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31
這是平湖地方課程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地方課德育教育總體目標
1、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基本的安全意識,獲得一些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安全知識和技能。
2、樂于合群,把自己融入到集體生活之中去。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
3、懂得,懂得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4、學會,學做一個文明觀眾。
5、拓展知識領域,提高綜合素質,促進文化學習、了解家鄉、熱愛家鄉。
6、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樂于參與各種體育活動,懂得關心和養護自己的身體,提高自我保健意識。
7、樹立“居安思危”的,激發愛軍習武、獻身國防的思想感情,培養吃苦耐勞精神。
二、地方課教學內容安排:
1.第一、二周:上學路上保安全
2.第三、四周:要記牢
3.第五、六周:衛生安全我做主
4.第七、八周:防止校園中的人為傷害
5.第九、十周:避免校外游戲中的意外事故
6.第十一、十二周:安安全全去游玩
7.第十三、十四周:我們的救助電話
8.第十五、十六周:小心火災
9.第十七、十八周:大自然發脾氣時怎么辦
第一課:上學路上保安全
一、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能積極主動參與活動,初步形成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珍愛生命。
2、能力目標
能夠通過多種途徑收集與主題相關的資料;在調查、訪問過程中學習與人交往,嘗試記錄信息,并在體驗活動中把信息轉化為行動和經驗;能夠針對上學路上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培養民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知識目標
了解上學路上的安全隱患,識記常見的交通標志和安全警示標志,了解交通安全常識,掌握與自己有關的交通規則;學會基本的防范技能。
二、教學準備:
1、課件(《上學歌》、三種到校方式、《我能說“不”》)
2、簡筆畫(、小橋、十字路口、公園、小百貨店等)。
三、教學過程:
(一)說一說
1、唱《上學歌》。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讓我們一起唱一唱吧。
2、這首歌你喜歡嗎?對,它寫的都是我們小朋友上學的事。那么,你每天是怎樣上學的呢?
3、經過概括,得出三種結論:(課件出示三幅到校方式特寫圖)
小朋友上學有的是步行,有的是坐自行車或電動車,還有的是坐公交車或爸爸媽媽自己開車送的。
(評析:用學生熟悉的《上學歌》導入新課,一下子就激發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你每天是怎么上學的?”是貫穿課堂教學活動全過程的主線,它是調動、激發和促進學生自主探索學習活動的學習情景。課堂學習情景的創設不僅是語言學習氛圍的渲染,還是激發學生樂學,獲得健康的.情感體驗的過程。)
(二)畫一畫
1、小朋友,你們家住在哪兒?離學校遠嗎?(指生回答)
2、從你家到學校要經過哪些地方呢?
3、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在黑板上貼上(紅綠燈、小百貨店、小橋、十字路口等)
4、誰能上來擺一擺?請你簡單介紹一下吧。
5、師:我們都很熟悉從家到學校的路線,能把這些畫下來嗎?(你們可以照,也可以按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畫,如果太難畫,或者不會畫,就用文字來表達吧!)看誰觀察得仔細、畫得清楚。
(評析:通過說一說、貼一貼、畫一畫引導學生回憶上學的路線,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分析上學路上的安全因素,為如何安全上學做好鋪墊。)
(三)評一評
1、在四人小組中交流畫的路線圖。
2、組內交流,推選畫得最好的同學上臺匯報展示。
(評析:引導學生熟悉從家到學校的路線和標志,人人動手畫,評價時不是評價學生畫畫的水平和技巧,而應重在發現學生是否有創新意識。)
(四)議一議
1、過渡:一(1)班的小朋友就是棒,一會兒就把從家到學校的路線圖畫好了。那么你在上學路上見過下面這些情況嗎?
2、課件演示:《我能說“不”》
3、如果你就在邊上,呢?你是怎么想的?(指生回答)
4、你做過這樣的事嗎?(勾起學生的回憶,對照課件,剖析自己。)
5、教師總結(在上學路上玩耍后的不良后果):
(1)在上學路上玩卡片、玩螞蟻,會遲到,影響我們一天上課的情緒。
(2)吃零食攤上的食物,會影響健康。
(3)玩摸獎游戲,買小玩具,浪費錢又影響學習。
板書:上學路上不玩耍。(齊讀)
(評析:通過觀察圖片,討論交流,明辨是非,使學生明白上學路上不貪玩,要按時到校。)
四.課件制作和使用的設想
低年級品德與生活的教學應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系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或游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在教學設計中,我試圖將生活引入課堂,創設生活情景,讓學生體驗真生活,感受真教育。因此我設計了唱《上學歌》,畫上學路線圖,針對一些上學路上貪玩,不按時到校的行為,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目的是再現學生上學路上的情境,引導學生討論得出,在路上玩耍會耽誤時間,上學會遲到;在路上吃地攤上不潔的食物,會生病等結論,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上學不遲到的好習慣。
五.對本課時教學的簡短提示與建議
1.讓每個學生參與到活動中,畫上學路線圖,要讓每個學生都動起手來,通過說一說、貼一貼、畫一畫引導學生回憶上學的路線,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并學會分析路上的安全因素。
2.應盡可能再現學生的生活場景,通過辨析學生身邊的事例,增強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逐步形成正確的行為。
3.針對一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創設游戲環節,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接受知識。
教學目標:
1、能清楚地介紹自己喜歡的一個地方。
2、能夠抓住這個地方的特點來描寫。
3、把重點的部分寫具體。
4、能抒發自己真實的情感。
教學重點:
抓住地方的特點進行介紹。
教學準備:
自己喜歡的地方的景物的圖片或游玩的照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情趣
師:同學們請欣賞一組圖片。(課件播放:雄偉壯觀的長城;世人矚目的天安門廣場;廣闊無邊的大海;聞名遐邇的黃山……)再看一組照片(課件播放:這是我登上北京香山頂峰的留下的精彩一刻;這是我游北京的頤和園留下的回憶。這是2008年去北京我最喜歡的兩個地方。)同學們在假期是否也出去旅游了呢?是否也有自己喜歡的地方呢?(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去過的地方,并說出自己最喜歡的地方在哪里,并能說出為什么?)
二、讀題思考,弄清要求
(一)過渡:同學們愿意把你喜歡的地方介紹給大家嗎?(想)那么,你打算怎樣介紹這個地方呢?
1、你準備推薦哪個地方?
2、這個地方在哪里?
3、它有什么特別之處?
(二)看書13 頁舉的例子,總結方法。
1、描寫地方的環境(景色)。
2、描寫地方的歷史。
3、描寫地方的生活。
4、描寫地方的食物。
5、描寫地方的人們。
三、口頭交流,為寫鋪墊
過渡:知道怎樣把喜歡的地方介紹給大家了吧?下面就請同學們思考一下,你怎樣把你喜歡的地方有條理的,抓住重點,抓住特點地介紹給大家。
1、先小組交流,互相評議;
2、在班級交流,互相評議。
四、布局謀篇,讀寫結合
1、寫作文前先有個思路,應該怎么寫呢?
2、你的這篇文章打算怎么寫?在作文草稿本上列一個提綱。
3、交流提綱。
五、靜心習作,評議草稿
1、起草作文,教師巡視。
2、分享草稿,
3、謄寫習作。
一、教學目標:地方課程教案
1、誦讀課文,掌握關鍵詞句,理解文章內容。
2、精讀課文,體會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研讀課文,賞析精彩妙點,積累名言警句。
4、熟讀文章成誦,聆聽先哲教導,汲取精神養料。
二、教學重點:背誦課文,積累警句; 理解主旨: 勤學勵志,修身養性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情感,賞析精彩妙點
三、教法、學法設想:
本篇文章短小精悍,辭約意豐,字字珠璣,擲地有聲,有諄諄告誡之語,更溢滿殷殷期盼之情。在教學中要達成目標,掌握重點,突破難點,采用的首要方法就是以“讀”貫穿課堂始終:聽讀,朗讀,跟讀,默讀……通過反復地讀讓學生自然成誦;然后猜讀、精讀、研讀、品讀,讓學生合作交流探究釋疑理解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聯系現實實際談體會,賞析品味拓展積警句;感受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養情趣。
四、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前播放《誡子書》歌曲
導入
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五千多年的文化歷史,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為我們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文章。其中明代的小說家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早已成了家喻戶曉的一部小說,下面請幾位同學說出幾個三國演義中印象深刻的人物的姓名。
——劉備、曹操、孫權、張飛、關羽、諸葛亮等
說到諸葛亮,誰能說幾個有關諸葛亮的小故事名稱?
——草船借箭、七擒孟獲、舌戰群儒、空城計、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等
千百年來,諸葛亮的知識和才能已成為中華民族智慧和聰明的化身,但是今天我們不談他身為蜀國丞相在治理國家時的鞠躬盡瘁,也不談他作為軍事家在指揮千軍萬馬作戰時的運籌帷幄和神機妙算,今天我們就談談諸葛亮在家中,作為孩子的父親,是怎樣教育他的孩子的。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封諸葛亮給他兒子寫的書信——《誡子書》。
板書課題,誡子書,提醒同學們注意“誡”的寫法
正文
(一)、解題:誡子書
誡:警告,勸告。
子:古代指兒女,現在專指兒子。文中指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
書:字典中的含義很多,這里指信。
這樣一看,誡子書的含義就是——諸葛亮給他的兒子寫的一封帶有警告性質的信。
(二)、生聽范讀,劃出讀不準的字。
(三)、正音,由于歷史的發展變化,古文中有些字的音和含義到了現在已經不常見了,所以有些字的讀音容易出錯。
1、第一句中“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和第三句中“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中的“夫”就有兩個音。
fū
舊時稱成年男子:漁夫。農夫。萬夫不當之勇。 舊時稱服勞役的人:夫役。拉夫。
與妻結成配偶者:丈夫。 fú
文言發語詞:夫天地者。 文言助詞:逝者如斯夫。
顯然,通過辨析,夫在這兩句中,都讀二聲fú
2、在第五句中“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 將復何及!”中的遂也是多音字,
Suí身體一側發生癱瘓,如“半身不遂”(bànshēn-bùsuí)
Suì順,如意:遂心。遂愿。于是,就:服藥后頭痛遂止 顯然,通過辨析,遂在這句中,讀四聲Suì
(四)、、正停頓
第二句: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這封書信不僅后人交口稱贊,據說諸葛亮自己也甚為自得,他曾經書寫其中兩句,懸掛在書房。小組合作猜一猜,根據你們對諸葛亮的了解,覺得可能是哪兩句?為什么?
“淡泊”,就是安靜而不貪圖功名利祿,他在《出師表》中說:“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他本無意于功名利祿,劉備三顧茅廬,他才走出隆中。我補充說,他忠心耿耿,即使對昏庸的劉禪也從無二心。北伐失敗后,他引咎自責,上疏后主劉禪,“請自貶三等”,從此更兢兢業業、勤勉有加。長期的廢寢忘食使他心力交瘁,積勞成疾,年僅54歲便英年早逝。陶淵明說,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孟子說,無欲則剛,無私無畏,都是淡泊的表現。這是全文論述的中心,他掛的就是這兩句。
后人把這句話多寫作“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意思未變,什么變了呢?是語氣,“非……無”,是雙重否定,表達更肯定的意思,你能用朗讀來表達這種強調嗎?
第三句: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五)、生讀文章,注意讀音和停頓。
(六)、體會諸葛亮給他兒子寫這封信的`目的。——準備接受采訪
(七)、同學們,老師今天還有一個任務,就是中央電視臺的“實話實說”欄目要在我們這里錄制一期以“愛”為主題的節目,我呢,很榮幸的被聘為節目主持人,到場的老師和同學都是被邀請的嘉賓。
我采訪大家的第一個問題是——今天上學前,你的父母都對你說過什么話?
生答……
通過同學們的回答,老師可以看出你的家長大多會囑咐你們在路上怎么樣,在學校里應該怎么樣,這是個父母對你在一個較短時間內的期望。
我采訪大家的第二個問題是——假如今天你已經高中畢業,并且正好接到了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明天你就要踏上旅程,到北京去上學,那么,請你想一想,臨行前你的父母會對你說些什么話?
生答……
通過回答,我們不難發現,這是父母對你在一個較長時間內的期望。“絲絲白發兒女債,歷歷深紋歲月痕”,古今中外,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相通的,想想你父母的話,再讀讀諸葛亮給兒子寫的信,愛讀書的你,發現了什么相同之處么?
生答……
這就是諸葛亮為什么要給孩子寫這封信的原因
——立志學習、修身養性、淡泊名利、珍惜時間
唐朝詩人孟郊在詩中曾經說過“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對我們的關心和愛護就像春天的陽光一樣,是我們難以報答的,那么就讓我們把這種無私的愛深深地埋在心底,把感動變成行動,去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時空,歷久彌新。愿這些經典的語句伴隨大家行走一生。最后,讓我們帶著這種愛,帶著這種感動,再來讀一遍《誡子書》吧!
加載中,請稍候......
評論加載中,請稍候...
以上網友發言只代表其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的觀點或立場。
【教學目標】
1.選取自己喜歡的好地方分享給大家,并把推薦的理由寫清楚,能夠引起同學們對這個地方的向往之情。
2.能用普通話和同學們交談,其他同學做到認真傾聽。
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選取自己喜歡的好地方分享給大家,并把推薦的理由寫清楚,能夠引起同學們對這個地方的向往之情。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現在的社會交通便利,我們出行非常方便,那你們一定去過很多地方,有沒有讓你難以忘懷的地方?比如水鄉的小鎮讓我們賞心悅目,游樂場讓我們興奮不已,書店讓我們流連忘返,住家附近的小樹林是我們的快樂天堂……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地方,你愿意和大家分享嗎?推薦一個好地方給同學們吧。(板書:推薦一個好地方)
今天,我們來共同完成習作一:推薦一個好地方。
二、明確目標。
1.師:每個人的喜好不同,喜歡的地方也就會不同,那么怎樣把你喜歡的地方介紹給大家呢?怎樣介紹才更有條理,也讓人感到你喜歡的地方很美,也讓大家和你一樣喜歡那個地方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12頁,讀一讀,大家一定能找到答案。
2.確定習作主題:推薦一處自己喜歡的地方,要寫出這個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別人讀了也對這個地方感興趣。寫同一個地方的同學,可以交流交流,相互取長補短。
3.明確本次習作的要求。
a.寫作范圍:自己喜歡的一個地方。
b.通過描寫這個地方與眾不同之處,使別人讀了也對這個地方感興趣,因此要抓住這個地方的特點來寫。
4.確定自己要寫的內容。
a.你打算推薦什么地方?
b.這個地方在哪里?
c.有什么特別之處?
三、學習示例。
1.打開課本12頁,認真讀一讀。
推薦一個古鎮。
這個古鎮很美……
在那里可以了解以前人們的生活……
這個古鎮有很多好吃的……
2.師:你來說說從示例的描述中,你能找到什么規律?
生:①要按一定順序寫了;②抓住特點進行描寫;③重點部分需要詳寫;④要把自己對這個地方喜歡之情寫出來。
四、回顧課文。
師:回憶一下我們剛學過的課文,那篇文章是按照一定的觀察順序來寫的?
小組討論后回答。
生:《觀潮》就是寫景的文章。在文中作者是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的順序來寫的。作者觀察仔細,語言生動,把錢塘江大潮寫得壯觀神奇,讓人如同身臨其境。
生: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可以學習《觀察》的寫作順序。
五、寫作提綱。
師生討論并歸納:
1.可先寫景物的總特點。介紹自己要推薦的地點.環境情況以及大致特征。(總寫)
2.然后按照觀察的順序來詳細寫,注意語句要通順、優美。(分寫)
①一種:可以按照游覽或觀賞的順序來描寫。
②二種:可以選幾處(兩三處)具有代表性的景物來描寫。
③三種:可以按照方位變化來描寫。
④展開合理想象。
3.選擇有代表性的景物要細致描寫。
4.結尾,可寫一寫自己對景物的感受。(總寫)(板書:結尾感受)
六、動筆練習。
1.下面,請大家按照剛才的習作要求:寫一處你去過或想去的地方,把這個地方的景物特點按一定的順序寫清楚,寫具體。比一比,誰寫的地方最吸引人。
2.展示作品,師生共同評議修改。
誰愿意第一個上來,交流分享你的作文。
哪些地方寫得好,你最欣賞哪里,你還想送給她什么建議。
3.修改習作。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課后同學們還可以把自己的習作讀給其他同學聽,聽取同學的建議,修改自己的文章。
例文:
最美云霄
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個好地方,它就是我的家鄉——云霄。云霄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是漳州文明的發祥地,素有“開漳圣地”之稱。
云霄的景點有很多:七星山、烏山、將軍山、紅樹林、佳洲島……那里個個風景如畫,美不勝收。
我最喜歡紅樹林了!一艘艘游船,像水蛇一樣在林中穿梭自如,不管多窄的地方都可以平穩穿過,速度極快,還可以作急轉彎呢!我坐在船上悠閑地欣賞兩旁的風景。只見白鷺一會兒展翅高飛,一會兒沖向水面叼起水中的作文小魚飛走了,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云霄不但風景優美,而且物產豐富。
云霄的特產有很多:枇杷、下河楊桃、列嶼巴非蛤、竹塔泥蚶……其中最值得一提的當然是開春第一果的枇杷了!云霄可是枇杷之鄉。這里的枇杷品種眾多:有解放鐘、森尾早生、早鐘6號……這里的人們可厲害了!還培育出了新品種——白枇杷。白枇杷不但汁多,而且味道甜美,使回味無窮!
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云霄真是一個好地方啊!歡迎大家來這里做客。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