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09
這是《以人為本,開好一節班會課》班會教學設計,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們班主任老師德育工作的主渠道的班會課如何改革,才能實現“以人為本”的價值目標,才能更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呢?通過多年來的教育實踐,我覺得想讓主題班會課“別具特色”,應該突出以下幾個特征: 主題班會突出學生為主體 我們平常的主題班會,總是要求學生們的學習須經過自主、合作與探究,進而能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在參與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學會思考、探索、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每逢班會的時候,不管是班級活動都要求全體參與。絕大部分班會讓學生們自己提出話題、自己組織、自己主持,進行相應的“擂臺賽”,并展開評比。徹底改變以往的誤區——開班會是班主任的事情,和自己無關!這樣長期以往三年下來,我們的班會尊重了每一個學生的獨特個性,為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創造了空間。
二、主體班會注重形式的多樣
1.常規班會
常規班會通常由班主任主持,會上由班主任向全班同學“回顧過去,分析現在,展望未來”,并以此來培養團隊協作的精神,督促和鞭策學生學習不斷取得進步。當然啦,起初的常規班會我讓班干來主持,一段時間后讓大家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促使所有的學生來“齊抓共管”,“班榮我榮,班恥我恥”!
2.主題班會
主題班會是圍繞一定事例,選準學生共同關注的主題,通過討論、講演、辯證等生動活潑的形式來展開的一種班會形式。主題班會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根據內容的需要大致分成以下幾種:
1)互動式班會
曾記得幾年前,我班有個韋青青學生,因病休學了一年后再復讀。再加上她家中經濟困難,她就邊治療,邊打工,康復后再來復讀。剛進班時學習比較費勁,可是經過努力后,功課突飛猛進。這不,班上同學都對她的經歷產生了興趣。我就藉此機會,讓她講她是如何認識到學習機會的來之不易,在講到打工的艱辛時,她耐不住哭了,全班同學也都被她的情緒感染了,班會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文藝型班會
文藝型班會旨在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寓教于樂,并要求調動班內那些沒有文藝特長的學生,班主任要幫助他們找到合適角色,決不能讓任何一個同學失去參與活動的機會。因此,我們一般安排一學期一次,通常文藝型班會也可以和學校的文藝活動相結合,從而達到“雙贏”的教育效果。
3)競賽式班會
針對學生的好勝心而開展的以知識、能力為競爭內容,通過競賽讓學生明辨是非,鞏固對知識的掌握,提高學生對知識學習的興趣,努力提高學生們的各科文化成績。
4)網絡型班會
網絡型班會是利用網絡的平等性、開放性和互動性的特點,寓教育于網絡,所以選取的主題一定要適合討論,讓學生有話可說。其實,我們也可以將一些便于展開討論的話題設計成幾節班會,或者把適合討論交流的部分放到網絡平臺上召開,其他問題在班級里進行,以此來放大的班會課堂的效益。 注重主題班會與科任教師的合作 教育陣地,應該是各科任老師齊抓共管,構建教育立體網絡,形成最大合力。有時科任老師教育得當,甚至能起到班主任所不能取得的教育效果,學生會覺得科任所說的話可信度更高,就會用心感悟你的一言一行。要知道,解除心理戒備是打開被教育者心扉,進行心理工作的第一步。當學生對你的良苦用心與有益教誨有了感激之情后,他們很快就會認同我們教師的教育。
四、主題班會必須因時制宜
如今,學生的思想復雜而又多變,新問題層出不窮。我們完全可以化整為零,以天為單位,力求做到“今日事,今日畢”。假設你沒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學生自然而然地產生第二個、第三個同類錯誤。最重要的一點,我們平常要堅持把德育滲透于每一節教學課堂,每一次實踐活動。增加了德育工作的可操作性、實效性。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時有、處處有,在潛移默化中給學生一種思想工作實實在在地存在于生活每一處的感覺。
五、主題班會還得因地制宜
主題班會,可以選擇更合適的環境,以達到更好的效果。所以地點不一定局限在教室中,如文藝性主題班會,就可以選擇多功能室,在較好的音響設備的配合下,達到最好的效果。當然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也可以在教室中,最好能根據主題裝飾教室。如辯論會式的主題班會,可以調整課桌位置,形成正反雙方對峙的狀態。
綜上所述,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在社會日新月異,新問題、新思想層出不窮的時期,德育工作更具復雜性、多變性,已不是“老式”班會課所能“勝任”的。教師應該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認識,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對我們中學班會課進行一次徹底的變革,以發揮德育教育主渠道的重要作用。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