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0
這是《學生在中央文化來滋養》主題微班會課反思,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非常高興來到美麗的常州外國語學校,非常高興參加第十三屆中小學中職校班會課專題研討現場會。剛才,常州外國語學校的班主任團隊為我們大家奉獻了四堂非常精彩的“微班會課”。
常州外國語學校的班主任團隊提供的系列“微班會課”,前后一共四節,用時一個小時。這四節“微班會課”緊緊圍繞著一個主題:常州外國語學校學生成長準則——“擔當、挺拔、獨立、優雅”展開。這一系列的“微班會課”很有創意、設計精巧,準備充分、非常成功。這一系列的“微班會課”,一方面展示了常州外國語學校近年來在貫徹和落實“立德樹人”方面所做的理性思考和實踐探索,另一方面展示了常州外國語學校班主任團隊的強大、團結和卓越的工作成果。看到常州外國語學校對德育和班主任工作的高度重視,看到這些年輕的班主任這么快地這么好地成長,我真心為他們的幸運、成長感到由衷地高興。
這四節“微班會課”圍繞學校所制定的學生成長準則逐級展開,“擔當、挺拔”,“獨立、優雅”,一環扣一環、環環相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扶持、攜手共進,猶如學生們生命成長的一個簡短的歷程,在這里,讓我們看到了常外班主任團隊老師們精心的策劃、設計和精心的準備、實施,更看到學生們在這個過程中點點滴滴的成長與進步。
我想表達的第一個感受,就是“學生在中央”。
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到底應當處在一個什么樣的位置,這是每一個校長、每一個老師,尤其是每一個班主任都應當時刻關注的重大命題;把學生放在教育教學過程的中央,自始至終關注、關心學生的成長,就是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和學校文化建設過程中永恒的主題。今天這四節“微班會課”,讓我們看到了:在常州外國語學校的校長、老師和班主任的心目中,“學生在中央”“學生要成長”這一命題被放到了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這主要表現在,“學生在中央”“學生的成長”這一每所學校必須面對的、必須堅守的永恒的主題,每一個教師、每一個班主任心心念念的一個重要話題,在常州外國語學校,已經成為了一種共識、一種信仰。
對于“學生的成長”,在常州外國語學校,從校長到老師對此不僅都有著較為清晰地認識和理解,而且有較為科學合理的表達。他們的這種認識、理解和表達,具化為了學生成長準則——“擔當、挺拔,獨立、優雅”。今天常州外國語學校的班主任團隊給我們奉獻的四節微班會課就是圍繞著學生成長準則的八個字展開的,每一節微班會課以兩個字作為主題展開,使得這一主題班會課極富創意性,層層遞進、逐級展開、不斷深化。
我想表達的第二個感受,就是“文化在滋養”。
無論是從哲學的高度、還是從歷史的長度,無論從國家的角度、還是從學校的層面,“文化”的力量已經充分地展現出來;正由于如此,古人才有了“人文化成”的說法,今人則有“國家之魂,文以化之;國家之神,文以鑄之”的觀點。
今天常州外國語學校四位老師展示的這四節微班會課,在圍繞學生的成長準則展開的過程中,有一個靈魂引領航向,有一條紅線貫穿始終,有一顆紅星照耀星空,這個靈魂、這條紅線、這顆紅星就是常州外國語學校獨有的“文化”。在常州外國語學校校長、老師們的心目中,常外的文化系列觀點中,學校的辦學戰略、文化戰略就是“精心于教育籌劃,精致于教育行動,精彩于生命成長”,辦學追求就是“專注于有生命力的教育,讓每個生命盡情綻放”。一所學校在文化建設過程中,不只是滿足于文化建設“上墻”,而是注意智慧地、巧妙地把文化建設的內容、話題融入學校的課堂教學和班團隊活動中,這是成功地完成文化建設中“從墻上轉化到課堂、到活動,再轉化為師生們的行為、品性和習慣”兩大轉化最好的佐證,也是一所學校文化建設真正“接地氣”和“落地”最好的做法。單就這一點來講,常州外國語學校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是值得其他學校學習借鑒的。
文化的力量最后的歸宿,就是讓學生和老師們都能夠培育其“生命的自覺”“教育的自覺”和“文化的自覺”。有了這種種自覺,日積月累,才會讓學生們、老師們有堅定的信仰。就整個國家和民族來講,我們大家經常看到一句口號“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才有可能真正變為現實。
面對這四節已經很不錯的“微班會課”,當我們“雞蛋里挑骨頭”“好中尋差”的時候,當我們拿著放大鏡仔細尋覓的時候,或多或少地還是可以發現有一些值得斟酌和改進的地方。為此,我提出了以下的幾點建議,我建議的核心就是主題班會課在中學階段,一定要重視從哲學的高度、美學的力度、文化的寬度和生命的深度展開深入的思考,使之對于學生們的成長更有意義、更具價值,對于培養有思想的人、有情懷的人是值得推廣的。就這四節“微班會課”,我的具體建議是——
首先,可以考慮采用訓詁學的手段和方法切入,把四個詞從字源、詞源的角度切入,從文化的層面深入。比如一個簡簡單單的“擔當”,可以讓學生們明白,它不僅僅是一種責任,還可以是人生一輩子要完成的一種事業、一種使命,這也就讓“擔當”有了深刻的哲學意義和人生價值;再比如,形容一個人的形象——筆直向上的“挺拔”,可以讓學生明它他不在只是一個簡單的站姿,它更是一種陽剛氣質的展示。
其次,因為我們在這四節微班會課中所要表達的主題,學生們已經是耳熟能詳,如果我們在班會舉行之前,能夠和學生一起策劃設計,把準備階段適當地延長、延長、再延長,再延長,讓學生有意識、有計劃地有更多的時日去搜索相關的資料,相互切磋、相互研討,有更多的機會去思考、去求證、去踐行,到那時,我們這種類型的“微班會課”完全可以做成即興的班會課;而即興的班會課,有很多東西是可以隨時生成的、是會讓我們大大的出乎意料的。
第三,我們要注意運用一個可以極具震撼力的轟動性的事件或人物來作為案例,并將其一以貫之,開門見山、先后呼應、一氣呵成、渾然一體,這樣它的環環相扣、環環推進就會顯得更有吸引力,它呈現出來的內涵、外延就可以剖析的更是入木三分,從而給人留下“繞梁三日”的印象。遺憾的是今天這四節微班會課盡管運用了很多不錯的案例,但是其貫穿性明顯不夠,顯得各自獨立、各自為陣;驚喜的是第三節課中,姜碧老師選擇的國家國旗衛隊的視頻很有價值,我以為這個視頻完全可以貫穿四節微班會課,因為國旗衛隊的戰士們的身上充分地表達出了常州外國語學校學生成長準則中的“八字要求”,這就是:獨立的意識、優雅的表達、挺拔的氣勢、擔當的精神。如果今天這四節微班會課就以國旗衛隊這一視頻貫穿,那就極有可能產生出“一以貫之、一氣呵成,開門見山、先后呼應、渾然一體、美妙無比”的效果。有了經典的事例、人物,再加上一系列的經典名言,這樣的班會課就一定能夠成為學生們成長歷程中最為重要的“關鍵事件”,班主任也就一定能夠成為學生生命中最重要的“關鍵他人”。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