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9
這是部編貓優秀教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人教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學期《一塊奶酪》教學反思
一塊奶酪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一、采用學生自主識字,老師巧妙點撥的生字教學效果較好。
教師都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識字,然后向大家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這大大激發了孩子識字的熱情,學生們積極參與,課堂氣氛活躍,不但提高了識字效率,學生們也學得愉快而輕松。
二、以讀為本,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該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基于這個教學理念,我在教學《螞蟻隊長》中設計了“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的方法進行教學。
不足之處:該放手就放手,略讀課文,正是放手的好機會,教師完全可以提供他們一個展示的平臺,讓他們在這一寬松、和諧、民主的平臺上,主動學習,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共享學習成果。
第六單元單元小結
一、字詞盤點
1.字
(1)難讀的字
庭(tíng) 宜(yí) 未(wèi) 饒(ráo) 瑰(guī)
參(shēn)武(wǔ) 糞(fèn) 輩(bèi)
設(shè) 側(cè) 乳(rǔ) 梢(shāo)
材(cái) 顯(xiǎn) 臨(lín) 庫(kù) 濱(bīn)
鷗(ōu) 睬(cǎi) 凳(dèng) 逢(féng) 除(chú)
(2)難寫的字
孤:左右結構,右部第二撇和末筆捺要寫得舒展一些。
挺:左右結構,左小右大。“廴”的捺筆要寫舒展。
貴:上下結構,上半部分不要多加點,“貝”的撇、點要收攏。
刮:左右結構,左大右小。右部豎鉤要長。
擋:左右結構,右邊點與撇相呼應。
躺:左右結構,“身”最后一撇不要露頭,右邊“尚”略微扁平。
(3)多音字
抹 磨 角
參
臂
興 舍
2.詞
(1)必須掌握的詞
群島 位于 南海 部分 風景 優美 物產
豐富 杏黃 相互 交錯 海底 海面 色彩
巖石 成群結隊 條紋 周身 游動 堆積
寶貴 肥料 祖國 事業 發展 必將 更加
海濱 街道 交界 來來往往 云朵 機帆船
漁民 遍地 遠處 汽笛 船隊 滿載
銀光閃閃 靠岸 初夏 散發 除了 打掃
整潔 東北 紅松 腦袋 嚴嚴實實 擋住
視線 花壇 顯得 蒼翠 飛舞 名貴 藥材
雪花 樹洞 巨大 寶庫
(2)近義詞
茂密~茂盛 富饒~富裕 優美~優雅
豐富~豐厚 瑰麗~絢麗 交錯~交織
棲息~休息 威武~威風 浩瀚~浩蕩
理睬~理會 寂寞~孤寂 喧鬧~喧嘩
熱鬧~繁華 籠罩~籠蓋 融化~溶化
欣賞~觀賞 蒼翠~青翠 鮮嫩~新鮮
名貴~珍貴 收藏~珍藏 蔥蔥蘢蘢~郁郁蔥蔥
(3)反義詞
富饒→貧瘠 豐富→貧乏 茂密→稀疏
瑰麗→難看 建設→破壞 浩瀚→微渺
喧鬧→寂靜 熱鬧→冷清 干凈→骯臟
整潔→凌亂 融化→凝固 名貴→低廉
欣賞→批判 巨大→渺小
(4)詞語歸類
①ABB式的詞語:圓溜溜 懶洋洋
類似的詞語:光禿禿 直挺挺 笑呵呵 樂陶陶 美滋滋 軟綿綿
②AABB式的詞語:密密層層 嚴嚴實實 祖祖輩輩 蔥蔥蘢蘢
類似的詞語:來來往往 整整齊齊 浩浩蕩蕩 規規矩矩 平平安安
③ABAC式的詞語:又香又脆 又松又軟 又肥又厚 各種各樣
類似的詞語:怪模怪樣 古色古香 敢作敢為 活靈活現 無邊無際
④量詞
一座小城 一簇紅纓 一片樹林 一只龍蝦 一層鳥糞 一座花壇 一只野兔 一艘軍艦 一片沙灘
一個庭院 一棵榕樹 一條大路 一張石凳 一片落葉
⑤動詞
俯下身子 擋住視線 遮住天空
⑥修飾詞
可愛的地方 各種各樣的珊瑚 茂密的樹林 寶貴的鳥糞 富饒的西沙群島 彩色的條紋 數不清的紅松 藍藍的天空 美麗的花壇 酸甜可口的葡萄 鮮嫩的蘑菇 巨大的寶庫 又肥又厚的手掌 浩瀚的大海 灰色的海鷗 顏色各異的貝殼 金黃色的海螺
修飾語是修飾句中其他成分的字、詞或短語。常見的考查形式有:在括號中填上合適的修飾語。
⑦描寫豐收的詞語:五谷豐登 時和年豐 果實累累 碩果累累 豐收在望
⑧關于魚的四字詞語:魚目混珠 沉魚落雁 緣木求魚 渾水摸魚 如魚得水
二、佳句積累
1.比喻句
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綻開的花朵”“分枝的鹿角”準確而形象地寫出了珊瑚的形狀,給人以直觀的感受。
2.把物當成人來寫的句子
(1)小鹿在溪邊散步,它們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這句話生動形象地描寫出小鹿喝水和靜立的矯健靈動。
(2)海參到處都是,在海底懶洋洋地蠕動。大龍蝦全身披甲,劃過來,劃過去,樣子挺威武。
這句話既形象地表現出海底動物的神態特征,又使語言活潑生動而有趣味。
3.精彩句
(1)有的全身布滿彩色的條紋;有的頭上長著一簇紅纓;有的周身像插著好些扇子,游動的時候飄飄搖搖;有的眼睛圓溜溜的,身上長滿了刺,鼓起氣來像皮球一樣圓。各種各樣的魚多得數不清。
這句話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說明海里的魚不僅好看,而且品種多。
(2)夏天,樹木長得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遮住了藍藍的天空。
“蔥蔥蘢蘢”“密密層層”寫出了夏天的特點,“封”字既展現了樹木的茂盛,又展現了小興安嶺的生機勃勃。
4.含義深刻的句子
(1)富饒的西沙群島,是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隨著祖國建設事業的發展,可愛的西沙群島,必將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富饒。
這既是對全文的總結,又是對美好未來的展望,與本文開頭相呼應。
(2)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這句話概括寫出了小興安嶺的美麗與物產豐富。
三、考試熱點
1.《古詩三首》經常考查古詩句的填寫。
2.《富饒的西沙群島》第4自然段常考查按課文內容填空。
3.《海濱小城》第4、5自然段常作為課內閱讀考查。
4.《美麗的小興安嶺》要注意積累優美的句子。文中第2~5自然段常作為課內閱讀考查。
四、“1+X”閱讀
推薦篇目:余光中《聽聽那冷雨》
推薦理由:這篇散文抒寫的是深深的思鄉情緒,這種鄉情主要通過對雨聲的描寫流淌而出,借冷雨抒情,將自己的思鄉情緒娓娓傾訴,但另一方面這種鄉情也表現在作者文中化用的詩詞里面,中國古典詩詞的意趣在被賦予生命的冷雨中表現得更淋漓盡致。
《貓》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貓》一文是部編版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課文。《貓》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寫的一篇散文。本文主要通過對貓的古怪性格和滿月小貓特點的描寫,流露出對貓的喜愛之情。課文以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為主線,貫穿了貓的古怪性格及滿月小貓的可愛形象,描寫栩栩如生。
2.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教學目標三個緯度的有機整合,以此為依據,確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和技能目標:
①學會認讀本課“慮、職”等8個生字,會寫“憂 慮”等15個字,正確讀寫“性格、任憑、貪玩、盡職、屏息凝視、稿紙、梅花、跌倒、變化多端、開辟、枝折花落”等詞語。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③了解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學習作者是如何把貓的特點寫具體,并表達出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的。
過程和方法目標:以“自讀,感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架設文本與學生間的交流平臺,使閱讀教學成為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感情和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3.教學重、難點
了解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學習作者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
4.教學方法:導讀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合作學習法,以讀代講法等。
5.學習方法
(1)“讀書、思考、感悟”的學習方法貫串始終。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方法。
6.教學課時:二課時
二、說教學理念
學生是學習語文的主人,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文作者表達了深厚的思想感情,因此,讓學生反復誦讀,讀中悟情,讀中表情,同時抓住重點詞句的理解,圖文結合創設情境的方法等方法,引導學生應用“讀—悟—說—議—讀—寫”的學習方法。
三、說教學程序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課前談話:同學們,你們誰養過貓,能給大家說一說嗎?(最好能講一下發生在你們之間的有趣的小故事。)
2.欣賞貓的圖片,看這些貓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你們聽說過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嗎?他可喜歡貓了,并且經過長期觀察寫出了一篇文章,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板書課題:13貓)
設計意圖:談論自己的寵物——貓必定是學生們最感興趣的話題之一,以此導入,學習的興趣已被激發起來;再加上幾幅可愛的小貓的圖片,相信學生對課文的學習充滿了期待。
(二)整體感知,讀中感悟
1.讓學生根據讀書要求讀通課文,然后說說“老舍爺爺筆下的貓是怎樣的?”(要求說出文中的依據。)
(教師隨機板書:老實、貪玩、盡職、勇猛……)
2.引導思考:看著這些表示性格的詞,你有沒有疑問?
3.作者討厭貓的古怪性格嗎?為什么?(板書:可愛)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的意愿,喚起學生的自主意識,讓他們說自己想說的,提自己想提的問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重點研讀。
(三)細品精讀,撞擊情感。(教學程序隨機而變)
1.自讀感悟:課文是怎樣具體描寫貓的可愛呢?讓學生仔細品讀課文,把寫貓可愛的句子劃下來,然后挑一處你認為寫得最生動,最喜歡讀的語句講給大家聽。先自己準備,再四人小組交流。
2.學生再讀課文,交流感受。(如果有同學談到課文中的貓是只貪玩的貓。)
(1)讀出表現貓貪玩的句子,標畫有關詞句,說說從哪里看出貓的盡職?
(2)抓住重點詞語句子談感悟。如:任憑誰怎么呼喚,它也不肯回來。(解釋“任憑”的意思,這句話用“任憑……也……”這組關聯詞突出體現貓的什么?)
(3)有感情地朗讀句子,讀出貓的貪玩。
(4)總結學法,學習體現貓的性格古怪的其他內容。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重在通過抓住“誰”、“怎么”的適當想象來體會貓的貪玩,并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加以表現,設計上考慮了學生的思考維度由“誰”遞進到“怎么”,想象會更合理、更有情境感,而且遷移了學法。
3.再讀課文的1-3自然段,感受貓的古怪性格。
①讓學生從文中找出還表現貓的性格古怪語句。
②完成填空練習: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它既( ),又( );既( ),又( );既( ),又( )。
設計意圖:針對本課的教學重點先通過朗讀表現貓的性格古怪,在朗讀過程中能更進一步體會到貓的性格特點,在此基礎上設計如上填空,學生水到渠成的體會到了貓性格古怪的特點,而且還培養了概括能力。
4.再讀課文,感受小貓的可愛,體會作者愛貓之情。
(1)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感受小貓的可愛。
(2)投影出示:小貓滿月的時候很可愛,腿腳還不穩,可是已經學會淘氣。
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腿腳還不穩,可是已經學會淘氣。
(兩句話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說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呢?怎么理解?)
設計意圖:此句是文章的過渡句,在體會到了老貓的性格古怪之后,以上面的訓練方式引入對貓可愛的感受,既激發了學生對小貓的可愛研讀的興趣,又能體會到作者寫作時的用詞之精。
(3)讀讀描寫小貓可愛的內容,邊讀邊想象。想象小貓淘氣可愛的樣子,播放課件,進一步感受小貓的淘氣可愛。
設計意圖:邊讀邊想象的朗讀是想象能力的一種培養方式,視覺上的直觀感受就使學習的興趣推向了又一個高潮,在觀看過程中學生對貓的喜愛之情會被又一次激發。
(四)拓展延伸,內化情感。
1.自學“學習鏈接”。
2.觀賞貓的圖片,練習抓住特點表達對貓喜愛的情感。
3.投影貓的圖片,學生觀賞。學生練習用一兩句話,帶著感情描述自己喜歡的小貓。
【設計意圖:將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又一次延伸到學生自己對貓的喜愛,并使本節課體會到的作者抓住特點描寫事物的方法得到實際運用。】
(五)總結談話,升華主題。
貓,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種極其普通的小動物。然而,在作者老舍爺爺的筆下卻顯得那么惹人喜愛。小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這正說明了在我們身邊,處處都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們熱愛生活,用心去感受,就能像老舍爺爺那樣——不但能發現美,欣賞美,而且能創造美。
(六)拓展練筆:請選擇你自己最喜歡的一種小動物,用一兩段話把這種小動物的特點記述下來,與同學們共分享。
板書設計:
13貓
性格古怪
老實、貪玩、盡職
高興(溫柔可親)、不高興(一聲不出)
膽小、勇猛
可愛
【本課的板書設計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思想,遵循板書為教學服務的教學理念。既顯示了本課的教學內容,又展示課文的中心。】
新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第9課《那一定會很好》教后反思
《那一定會很好》教學反思
《那一定會很好》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一粒種子長成一棵大樹,被砍伐后做成手推車、椅子、木地板的故事。這篇課文其實是以一粒種子的經歷對學生進行奉獻教育,讓孩子們明白要做一個對別人、對社會有用的人。
一.教學效果:尊重學生的學習體驗,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需要。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盧梭曾說“兒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簡直是最愚蠢的”。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要善于捕捉課堂生成,讓學生有獨特的體驗。學生作為一個個性鮮明的生命個體,生活經驗有著很大的差別,將他們帶入閱讀活動時,他們的心智活動也是各不相同,在課堂中產生的獨特感受無法預設,全憑學生的自然生成。這時老師應關注學生的這些體驗,并引導好他們用這些體驗去理解體會文本和中心。《那一定會很好》是一篇生動有趣的的童話故事,課文寫了一棵樹從一粒種子到陽臺上的木板,這一段變化歷程,學生讀起來生動有趣。并且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在教學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通過談話導入,質疑激趣,讓學生自己去學習,自由朗讀文本,有所感悟。然后分小組學習,在小組討論中盡情表達自己的觀點,釋放自己的情感體驗,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很快地理解了文章所要表達的感情。學生在自己學習的同時,也鍛煉了自學能力,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二.成功之處:童話故事富有想象,在教學時我也緊抓這一點,在學生讀文中引發學生的想象,在想象中受到啟示。如課文引導學生想象種子在泥土中的難受及生長時的努力,體會愿望的實現要經過不懈的努力;想象手推車裝著東西跑來跑去的快樂以及椅子看似休息,卻還給人們提供方便,感受它們在奉獻中獲得快樂的心情。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在讀童話中受到啟示,這也就達到了童話教學的目標。
三.不足之處:學生在評價種子的表演時很精彩,不但從動作中體現心理,還從神態上進行了評價,如果此時再讓另外一個學生演種子,其余學生朗讀,相信種子那種為了實現愿望的不懈努力的精神一定會在孩子們的心里扎根、發芽,學生對讀演結合的學習方法也會掌握得更熟練。
四.改進措施:要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去質疑,充分激發學習的興趣與思維的空間,讓其成為略讀課文學習的主角。沈大安老師在《略讀課文我們到底該怎么教》一文中明確指出:“略讀課文教學有三個關鍵詞,那就是‘粗略’‘應用’‘自主’。”專家對略讀課文教學的定位,為我們的探索指明了方向。相對于精讀教學而言,略讀教學的目標應該更簡明,方法更簡單,過程更粗放,自主學習更充分。我想,略讀課文的教學的追求是在精與略之間行走,重其所重,略起所略。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改變精讀教學環環緊扣的線性推進,采用大刀闊斧的板塊式推進,以抓住文章主要信息為基本目的,粗略地、非精細地讀,但在粗略的同時也要有所側重,有所發展。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