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05
這是《教育需要智慧與靈感》班會反思,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內容摘要:在教學與教育當中,需要不斷地創新,更需要智慧與靈感。特別對調皮學生,讓他充分地認識自己重新做人,這需要老師能抓住一些不可失去的機會,充分展示我們的智慧。從陳勇以及我班劉易同學的事例讓我了解到,只有創新只有利用智慧,抓住靈感,教育才會大放光彩,才能邁向成功的彼岸。
關健詞:教學、教育、創新、智慧、靈感。
曾有一位老師,他班上有一位很調皮的學生叫陳勇,在別人眼里,這位學生是最差的。有一次其它班有一位小同學生病了,陳勇幫忙背著她去了醫院,并打電話叫來了家長,老師知道后,自己買了一束鮮花卻說是家長送來表示感謝的,并且在班上表揚了陳勇。從此以后,陳勇表現非常好,成績也進步很大,幾個月由倒數幾名躍到了第2名,最終考上了清華大學。
其實,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認可,否則怎么有“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這樣的說法呢?陳勇表現一直不好,一旦有認可的機會時,是老師抓住了他,利用了他,這就是教育的智慧,假若沒有老師給予的鮮花,陳勇同學可能就是另一番樣子。
聯系自己的教學,我的體會很深。以前在我班有一位的同學,有一段時間總是違紀,一段情況下你沒有足夠的證據他是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的。有一次他又違紀了,等我找他談話的時候,他又編出了很多故事想騙老師。
從他所犯的錯誤及他的態度看,我認為有必要與他家長聯系,第二天,他的父母都來了,父母也狠狠的批評了他,表面上他是道了歉,我知道他心理還是不服。與家長交涉后,正好要上班會課了,我們這節班會課的主題是唱班歌。
一上班會課,我就將他的事在班上通報,并說出了他的不誠實,希望全體同學引以為戒,遵守校規、班規。我講完之后就由文娛委員組織唱班歌。全班同學很快投入到音樂當中,“世間自有公道,付出就有回報,說道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也許是我說得較重,也許是他父母剛才的話很不好聽,也許是他開始后悔自己所做的一切,他開始哭起來。我在自責,是不是不該說那么重的話,傷他的自尊心。作為一位教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這么數落,他當然無地自容。但我站在講臺前發現,他一邊在哭,卻一邊在唱歌,這是我意料之外的。也許是班歌太感人了,讓他真的領會到昨天發生的事。其實學生有錯不要緊,關鍵是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能下決心改正它。看到他那刻的狀況,我的心理越來越不舒服,在歌聲中,我的思緒飄移到了另一地方。電視當中曾出現過的情景浮現在我的眼前——老師拉著學生的手,走向講臺……我產生了讓這個情景變為現實的沖動。這時歌曲已唱過半了,我想現在不是時候,我要等這首歌重來才行。
歌曲結束后,我笑了笑說:“同學們,我們再認真的唱一遍。”音樂響起,歌聲嘹亮,我走下講臺,邊唱邊走,走到行間走到劉易同學的身邊,輕輕拉起他的手,一直走向講臺,我的歌聲沒有停,他的歌聲沒有停,全班同學的歌聲都沒有停。全班的目光都由電視屏幕轉移到我和他的身上,并帶著許多疑惑,所有同學的表情好象被凝聚了,只是歌聲沒有停止。
當我拉著他走向講臺后,我牽著他的手高高舉起,在空中搖擺奏樂,我們的歌仍然在唱“世間自有公道,付出就有回報,說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頓時同學們的疑惑消失了,臉上都洋溢著激動與歡樂,教室里的歌聲忽然更加響亮,是那么有力、那么動聽!劉易同學此刻的激動,我無法用語言來描述。他的嘴張得那么大,在放聲的歌唱;他的眼睛望著前方,淚卻在不停的流……這時不再是傷感,而是激動。此刻的我感到非常高興。
隨著歌曲的結束,我放下了高舉的手,微笑的說到:“下面歡迎劉易同學為我們講幾句心理話!”他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說了如下一番話:“ 陶老師,同學們,昨天我犯了不該犯的錯,自己犯了錯還不承認,給老師帶來了很多的麻煩,以后我不會再犯這樣的錯。希望同學們都認真遵守紀律、好好學習,要象這首歌一樣,‘說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總結到:“昨天劉易同學有不對的地方,但人無完人,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犯錯誤,只要我們能認識自己,能知錯、改錯就是最好的。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劉易同學一定會做的更好。”掌聲再次響起……
自從這節課后,劉易的表現完全象變了一個人似的,學習很認真,做事也很主動,那以后的一次考試,成績明顯進步了很多。
課后,我思考了很多,如果沒有我的那一個新念頭,也許他還會是老樣子,要讓他認錯,可能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學生違紀時,雖理解學生的想法和所作所為,也曾用心去體驗學生的感受和思想,但在處理問題時,大多是站在教師的高位,采取高壓政策。從那以后,我的班主任工作更加細致,特別是在批評學生的時候,我非常注意語氣,注意方式。
讓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在教育當中,班主任要利用一切機會多與學生接觸,處處做“有心人”和“知心人”,達到師生心理相容,思想相通。特別是14-20歲之間的孩子,由于在身體和心理上有較大變化,更容易產生逆反心理。教學需要創新,教育更需要智慧與靈感。在與學生相處的日子里,不可能只是一群不變的生活,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預料,作為教育者,我們應該抓住機會,把握身邊發生的一切。只有創新,只有利用智慧,抓住靈感,教育才會大放光彩,所謂的教育問題才會迎刃而解,我們的教育就邁向成功的彼岸。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