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2
這是克服自卑心理班會教案,是優(yōu)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1、教師讀《小博士報》靈靈姐姐收到的一封信。
信的內容是:我學習成績不好,同學們都離我遠遠的,我感到很孤獨。靈靈姐姐,我怎樣才能交上好朋友呢?
2、學生發(fā)表意見。
聽完后,你有什么感受?這位同學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3、對比、自查。
你也有過這種不如別人的想法嗎?具體表現(xiàn)怎樣?結果又怎樣?
4、小結:一個人如果長期被過重的自卑心理所籠罩、支配,就會失去自信,影響自身潛在才能和智慧的自我發(fā)揮,難以享受成功的歡樂,經(jīng)常處于郁郁寡歡之中,并丟掉許多成功的機會。今天,我們來學習如何克服自卑心理,增強自信心。
出示課題:克服自卑心理
二、理性認識:
1、什么叫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也就是指一種對自己的能力及品質的評價過低而產(chǎn)生的消極心理活動。
2、在學校里最常見的自卑心理是如何產(chǎn)生的?
·學習成績不佳
·長相、成績不好
·智力水平低、能力差
·家庭環(huán)境不好、經(jīng)濟困難
·父母、老師的消極評價
4、有了自卑心理會是什么樣?你喜歡這種人嗎?為什么?
(孤僻、憂郁、悲觀,與同學們格格不入,即不和群)
三、克服自卑心理的行為訓練:
首先要全面認識自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
情境一:
表現(xiàn)法:積極交往,表現(xiàn)自我。
拼圖形游戲:用上面的圖形拼出各種不同的圖案,然后向同學們展示。談談你拼出的是什么圖案,在拼圖是你是怎么想的?
小結:想不到我也具有自己的優(yōu)勢,只是自己不注意而未發(fā)現(xiàn),未引起老師和同學的重視和注意而已。
情境二:補償法:揚己長,補己所短。
一技之長表演。
(講——故事、笑話、新聞
演——唱、跳、小品
寫——畫畫、書法)
說說:你向同學們匯報什么?
情境三:嘗試法:別人能行,我比他更行
1、用肯定式的表現(xiàn)法。
教師給學生講水果商談生意上的趣事:
有兩個水果上都做西瓜生意,客人來了問甲老板:你賣的西瓜到底甜不甜呀?甲老板用不太明確的語氣回答說:大概很甜吧?客人聽到了掉頭就走。另外有客人到乙老板那里買西瓜,也同樣問西瓜甜不甜,但乙老板用肯定的語氣說:“我的西瓜一定甜。如果我這里的西瓜不甜,哪里還能買到甜西瓜呢?”奇怪得很,他的西瓜很快就賣完了。
討論(1):同樣的西瓜為什么取得不同的兩種效果呢?
(因為乙老板使顧客相信這些西瓜是甜的,以增加對方的信心,因而達到暢銷的目的)
(2)用肯定的表現(xiàn)法說說自己的特長。
小結:是用肯定式的表現(xiàn)法來增加自信心,最有功效,只要運用“一定”、“絕對不……”、“如果……哪里”等肯定式的語氣,就會獲取成功的第一筆。
2、照鏡子,小品(對自己進行正反的評論)
向別人介紹鏡子里的“我”,(可以從長相、身材、性格、特長、學習、勞動、生活、交往等介紹)
小結:同樣的事實,只要用肯定的語氣,就可以將同一個事實完全改觀,消除自卑感,而令人享受愉快的生活。
3、去掉“反正”、“畢竟”等喪失斗志的忌語。換句式說話:
例:(1)他學習比我好,我畢竟比不上他。
(2)每分鐘要我完成30個仰臥起坐,畢竟是不行的。
(3)老師說:“當天的作業(yè),要當天完成。”反正,我是完成不了的。
小結:“反正”、“畢竟”是喪失斗志的忌語,今后,縱使這兩句忌語再浮現(xiàn)在你的腦海里,你也要避免去應用它,這樣才能增進你的自信心。
四、教師給學生贈言:
成功的大廈建筑在自信的基礎上,而自信則源于不斷地去克服自卑心理,不斷地去嘗試成功。
五、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一句樹立自信心的話,送給好朋友。
活動感受
自卑的心理人人有之,隨時可以發(fā)生在任何受挫和失敗中,然而這種潛隱的意識卻嚴重地阻撓著我們孩子心智的健康發(fā)展,因為當一個孩子感到自己不如別人時,就埋下了自卑的種子,他將不再努力了。因此,我們決不能袖手旁觀,更不應成為制造這種自卑的主謀。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們應該做到如下幾點:
1、當孩子在某方面感到不如別人的時候,就要幫助孩子尋求一種補償技巧,補償是孩子對付自卑的最好武器。
2、當孩子屢遭挫折時,就要想辦法讓孩子嘗試成功,成功是孩子重建自信的良策。
3、當孩子取得的每一點成績時,要及時給予贊揚。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