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0
這是《為自己建造一座堅固的房子》主題班會教案,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人,真正的生活是從有目標開始的。
這個目標,可以是一個職位,可以是一份事業,可以是一棟房子,甚至是一份存款,總之,你得有個目標,換言之,你總得做點什么。
但是,隨波逐流的成年人,其實是很多的,俗語叫著不操心,得過且過。我常常設想,這樣的人,在學生時代,大多數也是懵懵懂懂迷迷糊糊的吧,是不知道目標為何物而且也不明白人生為什么要有目標的吧。
我常常忍不住問那些肆意揮霍時光的孩子們,你們愿意你們將來的孩子是你這個樣子嗎?如果不,你這樣下去能以什么樣的形象面對你未來的孩子?就像,我常常鼓勵那些因為父母離異而自暴自棄的孩子認真生活時說的一樣,你愿意你的孩子也經歷你現在經歷過的痛苦嗎?如果不,你這樣下去拿什么來給你未來的孩子以幸福安定的家?
我總以為,教育孩子活在當下,還應該著眼未來;而關注未來,必須著眼當下。沒有當下的未來,是苦的;而沒有未來的當下,怕也是澀的。
這個班會的主題是“為自己建造一所堅固的房子——想想十年后的自己”。為了不讓這個班會流于一般理想教育的形式,而具有喚醒學生的作用,我做了很長時間的準備:
第一、我邀請父母參與到其中來,寫寫他們理想中十年后孩子的樣子,我收到了十幾個家長的來稿,爸爸、媽媽、還有哥哥的,文筆都很好。孩子們事先并不知道自己的爸爸媽媽寫了,也不知道爸爸媽媽寫了什么,所以都很期待,也很意外,甚至驚愕。有幾個孩子哭了,其中一個沒有念完,她說,昨天晚上還和爸爸媽媽吵架了。念的時間很長,但是,我們堅持都念完了,我要給每個父母和孩子同等的尊重。
第二、我做了一個課件,課件里包含我的一篇文章《你以為什么是普通人》。不出我所料,父母希望孩子的是健康、快樂和自食其力,也就是當一個普通人。但是孩子們以為當一個普通人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為隨便怎樣就是普通人的全部含義。事實上,普通人的日子,從古至今都很難過。我說,難道十年后,你僅僅想象老王那樣,保持一種“活命”的狀態嗎?課件里還包含一組圖片材料,是人才市場招聘的場景,很震撼,也很無奈。我知道,這組圖片會給孩子們壓力,但是,想想,現在大部分的孩子們并沒有真正的壓力,或者說,他們花在抱怨壓力上的時間,比為改變狀況而努力的時間,少得多。否則,大學里,不學無術的人,會少很多。孩子們對于壓力的普遍反應,是一種消極反抗,而不是積極化解。就像我們誤解了外國的育兒方式一樣,我們也誤解了外國人的生活方式,以為那里是天堂,而這里是地獄。
第三、我找了一個視頻——《子午書簡——周迅:十年后的自己》,文章選自《青年文摘》,內容很貼近我們的主題,特別是,文章告訴我們實現理想的方式,從十年后實現理想的那一天倒著往前面推,如果十年后我是那個樣子,那么,今天我應該怎樣。初二的孩子,很迷茫,真的很迷茫。
第四、我設計了一個表格,用紅色打印紙打印,每人一份,用來謄寫作文《十年后的自己》,并且要求爸爸媽媽寫下寄語。我說,十年后你是什么樣子,這是你們全家的一件大事,這樣的事情,你的父母必須在場。
這個班會,我準備了很長的時間,效果如何,這真的沒有辦法評價。比較樂觀的估計,能夠對十分之一的人有用,就算圓滿。有時候,在某個特定的時段進入你的精神體系的話,影響至深。就像我小學六年級的時候,筆記本上印了一句名言——人生的路是漫長的,但是緊要處往往只有幾步。當時不明白意義,只是因為能夠接觸到的名言太少,所以牢牢地記得。后來就突然明白了,遂引為至理——
總有些課,得好好上;
總有些事,得認真做;
總有些話,會改變某個人,輕輕地,悄悄地。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