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3
這是走進化學世界說課稿一等獎,是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本課題通過身邊的事物揭示物質的變化和性質,學生自主學習討論,教學模式很好,在學習中可以相互討論,相互促進,相互學習,可以得到整體的提升。不足之處6人一組,使得實驗時有的同學只做旁觀者,沒有參與到課堂實驗,減少了動手的機會。所以做實驗,還是要在實驗室兩人一組效果才好。學生在課堂上例舉出物質的變化時,可以讓其他同學分析是屬于什么變化,增進課堂的互動性?;瘜W變化是生成了其他物質的變化,對于其他物質,要重點講述,不同于物理課上的“不同物體”,這是質的區(qū)別。在講述物質的物理性質時,學生很容易把“無色”描述成“白色”,可拿白紙與無色對比。
【教學目標】
1、知道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質以及變化規(guī)律的自然科學。
2取的信息進行加工。
3會問題,認識化學學習的價值。
【教學難點】如何讓學生知道“化學是什么”。
【教學準備】實驗準備
agno3溶液hcl溶液naoh溶液*酞cuso4溶液試管架大試管3支小燒杯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設計】
一、魔術激趣
*:(展示a、b象呢?
*:[ab液體(agno3溶液)。]
c、d兩種無*液體),我也請大家猜一猜,如果
向盛有c液體(naoh溶液)的燒杯內,逐滴滴入d液體(無**酞)]
(在同學們期待的目光中)
乙:我的節(jié)目叫“花開花落知多少”。
*:我是一個制造商,產品是什么呢?(展示藍*的e液體和無*的f液體)。
*:[向盛有e液體(cuso4溶液)的試管中倒入無*的f液體(naoh溶液),倒出試管上層清液后,將藍*沉淀物移到一個小果凍盒內。]
*:同學們,我的產品是什么呢——“果凍”,但這種假果凍是不能吃的。
師:謝謝三位同學的精*表演,同時感謝所有同學的積極參與。這些有趣的現象都與化學
密切相關。(將噴霧壺內液體向一張白紙噴去,白紙顯示出紅*的“化學大世界”。)下面讓我們大家一起走進這神秘的“化學大世界”。
二、動畫展示
教師課前制作由不同圖片組成的動畫: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
學生欣賞動畫同時思考問題:什么是化學,化學與人類發(fā)展和社會進步有何關系?
三、討論交流
學生欣賞動畫、閱讀教材、小組討論,然后全班同學交流對化學的認識。
四、探究活動
1、閱讀教科書、研究*圖
2、小組競賽
(1)說出你所知道的化學家。
(2)列舉生活、生產與化學有關的現象或事例。
(3)展示帶來的相關資料和實物。
3
五、圖片展示
1、西班牙西北部海岸被污染的海灘。
2、3、堆積如山的工業(yè)有害廢物。
4、工業(yè)廢料“紅塵”滾滾。
5、資料“綠*化學”。
6、
六、探究小結
未來化學將是朝著“綠*化學”的方向發(fā)展;同時
七、課堂整理
1、
2、
/chinese
揭開了化學學習的序幕,既突出了化學學科的特點,又寓意著“化學探----猜測----設計----實踐----結論----反思”,同時暗喻了學生是化學學習的主體。
課堂內容選取觸目驚心的“反面教材”顯示了化學另一面,很自然地向學生呼喚出“綠*化學”。這種教學處理對培養(yǎng)學生作為現代公民的社會責任感是十分必要的。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王老師在化學第一課學習中,就涉及到了學生“化學學習成長袋”,這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下,新的學習評價實踐和新的教育評價觀的具體體現,這種作法是值得提倡的。
[關于初中化學走進化學世界一課的教案]相關文章: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及區(qū)別,并能運用概念判斷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2)了解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質,那些是化學性質,九年化學:課題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教案。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學會歸納整理
(2)用化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變化,激發(fā)學習化學的興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2)培養(yǎng)嚴謹務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重點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
教學難點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判斷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歸納總結、補充講解、練習提高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具學具準備
試管、帶彎管的單孔橡皮塞、酒精燈、玻璃片、燒杯、鐵架臺(帶鐵夾)、研缽、、藥匙、鑷子;膽礬、氫氧化鈉溶液、石灰石、稀鹽酸、澄清石灰水、水
教學過程
[引言]我們知道在物質世界里,各種物質之間存在著多種相互作用,也不斷發(fā)生著變化。例如,水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變成水蒸氣和冰、炎熱的夏天食物易腐敗、燃料能燃燒、鋼鐵制品在潮濕的環(huán)境會慢慢生銹等。認識物質的`性質及其變化的特點,掌握其規(guī)律,對于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是至關重要的?,F在我們就來學習物質的變化和性質,化學教案《九年化學:課題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教案》。
[板書]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
課題1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許多化學概念、化學基礎知識都是通過實驗形成的,因此必須學會觀察實驗的方法。
下面請大家觀察幾個演示物質變化的實驗,主要觀察變化前后物質的顏色、狀態(tài),列表記錄。
演示[實驗1-1]
水沸騰,有大量水蒸氣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著。
演示[實驗2]首先展示膽礬晶體
藍色塊狀固體研碎后成為藍色粉末
[提問]實驗1、2有什么共同特征?
以上兩個實驗在變化過程中只是形狀或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沒有其他物質生成,像這種變化叫做物理變化。
[板書]一、物質的變化
物理變化1.··概念: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叫做物理變化。
2.··特征:沒有其他物質生成,只是形狀、狀態(tài)(氣態(tài)、液體、固體)的變化。
演示[實驗1—3]由學生描述并記錄實驗現象
兩支試管都形成藍色溶液,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后立即生成藍色沉淀。
這里的藍色沉淀是氫氧化銅。這個過程是膽礬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質氫氧化銅。
演示[實驗1—4]由學生描述并記錄實驗現象
加入鹽酸后立即有氣泡產生,石灰石逐漸變小。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摸一下試管感覺到發(fā)熱。
[提問]實驗3、4有什么共同特征?
這兩個變化都有新的物質生成,這種變化叫做化學變化。
我們日??吹侥静娜紵?,鐵生銹等都是化學變化。
在化學變化過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質外,還伴隨發(fā)生一些現象,如放熱、發(fā)光、變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等等。這些現象常??梢詭椭覀兣袛嘤袥]有化學變化發(fā)生。
[板書](二)化學變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又叫化學反應)
2.特征:①有新物質生成,常表現為顏色改變、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等
?、诔0殡S能量變化,常表現為吸熱、放熱、發(fā)光等。
[討論]判斷一個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應依據什么?
[練習]口答課本第10頁1、2。
[引入]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guī)律的自然科學。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物質的性質。我們將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化學性質。
[板書]二、物質的性質
?。ㄒ唬┗瘜W性質
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化學性質。
[講解]例如,我們剛剛做的實驗3、4中,膽礬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有氫氧化銅藍色沉淀生成,石灰石與鹽酸反應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這里物質表現出的性質都是化學性質。
請同學們舉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質的化學性質的例子。
蠟燭(紙張、木材等)能燃燒;鐵在潮濕的空氣里易生銹,在干燥的空氣里難生銹;
[小結]化學變化和化學性質的聯系
在敘述物質的性質時,往往有下列字:能、會、可以、易、難等。
例如:
(1)木柴燃燒—化學變化
·木柴能燃燒—化學性質
?。?)鐵生銹——化學變化
·鐵(在潮濕的空氣里)易生銹——化學性質
鐵(在干燥的空氣里)難生銹——化學性質
(3)膽礬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化學變化
·膽礬溶液可以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化學性質
[過渡]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化學性質。物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物理性質。
[板書](二)物理性質
·物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物理性質
這里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有兩層含義:一是不需要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一是在物理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例如,顏色、狀態(tài)、氣味、熔點、沸點、密度等都屬于物質的物理性質。
下面我們就幾個重要的物理性質作一簡單介紹
[板書]1、熔點
我們知道,當溫度升高時,固態(tài)的冰會變成液態(tài)的水。物質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叫做熔化,物質的熔化溫度叫做熔點;
[板書]2、沸點
把水加熱到一定溫度時,水就會沸騰。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做沸點。
物質的沸點隨著大氣壓強的增大而升高。
本節(jié)課的亮點在于用為學生慶祝生日點蠟燭的`方式引入新課,一方面可以增進師生感情,另一方面讓學生明白,化學研究的對象就是我們身邊存在的普普通通的物質。本節(jié)課在部分時間是學生動手做,老師巡堂指導,提醒學生在做的過程中要關注哪些現象,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要肯定鼓勵學生的發(fā)現,比如有學生說:“我看到蠟燭火焰的上面有黑煙,那黑煙是什么物質?”要大力表揚這個學生仔細觀察,善于動腦的好習慣,可以就地取材,和學生一起探究黑色物質。知識是定的,但課堂是活的,總有源源不斷的新的生命力補充進來。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