生動趣味,富于表演,很適合中大班幼兒學習。
這次活動也是一次游戲化教學教改模式的嘗試。改變傳統的教師示范,幼兒理解記憶,學唱模式,將歌曲資料生活化、游戲化,讓幼兒在不斷變化的游戲場景中經過聽一聽,說一說、學一學、做一做,潛移默化的學會了歌曲,整個過程像是在玩耍,沒有了教的痕跡。事實證明,這種游戲化的教學模式是十分適合幼兒的,在活動中幼兒經過不一樣的形式反復欣賞感知音樂,體驗到了音樂帶來的歡樂,孩子們的情緒是歡樂的,態度是進取的,身心處于一種放松的狀態中。
這種游戲化教學模式更貼近《指南》的目標要求,感受與欣賞,表現與創造。讓幼兒在不斷的感受與欣賞中用自我獨特的方式進行表現,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驗證《指南》。
我會把這次觀摩示范活動做為起點,在游戲化教學模式的探討中不斷提高,不斷提高,使我們的游戲化教學更有效。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學唱歌曲,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詞資料。
2、啟發幼兒創編四種動物走路的不一樣姿勢。
3、經過學習這首兒歌,培養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認識小兔、小鴨、小烏龜、小貓四種動物。
2、四種動物的頭飾若干。
3、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發聲練習。(小動物學唱歌)
2、進行語言節奏訓練,熟悉歌詞。
(1)教師:今日,有四個小動物要來我們班做客,小朋友們猜猜看,小兔子是怎樣來的呀?小鴨子走路的時候怎樣樣?小烏龜走路的速度怎樣樣?小花貓走路時有沒有聲音?(提問時教師依次出示小動物的頭飾)
(2)教師:這四種小動物走路的樣貌真可愛,教師把它編成了一首兒歌,并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走路》,今日教師就帶著小朋友們學唱這首兒歌。
(3)進行節奏訓練,教師示范念一遍兒歌,然后教幼兒念出歌詞的節奏。
3、學唱歌曲。
(1)教師示范清唱兒歌,并邊唱邊把小動物按順序貼在黑板上,以便幫忙幼兒記住歌詞順序。
(2)教師再次彈琴示范唱兒歌,幼兒聽旋律。
(3)教師教唱兒歌:教師范唱時幼兒能夠小聲跟唱,提醒幼兒唱準節奏,根據幼兒學習的情景,多跟音樂唱幾遍。
(4)幼兒熟悉歌曲旋律后,分組唱兒歌比賽。
(5)幼兒熟悉歌曲旋律后,教師鼓勵幼兒創編四種動物不一樣的走路姿勢。表現好的小朋友,教師要及時的給以表揚鼓勵。
4、表演。
(1)教師鼓勵幼兒根據自我的理解,邊唱歌邊做動物走路的動作。
(2)幼兒聽音樂表演。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歌曲的幽黙,風趣的特點,并對音樂活動感興趣
2、豐富詞匯:顛倒
3、學會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錄音機,磁帶,圖譜,背景圖一張,老鼠,獅子,大象,螞蟻,小魚,小鳥,公雞,母雞卡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幼兒律動做好
二、練聲:《小動物怎樣叫》
三、幼兒學唱歌曲
1、引入課題,激發幼兒的興趣。
(1)幼兒帶著問題欣賞歌曲。
今日動物園里來了很多小動物,小朋友認真聽一聽它們都是誰?
(2)教師出示掛圖操作,幼兒再次欣賞歌曲。
小朋友我們再來聽一聽,看一看小動物們都在做什么?教師講故事資料,解釋"顛倒"的意思。引出歌曲《顛倒歌》
2、幼兒看圖譜跟教師誦讀歌詞。要求幼兒認真觀察圖譜的資料。
3、教師彈琴教幼兒唱3遍。要求幼兒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
4、教師與幼兒看圖譜完整唱一遍。
5、幼兒聽錄音根據歌曲資料大膽創編動作。
活動目標:
1、能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較形象的做出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動作。
2、把積累的生活動作變做律動動作時,需要夸張。
3、做較大動作時,注意自我站的位置,不影響別人。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
2、事先玩國泡泡糖,對泡泡糖有感性的認識。
活動過程:
1、聽故事,按故事情節做動作。
(1)教師講小老鼠的故事:
有一只小老鼠,在媽媽睡午覺的時候,悄悄的溜出去玩。他跑幾步就左看看、右看看,跑幾步就左看看、右看看,到了草地上,小老鼠一不細心,踩到了一個粘呼呼的東西。它不明白這是泡泡糖,趕忙用手去拽,呀!泡泡糖粘到受上手上了,它用另一只手去拽,又粘到了另一只手上,拽來拽去,泡泡糖象根繩子一樣,把小老鼠捆了起來。一只大貓沖了過來,小老鼠象個雪球似的飛快的滾回家。
(2)按故事情節做玩泡泡糖的動作
2、幼兒聽音樂,按故事情節做動作。
(1)教師:"此刻我請你們聽音樂,這段音樂就是告訴我們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請你們用動作在位置上按故事情節作動作。
(2)幼兒在座位上做動作,教師用小幅度的動作提示。在b段音樂開始處用語言對幼兒進行提示。
(3)玩游戲第一遍游戲:幼兒與教師一同聽音樂做動作第一遍游戲:
用教師的律動動作與幼兒生活動作相比較來提示幼兒注意夸張。
第二遍游戲:教師提醒幼兒一同聽音樂做動作。提醒幼兒在游戲中注意:泡泡糖彈回來時可粘在身體的各個不一樣的部位!
(4)聽音樂,按故事的情節完整的做小老鼠很泡泡糖的游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