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9
這是木瓜恰恰恰一等獎教案6,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了解印度尼西亞的風土人情,熱帶水果等,加深學生對印度尼西亞音樂的印象。
2、能夠聽辨歌曲的情緒,準確地掌握弱起小節、附點節奏,能夠隨節奏動胯,并創編歌詞。
3、了解一些相關文化以及“叫賣”的藝術形式。學生喜歡投入到音樂活動中,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有表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學重點:用熱情、歡快的聲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教學難點:正確地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節及附點節奏。
教具準備:鋼琴、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欣賞印尼風光,了解風土人情(播放課件)
師:
今天老師當導游,帶同學們去遙遠的印度尼西亞看風景想去嗎?讓我們一起踏上愉快的音樂之旅吧。
印尼有著藍天,碧海,綠島,梯田,是一個風光秀麗的島國,由17508個島嶼組成,其中有6000個島嶼有人居住,所以印尼被稱為千島之國。常年溫度在25—27度左右,降水量豐富,所以印尼盛產水果。
木瓜,成熟的木瓜是橘紅色的,有著黑色的圓籽,肉嫩香甜。
番石榴,有的像球,有的`像梨子的形狀,味道酸中帶甜,清脆香甜。
榴蓮,有著像刺猬一樣的針形外殼,有一股獨特的味道,不喜歡的人認為很臭,但喜歡的人卻百吃不厭。
二、出示難點節奏,念歌詞
1、師:我們來到了印度尼西亞的水果市場,你看好多賣水果的大伯大媽都在叫賣著自家水果,如果是你的話,你會怎么叫賣你的水果呢?
2、師:老師來給你們學學印尼的大伯大媽們是怎么叫賣自家水果的。
(出示課件,按節奏念歌詞)
3、想不想跟老師一起來試試(提示弱起及附點音符,采用齊念、分組念及跟伴奏音念的方式)
三、學唱歌曲,加入襯詞“恰恰恰”
1、師跟伴奏唱一遍
師:印尼的大媽大伯們還能唱著叫賣自己的水果呢,老師來給你們學學。
2、揭示課題
師:這首歌曲的名字叫《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印度尼西亞歌曲,你覺得歌曲的旋律怎樣?速度怎樣?
(播放課件)
3、復聽歌曲,在襯詞處拍手。
師:再來聽一遍,比較和老師唱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師:讓我們一起在恰恰恰的地方拍拍手,感受一下,加了襯詞后歌曲的情緒有什么變化?
4、跟旋律律動,動胯,介紹恰恰舞
師:說到“恰恰恰”,你會想到什么?
恰恰恰舞是一種通過動胯帶動手臂自然擺動的一種舞蹈,舞風輕快、活潑、俏皮而奔放,如今已經成為最流行的拉丁舞種。
那下面我們一起在恰恰恰的地方扭扭胯好不好?
5、學唱第一段歌詞
師:下面跟著老師的琴聲我們輕輕地唱唱詞,你們唱一三句,我唱二四句,我們接龍唱。之后再對調,學生唱二四句,我唱一三句。
師:下面你們來唱歌詞,我來幫你伴奏,唱襯詞“恰恰恰”
6、學唱第二段詞,并創編歌詞
老師范唱一遍
師:第二段歌詞唱到了些什么?
齊唱第二段歌詞
師:你選擇歌詞中的某一種水果來編歌詞,并唱出來,老師先來試試
(出示課件)
7、齊唱一遍,提示用開心快樂的心情去演唱
8、表演唱
請4個同學上來表演唱,其他同學在底下唱歌并拍手
四、拓展延伸,欣賞《賣湯圓》
1、播放課件,欣賞《賣湯圓》視頻
師:《賣湯圓》和今天學習的《木瓜恰恰恰》,他們有什么共同點呢?
2、介紹新體裁──叫賣歌
五、隨音樂走出教室
播放《木瓜恰恰恰》,學生邊唱邊離開教室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木瓜恰恰恰》
教學目標:
1、 用熱情歡快的聲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感受歌曲的歡快情緒和喜悅心情。
2、 簡介印尼,了解一些相關文化以及“叫賣”的藝術形式。
3、 能用課堂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教學重點:
用熱情,歡快的聲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教學難點:
正確的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節及切分音。
教學用具:
多媒體 課件 打擊樂器 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前幾天老師收到了一封來自印度尼西亞朋友的來信,他說想請老師去他們家
鄉做客,你們想跟著老師一起去嗎?
生:想
師:那我們現在就出發吧!播放印度尼西亞風景圖片,邊播放邊介紹:印度尼西亞是由非常多的小島組成的,所以被稱為“千島之國”。那里風景優美,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就是印尼非常著名的旅游勝地 ——巴厘島。印度尼西亞還是一個水果王國,種類特別繁多。那里的人民熱情,好客,你們聽,他們正播放著歡快的歌曲迎接著我們的到來。(播放歌曲《木瓜恰恰恰》,在襯詞“恰恰恰”處拍手)
師:你們知道剛剛老師拍手的地方在哪嗎?
生:恰恰恰
師:觀察的太仔細了。那你們也能一起來試一試嗎?
生:跟著音樂在“恰恰恰”處拍手。
師:你們真是太棒了。我們剛剛聽到的這首歌曲就是今天要學習的新歌《木瓜恰恰恰》(板書),請同學們說一說恰恰恰的節奏是怎么樣的?
生:XX X
師:那我們一起有節奏的把這首歌曲的歌名朗讀一遍。
生:齊聲朗讀“木瓜恰恰恰”。(注意最后一個字的重音,加強學生對“恰恰恰”節奏的印象。)
師:你們真是太了不起了!連印尼的人們都為你們豎起了大拇指,還給你們端來了特別豐盛的水果,你們看。(播放切分音部分的水果及音樂)我們剛剛聽到的這個旋律它的節奏和我們以往所學的節奏有什么不一樣呢?(在學生知道與不知道兩種情況下)
a 生:切分音
師:你們真是了不起的孩子,連切分音都知道
B 生:不知道
師:看來同學們都沒聽出來,那就讓老師來告訴你們
師:我們以前所學習的節奏都是xx xx, ,我們一起來拍一拍,(復習舊知識)現在老師如果把中間的兩個音連起來,那中間的這個音就有幾拍?
生:一拍
師:請一位同學起來試一試,現在老師把這個節奏換一種方式表達出來 x x x,,這就變成了我們書上所看的節奏類型,叫做“切分節奏”。同學在仔細的回想一下,老師在唱這個節奏的時候,第幾個音唱的重一些呢?
生:第二個
師:是的,切分音有一個很重要的強弱關系:弱 強 弱,現在我們一起來唱一唱。(注意重音的突出)接下來老師想請一位同學把這整條的節奏來唱一唱,有誰愿意上來試一試?(多媒體出示節奏)
師:同學們覺得他唱的對不對?那我們一起來表揚他一下。現在把這條節奏加上書中的曲譜,(多媒體出示曲譜)來跟著老師來唱一唱。首先,請聽老師完整的演唱一遍。(師邊彈琴邊示范)。下面老師唱一句,同學們跟著唱一句。
生:跟著老師唱切分節奏的曲譜
師:如果給它加上書中這些好吃的水果的名字,你們還能唱出來嗎?
生:跟著老師的琴聲演唱出來。
師:請同學們仔細的觀察一下這首歌的曲譜,你們知道它可以分為幾個樂段嗎?分別是從哪開始,到哪結束呢?
生:兩個樂段,分別從….
師:你是從哪看出來的呢?
生:反復記號。。。
二、學習新歌
1、 教師范唱。
師:先聽老師把這首歌曲完整的演唱一遍。(教師琴唱合一)
2、 學唱歌曲
⑴師:先跟著老師把第一樂段前面部分的曲譜唱一唱,老師唱一句,同學們跟
著唱一句。(邊彈琴邊唱曲譜)
生:跟著老師唱
師:下面老師唱曲,同學們用“啦”來演唱。(加深對旋律的熟悉)
生:用“啦”來演唱曲譜
師:非常好,接下來,老師彈琴,同學們來填填歌詞。
生:跟著教師的琴聲演唱歌詞。
⑵師:后面的切分音部分我們已經在前面唱過了,下面老師彈琴,你們直接演唱歌詞。
生:演唱后面部分的歌詞
⑶師:同學們再看看,我們第一段這里有個反復記號,那我們第二段的旋律和第一段的旋律有什么關系?
生:旋律是相同的
師:對,說明我們第二段是第一段旋律的再現。你們能直接把它演唱出來嗎?一起來試一試。(教師彈琴學生演唱歌曲第二段)
師:現在我們把這首歌曲完整的來演唱一遍。(教師彈琴伴奏)
師:今年又是印尼的一個豐收年,印尼的人們看到自己家的水果又大又甜,他們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生:開心,自豪,喜悅
師:那我們在演唱歌曲的時候應該是什么樣的情緒?
生:熱情,歡快
師:那我們現在也一起來感受印尼人民的熱情,把他們的喜悅唱出來。
生:用熱情,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師:現在老師要把我們全班分成三組,請一組同學來當當小樂手,(打擊樂器)另一組同學在恰恰恰處拍手,剩下的一組同學一起來扭一扭屁股。看看哪一組的同學做的最好。
生:跟著老師的琴聲進行表演。
三、音樂拓展
師:我們的水果攤可真熱鬧,一起去聽聽市場里的其他聲音吧!(播放《賣湯圓》、
《新貨郎》)
生:安靜的聆聽
師:剛剛我們聽的這兩首歌曲和我們今天學習的新歌《木瓜恰恰恰》有什么共同之處?
生:都是在賣東西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了解的一種新的歌唱體裁——叫賣歌,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能聽到各種有趣的叫賣聲,如:播放 磨剪子來。。。如果同學們有興趣,可以在課余多搜集搜集。
師:如果現在你是小商人,可以在歌曲中加入別的叫賣聲嗎?比一比,看看誰的水果賣的最快最好?教師示范:在“恰恰恰”處換上“快來買”、“真甜啊”、“真好吃”等。
生:發揮想象力,換上各種叫賣聲進行演唱。
四、課堂小結
師:今天在印尼玩的還開心嗎?我們自己的家鄉也有不少的水果,老師希望你們
通過這節課 的學習也能創作出一首簡單的叫賣歌曲。下節課時,我們一起來比一比誰的創作更棒。
五、教學反思
歌曲《木瓜恰恰恰》是一節以欣賞切入的情景式音樂課。這首印度尼西亞歌曲,它通過“叫賣”的形式,以歡快、活潑的旋律唱出了賣瓜人的喜悅心情。由于歌曲運用了恰恰恰的弱起節奏以及連續的切分節奏,給歌曲的演唱教學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1、本單元目的是引導學生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通過熟悉外國的民間音樂,了解世界個地的地理風貌和風土人情。因此,在導入時,通過觀賞印尼的風光及講解,讓學生進一步熟悉歌曲音樂,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習歌曲的興趣。
2、遵循了音樂是音響藝術、聽覺藝術的原則,歌曲是聽會的,隨著襯詞拍節奏等,都是為了增加學生聆聽歌曲的遍數,歌曲就是在數次聽辯中不知不覺學會的,減輕了學生學習新歌的難度,激發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3、我把歌曲所具有的獨特旋律、節奏特點與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活動有機結合起來,通過豐富的肢體語言,來積極引導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活動中自發性的去感受音樂,體驗音樂。切分節奏是本課的難點,我通過聽節奏,打節奏,唱歌詞等練習中循序漸進的感受切分節奏的特點,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能積極的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
4、為歌曲設計打擊樂伴奏以及肢體伴奏,達到渲染課堂氣氛
5、在拓展教學這一環節中,我搜集了歌曲〈賣貨郎〉〈賣湯圓〉等歌曲,運用視聽結合的手段,更明確地使學生了解了“叫賣”這一藝術形式,并鼓勵學生加入各種叫賣聲來進行演唱。大大激發和培養了學生的表現欲望,為本節課的教學掀起一陣小小的高潮,從而使歌曲的演唱技能進一步得以提高。
當然,本節課中也出現了許多不足的地方:
⒈整節課時間太趕,沒能突出課堂重點。
⒉切分音的強弱關系還需重點指導,學生在演唱歌曲時的弱強弱體現的還不夠明
顯,給與的練習時間太少,情緒未得到很好的把握。
⒊ 學生只是學會了歌曲,沒有唱好歌曲,沒能融入音樂的熱情之中。整個課堂氣
氛渲染的不夠熱烈。
總之,在準備整個課的過程中,我付出了許多努力,當初那種焦灼的情緒、為每一個細節的推敲而絞盡腦汁的情形到現在還歷歷在目,幸而有了領導及同事的支持與鼓勵,我才一次次地有了力量與信心。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克服各種缺點,爭取上好每一堂課!
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能夠用熱情、歡快的聲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了解“叫賣”的形式。
教學重點及難點:
1、 用熱情、歡快的聲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 正確地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節及切分節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喜歡旅游嗎?今天老師帶領同學們一起旅游去。師介紹印尼
2、還有人拿著水果在叫賣呢!我們一起聽聽他們是怎樣介紹自己的水果的?
3、原來他用歌聲唱出了自己要賣的水果,這就是一種新的體裁—師講解叫賣歌4、生活中你都聽到看到過哪些叫賣歌曲呢?師生交流。
二、新課教學
1、剛才我們聽到的歌曲就是印尼的歌曲《木瓜恰恰恰》聆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2、再次走進歡快歌曲,請同學們在恰恰恰出拍手。師生一起跳恰恰舞。
3、相信聰明的你們一定能跟歌曲小聲唱唱了。
4、歡快的歌曲老師也想唱唱,請同學們在恰恰恰處給老師伴唱。
5、請同學跟著老師的琴聲一起演唱歌曲,用你們的熱情把我們的水果賣出去。
6、歌曲學的不錯,讓我們一起學習歌譜吧!分段教學:師先唱歌詞生唱節奏,再師唱歌詞,生唱歌譜,最后連起來唱歌譜。
7、現在我們跟著伴奏音樂完整演唱歌曲吧!
8、老師有個建議:分組合作表現歌曲:
一隊在恰恰處做舞蹈動;二隊舞蹈;三隊演唱
三、拓展
1、叫賣在我們國家也有,今天老師給同學們準備了幾首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都是賣什么的?聽賞:《賣報歌》、《賣湯圓》、《冰糖葫蘆》
師:一聽就聽出來賣的是什么,多少錢,而且讓人聽了很愉悅。
四、總結下課
叫賣歌曲在我們生活中起到了獨特的作用,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也愉悅的情感體驗,希望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也能創作出更好的叫賣歌曲來分享給大家。
一、教材分析:
《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亞流傳很廣泛的一首叫賣歌曲,通過歡快、活潑的旋律唱出了賣瓜人的喜悅心情。歌曲為4/4拍、三段體、大調式。歌曲非常生活化,表現了賣瓜人挑著瓜到城里賣瓜的過程。由于歌曲運用了“恰恰恰”的節奏,使歌曲顯得非常活潑并富有生活情趣。
二、教學目標:
1. 能用自然的聲音、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木瓜恰恰恰》,掌握歌曲中弱起小節和切分節奏的唱法。了解“叫賣歌”這種藝術形式。能夠運用音色、力度、速度、情緒等音樂要素的變化創造性地演唱歌曲。
2. 通過多次聆聽、體態律動、互動游戲、創編歌詞、情景表演等方式引導學生全身心地參與音樂活動、體驗歌曲韻律、感受音樂特點、表達喜悅心情。
3.通過學唱歌曲,感受這首印尼歌曲歡快、熱情的風格特點,培養學生音樂興趣和審美能力。
三、教學重點:學生能用熱情歡快的聲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把握印尼歌曲的風格。
四、教學難點:準確演唱《木瓜恰恰恰》中的切分音及弱起小節。
五、教學方法:聽唱法、討論法、體態律動法、情境法、表演法等。
六、教學用具:鋼琴、多媒體課件 。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師生問好 :
教師彈琴伴奏,師生唱問好歌。
師:愉快的音樂開始了!歡迎大家!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國外去走一走,大家看看這是哪里呢?
2、簡介印尼:(課件出示印尼風光圖片,教師介紹,背景音樂為《木瓜恰恰恰》伴奏音樂。)
【設計意圖:借助課件圖片讓同學們了解印尼,拓展視野,為準確的把握歌曲風格特點做鋪墊。】
3、節奏游戲:
師:印度尼西亞不但風景美麗,被譽為“千島之國”,而且自然資源豐富,是一個盛產水果的國家。一年四季瓜果飄香。同學們,你們知道印尼有哪些水果呢?
生回答。
師:你能像老師這樣說出水果的名字嗎? 有 香 蕉 , 有 石 榴 (師邊說邊拍:第一個八分音符輕拍腿,四分音符拍手,第二個八分音符輕拍肩)
生模仿,運用切分節奏說出水果名稱,然后連續用切分節奏說出六種水果名稱。
【設計意圖:通過按切分節奏說水果名稱,提高學生興趣的同時加強切分節奏的練習,無形中解決教學難點。】
(二)、聆聽歌曲
1、初聽歌曲
師:同學們的知識真豐富!你們真棒!剛才我們所運用的節奏叫做切分音,(課件出示節奏型),它最明顯的特點就是重音在中間位置。下面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印尼歌曲,請你靜靜地去聆聽和感受,如果你發現歌曲中出現了切分節奏,請你用手拍出來,注意動作要輕,并能夠表現切分節奏的特點。
播放音樂,生聆聽。
師:聆聽歌曲之后,你認為歌曲的音樂情緒怎么樣?
師生交流,師小結:歌曲非常的歡快、熱情。
師:你認為歌曲是幾拍子的?
生回答。師小結:4/4拍。
師:速度怎么樣?
生回答。師小結:速度是中速稍快的。
師:這首歌曲是一首“叫賣歌”,是歌曲的一種新體裁,是在叫賣調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叫賣歌曲是民間風俗歌曲的一種,也是人們進行商業活動的一種方式。你聽出這首歌主要叫賣的是什么了嗎?
生回答,師小結:叫賣的是各種各樣的水果,主要叫賣的是木瓜。
師:這首歌曲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回答。師引導:這首歌曲是根據“恰恰舞”的原創精神創作的,襯詞“恰恰恰”使歌曲更加的活潑熱情并富有生活情趣。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歌曲《木瓜恰恰恰》。(課件出示課題。)
2、復聽歌曲
師:請同學們再次來聆聽歌曲,并在歌曲中出現“恰恰恰”的位置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現出來。
生聆聽,創編動作表現“恰恰恰”。
3、再次聆聽
師:同學們創編的動作不僅能表現“恰恰恰”節奏的活潑熱情,而且大家的動作都非常美觀。下面我們把整首歌曲都加上好看的律動,在出現切分音和襯詞“恰恰恰”的位置請你用你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并且請同學們一邊跟老師做律動一邊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這首歌曲的結構有什么特點?(師領生律動,第一到四樂句和第五到八樂句動作相同,通過動作變化引導學生發現歌曲結構特點。)
師:在剛才的律動中,你發現了什么規律?有沒有相同部分?
生回答,師生共同總結歌曲結構特點,得出結論:歌曲是帶再現的三段體結構。
【設計意圖:歌曲是聽會的,在多次聆聽歌曲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這首歌曲的基本音樂要素,為學唱歌曲做鋪墊。】
(三)、學唱歌曲
師:賣水果的商販挑著一籮筐的水果開始在集市上吆喝起來,讓我們也來唱一唱這首叫賣歌,感受這種熱情歡快的心情吧!
(課件出示歌譜。)
1、學歌詞
師:首先我們來學習歌詞,請大家按照節奏朗讀歌詞,注意咬字要清晰,聲音要自然。
生齊讀,師指導。
2、練唱襯詞
師:請你跟著老師的鋼琴伴奏,用愉快而熱情的心情唱出襯詞“恰恰恰”,注意聲音要輕巧、有彈性。
3、填詞演唱
(1)、學唱第一部分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前四個樂句,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生回答。師生交流,總結:這四個樂句的節奏是一樣的。第五到第八樂句的旋律完全重復了前四個樂句。
師:歌曲中出現了以前我們學過的弱起小節,你發現了嗎?請注意從弱拍起唱。請大家注意聽前奏,唱準弱起小節。
師:請同學們試著跟老師的鋼琴伴奏來演唱歌曲第一部分吧。你們來演唱叫賣的內容,我來演唱襯詞為你們助興。
師生演唱,師指導聲音。
(2)、學唱第二部分
師:我們繼續來學唱歌曲的第二部分。
師伴奏,生演唱。
師:這一部分中出現了連續的切分節奏,更增加了歌曲的趣味性,會讓我們感受到賣瓜人對生活積極樂觀的心態和他賣瓜時熱情愉快的心情,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情緒再來演唱一遍。
(3)、學唱第三部分
師:歌曲中出現了反復跳躍記號。現在我們繼續來演唱歌曲的第二段歌詞,(師引導)它的旋律是第一部分的完全重復。請同學們思考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情緒來演唱這一部分呢?
師伴奏,生演唱,師指導。
(4)、完整演唱
師:下面請同學們跟著老師的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我們的聲音要自然輕巧,情緒要積極熱情。老師要聽一聽,誰的叫賣歌唱得最好,那我想他/她的水果一定最暢銷!
(5)、歌曲處理
師:嗯!老師認為大家叫賣的聲音都特別好聽!老師也感受到了你們的熱情,可是你們演唱的感覺都是一樣的,似乎不分伯仲,我很糾結,不知道該去買誰的水果。你們能不能把這首叫賣歌唱出你們自己的特點,來吸引更多的人買你們的水果呢?如果老師來叫賣,我會用很優美的聲音和情緒來演唱第一部分,先吸引人們的注意;然后我會用中強的力度來演唱第二部分,強調我賣的水果的種類很多;我可能會把第三部分唱得很風趣幽默,來表達我賣水果時非常快樂的心情。完整演唱是這樣的,同學們來感受一下。
(6)、教師范唱
教師按照以上歌曲處理的方式演唱,生欣賞、感受。
(7)、下面請同學們分小組來討論,一會兒請大家展示。(生小組討論,教師提示、引導,四個小組分別派代表闡述討論結果,說明理由,并按照自己小組的處理方式演唱歌曲。)師:看了大家剛才的表現,我想你們一定都是賣水果的能手。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運用力度、音色、情緒等音樂要素的變化創造性地表現歌曲,培養學生音樂理解力、創造力和表現力。】
(四)、創編表演
1、創編歌詞
師:在集市上,人們售賣的東西非常得多,你還知道有賣什么的?
生回答。
師:哇!這集市上的東西可真豐富啊!同學們剛才叫賣水果的時候老師發現大家非常有做生意的天賦。現在我們來做一個叫賣串燒。老師來命題,同學們來做表演。
(1)、分工:現在我們用《木瓜恰恰恰》這首歌曲的旋律來創編叫賣歌。請一組的同學賣糧食,你們在歌曲的前四個樂句位置叫賣;請二組的同學來賣蔬菜,你們在第五到第八樂句時叫賣;三組的同學來賣家禽,你們在歌曲第二部分叫賣;在歌曲第三部分時,前三小組同時來表演你們售賣的情景,第四組的同學來扮演采購的客人,挑選吸引你的商家去采購。
(2)、創編歌詞:現在請同學們投入到你們各自的小組中開始創編歌詞。(生創編歌詞,師指導。)
(3)、策劃表演:請各小組的同學把你們表演時的角色分工做好并快速彩排。(生討論分工,排練。教師適當指導。)
(4)、表演展示:同學們準備好了嗎?一會兒老師也要在你們的集市上買些東西。好了!現在請同學們開始展示,唱起你們的叫賣歌吧!(播放伴奏音樂,師生共同表演。)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創編歌詞,豐富課堂內容,增加課堂趣味性,提高學生創新意識。通過師生合作表演,培養學生表演能力,體驗叫賣者通過勞動獲得收獲的愉快心情,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熱愛生活的態度。】
(五)、總結:同學們的叫賣歌唱得真好,剛剛老師和其他幾位同學在你們的集市上買了好多東西。你們的貨物都賣完了,賺了好多的錢,現在大家挑著空空的籮筐愉快地回家去吧!(師播放歌曲《木瓜恰恰恰》,生做挑籮筐的動作走出教室。)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