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7
這是小毛蟲教學設計一等獎博客,是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4個生字,會寫田字格內的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讀好人物對話,理解蝴蝶的發(fā)育過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激發(fā)探究自然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讀好人物對話;理解蝴蝶的發(fā)育過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美麗;激發(fā)興趣。
教學準備:
小蝴蝶和毛毛蟲的頭飾、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圖片,導入課文
1.逐次出示蝴蝶和毛毛蟲圖片,讓學生比較認識。
2.小蝴蝶和毛毛蟲之間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7課《小蝴蝶和毛毛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學生自由讀課文,并標出自然段。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畫出生字;
(3)標出自然段。
2.指名朗讀,隨機學習字詞。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及時糾正讀音;
(2)出示并學習生字詞。
二類生字詞:趴在 驚訝 認識 糊涂 委屈 騙人 愛撫 產卵 孵出
脫去 一段
一類生字詞:漂亮 引起 驚訝 認真 回答 認識 相信 產卵
三、再讀課文,找出小蝴蝶和毛毛蟲的關系(理解蝴蝶的發(fā)育過程)
1.兩種小動物到底有什么樣的關系呢?讓我們再讀課文,去找一找。
2.引導發(fā)現(xiàn)其發(fā)育過程并匯報交流:(板書:卵——毛毛蟲——蛹——蝴蝶)
四、小結
師結:通過讀課文,我們知道了毛毛蟲還真是小蝴蝶的弟弟!看來昆蟲世界里也有許多奇聞怪事。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語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7課《小蝴蝶和毛毛蟲》。春天到了,美麗的小蝴蝶為我們帶來了一些好朋友,看看同學們還認識它們嗎?(用課件逐個出示詞語)。
1.指名讀。
2.齊讀。
二、細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出示自讀要求:邊讀邊用筆勾畫出毛毛蟲和小蝴蝶的對話。
2.指名讀出具體段落,細細品讀。
出示對話部分的第一段:毛毛蟲抬起頭來驚喜的喊:“媽媽,媽媽!”毛毛蟲說話時的語氣是什么樣的?為什么毛毛蟲會“驚喜”?并讀出毛毛蟲的驚喜。
3.分小組討論找出像“驚喜”這樣表示語氣的詞語,依次體會并讀出句子所表達的情感。
4.了解蝴蝶的發(fā)育過程。
(1)糊涂的小蝴蝶和委屈的毛毛蟲都想知道是怎么回事?是蝴蝶媽媽的一番話,揭開了小蝴蝶心中的迷團,也使我們了解了它們的.發(fā)育過程。
(2)在文中找出蝴蝶媽媽的話。
(3)指名讀、齊讀。
(4)聽了蝴蝶媽媽的話你們明白了什么?
(5)小組討論,選出代表用自己的話說出蝴蝶發(fā)育的過程。同時
出示蝴蝶發(fā)育變化的過程,板書:卵——毛毛蟲——蛹——蝴蝶
5.在熟讀和有感情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戴上蝴蝶和毛毛蟲的頭飾加上動作,進行朗讀表演,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拓展激趣
小蝴蝶小時候和長大了不一樣,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小時候和長大了不一樣嗎?大自然中蘊含著無數(shù)秘密,只要你仔細觀察細細去想,就會有更多的收獲!
教學目標
1、認識“昆、憐”等1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盡”,會寫“整、抽”等8個字,正確讀寫“毛蟲、葉子”等10個詞語。
2、理解并積累“生機勃勃、盡心竭力”等詞語,學會遷移運用。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借助提示說說小毛蟲的變化過程,用自己的話完整地講述故事。
4、理解文中“每個人都有自己該做的事情”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重難點
借助提示說說小毛蟲的變化過程,并用自己的話完整地講述故事。
難點
理解文中“每個人都有自己該做的事情”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策略
1、識字寫字
(1)識字:利用偏旁歸類識字,如,“憐”“愉”與心情有關,“挪、掙”與動作有關,“紡、絨”與絲織品有關;“仿、佛、任、何”都是單人旁,“律、待”都是雙人旁。利用形近字對比識字,如“竭—喝、昆—屁、仿—紡、掙—箏、規(guī)—觀”。
(2)寫字:“整、怎”是上下結構,“怎”字上窄下寬,“整”字上寬下窄。“抽、紡、織、編、消”是左右結構,注意左右兩部分的寬窄比例。注意關鍵筆畫的寫法,如,“消”中“月”的第一筆改撇為豎;“整”中“束”的末筆捺變?yōu)辄c。“布”是半包圍結構,注意寫好主筆撇。
2、朗讀指導
本課語言生動優(yōu)美,巧妙地運用對比來表現(xiàn)角色形象。教學時可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音樂渲染等方式,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重點指導學生感受小毛蟲變化過程中三個階段的不同語氣和情感,讀出變化。關注小毛蟲在不同階段的關鍵詞,如,通過“趴”與“唱、跳”的對比,突出小毛蟲的笨拙;通過“靈巧、輕盈”等詞,突出小毛蟲破繭成蝶后的欣喜。
3、閱讀指導
本課可以按照小毛蟲經歷“小毛蟲——繭——蝴蝶”三個成長階段的教學思路展開。理清文章思路后,讓學生根據(jù)提示來講故事,按照“小毛蟲的可憐——織繭的堅定——化繭成蝶”的順序展開。在講故事時,引導學生用上課文中的詞語,用自己的話講述,還要加入自己想象的細節(jié),對小毛蟲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進行補白,讓童話故事更生動、有趣。
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完成對應課文預習作業(yè)。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昆、憐”等1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盡”。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借助提示說說小毛蟲的變化過程,用自己的話完整地講述故事。
3、理解并積累“生機勃勃、盡心竭力”等詞語,學會遷移運用。
教學過程
板塊一初讀課文,走進故事
1、圖片導入,激發(fā)興趣。
(1)出示蝴蝶圖片,激發(fā)學生興趣。
(2)出示小毛蟲圖片。這就是蝴蝶小時候的樣子,大自然就是這么神奇,外貌完全不同的兩種昆蟲之間竟然有這樣的聯(lián)系。小毛蟲是怎么變成蝴蝶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跟隨課文,一起去揭開這個秘密吧!(課件出示課題)
2、初讀課文,識字讀詞。
(1)自由讀課文,讀通讀順,初步認識生字新詞。
(2)出示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①偏旁歸類識記:憐、愉;紡、織;抽、挪、掙。
②形近字識記:紡—仿,竭—喝。
(3)課件出示詞語,運用不同方式認讀詞語。
【設計意圖】圖片的導入,直觀形象,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初讀課文后,交流識字方法,并將本課的詞語按組塊進行集中認讀,為后面學習小毛蟲的三個成長階段做好鋪墊。
板塊二梳理情節(jié),話說“成長”
1、再讀詞語,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分組讀詞語,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根據(jù)學生匯報板書。(小毛蟲、繭、蝴蝶)
2、小毛蟲在成長過程中經歷了哪些變化?再讀課文,圈畫出關鍵詞句。
課件出示:
3、結合插圖,對照小毛蟲的成長過程,再讀課文。
4、對照板書,結合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小毛蟲成長的三個階段。
【設計意圖】本文的生字新詞比較多,用詞語組塊的方法,將詞語分類識記,并設置問題:小毛蟲在成長過程中經歷了哪些變化?這樣能較快幫助學生提取出關鍵信息,形成示意圖,為學生復述故事提供了支架。
板塊三朗讀指導,聚焦“成長”
1、這是一只怎樣的小毛蟲呢?自由朗讀課文第1~2自然段,并畫出相關句子。
課件出示:
只有它,這個可憐的小毛蟲,既不會唱,也不會跑,更不會飛。
當它笨拙地從一片葉子爬到另一片葉子上時,它覺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個世界。
(1)交流識記生字“仿、佛、整”。
(2)指導朗讀,體會關聯(lián)詞“既、也、更”,突出小毛蟲的“可憐”。讀“整”字時可稍拖長,體現(xiàn)小毛蟲行動的遲緩。
2、其他小動物是怎樣的呢?
課件出示:
大大小小的昆蟲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飛的飛……到處生機勃勃。
(1)體會“生機勃勃”。
①結合插圖想象螞蟻、瓢蟲、蜜蜂開心地唱歌、跳舞的情景。
②想一想:其他小動物又會是怎樣的呢?
(2)指導朗讀,讀出輕松、歡快,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語調。
(3)與其他小動物的“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飛的飛……”進行對比,想象補白:小毛蟲還會看到怎樣生機勃勃的景象呢?
3、小毛蟲沒有悲觀失望,它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1)學生交流。
課件出示:
它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該做的事情。
小毛蟲一刻也沒有遲疑,盡心竭力地工作著。它織啊,織啊,最后把自己從頭到腳裹進了溫暖的繭屋里。
(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盡心竭力”。
①指導朗讀,抓住重點詞句“一刻也沒有遲疑”“它織啊,織啊”。
②想象小毛蟲是怎樣盡心竭力地工作的。
③指名讀,評價朗讀。
(3)齊讀第3~4自然段。
①指導朗讀,抓住重點詞句“盡管如此”“一刻也沒有遲疑”“盡心竭力”“織啊,織啊”。
②隨文識字,讀準多音字“盡”。
③想象小毛蟲是怎樣堅持的,是怎樣的不容易。
④指名讀,評價朗讀。
4、聚焦“蝴蝶”,體驗情感。
(1)最后小毛蟲變成了一只美麗的蝴蝶。
課件出示:
時辰到了,它清醒了過來,再也不是以前那條笨手笨腳的小毛蟲。它靈巧地從繭子里掙脫出來,驚奇地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對輕盈的翅膀,上面布滿色彩斑斕的花紋。它愉快地舞動了一下雙翅,如絨毛一般,從葉子上飄然而起。它飛啊飛,漸漸地消失在藍色的霧靄之中。
(2)假設你就是那只小毛蟲,你從開始的那只笨手笨腳的小毛蟲變成了一只靈巧的、漂亮的蝴蝶。此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3)朗讀指導。
①指導朗讀,抓住重點詞語“靈巧、輕盈、飄然、色彩斑斕、愉快”。
②想象小毛蟲變成蝴蝶后的輕盈、愉快,越飛越遠,慢慢消失的樣子。
③指名讀,評價朗讀。
【設計意圖】這部分的學習中,部分詞語稍顯深奧,通過指導朗讀,讀悟結合,體會小毛蟲變成蝴蝶后的情態(tài)和心情。不能強求學生透徹地理解它們,只需在積累中提升語感,獲得美的熏陶。這樣邊讀邊悟,不僅使學生的聽說、思維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也更好地促進學生理解課文。
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的生字和生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好人物對話,理解蝴蝶的發(fā)育過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激發(fā)探究自然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讀好人物對話;理解蝴蝶的發(fā)育過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
課前準備:
★小蝴蝶和毛毛蟲的頭飾。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1、猜謎語:身上穿著花花衣,兩對翅膀真美麗。不會唱歌會跳舞,花叢里面采花蜜。
2、師:一只美麗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飛舞時,遇到了一只趴在一片綠葉上的肉嘟嘟的毛毛蟲,他們遇到一起發(fā)生了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七課《小蝴蝶和毛毛蟲》。
3、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檢查學生生字和生詞的預習情況
1、用課件在大屏幕上出示閱讀要求: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生字借助漢語拼音把字音讀準確,沒有漢語拼音的請教學習伙伴來讀準字音,語句讀通順,邊讀邊畫出生字和生詞。
2、讀完后,學習伙伴兩人互相讀一讀各自畫出的生字、生詞。
3、認讀生字。
課件出示下列詞語:漂亮、驚喜、認真、抬起、回答、產卵、相信、認識
①指學生領讀。
②齊讀。
③去掉熟字,獨立識字,指名讀,齊讀。
三、抓住對話,品讀課文,讀中感悟
1、大屏幕出示自讀提示:自由讀文,一邊讀一邊勾畫出毛毛蟲和小蝴蝶的對話。
2、全班交流勾畫出的毛毛蟲和小蝴蝶的對話。
3、抓住毛毛蟲和小蝴蝶之間的對話,引導學生細讀、品讀,通過朗讀理解和感悟文本。(運用課件輔助)
在學生朗讀時,教師抓住描寫毛毛蟲和小蝴蝶情感變化的詞語和句子,讓學生反復感悟毛毛蟲和小蝴蝶的內心情感活動,與童話里的人物心靈貼近。毛毛蟲的情感變化:驚喜——不好意思——認真——委屈。小蝴蝶的情感變化:生氣——驚訝——糊涂——吃驚——開心。
采用的閱讀方式有:指名讀、分角色讀、男女生對讀。
4、合作表演,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
學生分組表演,然后指名戴上頭飾表演。
四、了解蝴蝶生長發(fā)育的變化過程
1、教師扮演蝴蝶媽媽的角色,為毛毛蟲和小蝴蝶除去心中的疑問、困惑。
2、全班交流:聽了蝴蝶媽媽的話,你知道了什么?
3、用課件出示蝴蝶生長發(fā)育的變化過程的圖片,使學生進一步明白蝴蝶的的生長發(fā)育的變化過程,并請學生看著課件的演示,說說蝴蝶的生長過程。
學生解說時,教師適時板書:
五、回讀課文,留下余味
播放音樂,學生齊讀課文,再次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
六、拓展延伸
師:小蝴蝶小時候和長大后不一樣了,像蝴蝶這樣的生物我們叫它變態(tài)生物。你還知道哪些變態(tài)生物?
學生集體交流。
師:大自然中蘊涵著無限的神奇和無數(shù)的秘密,只要你仔細觀察,多多動腦去想,就會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和收獲!
七、好書推薦
閱讀丹麥作家安徒生寫的童話《丑小鴨》,相信你們會有收獲的!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在朗讀中體會“我”為盲婆婆做事時的高興心情使學生明白幫助別人尤其是殘疾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
課時建議: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多媒體出示課題,生齊讀
2.師生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蟈蟈是一種身體綠色,能發(fā)出清脆聲音的昆蟲,盲婆婆指失明的老年婦女
二、初讀課文
(一)生自由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二)檢查字詞情況
1.出示生詞
盲婆婆 樂呵呵 滾動 捉住 您好
清波 鼻子 齊鳴 得到代替
(1)指名讀生詞,相機正音
(2)去拼音讀詞
(3)齊讀生詞
2.指導讀較難讀的長句子
(1)樂呵呵地/捉回了/一只/綠色的蟈蟈/,喜滋滋地/送給了/鄰居家的盲婆婆/
(三)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四)齊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
2.學生借助已有識字方法分析記憶生字,教師相機點撥
3.教師范寫,學生描紅、練寫
第二課時
一、創(chuàng)設氛圍,激趣導入
1.復習
(1)認讀生字詞語
(2)指名讀詩歌,檢查朗讀情況
2.師生交流理解“盲婆婆”這個詞重點理解“盲”字,感悟“盲”的世界請同學們閉上眼睛2分鐘,處在“盲人”角度感受一下“盲婆婆”的生活
3.請學生談談自己這2分鐘的感受
4.再讀課題,設疑:“我”為什么要送給盲婆婆蟈蟈呢?一只蟈蟈能給盲婆婆帶來什么呢?
二、理解課文,讀中感悟
(一)學習第一節(jié)
1.指名讀第一節(jié)
2.多媒體展示蟈蟈的實物圖,播放蟈蟈的叫聲,讓學生感受蟈蟈的可愛
3.學生自由讀第一節(jié),找一找你從哪些詞中感受到“我”對蟈蟈的喜愛之情?(樂呵呵、喜滋滋)指導積累ABB式詞語
4.“我”面對這樣一只可愛的蟈蟈做出了怎樣的決定?此時“我”又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指導讀出詞語“樂呵呵”、“喜滋滋”的語氣(自讀、指名讀、師生共評)
(二)學習第二節(jié)
1.“我”為什么要送給盲婆婆蟈蟈呢?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二節(jié)
2.“我”上學時想讓它為盲婆婆唱歌,幫她消除寂寞,帶來歡樂,那“我”平時是怎樣幫盲婆婆的呢?
3.此時你看出圖中的小男孩是一個怎樣的小學生?
4.誰能發(fā)現(xiàn)蟈蟈歌聲的神奇力量?你想象一下盲婆婆雙手捧著蟈蟈,聚精會神地聽著聽著,(播放蟈蟈的叫聲)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5.教師小結:蟈蟈的歌聲使盲婆婆仿佛置身于原野之中,看到了原野中的一切她聽著、想著,心中充滿了歡樂好像恢復了與五彩世界的聯(lián)系,她的眼中似乎不再黑暗,而是充滿了光明
6.讓我們再次把光明帶給盲婆婆(指名讀,師生評價,全班齊讀)
7.盲婆婆此時欣賞著蟈蟈美妙的歌聲,會說些什么呢?
(三)學習第三節(jié)
1.聽老師范讀第三節(jié),你知道小男孩的心意了嗎?說一說
2.誰愿意讀一讀:學生個別讀后,相互挑戰(zhàn)指導讀好“蟈蟈兒,蟈蟈兒,蟈蟈蟈……”
三、奉獻愛心,升華感情
1.學生談感受你想對“我”想說些什么?
2.說說你自己以后該做些什么?
3.有感情地背誦本詩
4.小結:有了這位善良,樂于助人的小朋友,盲婆婆的生活仿佛又見到了光明和幸福,快樂又回到她的身邊我們也要向課文中的小朋友學習,在生活中學會去關心別人,幫助別人,尤其是老人和身體有殘疾的人
四、作業(yè)
小練筆:你曾經幫助過別人嗎?你正打算幫助身邊有困難的人嗎?請用筆寫下你的經歷或打算
幼兒園學習網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