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3
這是孫權勸學說課稿一等獎,是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正確掌握句中的停頓。
2.利用課文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
3.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和翻譯理解課文的內容和主旨,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
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學生齊讀此詞,導入新課
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宋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二、誦讀課文,品評人物
(一)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學生在自由朗讀后,挑戰(zhàn)無標點而讀)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學生挑戰(zhàn)后,明確停頓,再讀課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ǘ┳x懂文意,讀出感情。
根據(jù)情景,補充對話。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提出不能理解的句子,揣摩語氣。
權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蒙曰:“ ______________。”(辭以軍中多務)
權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蒙曰:“______________。”(蒙乃始就學)
魯肅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三)齊讀課文,根據(jù)提示,嘗試背誦。
提示:
初,權謂____曰:“卿今____掌事,不可不學!”
蒙_____軍中多務。
權曰:“孤______卿治經(jīng)為____邪!
但當_____,見___耳。
卿言___,___若孤?
孤常___,自以為____。”
蒙乃___。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
大驚曰:“卿今者_____,非復_____!”
蒙曰:“______,即更刮目相待,大兄________!”
肅遂拜___,____而別。
三、大膽想象,深入探究
“刮目相待”后,請結合文章最后一句,想象魯肅有何表情、動作、語言?這說明了什么?
四、課堂小結,暢談感受
1、請用“傷仲永,我悟到蒙,我懂得。”的句式,談談學習了《傷仲永》和《孫權勸學》的感受。
2、教師明確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司馬光及《資治通鑒》;積累常用文言詞語和成語。
2、過程與方法:運用多種方式讀課文,理解文意,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想象人物的神態(tài)和心理活動,進而把握人物形象。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領悟讀書有益于人的發(fā)展和完善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
積累文言詞語;揣摩體會人物的語言特點
三、教學難點:
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真正領悟到讀書有益于人的發(fā)展和完善的道理。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合作探究法
五、課型:
自讀課
六、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ㄒ唬?、導入新課。
同學們看過《三國演義》嗎?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話說三國鼎立之時,吳王孫權獨霸一方,他手下有員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zhàn)功卓著,曾隨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襲破關羽,占領荊州,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蓞蚊捎袀€毛病,不愛讀書學習,孫權屢勸他多學知識,可呂蒙每次都推三阻四,還自以為一介武夫,讀書何用。這回,孫權又來勸他了,結果如何呢?讓我們來看看《孫權勸學》一文。
?。ǘ?、了解作者、作品
學生讀注釋(1),勾劃重點。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
《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鑒》,即為統(tǒng)治
階級提供政治借鑒。
?。ㄈ┮蛔x,讀準字音讀出停頓
1、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由讀,提示注意生字的讀音
3、強調重點字的讀音
卿(qīng)孰(shú)涉獵(shè)為博士(wéi)遂(suì)更(gēng)邪(yé)
4、指名學生讀
5、學生齊讀
?。ㄋ模┒x,讀懂文意
?。?)學生結合注釋,邊讀邊翻譯,劃出不懂的詞句,小組討論
?。?)學生推舉代表翻譯課文,師糾正學生翻譯的不準確的地方。
(3)師強調重點文言字詞:
但當涉獵:只,只是。孰若孤:誰,哪個。乃始就學:于是,就……
及魯肅過尋陽:到了?的時候。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何:怎么;之:無意義……
?。?)請學生找出出自本課的成語并學習
吳下阿蒙:特指原來不好讀書的吳國大將呂蒙。后泛指缺少學識才干的人
刮目相待:意思是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來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別人,要估計到別人的進步。
?。ㄎ澹┤x,讀出語氣。揣摩人物說話時的神態(tài)心理,進而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點
1、孫權是如何勸學的?(學生齊讀孫權的話)
A、師引導學生體會孫權說話時的語氣神態(tài)心理:
“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一語破的,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
語重心長,諄諄告誡,嚴厲中又可見對呂蒙的關心、厚望。
“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用反問句式,可見孫權對呂蒙的推脫有一絲不悅和責備。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現(xiàn)身說法,指出“學”的可能性,語重心長,言辭懇切。
B、學生表情朗讀孫權的話并試背。
C、引導學生從對孫權語言的分析中概括其性格特點
關愛部下好學善勸
2、這次呂蒙欣然接受孫權的建議,開始學習,課文是如何表現(xiàn)呂蒙學有長進的?(生答:通過呂蒙于魯肅的論議。學生齊讀二人的對話)
A、師引導學生體會魯肅說話時的神態(tài)語氣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這是情不自禁的贊嘆,可見魯肅十分驚奇的神態(tài),以他眼中呂蒙變化之大簡直判若兩人,表現(xiàn)呂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驚人長進。同學們要知道,魯肅不僅地位高于呂蒙,而且很有學識,由他說出這番話,更可表明呂蒙的長進確實非同一般。
?。▽W生表情朗讀魯肅的話并試背)
B、引導學生體會呂蒙應答時的神態(tài)語氣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可見呂蒙頗為自豪自得的神態(tài)。
?。▽W生表情朗讀呂蒙的話并試背)
C、聯(lián)系“結友”一句,概括魯肅和呂蒙的性格特點
魯肅:敬才愛才呂蒙:聽勸好學
?。┛偨Y課文內容,指導學生背誦
本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嘆服并與之“結友”的佳話。先寫孫權勸學,呂蒙就學;后寫魯肅“與蒙論議” ———贊學,“結友而別”。
(七)課堂小結布置作業(yè)
在孫權的勸說下,呂蒙通過學習由一介武夫成為學識淵博的人,并且贏得了魯肅的夸贊,他的變化對你有什么啟示?(學生答)古今中外有很多關于讀書的名言: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希望同學們要多讀書,讀好書,用豐富的知識武裝自己,幾年之后,當我們再見面時,同學們都不再是當年那個吳下阿蒙了,你們的進步一定會讓老師刮目相待。
作業(yè):寫一篇小短文,談談呂蒙的變化給你的啟示。
板書設計:
孫權勸學《資治通鑒》
教學目標:
1、領悟讀書益于人類發(fā)展和充實的道理
2、積累文言詞語
3、善于品味揣摩語言,真切感受人物形象,進而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4、加強朗讀訓練,提高朗讀能力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圖片導入 [展示人物繪像孫權與呂蒙,并介紹]
圖片中的這兩個人物都是三國時期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吳王孫權,大將呂蒙。呂蒙跟隨孫權攻戰(zhàn)各地,任橫野中郎將,后隨周瑜大破曹操于赤壁。孫權曾評價呂蒙“籌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圖取關羽,勝于子敬”。呂蒙最大的功績莫過于率軍襲破蜀將關羽,占據(jù)荊州。他最初本是一介武夫,為什么會得到如此高的贊譽和功績呢?今天,我們就在《孫權勸學》這篇文章中尋找答案!
二、檢查預習
☆ 提問交流文學常識要點
多媒體展示
司馬光:北宋史學家,字君實,世稱涑水先生,著有《資治通鑒》,有《司馬文正公集》。
《資治通鑒》:編年史通史,全書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訖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史事,宋神宗以其“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而命名。書名是以歷史上的得失作為借鑒來加強統(tǒng)治的意思。
三、朗讀感知
1、教師范讀
多媒體展示
卿(qīng) 豈(qǐ) 涉獵(shè) 孰(shú) 遂(suì)
2、學生自由朗讀,注意讀音與停頓
3、學生齊讀,初步感知文意
四、理解感悟
1、結合注釋,小組為單位疏通文意,教師巡回答疑,并將共同的疑難板書。
邪:表示反問語氣,“嗎”
耳:表示限制語氣,“罷了”
乎:表示感嘆語氣,“啊”
遂:就,于是
何:什么
乃:于是
豈:難道
謂:對……說
2、課文翻譯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xiàn)在當權管事了,不可不學習!”呂蒙以軍中事務多來推辭。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鉆研經(jīng)書當博士嗎?只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以往的事情罷了。你說事務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經(jīng)常讀書,自以為大有益處。” 呂蒙于是開始學習。到了魯肅來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論議,十分驚奇地說:“以你現(xiàn)在的才干、謀略來看,你不再是原來那個吳下阿蒙了!”呂蒙說;“士別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長兄知道這件事太晚了??!”魯肅于是叩拜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后分別了
3、理清文章整體思路
(1) 全文共129個字,敘事簡練又不失內容上的精華,作者共敘寫了幾件事?
多媒體展示
孫權勸學、呂蒙就學、魯肅與呂蒙論議、魯肅與呂蒙結友
(2) 詳寫、略寫什么內容?
多媒體展示
詳寫:勸學、論議
略寫:就學、結友
4、揣摩語言,分析人物
(1) 本文主要通過什么描寫方法來表現(xiàn)人物?
語言描寫
(2)《孫權勸學》是一個著名的勸學故事,題目中最關鍵的詞是“勸”,那么孫權是如何勸呢?請找出孫權“勸”呂蒙學習的語句,并試著讀一讀,思考: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語調來讀?
a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學!”:語氣堅決果斷,神態(tài)鄭重嚴肅,既嚴要求,又充滿關心、期望,希望呂蒙能勝大任。(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b“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問語氣,對呂蒙辭學有責備、惱怒之意,后一句則說得語重心長,言辭懇切,足見對呂蒙的關心、愛護。
c“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從自己的切身體會來談,現(xiàn)身說法,神情激動,語氣殷切。
(3)從這些語句中可以看出:孫權是一個怎樣的人?
關愛部下、好學、善勸
(4)重點討論:勸學的結果如何呢?(結合課文回答) 并試著讀一讀,思考: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語調來讀?
贊嘆
?、偻ㄟ^魯肅、呂蒙兩個人的對話得知“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側面表現(xiàn)呂蒙的學有所成。②魯肅主動與呂蒙結交,是因為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與之深交的,進一步從側面表現(xiàn)了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
(5)從這些語句及行動中可以看出:魯肅是一個怎樣的人?
愛才、敬才
(6)那么呂蒙聽從勸告就學,從“吳下阿蒙”到“刮目相看”,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能聽取意見、好學
并試著讀一讀他的語言,思考: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語調來讀?
自豪、自得
(7)孫權、呂蒙對話與呂蒙、魯肅對話在情調上有區(qū)別嗎?
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顯得鄭重親切,表明了君臣的關系;呂蒙、魯肅皆為同僚,對話則有一種調侃的趣味蘊含其中。
5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結合人物身份,表現(xiàn)文中人物對話時的口吻神態(tài)和心理
多媒體展示
1、孫權:能言善勸,對下屬嚴格要求,有關懷愛護之心
2、呂蒙:勤勉好學,能夠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
3、魯肅: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長處,敬才愛才
五、拓展延伸
《傷仲永》與《孫權勸學》兩文的有什么異同?
《傷仲永》寫方仲永幼年聰慧過人,卻因其父不使學而泯然眾人?!秾O權勸學》寫呂蒙“當涂掌事”,經(jīng)孫權勸說“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了驚人的長進;兩文都與學習有關,卻一正一反,一是年長的好學,學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學毫無所成。從不同方面說明了學習的重要性。
六、探究反思
1、學與不學,呂蒙的變化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示?
(1)學習不能推諉,要從現(xiàn)在開始努力;
(2)只要有決心,有毅力,就能學有所成。
(3)要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2、欣賞完孫權高超的勸說藝術,我們能不能也用你所知道的關于讀書的名言來勸學呢?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七、背誦課文
八、課堂小結
《孫權勸學》講述了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有了驚人長進的故事。文章對話言簡意賅,生動傳神,富于情味,故事情節(jié)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啟示,的確是我國古典文庫中值得誦讀的珍品。
九、布置作業(yè)
1、找出出自本文的兩個成語,解釋并用它們寫出一段話
2、默寫課文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及重要的文學常識,積累成語,翻譯課文。
2、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主旨,背誦課文。
3、反復朗讀課文,揣摩文中言簡意豐,生動傳神,富于情味的對話描寫,體會人物各自說話時語氣、神態(tài)和心理,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4、明白后天學習的重要性,重視學習,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識記重點字詞,理解文章內容。
2、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教學難點]
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成語導入,激引興趣
提問“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的意思,那么同學們知道這個成語是最早描述的是哪個人物?(呂蒙),那么咱們今天就來學習《孫權勸學》一文,看看呂蒙是怎樣做到了“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二、題目、作家作品簡介
(一)這篇文章選自《資治通鑒》,由同學來介紹一下相關資料。[課本P112頁注釋]
1、《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實,人們可以從這本書所記載的豐富史料中,了解封建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等方面的狀況,得到寶貴的經(jīng)驗,宋神宗以其“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鑒》,即為統(tǒng)治階級提供政治借鑒。司馬光編纂此書的目的就是為統(tǒng)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jīng)驗和教訓。
2、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
(二)文中的幾個人物:孫權,字仲謀,三國時期吳國的國君。呂蒙,字子明,三國時期吳國的名將、魯肅,三國時吳國名將。字子敬,臨淮東城人。
(三)寫作背景:在的赤壁之戰(zhàn)前后,孫權既要北拒曹操,又要防止劉備鳩占鵲巢,所以在招攬人才、鞏固勢力的同時,勸勉臣下讀書明理,提高自身素質。孫權勸呂蒙注意學習的故事就發(fā)生在此時。
(四)題目解說:《孫權勸學》寫的就是呂蒙在孫權的勸說下多讀史書、兵書,其才略很快就有了驚人的長進,令魯肅嘆服并與之“結友”的佳話。
那么,孫權究竟是怎樣勸呂蒙的呢?我們先來聽一聽錄音,初步了解一下文章的內容;注意聽的時候要掌握字、詞的讀音,注意重音、停頓等朗讀技巧。
三、讀譯課文,理解文意
(一)讀一讀
1、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同學們聽是不是讀準了字音、讀清了句讀。學生評議后,強調易錯字音、難讀語句。
字音:卿(qīng)邪(yé)涉(shè)孰(shú)即更(gēng)刮目相待
幾種句式的朗讀:
主謂句中主語與謂語之間要停頓,如“權/謂呂蒙曰”,“蒙/辭以軍中多務”,“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動賓短語中動詞與賓語之間要停頓,如“見/往事耳”;
四、字句
2、節(jié)奏,如“但當/涉獵”,“與蒙/論議”,“士別/三日”,“結友/而別”,總之,朗讀時要以不讀破句為前提。
3、給課文畫上朗讀提示符號。(見課本記號)
4、齊讀課文,熟悉內容。
(二)譯一譯
學生結合課下注釋讀文章,疏通文意,有疑問的劃出來。
1、文中出現(xiàn)的幾個古今異義詞
?、俨┦抗帕x:古代研究經(jīng)學的官職名稱今義:學位的一級
?、诘帕x:只,僅僅今義:轉折連詞,但是
?、垡姽帕x:了解今義:看見
?、芗肮帕x:到了 的時候今義:以及
?、葸^古義:到今義:經(jīng)過
?、薷黦ēng古義:重新今義:更改、更正
(或gèng更加)
2、重點句子的含義
?、倜赊o以軍中多務。(倒裝句)
理解:“蒙以軍中多務辭”,呂蒙用軍中事務多來推辭。以:拿,用,介詞。
②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理解:不過是要你廣泛瀏覽群書,了解往事罷了。
?、矍溲远鄤?,孰若孤?
理解:你說事務多,誰能像我(有那么多事務)?
④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理解:(從)你如今的才干和謀略(看),(你)不再是(當初)吳下的那個學識尚淺的阿蒙了!
⑤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理解:一個人跟你幾天不見面,(你)就要去掉老眼光重新看待他。
?、薮笮趾我娛轮砗?!
理解:兄長怎么認識事物(或明白事理)這么晚?。『危涸趺?,為何。
(三)說一說
請學生理一理文章的寫作思路,概括文章的故事情節(jié)。
本文主要講了孫權勸呂蒙學習,呂蒙聽勸開始學習,學業(yè)大有長進的故事。全文緊緊圍繞一個“學”字來展開故事情節(jié):、
孫權勸學(詳寫)——呂蒙就學(略寫)——魯肅贊學并與蒙結友(側面描寫)。學生根據(jù)這一思路再次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四)議一議
整篇文章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都是通過人物對話來展現(xiàn)的,孫權為什么“勸”,是怎么“勸”的,“勸”的結果怎樣?那么請大家把人物對話部分先挑出來,然后體會一下人物各自說話時的語氣、神態(tài)和心理,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
1、請找出孫權“勸”呂蒙學習的語句。
(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揭示學習的必要性)
“不可不學!”應該是怎樣的口氣?表現(xiàn)了怎樣的心理?
(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表現(xiàn)了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嚴厲中又可見朗讀時應體現(xiàn)語重心長,諄諄告誡的口吻,“不可不學”應重讀強調。)
(2)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揭示學習的目的、方法) “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表達了人物怎樣的心態(tài)?
(“邪”表示反問語氣,譯為“嗎”,強調并不是要呂蒙研究儒家經(jīng)典,當專管經(jīng)學傳授的學官,而是有別的目的。“見往事耳”應重讀強調。同時聯(lián)系句意,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略帶責備的意味。朗讀時應注意體現(xiàn)這一點。)
(3)卿言多務,孰若孤? (委婉批評,揭示學習的可能性)這是一個反問句,對呂蒙辭以多務的理由加以徹底否定。同時,運用對比、反問,“孰若孤”要重讀強調,語重心長,言辭懇切。
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現(xiàn)身說法,談讀書好處意在鼓勵呂蒙求學,)
(五)演一演
請三位同學分角色扮演孫權、呂蒙與魯肅,然后進行對話表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語氣,體會說話時人物的心境,演完后學生作點評。
【小結】
五、課外延伸,體驗反思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