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03
這是品社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從小懂得動植物和人一樣都是生命的。
2、初步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動植物,知道它們有感覺,會交流。
3、感受體驗動植物的生命的美麗。
教學重點初步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動植物,知道它們有感覺,會交流。
教學難點感受體驗動植物的生命的美麗。
教學關鍵點:
增強學生珍惜生命的意識,培養學生從小保護動植物生命的習慣。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動物、小獎品等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
昨天,老師見了你們班的小朋友,知道了你們班是個溫暖的家,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幸福的家。大自然也是一個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中都有哪些成員呢?(生答)想看看它們嗎?跟我來!(板書)動植物的畫面。認識他就大聲的說出來。
(二)、體會動植物和人類一樣,都有生命。
1、看了這個___,你會說些什么呢?(生交流)
它們是多么可愛呀,生長在大自然中,充滿了活力,讓我們大自然變得更加美麗!你看,小蝴蝶花正在給我們做鬼臉呢?我們給他打個招呼吧!(生給蝴蝶花打招呼)你看它,長得多好呀。再看一看我們小朋友,身體長得多棒呀!
2、植物在生長,動物在生長,小朋友也在生長。在生長過程中會發生哪些變化呢?想知道嗎?走,跟我再去看看吧!(展示課件:小草生長、花兒開放、小雞、青蛙成長畫面。師相機解說:如,小蝌蚪長成青蛙了,我們祝賀他。
3、問:小草會生長,大樹會生長,還有什么會生長?雞媽媽會生寶寶,馬媽媽會生寶寶,還有什么會生寶寶?(學生交流)
4、對,(板書):植物會生長,動物會生長,我們都會生長。凡是會生長的都有生命!)板書:生命5、許許多多的生命讓我們的大自然更美麗,讓我們的地球更美麗。瞧,我從這個男孩眨巴眨巴的大眼睛看到生命的活力,他真可愛;
今天,我在一(四)班教室門口,從梧桐樹的嫩芽中看到了大樹的生命。你看到了哪些動物、植物的生命?(學生交流自己在生活的實踐和體會。)
(三)、體驗、感悟生命的美麗。
1、過渡:我們感受到動物、植物不僅有生命,而且生命是美麗的。(板書:美麗的)
2、(師出示一盆鮮艷、美麗的花),李老師也養了兩盆花,你看到它美麗的生命了嗎?(生回答)
我精心的照顧她,它就用鮮艷的顏色、各種的姿態來展示出它們生命的美麗,給我帶來了快樂!第一課美麗的生命(2)
3、師出示一盆植物(蘆薈),我還養了一盆蘆薈,你能發現它的生命嗎?(生答)蘆薈雖然沒有美麗的外衣,但它也給我帶來了快樂。你能猜猜為什么嗎?(學生討論交流)
小結:像蘆薈這樣的植物、動物還有很多,很多,它們卻可以幫助我們人類做很多的事情,給人們帶來很大的方便。正是由于它們的存在,我們的校園才像花園一樣,我們的地球才多姿多彩,才充滿了活力。
4、你像認識一樣照顧過植物、動物嗎?(相機問:你的心情怎樣?)
(學生交流自己的生活實踐體驗)那它們知道你在關心愛護它們嗎?(交流)
5、對呀,動植物是有感情的。就像小朋友說的那樣,所有的生命只要在我們的關愛下,它們就會生長得越來越美麗,活得越來越快樂。
6、(板書):動植物不僅有感情,還和我們小朋友一樣,白天爭開眼睛,看看美麗的世界。晚上,小朋友們睡覺了,牽牛花也睡覺了。(讓學生體會動植物的感覺)
7、、板書:你看,有的動物還很聰明,能用獨特的方式保護自己。(師做簡單講解)。
過渡:每一種動植物都充滿了生命的活力,都用獨特的方式把自己生命的美麗展現出來;
而且它們還和我們人類一樣,也會交流。
我們通過語言進行交流,你知道小動物怎樣說話嗎?(板書動物間充滿的親情的畫面)。瞧:小豬、小鳥它們可能會說什么呢?(想像、交流)
小豬、小鳥是有生命的,它們也會說話,也會用它們自己的語言進行交流。所有的動物、植物和人一樣,有美麗的生命。(板書)
8、今天,李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好多小客人,我先請出小白兔,想和他說說話嗎?(展示各種小動物)把小動物分到各組去,給足時間讓學生充分和它們親密接觸。
(四)、拓展。
過渡:看著一個個的生命在我們的關懷下生活得那么快樂,想想都好開心;
看著一個個的生命在我們的關懷下生長得那么美麗,想想都好幸福。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我們來種下一顆種子,讓它和我們一起成長。
1、發花盆、種子讓學生自己動手種花。師示范種花過程。——學生種花(放音樂《種太陽》)。
2、我們要天天照顧自己種下的花,比一比,誰的花最先發芽,最早開花。老師請你做好觀察記錄。(講解)
(五)、總結:
李老師希望小朋友們播下的種子,在你們的關心、愛護下早點生根、發芽,早日開出艷麗的花朵,接出果實,展現出它美麗的生命。
(六)板書設計生命——美麗的——珍惜、愛護第二課我們的生命(1)
教學目標:
1、通過探尋自己的生命歷程,了解成長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載了許多親人的愛和期望。
2、了解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會再來,應該珍惜生命。
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
重點:知道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會再來,應該珍惜生命。
難點:知道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會再來,應該珍惜生命。
關鍵點:通過探自己的生命歷程,了解成長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載了許多親人的愛和期望。
課前準備:
1、調查訪談:(含采訪記錄)
①、找一找媽媽懷孕時的照片或者當時的錄像,看看那時侯媽媽的樣子與媽媽懷孕以前的照片以及現在的樣子有什么不同?②問問爸爸、媽媽,當你還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他們有些什么想法、感受和期盼,為了生個聰明健康的寶寶,他們是怎樣做的?③、問一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或者其他家人,你出生的那一天,他們是怎樣度過的?在你即將出世的時候,他們的心情如何?在你出生的那一刻,在第一眼看到你時,他們的心情又怎樣?④、找出出生記錄或成長冊,看看剛出生時自己的體重和身長各是多少,請家長說說當時自己是什么樣的。找找小時侯的衣服、鞋帽和自己不同年齡的照片,請家長講一講在你成長過程中,家長印象最深的一件或幾件事。想一想,我們的生命僅僅屬于我們自己嗎?
2、實物投影。
3、錄音機。
4、簡單的課件。
教學目標:
知道有害物種入侵的主要方式,了解我國和其他國家加強對外來有害生物防范和管理的措施,明確對待外來物種的正確態度,引導學生積極行動,防御有害物種入侵。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我國和其他國家加強對外來有害生物防范和管理的措施,明確對待外來物種的正確態度,引導學生積極行動,防御有害物種入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外來有害物種的入侵,引發了一場場災難,對世界各國都造成了巨大的損害,世界各國都應該積極行動起來,防御外來有害物種入侵。
二、話題教學
話題一:我國的對策
1.防止外來有害物種入侵,我國是怎么做的?
2.出示小資料:中國加強對外來有害生物的防范和管理。
3.閱讀“新聞鏈接”材料,思考討論:
(1)有人認為食人魚是一種動物,在我國剿殺食人魚是不愛護動物的行為,你是否同意這種觀點?
(2)專家觀點:出示“專業人士訪談”內容。
(3)教師小結:食人魚會對我們的生活和環境產生嚴重危害,所以,剿殺食人魚勢在必行。
話題二:世界各國的行動
1.閱讀教材中材料:《中國加強對外來有害物種的防范和管理》。
1.教師小結:5月22日為國際生物多樣化日。
話題三:我們的行動
1.直擊現場:根據課本中創設的情景,初步說說自己的解決方法。
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再次交流。
2.制定防御方案。
閱讀《外來有害物種入侵的主要方式》。
根據有害生物入侵的方式,制定我們的防御方案。
三、總結
外來物種入侵是全世界人們共同面臨的一個環境問題,我們要積極行動起來,防御外來有害物種入侵。 第9課 自然資源取之不盡嗎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自然資源利用歷史與現狀的了解,知道全球多種自然資源正面臨短缺,在頻頻告急,引導學生認識到自然資源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
2.幫助學生了解自然資源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自然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的。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對自然資源利用歷史與現狀的了解,知道全球多種自然資源正面臨短缺,在頻頻告急,引導學生認識到自然資源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
教學準備:
布置小調查:家鄉的自然資源主要有哪些?
了解我國保護自然資源的相關法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知道世界環境日是幾月幾日嗎?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什么?
教學目標:1、結合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和兒童的生活經驗,理解誠實守信的重要意義,懂得“人無信不立”的道理。
2、知道誠實守信是中華的傳統美德。
教學重、難點:通過本課的學習感受誠實是立身之本,理解“人無信不立”,理解誠實在待人處事中的作用,同時也使學生認識到誠實守信是中華的傳統美德。
教學準備: 1,收集古今中外有關誠信的經典事例。
2、把第八頁的故事講給周圍的人聽,完成調查問卷,了解人們對誠信的看法。
3、利用收集媒體中的相關報道,回憶自己的生活經歷,調查周圍人的方式,了解有關不誠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教學時數: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新課
從前面的學習中我們了解到了什么是“誠”,什么是“信”,今天我們將繼續來探討“誠信”這一話題。
二、分組討論,續編故事。
1、課件出示第八頁故事情節。
2、分組討論:(1)那個扔掉誠信的青年人可能回成為什么樣的人?
(2)想象一個不講誠信的人在待人處事上會是什么樣?這樣下去其結果會是什么樣?
3、小組合作,用表演的形式把故事續演出來。
三、交流收集,了解人們對誠信的看法
交流課前調查的情況和問卷統計結果,看看劃去“誠信”的人占多大的比例,他們選擇丟掉誠信的理由是什么;不愿意丟掉誠信的人占多大比例,他們的理由是什么。
四、學習第九頁的案例,體會“人無信不立”的含義
1、課件出示第九頁的案例。
2、討論:
(1)僅僅是三次逃票的記錄使他失去了(工作的機會),這些公司為什么把誠信看的這么重要?
(2)在我們生活中,人們有時常常在不經意中失去了誠信,然而當誠信被丟掉時,同時也失去了什么呢?
3、小結
是啊,正如同學們所說的一樣,人如果丟掉了誠信,即使有著聰明的大腦,出眾的才學,也會因為不被社會承認,他的才學機敏無法展現,金錢榮譽無法獲得,可見誠信是人立足與社會的根本,正如孔子所說的(出示孔子的話)——人無信不立。
五、作業
通過收集媒體中的相關報道,回憶自己的生活經歷,調查周圍人的方式,了解有關不誠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六、板書設計
誠信是金
人無信不立
教學目標:
1.通過對生活中奇怪現象的剖析,激發學生探究物種入侵的興趣,知道什么叫外來物種,懂得外來物種與外來有害物種的區別,初步了解外來物種入侵已經成為全球性環境問題,初步感知外來有害物種入侵對生態系統、物種多樣性以及人類健康帶來的巨大危害。
2.了解外來有害物種瘋長、蔓延的科學道理,知道外來有害物種入侵對原來的生態系統、物種多樣性和人類健康帶來的巨大危害。使學生認識到物種入侵問題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外來有害物種瘋長、蔓延的科學道理,知道外來有害物種入侵對原來的生態系統、物種多樣性和人類健康帶來的巨大危害。
教學準備:
故事《誰是水中惡魔》。
把教材中其他國家遭受的損失制成卡片資料。
食物鏈圖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吃龍蝦嗎?
2.我們原來并沒有龍蝦,你知道龍蝦是從哪里來的嗎?
簡介龍蝦的來歷。
3.討論:龍蝦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哪些影響?
4.教師介紹龍蝦的危害。
師:我們把龍蝦這種外來物種稱為外來有害物種。
二、學習:奇怪的現象
1.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還有哪些是外來物種?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從動物、植物等方面予以提示)
2.出示紫荊澤蘭圖片。
這種草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閱讀課文中的資料《霸王草紫荊澤蘭》。
交流討論:為什么把紫荊澤蘭稱為霸王草?
3.物種入侵現象不僅我國有,其他國家也有。
聽故事《誰是水中惡魔》。組織交流討論,了解食人魚的危害。
4.深入討論:外來物種都是有害的嗎?
教師介紹西紅柿、馬鈴薯等外來物種,了解這些外來物種對促進物種多樣性、改善人們生活的益處。
5.閱讀《詞語鏈接》,了解什么是外來有害生物。
三、學習:難以估量的損失
1.集體交流我國遭受外來物種入侵的資料。
2.閱讀:
《水上綠魔悶死昆明城》,了解水葫蘆的危害。
閱讀《水葫蘆的自述》,討論:為什么水葫蘆會造成危害?
3.出示圖表,了解我國遭受外來物種入侵的損失到底有多大。
4.師生交流課外搜集的外來無蹤入侵對其他國家造成的巨大損失。
出示圖表資料:《外來物種入侵給有關國家造成的損害》。
5.講故事《歐洲家兔吃掉澳洲大陸》。
討論:為什么家兔會吃掉澳洲大陸?
閱讀教材小資料:《為什么“地頭蛇”斗不過“強龍”》。
四、作業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