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8
這是《如何提高班會課的實效性》主題教案,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題記:學校一直以來重視各班的班團會建設。每個學期都根據學校德育計劃,制定班團會主題,真正讓班團會內容系列化,周周有主題,真正讓班團會達到糾正一種不良態勢,倡導一種良好學法,倡導一種向上思想的教育目的。看到老板老班博客中的一篇文章,感受頗深!希望給做班主任的各位同仁有所啟示。在此也一并感謝陳宇老師!
講座《如何提高班會課的實效性》實錄
3月25日,應我區教育局要求,為全區中小學德育校長、德育主任及部分班主任代表做了一次關于提高班會課的實效性的微型講座,時長大約1個小時,視頻分享約15分鐘。本次講座ppt主要是結合我自己對班會課的理解和在本班做過的一些實踐整理的,純屬一家之言,其中的素材在本博客或者一些期刊上已有過發表。講座雖然很簡單樸實,卻得到了聽課的領導和同行們一定的贊許,深感欣慰!但有些老師沒有及時把我的課件拷貝走,回去后接到不少索取的信息。所以我把這次微型講座的實錄發布于此,供同行參考。
微型講座:《如何提高班會課的實效性的思考》
南京三中 陳宇
【思考一】班會課怎么成了雞肋?
基本上每個學校在每周都會安排一節班會課,班會課又被認為是班級教育的專用時空。但現實是,班會課成了雞肋——不開說不過去,開的效果又并不好,學生不待見,班主任傷腦筋。在相當多的班級,班會課并沒有計劃,更談不上課程化。班主任限于精力和能力所限,沒有把班會課當做一件事來好好研究,班務處理、批評說教成為班會課的主要內容,再有就是挪用班會課,用于上文化課、考試、自習。一般情況下,上級不檢查、不開公開課,班主任不會認真準備班會,基本上是應付了事。而我們能看到的班會課,均為經過精心準備、演練后的展示式班會課,班會公開課表演痕跡非常明顯,我們無法根據一節課判斷這個班級平時常態的教育活動。
就目前情況而言,雖然已經一再強調班會課的重要性,但實際情況并不樂觀。當下的班會課普遍存在以下幾大硬傷:
1、周而復始 千篇一律
2、方式簡單 缺乏創意
3、觀念落伍 脫離實際
4、自說自話 缺少互動
5、空洞說教 缺失真情
6、流于形式 味同嚼蠟
7、主題凌亂 不成體系
這些硬傷即使在一節經過打磨的班會展示課上也不難發現,因為我們本身的主導思想和設計思路就存在缺陷,加之缺少平時常態班會課的基礎,更容易暴露問題。嚴肅的教育是班會課的主旋律,但是我們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只是根據我們的教育需要,試圖通過班會課對學生灌輸若干理念,班會課成為思品課的現象太普遍了。比如我看到的某節省級班會公開課,一幫小學生大談某某島的主權問題,給人的感覺不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而是虛假,因為這些小學生甚至連基本的史實、什么是愛國主義都搞不清楚。
【思考二】一節好班會課要具備哪些元素?
既然不好的班會課均存在以上的一些問題,那么,我們不妨有針對性地思考一節好班會課應該具備哪些元素。撇開大道理和空洞的理論不談,就我個人認為,一節好班會課一定有以下特征:
1、有真情實感
有真情,是好班會課的第一要素。教育是有情感的,班主任和學生只有用真情才能演繹出精彩的班會。相比于真情實感,環節設計、技巧運用、才藝展示這些技術性的東西均居于次要位置。沒有一節班會課是完美的,但唯其真實、生成,才瑕不掩瑜。再好的技術也難以掩飾情感的蒼白。所以,在準備一節班會課的時候,師生雙方首先要在情感上達成共識,要在班會課里注入真實的情感。
2、貼近現實
班會課說到底是“學生的班會課”而不是“教師的班會課”,開班會的目的是教育學生,學生也是班會課的主體,那么,班會課好不好,不是靠評委說了算,首先還是要看學生喜歡不喜歡、接受不接受。貼近現實,是指貼近學生的現實,學生首先對班會課的主題與形式感興趣,才能利用這個載體熏陶、感染學生,對學生的成長造成影響。那些遠離學生實際的班會課,不開也罷。
3、學生廣泛參與
既然學生是班會課的主人,那么當然少不了學生的廣泛參與。并不是說在臺上表演的都是學生就能說明學生廣泛參與了,而是要看學生態度與心靈的參與程度。想要做到這點,無他,唯有學生對你開的這節課從內心里是認可的,并且饒有趣味。我再次提到班會課首先要“好玩”,這樣說可能層次低了一點,但我認為這是必不可少的。好玩的班會課學生會自動、主動參與進來,而不好玩的班會課只能逼著學生參與。
4、設計富有創意
關于這點,我在下面會結合一些案例作解讀。
5、能給學生帶來一些思考啟示
我們不能試圖通過一節班會課解決所有的問題,因為這本身不符合教育規律和人的成長規律。一節面面俱到的班會課反而不是好課,而且現實中大量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所以,一節班會課只要能在某一點上,甚至是某一點的局部給學生帶來一些啟發就已經很好。班會課的目的應該是“引發思考”而不是“灌輸理念”,即使我們想表達什么,也應該是不留痕跡的。班會課是一件長期要做的事,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對學生施加的影響,也是緩慢的、漸進的。但無論如何,一節課總要有一節課的收獲,這個收獲,就是“思考”。對一個現象可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把這些觀點呈現出來,很多問題需要學生自己去“悟”,“灌輸”,對于現在的學生而言,幾乎是不可能的。
【思考三】怎樣開好班會課?
根據一節好班會課所需要的元素,加上班主任工作的現實狀況,我對開好班會課,提高其實效性提出幾點建議:
1、做好班會課的規劃
班會課開不好,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乏準備。缺乏準備的主要原因是班主任沒有時間和精力,教學壓力大,學生學習的壓力也大。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規劃”,未雨綢繆。班會課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主題固定的系列班會,一種是臨時安排的班會,對于前者,提前規劃可以讓師生雙方都有充裕的時間做準備,也就可以有比較多的精力應對臨時需要開的班會課。
以一個學期20周計算,每周一節班會課,也就是20節,一個月四節,拿出一節課作為“機動”,這樣一個月就需要提前準備三節班會課。這三節課由兩塊組成:一個是班級自己設置的固定欄目,比如我下面要介紹的我班的“集體生日會”,每個月都要開一次,就解決了一個月三分之一的班會課安排。如果班級有一到兩個固定欄目,就可以比較好地解決提前規劃的問題;另一個是結合重大的節日、紀念日或者學校重大活動而組織的班會課,每個月都有重要的日子,提前安排人準備也是完全可能的。
我們可以將一個學期的班會課安排做一張表,上面列清楚什么時間開、內容是什么、由誰來主持準備,就可以避免臨時抓差、倉促上陣的情況。
2、研究班會的系列化、課程化
這一點其實是和上面提到的“規劃”結合的,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做有心人,把一些好的班會課形式固定下來,作為班級傳統保留,可以省去大量的臨時準備的精力,也就是要做好班會的系列化工作。如果每學期或者每學年把一些素質教育的內容做成課程,也可以充分利用班會的專有時空落實下去,既解決了班會課的資源問題,也提高了班會課的利用率。
3、充分利用各種資源
一些班主任苦于班會課缺少資源,其實只要用心發掘,班會課的資源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班主任不必為自己會做什么不會做什么而糾結,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班主任再能干,也不能把所有班會課的任務包攬下來,更何況班主任也不是人人精于此道。但是,班主任可以開發各種資源為自己的教育服務。
首先,從人力資源上,班會課的主角可以是班主任,也可以是學生,還可以是科任教師、家長甚至社會其他人士。就學生而言,可以是本班的,也可以是外班的,還可以是已經畢業的學生。家長方面,雖然不是每一個家長都愿意走上講臺(其實也無此必要),但一定有家長愿意站出來,對孩子說說心里話或者介紹一下自己的成長,家長也可以就各自的工作情況對學生予以指點,和學生一樣,家長群中也是藏龍臥虎,何不為他們創造一些展示的機會?
其次,從班會素材資源來說,也是非常充足。我可以隨便舉幾個例子:比如,你班級里一定有各種能人,有特長有才藝、有各種業余愛好。把這些孩子請到臺上,向同學們介紹一下自己的愛好或收藏,有人喜歡集郵,有人喜歡軍事,有人喜歡動植物,有的喜歡音樂戲曲,那么,給他們一定的機會來展示,他們會非常開心并會做精心的準備。這些來自于學生自己的東西往往最受學生的歡迎。我們可以做一個系列主題班會,就叫做《班級小百家講壇》,讓班級里的這些能人充分發揮他們能力,既解決了班會課的安排,又給了學生表現的機會。這是個很好的創意吧?假期里學生的游歷也可以做成班會課,收集好資料照片視頻,向同學們介紹各地風光和自己的經歷,足不出戶游覽全世界,等等。
以下提供一些題材創意:
班級故事會、世界名畫鑒賞、世界名曲欣賞、世界經典電影賞析、班級話劇社匯報演出、評選班級歌手、智力競賽、百科知識競賽……
再次,從班會課的形式上,傳統的班會課形式依然可以發揮作用,如辯論會、座談會、討論會,等等;亦可將其他行業、領域中的成功做法引入到班會中來,如我班舉辦的《班級好聲音》班會、訪談式的《師話實說》班會,均取得了很大成功。說明這些形式學生喜聞樂見,易于接受。所以,我們要多開拓思維,引入新穎的班會課形式,與時代發展和學生的現狀接軌。當下有很多做得很成功的案例,特別是一些電視節目,值得借鑒。老一點的如《開心辭典》,新一點的如《一站到底》《非誠勿擾》《我是歌手》,等等,雖然有些形式在班級里開展比較困難,但是其思路是完全可以借鑒的。
只要用心開發,班會課的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4、充分相信學生,全面依靠學生
學生的能力是很強的,他們當中有各種人才,應該說教師一個人的智慧遠遠比不上那么多人的智慧,所以,就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力量和能力。而且學生的能力是越鍛煉越強的,我自己班級里,學生組織的一些班會,從PPT的制作到流程設計到主持,完全不用我操心,我只是提供一些支持和保障,其余的事,交給那些能人去做就行了。學生開心,我省心。
5、重要的班會課要設計好方案流程,備好課
備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是提高班會課實效性的重要保證。班主任要養成備班會課的工作習慣,逢重要的班會課還要設計詳細的程序,具體落實到各個負責人。
班會課流程示例:
高一(1)班七月份大型集體生日會活動方案
一、活動主題
1、全班共度十七歲生日
2、重溫高一(1)班一年來取得的進步
二、活動時間
2011年7月1日下午5:00—6:00
三、活動地點
高一(1)班教室
四、參與人員
高一(1)班全體學生、班主任、部分任課教師
五、活動主持人
王冉、王敏君、陳宇
六、班會準備工作
1、全體同學學唱班歌《和你一樣》、《真心英雄》
2、分組(分組方式與春游相同)
3、每個小組做好以下準備(組長負責)
1)自備食品、飲料、杯子、紙巾等,7月1日帶到班上,費用由組員平攤
2)每組準備一個節目或小游戲,如果要唱歌,事先準備好音樂
3、蛋糕、蠟燭、小禮品(生活委員負責)
4、音響、話筒(班主任負責)
5、邀請部分科任教師參加活動(班長負責)
七、活動流程
4:30—5:00 布置教室(任務單另開,梁思涵組、錢偉強組、陳倩穎組負責)
5:00 活動開始,主要流程:
班長主持開場并致辭(班長)
班主任致辭(班主任)
一年來班級大事件回顧(PPT)(班主任)
唱班歌《和你一樣》(全班同學)
向過生日的同學贈送小禮品(班主任)
全班唱生日歌,吹蠟燭,切蛋糕(七月份過生日的同學和班主任)
以小組為單位游戲
自助餐開始,自由活動,互致祝福,拍照留念,
6:00 全班演唱《真心英雄》
活動結束,恢復教室原來布置,打掃衛生。(李洪偉組、董瑋仲組、巨鵬程組、閆京組負責)
6、多開低碳真實樸實的班會,不開高大全式、好大喜功、勞民傷財的班會
這是我由衷的建議。當下班會課的現狀是,平時不重視,只要沒有人檢查,就隨意安排,一遇到重要的比賽、展示,驚動全班,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準備,勞民傷財。很多任課教師均不贊成班級搞班會課展示評比,原因是學生前后耽誤的精力太多,心都散了。由于缺少平時的班會課基礎,準備一節像樣班會課就非常吃力,班主任和學生都是如此,所以,班主任自己也無可奈何。開班會課的目的似乎不是教育,而是展覽。這樣的班會課開得很勉強,缺少了系統性、連貫性,教育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往往是開的時候轟轟烈烈,開過之后不了了之。
另一點,在硬件上依賴先進技術設備的使用,十八般武器全用上了,但是在設計思路上卻少有突破。展示課雖然給人華麗的感覺,但是因為反復地彩排、演練,多了一些虛假,少了即時生成的東西,也少了懸念和真情,給人帶來的真知識、真感悟、真思考就少。 而且這樣的班會課一看就知道在平時無法操作。
我提倡多開樸實真實的班會,只要融入真情,硬件不夠沒有關系,一樣有好效果。低碳的班會,不僅是指班會課的耗材使用很少,也指師生雙方牽扯進去的精力也少。一節《師話實說》班會,兩把椅子,一份PPT,就能開得很好。大量的師生互動、嘉賓的臨場發揮、大量生成的東西,從頭到尾笑聲掌聲不斷,時而還有淚水涌出,這就是一節好班會課,而且可以反復開,開成一個精品系列。學生很熟練,為班會課準備耗費的精力也很少。為什么這樣的設計能夠成功?因為立足了學生的需求,利用了別人的資源完成了我的教育任務,讓第三者說出了我想說的話。
一節班會課,無論多么精彩,其效果也是有限的,即時的。只有堅持開好班會課,班會課才能成為育人的重要手段,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所謂班會課的實效性,也是體現在長期的堅持之下,一節課,能讓人有一得,足矣。
【附】幾個班會課的案例(圖片請上陳老師博客上查看http://chen024177.blog.163.com/blog/static/50451259201322785836217/)
案例一:集體生日會
每月舉辦集體生日會主題班會,堅持數年來,感悟很多。樸實而平凡的班會,沒有拔高的主題,沒有沉重的教育意義,但是,從孩子們由衷的感嘆——“十幾年來最有意義的生日”——我可以感受到其中教育的意味。小結一下自己的感悟:
1、從創意到實施到形成傳統,最終成為班級的民俗、節日,班會課成為班級文化的一部分,甚至是重要的部分,實現了從“有意思”到“有文化”的蛻變;
2、用“火炬接力”的形式(即上個月過完生日的學生擔任這個月生日會的主持人)讓學生廣泛參與,“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改善了同學關系;
3、關注了每個學生的成長。每一個學生都有生日,每次生日是學生每年的大事件。集體生日會見證了他們的成長;
4、提升了班級生活的幸福感。班級真正像一個家一樣。因為只有家人才會想到為家人過生日;
5、邀請教師參與,融洽了師生關系;
6、樸實的生日會融入了同學情、師生情,生日會上感人的瞬間與片段俯拾皆是,每次都有不一樣的感動。
6、主題固定,操作簡單,形式多變,富有創意,深受學生喜愛。
案例二:《班級好聲音》主題班會
參賽選手
專業評委
評委轉身
評委點評
學生扮演媒體評委
學生扮演大眾評委
主持人
案例三:《師話實說》系列訪談型班會
節目現場
節目現場
班會ppt
班會主持人
節目現場
學生向嘉賓現場提問
主持人向訪談嘉賓贈送紀念品
嘉賓與學生合影留念
案例四:感動年度人物頒獎主題班會
年度人物在班會上發表獲獎感言
案例五:《世界經典電影賞析》主題班會
案例六:班干部期末述職評議主題班會
評議流程:班委公開述職(3-5分鐘)→學生對班委投票→班主任約談班委,票選結果反饋至班委本人→表彰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