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9
這是方帽子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設想】
認識7個生字,其中認識一個多音字“嚷”,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篇課文,了解故事內容,復述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誘發興趣。
1.談話導入:同學們,我們剛從慢性子裁縫店里走出來,眨眼又邁入了方帽子店。這里的帽子好奇怪,全是方形的。(板書課題:方帽子店,學生齊讀課題。)
2.鼓勵質疑: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3.學生自由發言,老師板書有價值的問題。
(1)方帽子店里發生了什么故事?
(2)哪些地方是意想不到?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課件出示生字新詞,讓學生大聲朗讀課文,檢查生字新詞。
重點強調“浸、在、腦、袋、膝、蓋”的讀音。
櫥窗改變香蕉扣在頭上嚷嚷圓筒古董
2.同桌互相指讀生字。注意讀準:翹舌音“櫥嚷”,后鼻音“筒董”。
另外,一個多音字“嚷”在這里讀“rng”,還有一個讀音是“rng”,組詞是“吵嚷”。
3.集體交流識字方法
(1)形聲字識字:櫥蕉扣嚷筒董
(2)組詞鞏固:改革改變改正
4.“小老師”領著大家讀一讀。
5.讓學生默讀課文,將生字新詞在文中圈出來。引導學生找出多音字“興舍”,并組詞區分。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自由舉手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請同學開火車讀一讀。每人讀一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一共有幾個自然段?(20個自然段)按什么順序進行描寫?(本文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寫的)
(2)本文分為哪幾個部分?
又可以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4自然段):方帽子和方帽子店的情況。
第二部分(5~14自然段):方帽子不舒服,孩子們創造出圓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
第三部分(15~20自然段):方帽子店終于被新式的帽子店打垮,淘汰了。
2.同桌輪讀課文,體會方帽子店的變遷。
四、朗讀課文,重點感悟
再次讀讀這個故事,哪些地方是你感興趣的,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出來和大家交流。
1.“圓圓的腦袋藏在方帽子里,緊的.地方太緊,寬的地方太寬,冬天戴著不太暖,夏天戴著卻熱得滿頭大汗。舒服嗎?真不舒服!”
這里是寫什么?(方帽子戴在頭上一點兒也不舒服)
哪些地方不舒服了?(緊的地方太緊,寬的地方太寬)
2.“他們喜歡用紙做出圓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戴在頭上,又舒服,又漂亮。”
孩子們想到要造出什么樣的帽子?為什么要造這樣的帽子?
預設:孩子們想造圓形的帽子。
預設:因為圓形的帽子“戴在頭上,又舒服,又漂亮。”
預設:又舒服又漂亮的帽子誰不想戴呀,這也是圓形帽子最終戰勝了方形帽子,在市面上流行開來的原因。
3.再讀課文,復述課文。
可以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也可以復述全文。
教案:
漂亮的帽子
活動目標:
1、 嘗試用皺紋紙裝飾“帽子”,練習粘貼到技能;
2、 體驗裝飾的樂趣,鍛煉小手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1、兔子舞音樂
2、各種顏色的皺紋紙
3、在一張藍色背景的長方形紙上均勻畫上各種各樣的“帽子”
活動過程:
一、游戲
激趣,導入課題。
幼兒戴帽子跳舞、游戲,體驗跳舞的樂趣,激起幼兒對帽子的興趣。師:“孩子們,跟我一起跳舞,好嗎?我們戴著帽子跳舞熱不熱?請小朋友把帽子摘下來!看一看你戴的帽子是什么樣子的?這是什么顏色的?上面有什么?你知道我們為什么要戴帽子嗎?
教師小結:冬天戴上帽子可以保暖。”
師:“我帶來了更好玩的帽子你們想不想看?請你們把帽子輕輕地掛在黑板上。剛才大家帶來了這么多好看的帽子,我也帶來了一個好看的帽子,你們想不想看?好看嗎?怎么樣就變得很好看呢?你打算怎樣裝飾呢?現在,我來變一變,看看能不能變出更好看的帽子來?我變!我變!我變變變!看看,好看嗎?”
二、 欣賞觀察范例帽子,激起幼兒裝飾的樂趣。
展示范例,引導幼兒欣賞、觀察、比較、討論。
1、 欣賞范例帽子:師:“這個帽子和剛才的帽子有什么不一樣?帽子上這些小圓點都是怎么做的?”
教師小結:先拿一張皺紋紙,用手捏一捏,咦!變出來了,然后把小圓點在漿糊里蘸一下,再貼到“帽子”上就可以了。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2、 嘗試用皺紋紙裝飾“帽子”,體驗裝飾的樂趣。
師:“今天有很多帽子要參加聚會,可是想請大家幫忙做一件漂亮的衣服,咱們一起去幫幫它們吧!”
三、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 作品欣賞與講評。
師:“小帽子真漂亮,它可高興了,誰來告訴大家你是用什么顏色的皺紋紙來裝飾的帽子?小帽子要去參加聚會了,咱們一起跟它說再見吧!
《方帽子店》是第八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這篇課文以象征手法記述了方帽子店是如何被圓帽子取代的,方帽子曾經盛極一時,沒有人去懷疑它的合理性,因為人人都這樣。可是人人都這樣未必就是好的,幾個孩子異想天開制作出了圓帽子,店掌柜生氣,顧客們也曾猶豫,可是圓帽子終究還是取代了方帽子。這個故事提醒人們事物是發展的,不是一成不變的。要適應時代的變化,才能更好地生存。
教學《方帽子店》這則故事時,從自讀提示入手,明確學習目標,重點是復述你最意想不到的內容。為了幫助學生學會復述,先理清故事發展的線索,當學生說出自己最意外的內容時,幫助學生明確這一內容在課文的哪一部分,理清了思路,再去復述就容易多了。但是要想復述好,還得熟知課文內容,于是,我引導學生從三部分來學習課文。第一部分重點體會大人們對方帽子的看法,抓住關鍵詞“從來”“真不舒服”“一直”等體會大人因循守舊不愿改變的特點,同時讓學生明白,把富有表現力的重點詞語組織到自己的復述語言中,會讓自己的故事更吸引人,學生復述這一部分內容。用同樣的'方法學習后兩部分,即孩子們的做法和后來顧客的選擇變化,反復練習復述,以達成本課的學習目標,突出本課的重點,為使學生熟練掌握復述的方法,在作業設計中再次設計了此項作業,繼續練習復述課文。
本節課,我通過課題“方帽子店”談話引入,讓學生很快地把握了這則故事的主要內容,并根據學生提出的最意想不到的內容,讓學生既快速又準確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這種做法不僅化難為易,而且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同時也獲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積極主動的發展。然后讓學生自己讀,自己想,自己填,最后歸納出寓意。這樣就克服了傳統教學繁瑣的分析和空洞的說教。學生經歷了這樣獲得新知識的過程,不但對新知識掌握得牢固,而且掌握了學習這類知識的方法程序結構。
不足的是教學語言不夠簡潔到位,很多環節說話羅嗦,沒能一針見血;二是忽視方帽子店主和新開店店主的情感變化,如果設計一個讓學生來補充提示語的環節,相信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準確、把握更熟練,也為學生生動復述故事內容奠定了基礎。
第一次上網課,也是一次磨練,一次成長,課中不盡完美的地方,正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設計背景
這節美術課我是根據中班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及其生活經驗,從幼兒的生活經驗中挖掘題材,《帽子》是幼兒熟悉的感興趣的題材。在幼兒的興趣點上,鼓勵幼兒生成自己想創作的東西,豐富幼兒的內心創作激情。在活動過程中通過讓幼兒觀察不同角度的帽子,讓幼兒知道每一種物體通過多角度觀察到的帽子形狀都是不一樣的。然后通過帽子的形狀進行借形想象。由于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帽子,因此幼兒畫出來的形狀是各種各樣的,非常豐富。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多角度了解帽子的基本構造,大膽地進行借助帽子的“形”添畫想象。
2、培養幼兒發散思維能力和通過生活經驗進行想象的能力。
3、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重點難點
讓幼兒通過多角度了解帽子的基本構造,大膽地進行借助帽子的“形”添畫想象。
活動準備
實物:帽子 課件 畫紙 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實物帽子,引出課題。
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師:帽子有好幾種如功能遮陽、擋雨,還可以保暖,所以帽子所用的材料不同、款式也不同,今天代老師帶來的帽子是其中的一款。
二、整體觀察帽子的形狀和構造。
1、觀察帽子的形狀。
這頂帽子看上去怎么樣?像什么?
2、了解帽子的構造。(演示課件)
你們知道帽子可以分幾個部分嗎?
(引導幼兒觀察帽子,根據幼兒說出的部分,引出帽蓋和帽檐)
3、教師小結:帽子是帽蓋和帽檐組成的。
三、局部觀察帽子,教師示范繪畫。(演示課件)
帽檐是什么形狀?上面有什么花紋?(特寫帽檐)
帽蓋的形狀是怎么樣的?上面有什么?看上去像什么?(特寫帽蓋)
3、 轉換角度觀察。(教師選擇一種范畫)
1、從頂部上 、下觀察,帽子的形狀發生了什么變化?帽檐的形狀怎么樣,帽蓋的形狀怎么樣?這時像什么?
2、從底部下 、上觀察,帽子的形狀和剛才一樣嗎?發生了什么變化?現在是從那個角度看的呢?
3、出示課件:三張不同角度的帽子
教師小結:原來同一頂帽子,從不同的角度看,它的形狀都是不一樣的,小朋友也要學會從各個角度仔細觀察。
四、教師示范繪畫。
現在老師也選擇一種角度來畫帽子,你們等會兒來猜猜。
五、 欣賞范畫
六、幼兒作畫
1、如果你們想把帽子畫下來,你想從哪里開始畫?
2、幼兒把自己的作品張貼到黑板上。
七、 啟發想象。
教師根據幼兒的作品轉換角度啟發想象。
這頂帽子倒過來像什么?你能把它變成什么?
教學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通過讓幼兒觀察不同角度的帽子,讓幼兒知道每一種物體通過多角度觀察到的帽子形狀都是不一樣的。然后通過帽子的形狀進行借形想象。由于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帽子,因此幼兒畫出來的形狀是各種各樣的 。不足之處:在做畫的過程中,個別幼兒不聽指揮,隨心所欲。今后我將在教學中多學習、反思。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