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0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中班教育隨筆大全《多味包子餡》,是優(yōu)秀的中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心怡不愛吃包子,每次吃包子她都皺著眉頭,想吃藥一樣,于是我就想了一個辦法,吃包子那天,我故意出去一趟,回來時身上手上都是面,“李老師你干嘛去了?”孩子們關心地問,并跑過來幫我拍身上的面。“我剛才去伙房包包子了,今天我特意用了一種特殊的調料,包了適合你們每個人吃的包子."“李老師給我包的什么餡?”月月迫不及待得問。“給你包的早到餡,你吃了就不遲到了。”“我呢?”“我呢?”“還有我呢?”......孩子們一下子涌了上來,爭先恐后的問。我不慌不忙的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一一做了回答:“智慧餡、友愛餡、探索餡、健康餡、表達餡、自信餡......”孩子們?yōu)槔蠋熖匾饨o自己包的適合自己的包子而高興。結果,中午的包子我們班拿了兩大盤,心怡也破天荒的吃了好幾個,看著孩子們吃得津津有味,我心里感到由衷的高興。
其實,哪有什么特殊的調料,特殊的餡,不過是我耍了一個小聰明罷了,但是,我們教室如果再教育中適當的添加一點“調料”,那孩子們的生活就變得更加有滋有味。
晨鍛在進行戶外游戲時,大家都玩得非常開心。這時,我突然聽到“哇”的一聲大哭,原來是那個好動的涔涔把雯雯給撞倒了。涔涔不以為然地說了一句“對不起”就要離開。看到這一情景,我知道涔涔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給別人帶來的后果。他認為自己說聲“對不起”就行了,就跟他沒關系了。所以,應該引導他用行動來道歉。于是我趕忙叫住了他,并伸手將雯雯小朋友輕輕扶起,一邊哄著一邊問:“你為什么哭呀?” 雯雯說:“疼。”“涔涔跟你說對不起了,你還疼嗎?”我故意奇怪地問。“疼。” 雯雯不解地答道。聽了雯雯的話,我問涔涔:“你摔過跤嗎?”他點點頭。“你摔跤時有什么感覺?” 涔涔低頭說:“疼。”“那你疼時希望別人怎么樣呢?”我又問。“揉揉。”他想了想,小聲說道。然后蹲下去伸出他的小手給雯雯揉一揉,還把她身上拍打干凈,嘴里還說著“真對不起,還疼不疼?我給你吹吹。”他這樣一來還真見效。剛才哭得很厲害的雯雯,竟然不哭了,嘴里還說著:“沒關系,我不疼了。”看見涔涔認真地在做這件事,我摸著他的頭對他說:“你看,光說聲對不起,雯雯還在哭,說明她還疼、還委屈呢。你幫她拍拍土,揉一揉,這樣關心她,她的疼痛就減輕了。她也很快地原諒你了。
所以,以后不小心碰了小朋友除了說對不起,還可以幫他減輕傷痛。這樣,小朋友就會原諒你的。”他點點頭。看著他倆跑走的背影,我想,教師在處理孩子之間的一些偶發(fā)的不愉快的事情時,光教育孩子說“對不起”是不夠的,還應該利用這個時機對他進行移情教育,讓他看到自己的行為給同伴造成的影響,使他們能夠站到同伴的角度去思考,真心地表達歉意。
豪楠初到幼兒園時,婆婆帶他走進活動室,老師向他打招問好,他不僅比回答,反而報以敵視的眼神,隨后他扭頭就往外跑,好不容易被他婆婆拉回來。他卻象瘋了似的亂踢亂跳,大哭大鬧。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老師發(fā)現他非常孤僻、離群,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上課從來不肯回答問題,下課也不和小朋友玩,還伴有攻擊性行為。有一次玩積木,他莫名其妙的打了一個小朋友,當老師批評他以后,他卻一下子鉆到桌子底下,大叫著用積木敲自己的頭,以后,老師發(fā)現他常常這樣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無論和藹的話語還是嚴厲的批評都對他無濟于事,一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他就發(fā)脾氣、打人,有時攪得整個班級都不能正常的上課,活動。原因分析: 這是一個明顯心理偏離的孩子,孩子產生心理偏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來自于家庭。父母的素質、親子關系、教養(yǎng)態(tài)度以及父母的性格等都能對孩子心理發(fā)育產生影響,如,父母感情不和或者離異,會對孩子失去應有的愛撫,容易使孩子情緒郁郁,性格古怪、心理反常。反過來,過分的溺愛容易使號召形成驕橫、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另外,有的父母把自己的愿望強加在孩子身上,這樣做,很容易使孩子情緒壓抑,影響身心發(fā)展。解決對策: 絕大多數的孩子屬于輕度的心理偏離,只要家長注意改變教育方式,用科學的、正確的方法撫育孩子,就可以很快矯正過來。首先,家長在平時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雖然每天看到的都是一些生活小事,但正是在吃,喝,玩,睡這些小事的背后隱藏著心理問題。當發(fā)現孩子出現心理偏離時,家長首先要從自己的言行、教育方式、家庭環(huán)境中尋找根源,應該多學些科學育兒的知識,了解不同時期幼兒發(fā)育的特點,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調整教育方式。此外,家長還可以讓孩子參加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特別是有家長參與的游戲,克服膽怯、粗暴、不合群、自私等不良心理和行為,促進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
我們班的許哲豪,平時在各方面動作比一些較慢,在前一階段學跳繩的時候,雖然我們心里有點擔心,因為他的反應不靈敏會影響學跳繩的進度,但我們在和他交流時,就經常鼓勵他,每當他跳過一個或兩個時,就會在全班幼兒面前表揚他,鼓勵他:“照這種方法跳下去,馬上就會。”他媽媽與我們交流到:“老師的鼓勵、贊賞給了他很大的力量,回到家天天吃晚飯前訓練。”出乎我們的意料,健健很快學會跳繩,在我們班里學得比較快的一個。“行”這個字為什么起這么大的作用?因為這個“行”字滿足了孩子心靈深處最強烈的需求,滿足了所有孩子無形的需要。我發(fā)現所有孩子,心靈深處最強烈的需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樣,人生中最本質的渴求——渴望別人的賞識。
賞識孩子是賞識孩子的優(yōu)點、長處和進步,而不是忽視孩子的缺點和弱點。該指出的問題應當及時指出,該批評的問題應當及時批評,該制止的問題應當及時制止。這是不能含胡的。
“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這是賞識教育的基本理念。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不是孩子需要賞識,而是賞識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好,不是壞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壞。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父母、老師應該為他們多喊“加油”高呼“沖啊”。教育好孩子,讓我們從賞識他們開始吧!
這個學期,班里來了幾名幼師班的實習生,她們的到來給我們的班級增添了更多的生氣和活力。孩子們也很喜歡這些新老師,跟她們可親了。兩名平師實習生雖然實習生活只有短短三周時間,但實習生們對幼兒園保教工作已有了一定的實踐認識,也和班里的孩子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為了給這次實習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上星期,我們班的兩名實習生分別進行了課堂展示了活動。小李老師給孩子們上了語言活動《歡迎春姑娘》,小湯老師給孩子們上了科學活動《天氣暖和了》。雖然兩位新老師都是第一次走上講臺,各方面都顯稚嫩,但是因為都做了精心準備,課前也能認真向實習老師學習請教,所以整個教學過程都還算圓滿,孩子們也能積極配合。看著她們的樣子,不由想起了自己剛剛參加工作時的情景,祝愿她們在幼教工作中能有美好的未來,作出成績。
通過教學展示,實習生們提高了實際教學能力,成功地達到了角色轉換的效果,使我們看到了這次實習工作的成效 。
心怡不愛吃包子,每次吃包子她都皺著眉頭,想吃藥一樣,于是我就想了一個辦法,吃包子那天,我故意出去一趟,回來時身上手上都是面,“李老師你干嘛去了?”孩子們關心地問,并跑過來幫我拍身上的面。“我剛才去伙房包包子了,今天我特意用了一種特殊的調料,包了適合你們每個人吃的包子."“李老師給我包的什么餡?”月月迫不及待得問。“給你包的早到餡,你吃了就不遲到了。”“我呢?”“我呢?”“還有我呢?”......孩子們一下子涌了上來,爭先恐后的問。我不慌不忙的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一一做了回答:“智慧餡、友愛餡、探索餡、健康餡、表達餡、自信餡......”孩子們?yōu)槔蠋熖匾饨o自己包的適合自己的包子而高興。結果,中午的包子我們班拿了兩大盤,心怡也破天荒的吃了好幾個,看著孩子們吃得津津有味,我心里感到由衷的高興。
其實,哪有什么特殊的調料,特殊的餡,不過是我耍了一個小聰明罷了,但是,我們教室如果再教育中適當的添加一點“調料”,那孩子們的生活就變得更加有滋有味。
今學期幼兒已經上中班了,不再是以前在小班學習的少了,到了中班,每個幼兒都要用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學習,感知學習帶給幼兒的樂趣。
在中班,幼兒開始學習對圖形的認知,特征以及圖形的不同,學習的課程也比較讓幼兒動腦,怎樣讓幼兒懂得用圖形拼搭的動手實際操作去完成制作的美感,每一個拼搭的圖形都是由幼兒,用自己的想象力去進行制作的。比起在小班時的他們來說,到了中班確實比較復雜,數學知識的內容也有所增加,比如數字的認知,以前是讓幼兒們從1—20唱數,現在增加到了1——50點數,每個幼兒也都在不斷的成長,不斷的進步,動手制作,美工的制作與繪畫,折紙,語言課的學習,都讓幼兒對學習充滿了認知感,讓幼兒了解了學習的重要性,在學習的過程中,幼兒們自理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上都能自己動手做了,進入中班每個幼兒進步很大,成長很快!
管子積木是小朋友們的最愛。最近的一周,我在區(qū)域活動里安排了建構區(qū),請幼兒建構積木小人。這一天,我巡視到了那里,看到浩浩、勛勛、帥帥等幼兒拼了個長長的棒子一樣的東西,握在手里還不停地開槍。我對他們說:“能不能搭個小人呢?”他們開始木然。我接著啟發(fā)說:“瞧,我這塊積木當作頭,行嗎?”聰明的涵涵開始迅速地用幾塊積木擺了個小人。我問他:“這個小人在干什么呢?”他說:“他在走路。”于是,我夸張地表揚了他,并且說:“能不能拼個大力士、射擊運動員……?”他們勁頭十足,紛紛動起手來。不一會兒,一個個小人拼出來了,有各種動作,各種姿態(tài)。
幼兒在建構區(qū)游戲,尤其是男孩子,如果讓他們按意愿構建會始終停留在自己的興趣上。那么老師該怎么辦呢。所以老師的適時啟發(fā)和有方向性的引導很關鍵。本次的區(qū)域活動里它是顯而易見的。
在第二天的區(qū)域活動中,我仍然繼續(xù)觀察建構區(qū)。他們有了前一天的活動經驗后,小朋友都想撘一個自己的運動小人。只是純粹模仿別人的大力士等。那我又想,怎么才讓他們拼出多種運動的小人呢。正當我無計可施時,一個孩子拿著自己的小人同時還擺出了小人的動作。于是,我請他們先做動作,然后再按照動作拼小人。結果好了起來。當我再次巡視到這個區(qū)域時,還發(fā)現了一個拼好的大方框,我想這可以當作足球門嗎!接著引導幼兒想象這個方框是什么,在我多次耐心地啟發(fā)下,幼兒才想到是足球門。那我就對他們說:“我們拼成的運動小人需要運動場地和運動器械,你能不能幫忙拼一些和運動有關的東西來呢?像足球門不就很好嗎!經過這樣的啟發(fā)后,幼兒們又開始動腦筋建構了,而且還引起更多幼兒的興趣,參與的幼兒多了。
在一個活動中,老師的啟發(fā)與引導應該是多角度,多層次的,不但有橫向的思考,還要有縱向的審視。老師也需要發(fā)散思維。只有這樣才能讓幼兒的活動更充分,更加精彩!
《中班教育隨筆創(chuàng)編故事200篇》:中班教育隨筆創(chuàng)編故事第1篇 幼兒園中班教師隨筆創(chuàng)編故事【第一篇】:將故事帶進建構區(qū) 《會動的房子》是一本充滿童趣和想象的圖畫書。小松鼠在樹下的大石頭上蓋好了房
《中班教育隨筆400篇教師》:中班教育隨筆400篇教師第1部分 今天中午午餐的時候,我發(fā)現苗苗小朋友吃得很少,而且一副不開心的樣子,胡亂吃點飯后就爬進自己的“小窩”睡去了。 一開始,我以為
《幼兒園中班保育隨筆13篇》:第1篇幼兒園中班保育隨筆 午餐后,我與孩子坐在走廊上休息,陽光照在身上,暖融融的,舒服極了,孩子們有的在看書,有的與同伴在做游戲,有的三三兩兩在談笑著。坐在我身邊的一個孩子突然拉拉我的手問:徐老師,你怕癢嗎?當然,我最怕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