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01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中班教育隨筆《教師要有一顆包容心》,是優秀的中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師要有一顆包容心
今天在課堂上,我們學習唱歌“蜜蜂做工”,通過我的細心講解,孩子們對歌曲有了一定的認識。在學習歌曲時我又通過添加歌曲動作引起了幼兒的興趣,孩子們興致很高,學習了一段時間后,我提問孩子誰會唱了,很多孩子都搶著說:“我會了”。中海也搶著說:“我也會了”。由于我知道這孩子平時連一句完整的話都很難說清,所以當時我并沒在意。于是我讓孩子們一個個起來唱,當叫道雨辰、一平、寧寧時,他們都唱的很好,孩子們都給予了鼓掌,我也表揚了他們,又叫到宗洋時,還沒等宗洋唱,中海已經迫不及待的唱起來了,并且還引起了孩子們的哄笑,我知道這是由于他口齒不清,并且跟著琴聲只唱了每句后面的一個字,而且還是喊了一下,聽起來也確實不上路。但是我還是馬上制止了孩子們的哄笑,在我看來這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了,因為以前上課他根本不認真,也不學什么,現在能主動唱歌已經是很不錯了。我表揚了他,他很高興的坐下了,并且還向周圍的小朋友笑了笑。那天真樣,讓我看到了童稚,沒有怨恨,沒有不滿,有的只是簡單的坦然。
從這里我看到了孩子的進步,同時也看到了希望,我知道只要我們有一顆包容心,能夠包容每個孩子的缺點,孩子們才會有進步,也只要我們對孩子懷有希望,孩子才會真的有希望。
感恩是什么?感恩是一種心態,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精神境界,更是一個人的世界觀。感恩,體現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準則,也是人與人之間一種凝聚力的內核。因此,在家庭生活中,我們不僅要感恩父母、感恩親人、感恩社會、感恩自然,感恩地球,家庭中每個成員都應該擁有一顆感恩之心。
感恩的心缺失已經成為當代青少年的致命的性格弱點。要教會孩子學會感恩,用感恩的眼光看待我們這個世界。
要教會孩子擁有感恩的心
某校為學生播放孕婦生子錄像,再現當媽媽的辛苦,來教育學生學會感恩,培養有一顆感恩之心的道德品質,可贊。
再例,有一位年輕的媽媽,每逢孩子生日那天,她沒有給孩子買生日蛋糕,也沒有為孩子大擺宴席,卻不忘記帶孩子去產科醫院,去看望那位曾經給自己接生的白衣天使,告訴孩子是那位醫生阿姨把你帶到了這個世界……讓孩子給那位醫生阿姨送上一束美麗的鮮花,送上全家一顆感恩之心。媽媽在孩子生日那天,雖然沒有給孩子買生日禮物,卻給了孩子無價之寶——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是什么?感恩是一種心態,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精神境界,更是一個人的世界觀。感恩,體現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準則,也是人與人之間一種凝聚力的內核。因此,在家庭生活中,我們不僅要感恩父母、感恩親人、感恩社會、感恩自然,感恩地球,家庭中每個成員都應該擁有一顆感恩之心。隨著社會發展,人類現代文明的進步,家庭,作為社會的一個基本單位,每一個家庭成員,在整個社會大家庭中,其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人類只有相互依賴,相互支撐,相互幫助才能更好地生存在這個地球上。
感恩之心是一切道德的起源。孩子幼小,這種感恩之心不是用說教可以教導、培養起來的。作為父母自己首先要有一顆感恩之心。做丈夫的要感恩妻子,是她的付出和奉獻,使家庭更加美好和溫馨,使她成為自己生命的另一半。做妻子的要感恩丈夫,在茫茫的人海中,是他的“發現”才組成了一個美好的家庭,是他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也發展了家庭。我們要對自然常懷感恩之心,人類的生存與繁衍離不開自然的奉獻。我們要對老師常懷感恩之心,每個孩子的成長和進步,都離不開老師的教導和培育。對一切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都應常懷感恩之心,感激之情。
對孩子來說,感恩應該是父母給孩子必須上好的一堂人生必修課。讓每個孩子懂得:他降臨到這個世界上,每一步成長和發展,都離不開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朋友的關愛,大自然慷慨的賜予。對孩子來說,學會感恩,常懷感恩之心,就應該在自己的心中裝著他人、裝著社會、裝著國家、裝著地球,而不是一切“以我為中心”。
感恩,應從家庭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父母生日,孩子給父母送上一個生日蛋糕,寫上一張生日卡,是感恩;平時,孩子為父母倒一杯熱茶,送上一條熱毛巾,何嘗不是感恩。感恩無須旁人提醒,應該發自每個人的內心。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關愛的話語,一個凝望的眼神,一種溫暖的觸摸,無不是感恩的載體。有了感恩,家庭就有了陽光,我們的日子就會變得快樂,日子即使過得非常清貧,但也活得有滋有味。懂得感恩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
當然,感恩絕對不是家庭成人世界對孩子的單向要求,而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是男人還是女人,一種共同的生活態度,是面對這本生活教科書應共同學習的一個重要命題。讓我們共同去探討吧。
常聽別人說女人的最佳生育年齡是23-27歲,可每個人的情況各不同。媽媽們,你們是多大的時候生的寶寶呢...[詳細] 感恩是什么?感恩是一種心態,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精神境界,更是一個人的世界觀。感恩,體現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準則,也是人與人之間一種凝聚力的內核。因此,在家庭生活中,我們不僅要感恩父母、感恩親人、感恩社會、感恩自然,感恩地球,家庭中每個成員都應該擁有一顆感恩之心。
感恩的心缺失已經成為當代青少年的致命的性格弱點。要教會孩子學會感恩,用感恩的眼光看待我們這個世界。
要教會孩子擁有感恩的心
某校為學生播放孕婦生子錄像,再現當媽媽的辛苦,來教育學生學會感恩,培養有一顆感恩之心的道德品質,可贊。
再例,有一位年輕的媽媽,每逢孩子生日那天,她沒有給孩子買生日蛋糕,也沒有為孩子大擺宴席,卻不忘記帶孩子去產科醫院,去看望那位曾經給自己接生的白衣天使,告訴孩子是那位醫生阿姨把你帶到了這個世界……讓孩子給那位醫生阿姨送上一束美麗的鮮花,送上全家一顆感恩之心。媽媽在孩子生日那天,雖然沒有給孩子買生日禮物,卻給了孩子無價之寶——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是什么?感恩是一種心態,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精神境界,更是一個人的世界觀。感恩,體現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準則,也是人與人之間一種凝聚力的內核。因此,在家庭生活中,我們不僅要感恩父母、感恩親人、感恩社會、感恩自然,感恩地球,家庭中每個成員都應該擁有一顆感恩之心。隨著社會發展,人類現代文明的進步,家庭,作為社會的一個基本單位,每一個家庭成員,在整個社會大家庭中,其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人類只有相互依賴,相互支撐,相互幫助才能更好地生存在這個地球上。
感恩之心是一切道德的起源。孩子幼小,這種感恩之心不是用說教可以教導、培養起來的。作為父母自己首先要有一顆感恩之心。做丈夫的要感恩妻子,是她的付出和奉獻,使家庭更加美好和溫馨,使她成為自己生命的另一半。做妻子的要感恩丈夫,在茫茫的人海中,是他的“發現”才組成了一個美好的家庭,是他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也發展了家庭。我們要對自然常懷感恩之心,人類的生存與繁衍離不開自然的奉獻。我們要對老師常懷感恩之心,每個孩子的成長和進步,都離不開老師的教導和培育。對一切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都應常懷感恩之心,感激之情。
對孩子來說,感恩應該是父母給孩子必須上好的一堂人生必修課。讓每個孩子懂得:他降臨到這個世界上,每一步成長和發展,都離不開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朋友的關愛,大自然慷慨的賜予。對孩子來說,學會感恩,常懷感恩之心,就應該在自己的心中裝著他人、裝著社會、裝著國家、裝著地球,而不是一切“以我為中心”。
感恩,應從家庭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父母生日,孩子給父母送上一個生日蛋糕,寫上一張生日卡,是感恩;平時,孩子為父母倒一杯熱茶,送上一條熱毛巾,何嘗不是感恩。感恩無須旁人提醒,應該發自每個人的內心。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關愛的話語,一個凝望的眼神,一種溫暖的觸摸,無不是感恩的載體。有了感恩,家庭就有了陽光,我們的日子就會變得快樂,日子即使過得非常清貧,但也活得有滋有味。懂得感恩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
當然,感恩絕對不是家庭成人世界對孩子的單向要求,而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是男人還是女人,一種共同的生活態度,是面對這本生活教科書應共同學習的一個重要命題。讓我們共同去探討吧。
做教師的我們每當感恩節來臨,收到來自孩子節日問候時,都興奮不已,快樂滿懷。可有時這并不能讓人感到欣慰……現在幼兒園孩子的表現,往往讓我們看到的是孩子的調皮,任性,她們不懂得理解父母,不知道今天的一切來之不易,不懂得感恩,更不知道報答。所以我們最為一名教師應該思考的就是,怎樣讓我們的孩子在有愛的環境下成長,育得一顆感恩的心。
一、案例描述與分析
我帶的是中班,感恩教育實施一年以來孩子們也對此有了一定的意識與認識,從小班時候很多方面都要我們手把手的從頭教起,到現在只要老師說了她們就能夠理解,會在生活中關心家人,進步真是很大。有一句話: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你想在上面繪畫什么就能繪出五彩的圖案。孩子真的可以用白紙來形容嗎?,如果他們真是可以隨意涂鴉的白紙,那想要在白紙上將原先的圖案改的話,那就需要付出十倍的努力。因此,對一些習慣已經形成的孩子實施的時候就有許多的難題迎面而來。
偉偉是一個虎頭虎腦很聰明的男孩子,可是偉偉的很多行為卻是我們老師,甚至其他人所不喜歡的。偉偉是這個學習才來到我們班級的,剛來的時候一口的江蘇方言,一不順他的意,他就會揮起他的小拳頭,來進行人身攻擊。不論是上課還是吃飯、午睡他都是那么隨便的,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沒有最基本的常規意識,經過半個學期下來,偉偉有了很大的轉變。
鏡頭(一)不會說謝謝的杭杭
早晨,偉偉在媽媽的帶領下來到了幼兒園,一到幼兒園,偉偉就象小老鼠一樣低頭找東西,在看到小椅子后就一屁股坐了下來。一會兒,他拿著他的八寶粥走到了我的旁邊,“老師,”哦,這可是有求于我了哦,才會開口叫我一聲的,“打開”我聽著,開始楞了一下,然后才反應過來,于是我就拿了剪刀,幫他打開蓋子,放在桌子上。偉偉早就坐在桌子旁邊等著了呢,一拿到粥他就開始低頭吃起來了。頭也沒抬一下,更沒有跟我說謝謝,于是我就拿著凳子坐到他旁邊,跟他說起話了:“偉偉,早飯沒吃嗎?”偉偉聽到我這么問,頭也不抬只是點了點了點,就繼續吃他的八寶粥了。“老師幫你打開了八寶粥,你是不是應該和老師說謝謝的呢?”我用試探的口氣問著,這時,偉偉才抬起他的小腦袋,眨巴著眼睛看看我,可是他沒有沒吱,又低下頭管自己吃早飯了。見他沒回應我的問題,我知道他還沒能養成說“謝謝”的習慣,我想慢慢來,便坐在旁邊看向其他小朋友了。過了一會,偉偉已經吃的差不多了,可是我一看,啊呀,桌子上八寶粥滴的到處都是,這時潘老師已經看到了,正拿著抹布過來呢,不一會兒功夫,偉偉的桌子又變得干干凈凈的了。坐在位置上的偉偉看著自己干干凈凈的桌子用手摸了摸,便管自己去拿他的玩具了。
分析:偉偉在家中是個小霸王,從小都是爺爺奶奶帶的(爸爸、媽媽一直在外面打工)因此養成了他要什么就會有人幫他拿好,送到他的面前,從來都沒有人要求他向他們說聲謝謝的,所以就養成了沒有禮貌,不會說謝謝的習慣,另外長期住在江蘇鄉下,他的普通話基礎很差,與人交流也有困難,所以說孩子沒有禮貌這些都是和家庭教育有著密切關系的,家庭教育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孩子各方面的表現。
鏡頭(二)我不是故意的
中午,我帶小朋友去看了池塘里的小蝌蚪,那可是孩子們最喜歡去的地方了,因為氣溫有些高,沒過一會孩子們已經是滿頭大汗了,我讓他們在走廊上的陰涼站好,突然有一個刺耳的尖叫聲:“老師,偉偉把小蝌蚪弄死了。”我趕忙跑過去,一看,幾個小蝌蚪偉偉正捏在手里,看上去一動不動的,很明顯小蝌蚪都已經死了。這時,有小朋友哭著跑過來,傷心地說:“老師是偉偉,捏死它們的。”這時候,小朋友都有點混亂了,有的說偉偉真壞,有的說討厭偉偉,更有的說明天讓偉偉不要來我們班了,偉偉聽著其他小朋友的這些話,滿臉的委屈,淚水開始在眼圈打轉了。忽然,蔣XX小朋友跑到偉偉面前大聲地說了一句:“你真是個壞人,我們不喜歡你了。”偉偉聽了蔣XX的話,眼睛里的淚水終于忍不住了“哇”的哭了,嘴巴里還不停地說:“我要媽媽,我要回家!”
我馬上讓所有的小朋友都回到教室里來,讓其他小朋友去喝水解小便,我拉著偉偉的手找一個比較安靜的位置坐了下來。這時,偉偉仍舊閉著眼睛在那哭著,我知道得首先問清楚事情是怎么發生的。
我拿著餐巾紙,輕輕地幫偉偉擦著眼淚,然后問道:“偉偉,你怎么啦?”他抬起滿是淚水的臉看著我,慌張地說著什么但是我卻聽不懂,他的江蘇方言。這樣他更著急了,重復了許多遍,我見他這么慌亂,便放柔我的語氣,慢慢的和他說你是不是想說:“我不是故意的。”偉偉聽了我的問話,點了點頭。“那你覺得你這樣做對嗎?”偉偉搖著他的小腦袋,于是我又說:“小蝌蚪是我們的好朋友啊,他和我們班里的小朋友一樣,我們上課應該坐在小椅子上面,而它們是在水里的,如果離開了水,它們就會死的。”偉偉用力的點了下頭,然后看著我的眼睛說:“老師,我知道了。”經過這件事情,我發現偉偉變得會聽我的話了。
分析:偉偉也是個很聰明并且對很多事情都會很好奇的小朋友,一讓他產生好奇,他就會有一定要知道,看個究竟的想法。所以在我們沒注意到他的時候,他很容易不小心做出一些別人認為是不對,而自己卻不知道哪里不對的事情。而在上面事件發生后,而我又能幫助其走出困境后,偉偉就對我有了一定的信任感,在事情解決的同時,我也更靠近了偉偉的心靈。在偉偉用力點下頭的同時,我從他的眼睛中看到了對我的感激。
鏡頭(三)你應該說謝謝
今天,音樂活動結束后,我們就開始吃點心了,小朋友都很自覺地拿好杯子準備吃點心。許多能干的小朋友,經過小班一年的時間,已經都能自己拆開餅干的口袋了,特別是浩浩是我們班比較自立的男孩子,他也能自己拆的。可是今天浩浩拿到餅干后,一會兒就跑來找我:“老師,我拆不開。”這時候偉偉看到了,很自主地幫起忙來了,不一會就幫浩浩把餅干拆了,看偉偉滿臉的開心,我也豎起拇指表揚了他,這叫他更得意了。浩浩拿著餅干想回到位置上去吃了,而偉偉卻拉著浩浩不放,冒出一句讓我很意想不到的話:“浩浩,你應該說謝謝的。”
分析:偉偉經過一段時間后,有了很大的轉變,他已經有了要說謝謝的意識,所以說,在偉偉轉變中,我可以看到我工作的一點收獲。
二、體會與反思
經過以上的鏡頭,我們能發現一些事情的真像。追究其中的原因,我認為很大的因素就在現在的孩子獲得的愛太泛濫、 家長們的愛太單向,太單一了,這么多的長輩都圍著一個小孩子轉,長輩們的呵寵讓他們變的越來越驕橫,霸道,無禮。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問題的解決方式方法,周圍社會環境中榜樣示范的影響因素等等,都影響著孩子們良好的品德認知,品德行為的發展,對幼兒親社會性行為(如:幫助人、與人分享、合作,謙讓、利他主義)的培養有重要的關系。
幼兒期是塑造良好品德的關鍵期,是良好行為規范養成的關鍵期,幼時的經驗將影響到以后的學習、生活、工作中的各個方面,因而《新綱要》將培養優良的性格品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作為幼兒期的重點。感恩是種發自內心的行為,從小對幼兒進行感恩主義的教育,是培養幼兒良好道德的有效途徑。
三、相關問題思考
在我們的孩子漸漸成長的同時,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好好的反省一下,我們的教育教養方式是否正確,孩子的個性,性格的養成是和我們對其的教育是有100%的關系的,所以想要讓我們的孩子能養成感恩的心,首先就應該從我們自身的教育出發。
而沒有良好基礎墊底的孩子,在以后成長的道路上又會遇到各種不同的問題,都是我們所無法估計的。“感恩”將讓孩子從小享受到生活的美好,當孩子對父母、長輩以及社會的愛成為自然的、發自內心的時,感恩教育就是成功的。期待起跑線上的孩子成長為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活潑大方,文明禮貌,富有愛心,健康快樂……
在幼兒園工作有一段時間了,經過這段時間的上班體驗,明白了一點:幼兒園工作雖然繁忙、瑣碎,卻容不得我們有絲毫的懈怠和半點馬虎。孩子們每天圍在老師身邊,除了付出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外,還需要一雙明亮的眼睛和一顆細致的心。無論在什么時候,安全都是重要話題。教師要學會眼疾手快,干活麻利,把所有的危險因素盡可能的消滅。除此之外,在與孩子的接觸上,也是非常有學問的。
像我們班孩子,有的活潑可愛,有的比較乖巧、聽話,有的比較內向,有的非常調皮。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性格特點。作為幼兒教師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學會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幫助他們改掉缺點,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不能因為這個孩子哪個方面不夠好就否定他。
像我們班的壯壯,他就屬于比較調皮的孩子。記得我剛來班里時,壯壯還喜歡“欺負”我這個新老師,總是不聽我的話,拿他真的沒辦法。好在壯壯每天來的都很早,基本上他是全園第一個孩子,我是全園第一個老師,早上我有充足的時間和他聊天、玩玩具。慢慢的我發現壯壯其實是一個很忠厚,講義氣的男孩,雖然有時候他也喜歡告狀但是他特別愿意幫助別人。早上我給孩子搬桌子時,只要他在,都會說:“老師,我幫你吧。”雖然我不會真的讓他去搬桌子,但每每聽到他這么說總是覺得心里暖暖的,把他惹我生氣的事也都全忘了。還有一次是在畫畫課上,需要涂大量的藍色,小溪溪的水彩筆沒水了。急的在座位上哭,我趕緊走過去問她,哄她不要哭,正哄著呢,壯壯走過來說:“不要哭了,用我的水彩筆吧。” 說話語氣像小大人似的。借機我在全班孩子面前表揚了他。通過這些事,我明白了,我們不能因為某一方面就對孩子做出評價,把調皮簡單地理解為破壞紀律,與老師或同伴作對,不喜歡、在感情上冷落他們。要學著用一顆溫暖的心包容孩子的調皮,其實調皮的孩子也很可愛聰明有很多優點,就像壯壯。
在一次數學課上,我給孩子們布置了算式作業,孩子們開始認真學習起來,一段時間過后,我突然發現李浩穎還沒做,兩眼呆呆的對著作業本發愣,我走到他面前說:“皓穎,你怎么還不做?”聲音雖然不高,他旁邊的靚莊小朋友搶著回答說:“玩!”孩子們一下子都笑了。
我沒想到會有這種境況,何不利用這次機會趁機教育孩子上課要好好學習呢?于是我就笑著說:“你們愿不愿意做一個聽話、認真學習的孩子呢?”孩子們都說愿意,“那你們就認真做題吧!”
事后一想,我對這次事件的發生進行了思考:如果當時對調皮的皓穎教訓一下,肯定會出現不好的效果——不僅耽誤了孩子們學習,還傷害了皓穎的自尊,同時也降低了老師的威信。
做為幼兒教師,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對孩子說的任何話,做的任何事,先要認真聽取,最后再做處理。
《中班常規隨筆3篇》:中班常規隨筆第1篇 今天早上,我在打掃衛生時,李明小朋友的母親跑來對我說:“老師,你把李明領進來好嗎?”我驚奇地問:“李明在哪?他怎么不進來?”媽媽著急
《幼兒教學隨筆中班范文3篇》:幼兒教學隨筆中班范文第1篇《不要剝奪孩子玩泥的天性》泥土滋養人類,也孕育了人類文化,孩子愛玩泥巴似乎是人類的天性。原本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卻遠離了鄉土氣息,在家長和老師
《中班教養隨筆15篇》:第1篇中班教養隨筆 幼兒園教育隨筆:怎樣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這幾個星期,學校組織老師去國際部聽課,并要求移植過來。在移植的幾個活動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語言活動中的閱讀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我發現有的老師整個活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