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06
這是勞動教育教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活動背景分析
寶華山自然保護區于1984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占地面積115公頃。是寶華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一個組成部分。自然保護區地處北亞熱帶中部,氣候四季分明,熱量充裕,無霜期長,蘊含著
豐富的自然資源。其地帶性森林植被是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具有濃郁的森林氛圍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已知的維管束植物共有124科352屬529種,種子植物的種數為歐洲植物種子數的1/4,其中不乏珍稀寶貴的樹種,素有寧鎮山脈植物園之稱。
寶華山森林景觀獨特,森林覆蓋率高達92%。山中有千年古樹近百株。寶華山中綠瑰寶,身為寶華人,我們應該讓孩子知道自己家鄉寶華山自然風光的迤邐,了解我們家鄉豐富的物種,尤其是我們引以為豪的“鎮山之寶——寶華玉蘭”,讓孩子發現身邊的美,感受身邊的美,探究身邊的美,欣賞身邊的美,最終成為創造家鄉美的主人。家鄉有這樣的美景有這樣豐富的植物資源,我們應引以為豪,我們要讓家鄉這樣的美景為更多的人知曉,激發孩子心中熱愛家鄉、熱愛自然的情感。
二、活動時長
使用年級:高年級
第一階段:2周左右
第二階段:1節課左右
第三階段:一個月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
1、讓學生認識、了解我們寶華上中的植物,欣賞讓學生感受寶華山的林麓之美,促進學生對家鄉的了解,增加學生的生活經驗和體驗。
2、養成合作品質,融入集體。
能力目標:
1、培養孩子們一般認識事物的能力,包括觀察能力、比較分析能力和理解思維能力等等。培養學生自覺參與、合作學習意識及自主探究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
2、通過與信息技術課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資料的方法。
3、引導學生觀察各種植物的形態并借助有關資料豐富對寶華植物的了解。架設生活與教材相聯系的橋梁,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對景物的觀察能力,學會欣賞自然中的詩情畫意。
4、學會制作葉脈書簽,為家鄉的風景設計公益廣告用語,最為小導游想四面八方而來的游客介紹我們的寶華山等,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綜合實踐能力等。
情感目標:
1、通過學生在集體活動中的相互交流與幫助,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讓學生感受到與人合作交流的快樂。
2、在成果匯報、展示過程中,讓學體驗時間出成果的喜悅感和成就感,培養其自信心。
3、寶華為我們的驕傲,向人們介紹我們的寶華山,欣賞寶華山的美景,宣傳寶華。激發孩子心中熱愛自然,熱愛家鄉的情感。
三、活動準備
1、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準備活動調查的相關表格,
2、學生在教師的組織領導下去我們的寶華山尋找我們自然保護區內的珍貴之物,認識它們,觀察它們。
四、活動過程
在課題確定之后,我們將用2周左右的時間讓學生調查有多少學生了解自己家鄉寶華山中珍貴的植物,然后我們將組織學生走進寶華山,親近寶華山,,在自然保護區里,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在老師的帶領下觀察植物,認識植物以寶華山上的物種為材料,讓學生觀察、訪問,查找資料,認識、了解寶華山中的珍貴物種。
學生分組,從寶華山回來后形成一系列的調查表格,如有關家鄉植物資源的情況調查,去查找文人墨客對寶華山風景的贊美的詩篇,如當你了解了我們寶山里那些植物你的心情、感受如何等等,自己可以翻閱相關書籍,可以上網搜索,可以向別人請教等等,自主搜集資料。同時將采集回來的植物樹葉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植物的辨認,認識樹葉的形狀,制作成樹葉貼花,做成葉脈書簽等……
活動目的:
通過活動使學生懂得認真值日是愛勞動的表現,也是對班集體盡職盡責,教育學生熱愛勞動。
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引入活動
①同學們,你們看一看我們教室的環境怎樣,你感覺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這是一個干凈整潔的教室。在這樣的環境里上課,心情舒暢,感到很愉快。)
?、诮裉炷膸讉€同學值日?你們給大家說一說是怎樣值日的?今天值日生對工作負責嗎?
(同學們討論后,引導學生說出:值日生同學愛勞動、對工作認真負責,關心班級,不怕臟和累,為班級盡職盡責)
?、坌∨笥褌儾乱徊陆裉彀鄷顒拥闹黝}是什么?
(板書:我們愛勞動)
2、情感教育(投影情境畫)
圖①地面有果皮、紙屑、泥塊等;
圖②桌雅得很亂、黑板沒擦;
圖③笤帚、拖把、水桶等亂七八糟堆在一起;
同學們,從這幾幅圖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學生邊看圖邊找問題,最后引導學生說出:衛生又差又亂,在這樣的教室里上課,心里很不舒服,會影響學習和身體健康等)
3、怎樣勞動?
①出示掛圖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
(有的灑水、有的掃地、有的拖地、有的擦桌椅、有的擺桌椅)
?、谶@些事怎樣才能做好呢?
(a.學生動手實踐,老師指導。b.討論說出全小組同學齊心合力,工作認真負責,積極主動)
4、談體會明道理。為什么要每天值比而且輪流當值日生呢?
(引導學生說出:值日是為了同學們能在干凈的教室里學習,值日勞動是大家的事,大家都要動手做,每個同學都是班級的主人,都應該認真勞動。)
5、辨是非升華認識。(圖片出示題學生判斷并說出為什么)
?、傧掠炅诵∶鲀赡_都是泥,就進了教室;
?、诹崃釖叩貢r,滿教室都飛著灰塵;
?、坌偼贤甑卣f:強強咱倆去倒臟水。強強說:我是擺桌椅的,我不去。小蘭跑過來說:我去。
?、芙裉於斨等丈?,但下午一放學他就回家了;
⑤手工課上完了,小莉把不用的紙都弄到了地下。
6、夸夸這些值日生。
?、俑餍£犛懻撨x出優秀值日生。
②組織大家說一說他們是怎樣當值日生的。
?、劢o優秀值日生贈小紅花,并發小獎品。
活動總結:
1、通過這次班會活動,同學們都懂得了勞動最光榮的道理,知道了我們都是班級的小主人,值日勞動是我們應該做的,值日就應該以主人翁的精神認真負責地做好,把教室和周圍環境打掃干凈并保持整潔,使同學們能在干凈的學習環境中學習、生活。我提議:人人爭當值日生,做一個愛勞動、關心集體的好學生。
2、全班齊唱勞動最光榮。(隨著歌聲班會結束)
活動對象:
小學三、四、五、六年級
活動背景:
為了更好地開展學校勞動教育實踐活動,開發課程資源,拓寬學生的科學知識視野。
設計意圖:
由于現在學生所處的“社會地位”“家庭地位”太優越,以至于他們除了學習活動之外,很少去接觸和了解其它的知識。設計這樣一次綜合實踐活動,并不是為了讓學生掌握什么知識,而是想讓他們通過這樣一次活動,去接觸和認識學習活動以外的生活,身心得到愉悅,自我價值得到體驗。
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能認識一些農作物,并能了解有關它們的一些基本知識。
2、能力目標:
?。?)學會查找、收集、整理資料。
(2)培養學生觀察、具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美化環境的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活動,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愉悅,經過觀察、動口、動手、動腦之后,自我價值能得到體驗。
?。?)通過活動,學生能更加珍惜勞動成果,加深理解“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義?;顒佑媱潱?/p>
1、調查時間:二周
2、調查內容:各種農作物的名稱、種植時間、成熟時間、營養或用途是否開花、科屬等。
3、調查方式:實地觀察,實地查找有關資料,自主選擇調查對象進行調查。
4、活動成果形式:學生習作、圖畫、歌唱,學生談經歷體驗,心得體會等。
活動準備:
1、每小組準備一本訪察記錄本。
2、聯系一個種植農作物的典型村。
3、教師或有條件的學生可準備照相機或攝像機。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了解水稻、小麥、高粱等糧食的生長過程,知道莊稼需要許多人的辛勤勞動。
2、了解本地區主要生產的糧食品種。
過程與方法:
運用多種形式,如討論交流、資料調查、講故事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對農作物生長過程的.了解,讓學生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2、培養學生愛惜糧食,愛惜農作物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到糧食來之不易與農民伯伯勞動的辛苦:通過交流體驗懂得糧食來之不易。
教學難點:在生活中做到珍惜糧食,不浪費每一粒糧食,培養節儉的良好品質。
【教學活動準備】:
1、實物:稻谷、玉米、紅薯、黃豆、土豆等。課前收集各種各樣的食品包裝袋。
2、搜集農民種莊稼的圖片,世界上饑餓兒童的圖片。
3、課件、歌曲《一粒米》。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活動過程】:
一、認識幾種主要的糧食,了解它們豐富的用途。
1、導入:猜謎語(課件展示)
?。?)水里生來水里長,小時綠老時黃;去掉外殼黃金甲,煮成白飯噴鼻香。(打一糧食作物:水稻)
奇怪奇怪真奇怪,頭頂長出胡子來;拔掉胡子剝開看,露出牙齒一排排。(打一糧食作物:玉米)
(2)認識幾種常見的農作物。
師:猜完謎語,我們接著來,認識的就熱情地跟它打打招呼,大聲叫出它的名字。
2、實物展示幾種糧食:花生、小麥、稻谷、玉米、紅薯、黃豆。
3、了解其豐富的用途。(全班介紹交流)
花生:營養價值可高。種子可以炒制、油炸或做花生糖、花生酥等糖果糕點,還可以制花生醬。
玉米:可以做成多種玉米食品,如玉米餅,玉米粥,玉米膨化食品等,另外我還是比較理想的啤酒生產原料。
大米:主要用途是飯食。另外米粒磨成粉后,可制各種粉條、湯圓、米粉糕、年糕等,并可制各種餅干,各種點心。
紅薯:可以蒸著吃、烤著吃,還可做成薯片。
小麥:磨成面粉后可以做成饅頭、面條、餃子、蛋糕、餅干、面包等。秸稈還可編各種用品,如草帽、扇子、席子、提包。
4、展示幾組題為糧食豐收喜洋洋的圖片。(播放音樂,在積極的情緒狀態中,孩子們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在食品包裝袋中探尋糧食的奧秘。)
二、組織活動
?。ㄒ唬┦称钒b袋中探尋糧食的奧秘
同學們交流食品包裝袋中的知識。教師相機引導、交流。
師:難怪人們常說糧食手中寶,原來它有這么多種用途呀!讓我們把這些有趣的食品包裝袋展示在小黑板上吧!瞧!食品兄弟在開會呢!
?。ǘ┝私饧Z食的生產過程,認識到糧食來之不易
1、動畫中跳出一顆大米,說:小朋友,你們知道了我有好多的用途,可你知道我是怎么來的?(課件展示)
2、請同學們和我一起走進農田看看水稻的生長過程。(看圖片)
春種秋收。當春姑娘邁著輕盈的腳步來臨時,農民伯伯以經開始辛勤的勞作。
?。?)學生學習翻地。
(2)農民把地翻好后接著還要播種。
?。?)在炎熱的夏天你會在哪里?又會做什么呢?
生:在家里吹空調,吃冰棍。
請看圖上的農民在干什么?
生:農民們卻要頭頂著烈日,腳泡在泥水地里插秧。
師:看到這些你想說什么?
生:農民們很辛苦。
?。?)秧苗在大田里生長時農民們還要進行田間管理(出示除草、除害蟲、澆水、施肥)你們看農民們辛苦嗎?
?。?)經過五個多月的生長稻子終于成熟了,可以收割了。
師:看農民們是怎樣收割的?(出示收割)
生:彎著腰,很辛苦地去割。種水稻很辛苦。
3、師:是啊,農民們種水稻是很辛苦的。所以說糧食是來之不易的。
4、排順序:
(1)讓學生排序(按水稻的生長順序排列。)。
?。?)說說稻子在生長過程中需要什么?誰給了它幫助?
5、看!這就是農民伯伯辛勤勞動種出來的稻子,剝去外殼就是晶瑩的大米。
師:當你吃著噴香的大米飯,你會想些什么?
生:農民伯伯種糧食很辛苦。
生:每粒糧食都是汗水換來的。
師:同學們糧食來得真不容易呀!(板書:糧食來得真不容易)
6、還記得我們學過的一首描寫農民辛勤勞作的詩嗎?
學生背誦《憫農》。
7、當當小農夫
師:大家背得真好,我們今天也來當當都市小農夫,來插插秧,體會下農民伯伯平時是怎么勞動的,好嗎?
生:好,老師,讓我來,我也要去……
師:想當好小農夫,先得學習點農活,老師先示范一下:左手一把拿好秧苗,右手從左手中取出一根,在夾中大姆指和食指之間,其它四指保持垂直,彎腰,插下去,再直腰取第二棵苗,就這樣往復的插,苗要插直,不然就活不了,還要對得很整齊,不然影響美觀。看誰插得快,誰是合格的小農夫?
師:下面我作為記者采訪一下:請問,你累嗎?
生:累死了,瞧我的汗!
生:我覺得腰有點酸,開始我還以為很好玩呢!
師:看事容易做事難,僅僅三十棵禾苗就把咱們的小農夫累得氣喘吁吁的。農民伯伯種地多不容易呀!(板書:農民辛苦尊重勞動)今天我們小農夫是在陰涼的教室里,在歡快的音樂中勞動的,大家想一下,農民伯伯是在一種什么樣的情境中勞動的呢?
生:我知道,農民伯伯在烈日下也要給禾苗捉蟲,鋤草……
生:中午,突然下起了暴雨,農民伯伯沒帶雨傘,淋濕了,可他們還是得繼續干。
生:我爺爺說,他小時候家里窮,只能給地主做工,地主很壞,他們經常讓爺爺的爸爸餓著肚子干活。
……
?。ㄕf到這里,孩子的臉上那種嬉笑的神情不見了,他們慢慢嚴肅起來。老師適時打開《鋤禾》動畫,讓孩子在音樂中齊讀這首詩,孩子們讀得非常有感情,從讀書聲中聽得出他們對糧食的來源有了很多思索。)
三、拓寬視野
1、糧食是汗珠換來的來之不易,我們要愛惜。在生活中,有時你會說,媽媽我不想在家里吃飯,我要吃麥當勞。也許跟家人去外面吃飯時你會發愁吃炒菜還是吃火鍋,也許昨天你剛把咬了一口的包子扔掉了,或許你的媽媽正為減肥而努力節食,如果這是你的情況,那我要告訴你,那樣做太不應該了!因為世界上還有很多人沒有食物可以吃。
(在低沉憂傷的音樂中播放一組饑餓圖片,其中很多與小孩有關。孩子看著那些饑餓的兒童,瞪大了雙眼,有的女孩子的眼淚都流出來了。)
2、我們來個倒計時:五、四、三、二、一,五秒種過去了,時間長嗎?
可據是聯合國統計,世界上每五秒就有會有一個兒童因饑餓而導致死亡。
師:聽到這些,看到這些,大家想說什么?
生:那些小朋友真可憐。
我們要珍惜糧食,再也不能浪費了。(板書:愛惜糧食人人有責)
師:是??!當你想要剩飯、倒飯時,想想那些忍受饑餓的兒童吧!
四、聯系生活,指導行為
1、出示課本上判斷圖。
請同學們判斷對錯,并說一說為什么。
2、我們說得好不如做得好,那以后在生活中你會怎么愛惜糧食,避免浪費呢?
生: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
吃不完的飯要放到冰箱里下次再吃。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我們每個人多要養成節約的好習慣。(板書:節約光榮浪費可恥)
3、同學們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我國把世界糧食日的那一周定為節糧周,我們不僅要在節糧周愛惜糧食,平常每一天都要愛惜糧食。
讓我們行動起來,拿起手中的筆,以“愛惜糧食,杜絕浪費”為主題寫一句警示語或者畫一幅宣傳畫。
學生分組討論并寫一寫,畫一畫。
【課后作業】:
1、調查我們家鄉的農場品有哪些?
2、記錄:我家剩飯剩菜的處理方式,記下時間,處理方式和理由。
【板書設計】:
糧食來得真不容易
農民辛苦尊重勞動
愛惜糧食人人有責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