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0
這是畫垂線說課稿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結合生活情境,通過自主探究活動,掌握垂線的畫法
2、使學生能用垂線的性質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習慣,體會數學的應用與美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點:1.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正確畫出垂線。
2.使學生初步體會直線外一點到直線的距離,垂線段最短
難點:正確運用三角尺畫出垂線
教具準備:鉛筆、三角板、直尺。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我們前面已經學習了什么叫垂線,誰能說說什么叫垂線。(兩條直線相交形成直角,叫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畫垂線。
板書課題:垂線的畫法。
二、探究新知
?。ㄒ唬├蠋熯呇菔具呏v解過直線上一點畫垂線的方法。
?。?)、用直尺畫一條直線,在直線上任取一點。
(2)、用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與直線對齊,然后平移三角尺。(平移時一定要與直線對齊)。
?。?)、當三角尺的另一條直角邊與點重合時,沿這條直角邊畫出過這個點的直線的垂線。
___________|___________
?。ǘ┬〗M討論交流,探索特征
1、通過上圖,同學們互相交流,鞏固畫垂線的方法
2、引導學生在練習本上畫出過直線上一點的垂線。
3、學生完成后老師選一個學生到黑板上板演、請其他學生觀察他的畫法是否正確、學生在互相交流中鞏固過直線上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垂線的方法。
4、生齊讀P66平行和垂直概念,并畫下來。
5、引導學生練習過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垂線。
6、同學們剛才我們學習了過直線上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垂線的方法,同學們畫的`非常好,但我們如何過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垂線呢?
老師板書: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
A .
________________
三、鞏固新知
1、其實我們天天都在和垂線打交道。你們看:書本面相鄰的兩邊是互相垂直的。
2、P66主題圖,找一找,圖上垂直的現象?
3、做一做1 同學們,你們還能找一找、想一想你的身邊還有哪些物體的邊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體的邊是互相平行的?找到后快快把你的發現告訴同組的同學。(學生舉例)
4、P68練習十一第3題:折一折(生動手操作,請個別學生上臺展示)。
A、把一張長方形的紙折兩次,使三條折痕互相平行。
B、把一張正方形紙折兩次,使兩條折痕互相垂直。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你覺得這節課里你表現怎樣?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五、布置作業:
練習十一第四題。
在學生認識了垂線和平行線之后教材上又安排了兩節動手操作的課:畫垂線和平行線.在教學中我發現,對于畫垂線學生還是容易掌握的,作業質量也較高,可是,畫平行線就不怎么簡單了,看著學生畫的平行線總覺得不舒服,總有一種延長后會相交的感覺,而學生呢 也有這種體會可就是畫不規范.
我仔細觀察了學生的操作過程,問題就出在這尺上.因為畫平行線要用兩把尺,而學生在畫的過程中由于把握不好尺而導致失敗.有的同學尺放錯了在畫;有的同學放尺的方法對了可還沒放準也畫了,還有的同學總算把尺放準了當拿起筆畫時手又松掉了,尺又不由自主的歪了,結果又失敗了.這樣大大地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多次的失敗也會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看著同學們無可奈何的樣子,我笑著說:"沒關系,我們現在只要掌握了方法,等以后畫得熟練了自己積累了畫平行線的經驗自然而然就規范了.既然用兩把尺來畫平行線會給我們帶來這么多的麻煩,那能否用一把尺來畫平行線呢 "頓時,所有的眼睛齊刷刷地看著我,有的在搖頭,有的和同桌小聲地議論開了,有的說,可能行,已拿起了尺在自己本上試著畫了起來……我表揚 了這些同學說:"對,不管行不行,不試試怎么知道呢 "經我這么一說,大家都忙開了,獨自奮戰的也有,兩個,三個一組的也有……
不一會兒,張溢鑫同學大聲叫起來:"顧老師,行的,我能畫出來了."噢!你真了不起,你是第一個成功的人,其他同學繼續努力!隨之蔣鑫海同學也喊了起來:"我也行了."說著向我跑來給我看他的畫法,我豎起大拇指為他祝賀,他開心得揮舞著雙手向著座位跑去.有了成功的先例,其他同學更加興奮了,不停地在紙上畫著……的確,表揚的作用還是很大的,這也激發了其他同學的積極思考,認真探索,又有幾位
同學成功了,教室里又恢復了生氣.我請張溢鑫同學第一個當小老師給大家講解并作示范:我先畫一條已知直線的垂線,再畫這一條垂線的垂線,那么這一條新的垂線與已知直線是平行的.掌聲響起來了,同學們的臉上露出了勝利的微笑.王思晨作為女生的代表也不示落:"我先畫了一條已知直線的垂直線段,再畫一條和它一樣長的垂直線段,再把它們連接起來,那么這條直線就和原來的直線是平行的."頓時,教室里又響了一陣掌聲,這掌聲既是給同學的同時又是給自己的.看著同學們那股高興勁兒,我心里甜滋滋的.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潛能,作為教師如果能多給他們一點探索的機會,多給他們一點自己思考的時間,他們將會給你帶來許多的驚喜與收獲.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會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畫垂線,培養學生的作圖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動手操作、交流討論等活動,使學生經歷畫垂線的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活動,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畫垂線的方法
教學難點:畫垂線的方法
三、教學準備
課件、三角板、量角器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激勵引入
1.復習舊知,揭示本質
師:上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平行和垂直這兩種直線的特殊位置關系,下面我們一起做一個游戲。
?。?)拿一張正方形的紙對折兩次,使兩條折痕互相垂直。
(2)展示學生作品。這兩條折痕互相垂直嗎?你是怎樣想的?引導學生說出:只要它們相交成直角,就說明兩條折痕互相垂直。
2.點明課題,提出挑戰
(1)師:剛才我們把正方形的紙對折兩次,使兩條折痕互相垂直。你能畫出互相垂直的兩條直線嗎?
(2)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畫垂線。
【設計意圖】在新課開始通過復習前面學習的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自然引出垂直的概念。舊知識的復習與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密切相關,通過教師的引領使學生清楚的認識到互相垂直的本質就是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這不僅是知識上的回顧,同時也為學生后面學習畫垂線做了思維上的孕伏。
?。ǘ┳灾鲊L試,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嘗試解決
師:認真思考,怎樣才能保證畫出互相垂直的兩條直線?
?。?)初步嘗試,感知畫法
①畫一畫:學生獨立嘗試互相垂直的兩條直線,教師巡視。
預設學生有三種畫法:
a.用兩把三角板來畫
b.用量角器來畫
c.用一把三角板來畫
?、谡f一說:你是怎么畫的?
?、巯胍幌耄合茸寣W生來談一談:你畫出的是互相垂直的兩條直線嗎?畫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些什么?
(2)對比觀察,揭示本質
師:為什么使用三角板或量角器都可以很快畫出互相垂直的兩條直線?哪種方法更簡單一些?
引導學生發現:畫互相垂直的兩條直線實質上就是讓這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用一把三角尺來畫比較簡單一些。
【設計意圖】在本教學環節中教師充分重視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基礎,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互相垂直兩條直線的畫法,這是一個開放的教學環節,通過學生嘗試畫圖初步感受到畫垂線的實質就是讓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用一把三角板來畫比較簡單,為后面教學學生總結畫垂線的方法積累的相應的活動經驗。
2.自主探究,總結方法
?。?)學習過直線上一點畫這條直線垂線的方法
師:你能用三角板過直線上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垂線嗎?課件呈現問題。
?、賹W生獨立思考,嘗試畫圖。
?、趯W生匯報交流,師:你能說出過直線上一點,用三角尺畫垂線的步驟嗎?多讓幾個學生來說一說畫垂線的步驟,逐步形成規范的數學語言。
將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與直線重合,然后沿著直線移動,讓三角板的頂點與直線上的點重合,最后沿三角板的另一條直角邊畫一條直線,然后畫上直角符號。
?、壅n件演示用三角尺畫垂線的過程,結合課件演示教師總結提升:線線重合、點點重合。線(直線)-線(直角邊)重合,點(頂點)-點(直線上點)重合。牢記這兩個重合就可以正確畫出垂線。
?、芫毩暎哼^直線上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
【設計意圖】最初自主畫垂線的教學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基礎,在教學過直線上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垂線時,放手讓學生根據已有知識經驗來獲取新知,讓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參與到學習當中去,通過觀察、操作、歸納與概括,讓學生自主總結畫垂線的方法,此時的方法總結以及操作的準確性將成為后面知識學習的基礎。
(2)學習過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垂線
師:過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垂線,用三角板應該怎樣畫呢?
課件出示:
?、賹W生嘗試解決問題,并歸納總結過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垂線的方法。
?、趯W生匯報,總結方法:
先將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與直線重合,然后把三角板沿著直線平行移動,讓三角板的另一條直角邊經過直線外的點,最后沿三角板的另一條直角邊畫一條線,就是這條直線的垂線。
?、劢處熣n件演示,總結提升:一對、二移、三畫、四標。
一對:直角邊對齊直線;二移:平移三角板使另一邊與直線外的點重合;三畫:畫出一條直線,就是這條直線的垂線。四標:標上直角符號
④練習: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
?。?)比較總結
師:通過學習,你認為過直線上一點畫已知直線垂線的方法和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垂線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處?
引導學生總結:方法是一樣的,都是在邊線重合的基礎上平移找點,然后沿另一條直角邊畫。
【設計意圖】通過已有舊知識經驗,學生借助過直線上一點畫已知直線垂線方法的'遷移,自主探究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垂線的方法,在充分感知、操作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概括畫垂線的一般方法、步驟,規范學生的語言表達,增強作圖的規范性,為后面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ㄈ么賹W,形成能力
1.先過A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再填空。
我發現:過直線上(或外)一點畫一條直線的垂線,只能畫()條。
2.練習十第9題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不斷加深對畫垂線方法的理解,提升學生的作圖能力、概括和歸納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四)全課總結,提升認識
1.師生共同小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要注意些什么?
2.小結:
?。?)過直線上一點畫已知直線垂線的方法和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垂線的方法是一樣的,都是在邊線重合的基礎上平移找點,然后沿另一條直角邊畫。雖然點的位置不同,但是都只能畫一條已知直線的垂線。
(2)規范作圖,畫直角符號。
3.拓展延伸:練習十第6題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讓學生自主地對回顧本課所學知識進行梳理總結,通過歸納與提煉,讓學生明確畫垂線的本質及方法上的共性。最后通過學生熟悉的場景,測定跳遠成績時,應該怎樣測量呢?引發學生思考,為下一節課研究垂線的性質在思維上做好鋪墊。
這節課,我講的是畫垂線。首先講“過直線上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我先讓學生畫一條直線,經過直線上一點畫一條垂線,學生們畫出了不同方位直線的不同側的垂線,初步體會了用作圖工具三角尺畫出的垂線比較規范;然后教師演示“過直線上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的方法并同步介紹作圖步驟。然后放手讓學生畫“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我在下面巡視,然后再指定一名學生到前面演示給同學們看。演示的同學把三角板放好平移時,下面的同學發出了“嗚——嗚”火車的鳴叫聲,當演示的同學平移的三角板快到指定點時,又聽到同學們剎車的聲音。這些同學影響了課堂秩序,我本想批評他們,可又一想,同學們的想象是有道理的,這時有同學在說話,我趁勢說:“火車已到站。”說話的同學立即停止說話,認真聽講。一個同學站起來總結道:“老師,我們在平移的過程中不能脫軌,也不能拉過站。”聽這位同學一說,大家都笑了,我“滿臉疑惑”地問:“不能脫軌是什么意思?”“就是三角板的直角邊不能離開直線。”孩子們爭著回答。說的多好呀!同學們在笑聲中掌握了要點,學會了畫垂線。
教學過程反思:
1、引入新課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從復習有關垂直知識入手,喚起學生的回憶,為新知識的探究學習做了較好的準備,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
2、新知探究部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體現以人為本。先讓學生畫一條直線,經過直線上一點畫一條垂線,學生們畫出了不同方位直線的不同側的垂線,初步體會了用作圖工具三角尺畫出的垂線比較規范;然后教師演示過直線上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的方法并同步介紹作圖步驟。然后放手讓學生畫“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同學們根據生活經驗把平移的三角板想成火車,把直線想成鐵軌,三角板平移時不能脫離直線,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垂線畫法的探究過程中去,利于培養學生操作技能的形成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既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又體現了教師的指導作用,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3、課上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學生在自主探究畫法時,教師對個別學生的關注、指導不足。今后要繼續加強備課,預知好學情,注重教法學法的研究與應用,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