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7
這是我這樣開時間主題班會反思,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我對于學校的主題班會其實是有意見的,主要是時間的問題。第三節下課離放學一共四十分鐘的時間,可一下課,各科老師就要布置作業,學生光記作業,發作業本就需要將近十分鐘的時間,然后再辦辦雜事,不敢浪費一分鐘時間就得趕緊開始。這時距放學也就是剩下二十幾分鐘的時間。平時我總想讓孩子們感受最正規的主題班會,出旗、唱對歌、中隊長發言、輔導員發言等等步驟一樣不少。結果發現這樣不行,因為放學鈴聲響的時候,我們往往剛進入主題。后來我也不敢再廢話,一開始就直入主題,不過就算這樣,每次都會在匆忙中草草結束,很難起到理想中的效果。
時間長了,我慢慢地對主題班會產生了厭倦,一個好好的活動被搞得像個負擔似的,真是得不償失。
不過,既然是學校布置的工作,雖然有一些不妥之處,但我們還是要無條件地去執行。慢慢的,我總結了幾個省時、省事、高效的好法子。在這兒拿來和大家共享。
一、選個學生主持人
我從二年級開始,就開始培養一個相對固定的主題班會主持人。這個孩子聰明能干,每次我只要給她說清班會主題和我的簡單建議,就放手交給她去組織。經過將近一年的鍛煉,她的主持水平逐漸提高,越來越老練,我越來越省勁。
二、提前布置
實踐證明,如果把主題班會的內容提前告訴主持人和班里同學的話,學生會進行有準備的發言,還會根據主題內容排練一些簡短的小品。這樣也能夠提高主題班會的舉辦效果。
三、多觀看,少說教
孩子小,對于那些空洞的說教,學生只會用做小動作或小聲說話來響應你。而如果有同學把這些道理用小品的形式給他們演出來,結果就大不相同了。他們不僅喜歡看,還喜歡評。因為學生都是演的生活中的日常小事,他們都看得懂,所以就樂于說說自己對這種事或這一現象的看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高了,效果自然就好了。以今天的“團結互助”為例,我班學生以“拔河”、“踢足球”、“班里的雞毛蒜皮小事”等為題材排練了小品來說明團結起來力量大,要重視伙伴們的合作,同學們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關心等。效果非常好。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