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09
這是《申報主題班會課優化的國家級課題》班會反思,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研究背景
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專業化”已成為一種世界性的潮流,教師職業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沖擊,教師專業化已成為時代的要求。尤其,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信息化、全球化的浪潮,社會對教師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世紀80年代,教師專業化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班主任專業化” 在此基礎上提出。班主任作為一個特殊的教師群體,其專業發展水平越來越受到關注。
主題班會作為班主任實現學校育人目標的重要途徑,參與班級管理與實施教育活動的重要載體,體現著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和專業化發展水平。主題班會的組織召開作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領域,隨著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的不斷深入,也備受關注并逐漸成熟。
二、概念界定
《中國中學教學百科全書教育卷》對主題班會的定義為:在班主任的指導下,根據學校教育計劃或根據客觀需要,為解決本班某一重要問題而進行的班會。
三、研究意義
針對當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弊端解決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的問題,主要進行學生主題班會的研究。所謂主題班會是指圍繞某一主題召開的班級會議,它是一種常見的班會類型。組織主題班會,對形成團結、緊密的班集體和學生的健康成長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通過研究,解決3個問題:
1.提高學生對問題的認識能力
從教育意義上講,主題班會主要是使學生明確、統一和強化對某問題的認識。例如,在思想上,增強判斷正確與錯誤的能力;在道德上,提高對善、惡的識別能力;在審美活動上,提高對美丑的認識能力等。
從教學意義上講,提高學生對政治課的興趣以及政治答題能力。
2.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個完整的主題班會,從設計到實施都要發動學生參與。若班集體比較成熟,則學生可以在主題班會中“唱主角”,這使學生的創造能力、組織能力、活動能力都能得到極大的發揮。學生的自我要求、自我完善、自我進取的精神就會不斷增強。
3.加強班集體建設
一個良好的班集體要通過多種活動來實現,而主題班會就是一項重要的活動。組織得當的主題班會,能產生凝聚力,起到促進班級學生團結的作用。主題班會也是師生共同活動的過程,它能加深師生彼此了解,成為密切師生關系的一條紐帶。好的主題班會,能觸及學生的靈魂,為他們的成長注入營養,在他們饑渴的時候得到甘露,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記憶,終生不忘。
四、研究現狀
對主題班會的研究隨著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的深入也不斷地加深,期刊文獻和專著都十分豐富;期刊文獻主要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分析:
(一)班級建設
姜蓉芳在《借助主題班會管理班級》文章中提到,通過召開班主任主題班會可以通過主題班會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并且她說“我帶著我的學生走到了初三,我們之間的交流有時只需要一個眼神,班上的許多事情都不用我親自動手了,我嘗到了班會活動帶來的樂趣。”主題班會是班級建設的重要途徑,干部培養通過主題班會得以實現。黃東梅在《依托主題班會促進學生漸進性自主管理策略淺論》中,強調通過班會實現學生的自主,同時又對這一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定位進行明晰,認為“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不是弱化、甚至忽視班主任的管理作用,而是要求班主任能高屋建瓴地把握班級發展趨勢,避免自我管理隨意化、無序化,以致陷入自我管理的誤區。”李淑芬的《系列主題班會優化班級管理》,實現了對現有主題班會研究的新突破,他強調班主任不該將班會作為一個孤立的教育活動,而是要“把學生3年的學習作為一個整體目標進行規劃,以學生的品德教育為主線,不同階段通過不同的側重點,對學生進行深入系統的思想政治、習慣養成、心理品質、理想信念、法制安全、人文環保等方面教育,再以每學期為一個階段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要分步實施。”繼而分別從主題班會的目的、形式、策劃方面進行了論述,同時提出了要“深化主題、鞏固成果”的觀點。文中的系列性和成果鞏固是對主題班會已有研究成果的一個突破。
(二)主題班會的育人價值
班主任在學校德育工作中擔當著重要角色,對學生價值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孫玉成在《以主題班會為陣地強化德育教育》一文中,闡述了主題班會可以通過形式的轉變,內容的創新,方式變革來實現其德育效果。薛金英在《利用主題班會開展德育教育初探》一文中,以主題班會的“主題”作為出發點,將其作為開展德育的重要突破口。陶園的《主題班會重育人學生工作見成效》以及其他許多學者的文章都將主題班會的開展放在實現德育和教育價值的重要位置。
(三)主題班會的方法原則探究
從這個角度來研究主題班會的文章最多,主要從選題、設計、組織、實施等方面入手,分析主題班會在整個過程中的規律和原則。鄧海波、黃傳鋒的文章《“高立意”與“低起點”———談主題班會課的組織》中提到:一堂成功的主題班會課既要有明確的立意———“高立意”,又要有恰當的切入點———“低起點”。賈玉香在《主題班會及其形式》對主題班會的形式做了新的探索。
綜合以往的研究不難看出,對于主題班會的研究文獻數量雖多,但是卻又有下不足之處:第一,研究主要還停留在感性層面,以案例分享、經驗總結為主。第二,研究主要呈點狀,能夠走向系統化的研究不多。大多數都以一次班會或者幾次班會為研究對象,每次班會之間的聯系尚未形成,主題班尚未走向系統化。第三,主題班會內容基本與班級建設為主,沒有與政治思想課結合起來??傮w上說,對于主題班會的開展還缺乏長程性、整體性、系統性。能夠將主題班會與學校育人、政治思想課教學目標相溝通,使其課程化的研究更是缺乏。
五、研究目標
將學校的育人目標通過主題班會課程化,提升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實現主題班會的校本性、發展性、長程性。
六、研究內容
在主題班會中根據不同年級分層、分解滲透學校的育人目標,研究主題班會的目標設計、行動設計及其實效性。
七、研究思路
?、俳庾x學校育人目標,對學校目前班會課有效性進行調查和分析;
?、谥贫ǚ帜昙壍闹黝}班會的教育目標;
?、壑笇绾谓M織主題班會,并組織設計分年級的主題班會方案;
?、芊帜昙壗M織班主任召開主題班會,并組織專家和班主任觀課、評課;
?、菪薷闹黝}班會設計方案;
?、藿M織專家指導,整理研究成果。
八、研究方法
1.通過行動研究法和經驗研究法進行抽樣研究,通過對代表總體樣本進行研究。
2.調查法:通過調查有代表性的主題班會情況進行研究。
3.觀察法:通過觀察對主題班會進行研究
九、研究步驟:
1.申報階段:2010年11月-10月認真選題,進行課題申報。
2.準備階段:2010年11月-11月開展學生調查,制定主題班會計劃。
3.實施階段:2010年11月-13月 按照主題班會計劃進行認真組織,總結理論經驗,摸索出主題班會的教學思路。
4.總結階段:2011年1月對前一階段的工作做好總結,提出修改和調整的方案,撰寫主題班會教學案例,分析總結課題實施過程中的情況,撰寫課題結題報告,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十、預期成果
1.主題班會課件。
2.構建主題班會與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教育模式及案例。
3.開展課題研究相關的公開課及經驗交流等活動。
十一、參考文獻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