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2
這是《講文明,懂禮儀》主題班會教案,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班會目的
1.讓同學們學會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講文明,懂禮儀,行為道德,語言道德。
2.讓同學們真誠待人,禮貌待人,文明待人。
3.讓同學們了解文明的生活方式,學習文明的談吐舉止。
二、活動重點
1.告別不文明的習慣,走向文明。
2.校內校外都要文明。
三、班會形式:自由搶答、創設情景、圖片展示等。
四、班會時間:2014年4月21日周一第八節
五、班會地點:七年級10班教室
六、班會流程:
(一)談話引入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文明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作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們更不能忘記傳統,應該力爭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三好青年,讓文明之花常開心中,把文明之美到處傳播!
中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文明歷史的古國,文化源遠流長。作為禮儀之邦,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故事至今仍深深的教育著我們,我們應該心懷文明,心懷祖國。
那么,我們當代的大學生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中又是否繼承了我們國家的文明禮貌的優良傳統哪?今天由我帶領同學們好好上一節教育課。
(二)創設情景,走進生活
讓我們舉幾個生活中的例子吧!
針對集體來說: 校外:男生女生罵人,口吐臟字,極不文明。 校內:上下樓梯一步邁兩個臺階。 針對個人來說: 盧字力:個別時候老沖人咳嗽,對人不禮貌。 大李昊:口吐臟字,不尊重同學。 張闊,侯云龍,楊孟寧,李宗樺:上周地理課搶問題聲音太大,影響同學上課。 胡明瑞:在宿舍將自己做的錯事栽贓給王楚鈺,不尊重王楚鈺同學。 (三)介紹陋習
陋習,是一種粗魯、丑陋、不文明的壞習慣,也是一個民族文明評估的量度,陋習屬于社會公德的層面。
傳統的陋習是以破壞秩序,挑戰公德,躲避責任,拒絕文明為心理基礎的。陋習綜合了人性之惡和自私,卻又通過非常狡猾和共通共融的方式表現出來,由于人們很容易在其中為自己的不良行為找到開脫的理由,故陋習很容易取得一個處在半開化的社會廣泛的認同。在這種約定俗成中,先進的文明的力量往往被視為異端,而不得不求同棄異。由陋習而引發種種危害告訴我們,陋習絕不是無關緊要的生活習氣那么簡單,當陋習成為一種國民習慣,就成了一種破壞性極強的力量,對我們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將產生極大的負面作用。國人的陋習也是如此,對此我們常歸結為“國民劣根性”一笑而過,其實,在中國社會的高速發展中,如果不加以制約,陋習也可能成為一種傳播性極強的惡之花,擠占文明和進步的生長,制約著生產力的發展。
(四)介紹文明
文明是指人類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也指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表現出來的狀態。是人類審美觀念和文化現象的傳承、發展、糅合和分化過程中所產生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的總稱。是人類開始群居并出現社會分工專業化,人類社會雛形基本形成后開始出現的一種現象。是較為豐富的物質基礎上的產物,同時也是人類社會的一種基本屬性。文明是人類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觀念以及不斷進化的人類本性的具體體現。研究發現,人類現代文明在4.4萬年前就已出現。
(五)小組討論陋習
接下來,我給大家兩分鐘的小組討論時間,請大家說一說你身邊的陋習。
1.臟話罵人暴力打人的陋習。
2.亂扔廢棄物的陋習。
3.亂倒垃圾和污水的陋習。
4.隨地吐痰、咳嗽打噴嚏不掩口鼻的陋習。
5.在公共場所抽煙以及隨便丟掉煙頭的陋習。
6.隨地大小便的陋習。
7.廁所臟亂臭特別是農村“蹲園”的陋習。
8.占卜算命、搞封建迷信的陋習。
9.不重視環境衛生、家居衛生的陋習。
請大家欣賞幾張圖片。
(六)小品欣賞
(下課鈴響)
小華:(自豪地走出場)下課了,我又要工作了。(用手指著袖章)大家看看,我是學校的文明監督員啊!這份工作雖然辛苦,但我還是覺得很有意義。因為我可以為學校的文明建設奉獻自己的力量!
敏霞:(走出場,邊吃邊隨手丟掉了果皮)唔!不錯、不錯!真好吃!
小華:(看見敏霞丟果皮,匆忙走過去)哎!哎!朋友,你不能亂丟果皮啊!
敏霞:你是誰?竟然敢管我的事?
小華:你沒看見嗎?(右手指著自己的袖章很自豪地說)我可是學校的文明監督員。
敏霞:啊?文明監督員?文明監督員又怎么啦?不就是扔個垃圾嘛,小事一樁,關你屁事?
小華:文明監督員就是專門監督像你這種不講文明、不講衛生的人。
敏霞:呸!你是說我不講文明、不講衛生?你算什么東西?只要我學習好就行了,講文明、講衛生有屁用?
小華:停停……你不知道講文明、講衛生是我們公民應有的基本道德嗎?朋友,你想想,要是人人都像你那樣,我們的學校,我們的大街小巷會變成怎樣?你看雷鋒叔叔他……
敏霞:行了,行了,你別說了,講文明、講衛生多辛苦呀!還是讓我勸你一句吧,別管了吧!
小華:不行,這可是我的工作啊!
敏霞:既然你那么愛管閑事,你就去撿垃圾吧!(隨手把吃完的果皮向遠處一丟)呸!真是自找苦吃!(這時,一位撐著拐杖的駝背老人從遠處走來)
小華:喂,喂!你還丟……小心!
老人:(咳嗽兩聲)小同學,請問……(剛巧踩上丟來的果皮,腳下一滑摔了一跤,爬不起來)哎唷!
(小華匆忙跑過去)
小華:(關切的問)老爺爺,您怎么啦?摔疼了嗎?我扶您起來吧!(小華想扶起老人,但無法扶起來)
(面對著敏霞)敏霞,你看,都是你闖的禍,還不快點來幫忙!
敏霞:嘿嘿!是他自己摔的,關我什么事?更何況你不是很喜歡做善事的嗎?這好事你自己做吧!我可不想沾你的光!(連看都沒看,依然傲慢的模樣)
老人:小姑娘,我沒事,你放心吧!……(老人想用力爬起來)哎唷,哎唷!
(麗珊看見了,匆忙走過去幫忙扶起老人)
麗珊:咿!老爺爺!怎么是您?摔痛了嗎?我們扶你去醫院吧?
老人:不用了!快下雨了,我是來給我的孫女兒送傘的,沒想到……哎!究竟是哪個這么不講文明?(用手輕輕一拍大腿)哎唷!哎唷!……
小華:麗珊,你認識這老爺爺?
麗珊:他不就是敏霞的爺爺啰!
小華:是敏霞的爺爺?(指向敏霞)他在那兒。
敏霞,還不快點過來看看!
敏霞:誰叫他走路不帶眼,是他活該的嘛!干嘛要看他呀?他跟我無親無故。
小華:還胡扯些什么呀!他是你爺爺啊!
敏霞:啊!什么?爺爺?
敏霞:(匆忙跑過去扶著老爺爺)爺爺,怎么會是您?
小華:你看,就因為你亂丟果皮,現在把你爺爺弄傷了吧?
敏霞:(悲傷后悔地說)爺爺,對不起!都是我害了您呀!你就原諒我吧!今后我一定會改正的。(面對小華)小華,對不起!你說得真是對啊!我也要做一個講文明、講衛生的好學生,我也要像你那樣做個文明監督員!為創造文明和諧的校園貢獻自己的力量!
小華:這就對了!我們先送爺爺到醫院吧!
敏霞:走,爺爺,我們扶您去醫院吧!
通過這個小品你感受到了什么??
(七)讓陋習離我們越來越遠
陋習1.飯后吃水果
食物進入胃后,需要經過1到2小時的消化,如果飯后立即吃水果,就會被先吃進的食物阻擋,致使水果不能正常地消化。
陋習2.飯后飲濃茶
飯后喝濃茶,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影響蛋白質和鐵元素的吸收。
陋習3.飯后吸煙
飯后吸煙的危害比平時大10倍!
陋習4.飯前飯后洗澡
飯后洗澡,血流量會增加,胃腸道的血流量便會相應減少,使腸胃的消化功能減弱,引起消化不良。飯前洗澡也不行,血液大量輸送到皮膚表面,就會造成低血糖。
陋習5.飯后放松褲帶
很多人吃飯過量后感覺撐得慌,就放松皮帶扣,這樣會造成腹腔內壓的下降,逼迫胃部下垂。
陋習6.飯后散步
飯后“百步走”,非但不能活“九十九”,還會因為運動量的增加,影響消化道對營養的吸收。
陋習7.飯后唱卡拉OK
民間還有句俗話叫“飽吹餓唱”,這句話是正確的。吃飽就唱,可是很傷身的!飯后K歌結果:消化不良,胃腸不適。
陋習8.飯后開車
司機飯后胃腸對食物的消化需要大量的血液,血液就會大量輸送到腸胃,造成大腦器官暫時性缺血,大腦沒有足夠血液,自然也沒有足夠精力,就可能導致操作失誤。所以飯后立即開車容易發生車禍。
(八)故事欣賞
“千里送鵝毛”的故事發生在唐朝。當時,云南一少數民族的首領為表示對唐王朝的擁戴,派特使緬伯高向太宗貢獻天鵝。
路過沔陽河時,好心的緬伯高把天鵝從籠子里放出來,想給它洗個澡。不料,天鵝展翅飛向高空。緬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幾根鵝毛。緬伯高急得頓足捶胸,號啕大哭。隨從們勸他說:“已經飛走了,哭也沒有用,還是想想補救的方法吧。”緬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長安,緬伯高拜見唐太宗,并獻上禮物。唐太宗見是一個精致的綢緞小包,便令人打開,一看是幾根鵝毛和一首小詩。詩曰:“天鵝貢唐朝,山高路途遙。沔陽河失寶,倒地哭號啕。上復圣天子,可饒緬伯高。禮輕情意重,千里送鵝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緬伯高隨即講出事情原委。唐太宗連聲說:“難能可貴!難能可貴!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這個故事體現著送禮之人誠信的可貴美德。今天,人們用“千里送鵝毛”比喻送出的禮物單薄,但情意卻異常濃厚。
希望大家做一個文明之人,讓我們共創文明班集體。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