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0
這是初中科學浙教版說課稿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理解故事內容,能專心傾聽故事,對有生活哲理的趣味童話感興趣。(活動的重點)
2、能力目標: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別小看自己。
3、認知目標:學說完整句:“我不會……可是我會……(活動的難點)。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1、理解故事內容,能專心傾聽故事,對有生活哲理的趣味童話感興趣。(活動的重點)
2、學說完整句:“我不會……可是我會……(活動的難點)
活動準備
《想飛的小象》故事課件;“我不會……可是我會……”句型圖譜;美工區:繪畫操作材料。
課前準備:
在活動前,幼兒對動物(小鳥、大象、蛇、老虎、獅子等)的一些本領有所認識和了解。(豐富的生活內容與經驗是幼兒語言表達的源泉和基礎,具備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和體驗,幼兒才有表達的想法。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觀看課件,激發興趣,引發討論。
1、小象為什么想飛?
2、小象能學會飛這個本領嗎?
在活動的一開始,通過看課件,激發孩子們的興趣,采用開放式的提問,讓幼兒猜想這只的小象能不能學會飛,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寬松的語言環境。
(二)、進行部分
一)、分段講述故事,觀察討論,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并提出以下問題:小象爬到樹上學飛,發生了什么事?小象遇到了哪些動物?小動物們對小象是怎么說的?爸爸媽媽是怎樣說的?小象又是怎樣去做的?
在這一環節中通過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故事中的情節、人物形象和主題傾向,幼兒在自由討論問題的過程中,對故事內容有初步的理解。
二)、完整欣賞故事。
通過這一環節,在幼兒頭腦中建立故事內容的完整構架,引導幼兒模仿故事中的對話語言,使幼兒進一步深入體驗故事內涵,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三)、集體討論——我的本領。
故事中每一個小動物都有自己的本領,小朋友你們有什么樣的本領呢?
在這一環節中,鼓勵幼兒大膽的、聲音響亮地在集體面前說說自己的本領,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別小看自己,它是解決活動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三)、結束部分:利用句型說自己的本領
啟發幼兒用“我不會……可是我會……”的句型,比較完整的進行講述。
當幼兒對故事內容本身的學習、理解和體驗已經達到了較好的程度時,教師應進一步創設機會,讓幼兒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認識。引導幼兒根據句型圖譜“我不會……可是我會……”進行語言表述,并在幼兒取得成功時,及時予以肯定,使幼兒獲得成功感。
(四)、活動延伸:畫本領
引導幼兒在美工區選擇自己喜愛的繪畫材料進行作畫,在作畫過程中,鼓勵幼兒邊畫邊與同伴交流,說說“我不會……,可是我會……”。
以上教學活動的開展,我遵循文學作品的學習是一個系統的、階梯性發展的過程,是一個從理解到表達,從模仿到創新,從接受到運用的整合過程。在這樣的活動過程中,可以循序漸進地培養幼兒對語言藝術的敏感性,鍛煉他們的想象力,增強他們的思維能力,促進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更好發展。
活動目標
1.通過講述,能夠理解故事內容。
2.學習看掛圖,理解小象要回家的難過心情。
3.知道幼兒園的玩具不能拿回家。
活動準備
1.課件:聲音--象
2.小象玩具、故事掛圖、磁帶。
聲音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播放聲音:小象的叫聲,導入故事
教師:聽!是誰在叫,小象為什么要叫呀?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呢?
二、展開
1.教師啟發幼兒看掛圖,講述故事。
(1)引導幼兒觀察掛圖一、二、三,熟悉故事內容。
提問:
故事里這個小姑娘叫什么名字?
她最喜歡幼兒園里的什么玩具?一天,發生了什么事情?
元元把小象怎么了?她回到家高興嗎?為什么?
可小象高興嗎?它的表情是什么樣子的?
元元把小象放進了被窩,小象睡了嗎?它說什么?
小象的表情又是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
(引導幼兒理解小象的心情,嘗試用動作表情表現小象傷心的心情。)
(2)請幼兒猜想故事的第二部分。
教師:小朋友你們猜一猜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如果你是元元,你會怎么辦呢?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水滴畫的方法表現音樂情節。
2、體驗水滴畫的樂趣,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表現力。
【活動準備】
黑板五塊,(黑板上設情景圖“小象和小河”)毛筆、水桶、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出示情景圖,引出課題。
小朋友看,這是誰呀?小象的長鼻子有什么本領?今天,小象散步來到河邊,它伸出長鼻子想干什么呢?
二、聽音樂,想象音樂情節,并用水滴畫的方法在黑板上表現出來。
1、幼兒聽第一段音樂,猜猜小象在干什么?
老師示范用手蘸水灑在黑板上,表示小象吸水、噴水,又像滴答滴答下小雨一樣,小象玩得真高興。
2、聽第二段音樂,感覺發生了什么事?
請幼兒用身體動作來表示刮大風的樣子,小象拿支毛筆蘸了水在黑板上刮起了大風。請個別幼兒來示范自己會刮什么樣的大風。
3、聽第三段音樂:刮了一陣大風,又下起了大雨,小象痛痛快快地洗了個澡。
啟發幼兒用毛筆蘸水在黑板上表示下大雨的樣子。
4、老師小結:剛才我們用水灑出了小雨點,畫出了刮大風和下大雨,原來用水也可以畫出漂亮的圖畫的。
三、幼兒邊聽音樂,邊在黑板上作畫。
(指導幼兒可以用手指或手腕灑小雨點,用毛筆大膽地畫各種各樣的大風,從高處往下畫大雨。)
四、游戲:小象跳舞
雨停了,小象洗完了澡,覺得真舒服,他想和小朋友一起跳個小象舞。
活動反思:
水滴畫是用水而不是用顏料繪畫,是一種濕而不臟亂的繪畫法,平時幼兒都很喜歡玩水,因此這種繪畫方法很能激發幼兒的興趣。水滴畫容易干,最后可能連作品都保留不下來,但這個活動有助于幼兒的大肌肉發展,他們在黑板上作畫,畫面大,表現得大膽。因為繪畫是屬于自由探索的活動,幼兒需要探索新的作畫材料,我們不要指望幼兒的作品會是什么樣子,只要他們能大膽地表現出自己的感受,體驗到這次活動的快樂就好了。
設計思路:
隨著主題“動物花花衣”的開展,幼兒對一些動物的基本特征都能分辨。歌曲《兩只小象》歌詞簡單易懂、曲調朗朗上口,而且我們班的孩子都很喜歡模仿小動物。同時通過歌曲,也讓幼兒了解大象長長鼻子的身體特征,并在學唱歌曲的基礎上進行表演、模仿大象,從而感受大象的可愛形象。
活動分為三個環節:
第一環節,談話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第二環節,欣賞歌曲——理解歌曲內容,學唱歌曲。
第三環節,游戲環節——表演小象拖著長鼻子在河邊走的可愛形象。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嘗試邊唱邊表演兩只小象拖著長鼻子在河邊走的可愛形象。
2、感受小象的可愛,喜歡小象。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歌曲音樂。
經驗準備:觀察過大象的鼻子,知道大象鼻子長長的。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小象,感受小象的可愛
1、今天龔老師請了我的好朋友來云四班,你們猜猜她是誰?(露出大象的鼻子)
幼:大象!
你怎么知道?(有長長的鼻子)我們大家一起用好聽的話把它請出來好嗎?(大象大象,請你出來!)
2、大象最喜歡吃什么?(葉子,香蕉)
小結:對了,小象有著長長的鼻子,它最愛吃香蕉等水果,它最喜歡在森林里玩,今天我還請來另外兩只小象,豎起小耳朵,快快聽一聽,他們在做什么?
二、欣賞歌曲——理解歌曲,學唱歌曲
1、完整欣賞歌曲兩遍。
師:你聽到了什么?
幼:小象
師:幾只小象?
幼:兩只小象
師:兩只小象在做什么呢?
幼:勾鼻子
師:小耳朵真靈,聽到了這么多的內容。
我們再來聽一聽,看看是不是和你們說的一樣的?
1、再次欣賞
2、真的和你們說的一樣,你們太厲害了,那兩只小象在河邊碰到后,是怎么做的呢?(“揚起鼻子、勾一勾、握握手”。鼓勵幼兒嘗試表現。)誰來做一做?(每個動作都模仿下)
小結:兩只小象有著長長的鼻子,他們在河邊一起走的時候,揚了揚它長長的鼻子,勾了勾它長長的鼻子,真可愛。
三、完整表演——按音樂節奏邊唱邊表演
1、唱一唱歌曲“兩只小象”。
2、嘗試邊唱邊表演
師:小象小象們,請你找到你的一個好朋友,我們也一起到河邊走走咯!
活動延伸:
將歌曲放在小舞臺,讓幼兒在區域游戲時繼續表演。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