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7
這是《我的作業,我做主》主題班會教案,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主 題
我的作業,我做主
教學內容
一、談話導入
老師:同學們,老師想問一下,你們放學后都是怎么完成作業的呢?如果在寫作業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你會怎么辦?
(預設)
生一:我在托管班完成,托管班老師會給我們輔導。
生二:我一個人在家里完成。如果遇到不會的題或者不懂的字,我會向爸爸媽媽求助。
生三:我一個人完成作業,爺爺奶奶負責做飯,他們不會輔導我,爸爸媽媽在外打工,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我會把題空下來。
生四:我會給劉老師留言······
······
老師:嗯,作為一名學生,完成作業是我們自己的事情。但是由于作業的難度、學情不同,很多同學在完成作業時出現了一些問題,下面我們先看一段視頻。
二、學生心聲
案例一:(網絡視頻)南京七歲男孩因為寫作業時與媽媽的答案無法達到統一,哭著撥打110,民警趕到現場時發現,原來小男孩的答案是對的,而媽媽的答案是錯的,男孩更加委屈,隨后民警也教育了小孩不能亂報警。
案例二:(匿名采訪錄音)我寫作業速度比較慢,每一次都磨磨蹭蹭,媽媽有時候會因此發脾氣,她一發脾氣,我就更不想寫作業了。
案例三:(課堂學生)我每次寫作業,媽媽都在看手機,我問她問題,她就是直接告訴我答案,有時候她會不耐煩地說:“你自己去思考呀!”我真無奈。
案例四:(課堂學生)我的媽媽會在旁邊監督我,如果遇到不會的題,她會先讓我自己想答案,實在不會,她才給我說該怎么辦?
老師:看來,同學們在寫作業時遇到的問題還真的千差萬別,同學們你們看完或者聽完剛才的視頻,有沒有什么想說的話呢?
學生回答(略)
老師:那么作為每天輔導作業的爸爸媽媽,他們又是怎么想的呢?他們有沒有什么經驗或者存在什么困惑呢?
:三、家長心聲
網絡新聞:徐州一位媽媽因為寫作業,鬧到了報警的地步,直言讓民警把自己12歲的兒子帶走。
##母親:我覺得我的孩子很聰明,但就是寫作業特別慢。每天吃完飯開始寫作業,一直能寫到11點,結果第二天起床總是特別困,我真希望我的孩子寫作業自覺一點。
##母親:我覺得作業題并不難,作業量也不多,如果一鼓作氣去完成,20分鐘絕對夠用。
##母親:其實,做作業本來是學生的事情,可是怎么變成了家長的事情,可能是自己沒有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吧。
##父親:我的孩子寫作業比較自覺,她放學后先吃飯,再寫作業,不懂的題她會問我,我也會給她啟發、引導,總的來說,輔導作業不是什么特別難的事情。
##母親:如果遇到不會的題,我會在輔導作業的軟件搜答案,這種方法很快捷,但是,總覺得直接告訴他們答案,對孩子不利。
四、信鴿傳聲
朗讀一封來自學生的悄悄話信件《媽媽,我想對您說······》
五、心靈對話間
1、敞開心扉,跟父母說說心里話。
2、打開心結,告訴孩子你真實的想法。
六、專業解答
小學(6歲-12歲)是學生行為習慣的重要形成期,只要這個時期的學習能力培養到位,接下來的初中、高中家長們會格外省心。從小學開始,我們就要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習習慣,發現他們擅長的科目以及他們的困難,在這個時候培養他們建立自信,讓他們對學習有一種熱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好安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如果不這樣做,他每次寫作業都特別難,家長的輔導難度就隨之而來了。
七、小結
同學們,寫作業其實并不是多難的事情,很多同學寫作業困難是因為他們沒有弄懂課堂知識,所以造成了家長與學生的矛盾。作為學生,我們應該學會上課認真聽,爭取在課堂上把知識消化掉,這樣寫作業就會更容易一些。
另外,回到家以后,我們要學會安排自己的事情,吃飯、做作業、洗漱、休息,這樣我們就不再為寫不完作業而發愁。
作為家長,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是關鍵,孩子還小,需要我們幫助他們進行合理安排,積極引導、監督。希望今天的班會能讓大家受到一點點啟發,讓寫作業不再是學生陰影,讓輔導作業不再是家長的心病。
八、布置作業
1、把今天的班會講給爸爸媽媽聽,給他們說說你的感受。
2、自己列一份作息表,按照上面的安排,遵照執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