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28
這是蟬教學設計一等獎第2課時,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是從蟬非常喜歡音樂和是沒有聽覺的兩方面介紹蟬的。
2、了解科普散文與一般說明文的區別,體會把蟬人格化向我們介紹的好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是從蟬非常喜歡音樂和是沒有聽覺的兩方面介紹蟬的。
教學難點:
了解科普散文與一般說明文的區別,體會把蟬人格化向我們介紹的好處。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憶文章的主要內容。
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法國作家、昆蟲學家法布爾的作品《蟬》。
回憶一下,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蟬這種動物的?
(課文是從蟬是非常喜歡音樂的和蟬是沒有聽覺的兩方面介紹蟬的。)
二、自主學習第二部分,了解蟬的發聲器官和叫的時間長的知識,感受它對音樂的喜愛。
1、作者通過哪些內容向我們說明蟬是非常喜歡音樂的呢?讓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提示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把相關的句子劃下來。教師巡視指導。
2、討論交流。
誰來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從哪兒感受到蟬非常喜歡音樂?
預設第三自然段。
1、出示:蟬翼后面的空腔里帶有一種像鈸一樣的樂器??墒撬€不滿足,還要在胸部安置一種響板,以增加聲音的強度。的確,為了滿足對音樂的嗜好,蟬犧牲了很多——為了他所熱愛的音樂,那么只有縮小內的部器官,來安置樂器了。
2、師引導:從這些話你讀出了什么?
3、師引導:把大家的理解可以歸納成這樣一段話,
出示:蟬翼后面的空腔里帶有一種像鈸一樣的樂器。胸部裝有響板。發聲器官占了身體的大部分。
師引導:請男生讀第一段,女生讀原文,看看這兩段在寫法上有什么區別。
4、師引導:你發現這兩段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嗎?
?、傧s翼后面的空腔里帶有一種像鈸一樣的樂器。胸部裝有響板。發聲器官占了身體的大部分。
?、谙s翼后面的空腔里帶有一種像鈸一樣的樂器??墒撬€不滿足,還要在胸部安置一種響板,以增加聲音的強度。的確,為了滿足對音樂的嗜好,蟬犧牲了很多——為了他所熱愛的音樂,那么只有縮小內部器官,來安置樂器了。
引導學生體會第一段是客觀地介紹,第二段用了擬人的方法。
5、(比較點)在這篇課文中,你更喜歡哪種描寫?為什么?
引導學生體會擬人手法的好處。
預設
(1)讓讀者更愛看,吸引讀者。
(2)感覺蟬像人一樣有自己的愛好,有自己的情感,為了音樂,把自己的內部器官都縮小了,更能說明它太愛音樂了。
師引導:也就是說這樣寫突出了蟬喜愛音樂的特點。
(3)感受到作者對蟬充滿喜愛。
6、總結:擬人手法的運用有哪些好處呢?進行歸納整理。
7、讓我們體會著作者對蟬的喜愛之情,再來有感情地讀一讀。
練習——評讀——練習——指名讀
師引導:你還從哪些詞句感受到蟬非常喜愛音樂呢?
第四至七自然段。
每個夏天差不多有兩個月之久,它們總不離我的視線,而歌聲也不離我的耳畔。
1、學生抓兩個月之久和不離耳畔體會蟬在夏天無時無刻不在唱歌,叫的時間很長。
2、你很會抓重點詞語體會,那么長的時間,蟬的歌聲卻不離我的耳畔,它可真喜歡音樂啊!
3、請大家帶著體會,有感情地讀讀這一段。
4、其他同學,你從哪兒感受到蟬喜歡音樂呢?
出示。
我通常都看見它們扒在柔枝上,……無論在飲水和行動時,它們從未停止過歌唱。
蟬在行動和飲水的時候都在唱歌,一般的動物在喝水時是不會發出叫聲的,可是蟬無時無刻不在唱歌,足以看出它多么愛音樂。——有感情地讀一讀這個句子。
5、你還從哪兒感受到蟬對音樂的喜愛?
出示:所以我想,蟬這樣興高采烈地不停地歌唱,不過是想用這種強硬的方法,強迫他人去聽而已。
預設:它喜歡音樂,也想讓別人欣賞它唱歌,從強硬和強迫可以感受到它愛音樂,別人不聽也不成。
6、孩子們,你們知道嗎?《蟬》是一篇科普散文,科普散文就是:通過各種擬人(板書:擬人)化手段賦予無生命意義的物或無人性價值的動物植物以人性、人情(板書:人性、人情),從而將原本深奧的科學(板書:科學)生動(板書:生動)的表現出來。你愿意試試嗎?
雖然這對大家來說是個挑戰,但老師相信學習了這篇課文,開動你們的腦筋,一定會寫得精彩。
四、以讀代講,自主學習蟬是沒有聽覺的。
1、師引導:蟬非常喜歡音樂,可是它卻沒有聽覺。這個特點,作者又是怎樣來說明的呢?讓我們繼續學習。
2、全班交流。
師引導:作者是怎樣知道蟬是沒有聽覺的呢?
預設:第十自然段:你盡管站在它的背后講話、吹哨子、拍手、扔石子,而蟬卻仍然鎮靜地繼續發聲,好像沒事人兒一樣。
1、一般的昆蟲,你只要靠近它或發出聲響,它就很快飛走了,可是你在蟬背后講話、吹哨子、拍手、扔石子它一點反應也沒有,和原來一樣。
2、師引導:誰來讀一讀,讓大家聽出蟬什么也聽不到。
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
師引導:作者還用方法證明蟬是沒有聽覺的呢?
學生回答:做試驗。
1、誰來讀一讀那次試驗,其他同學注意聽:你從他的朗讀中聽出了什么?
我聽出土銃的聲音特別大,像霹雷一樣,但是蟬卻沒有任何的變化。并且還做了兩次,足以說明蟬是沒有聽覺的。
2、師引導:土銃的聲音那么大,而蟬卻沒有絲毫改變,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
3、既然拍手吹哨子這么大的聲音蟬都沒什么反應,還有必要用土銃做兩次實驗嗎?為什么?
4、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感受作者對科學研究的嚴謹態度。
五、法布爾簡介。
1、通過學習,你對作者有什么了解了?
2、教師可補充介紹:法布爾從小就喜歡觀察昆蟲,由于家境貧困,讀中學的法布爾輟學了,但是,憑著自己的努力,他獲得了自然科學博士學位,為了研究昆蟲,他放棄了做大學老師,即使食不果腹,法布爾依然樂此不疲地研究著昆蟲。在他57歲時,終于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實驗室——一個土地貧瘠,亂石成堆的地方,法布爾給他取名為荒石園。經過法布爾的精心種植,荒石園變成了有鮮花、野草和各種各樣昆蟲的美麗家園。他在實驗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著,把勞動成果一卷又一卷地寫進了《昆蟲記》。法布爾曾說:我希望等我死了以后能夠埋葬在荒石園,也希望我的靈魂能夠繼續研究我的昆蟲朋友們。
六、擴展閱讀《蟬和蟻》。
老師給大家帶來了《昆蟲記》中的幾篇文章,請大家讀一讀,這些篇文章和《蟬》在寫法上有什么相同點?
教學目標:
1、 反復朗讀課文,體會散文溫婉輕柔、自然流暢的風格。
2、 了解本文的寫作手法。
3、 體會生命的意義,無論生命多么短暫,我們也要尊重和愛惜生命。
教學重點:
把握文章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蘊含的哲理。
教學方法:
朗讀法、點撥法、找關鍵詞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學手段:
學生充分預習,教師PPT課件展示。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 導入
導入語:(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因此,一個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親愛的同學們,生命對于蕓蕓眾生來說都只有一次,雖然我們沒有辦法增加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們可以增加生命的寬度。我們可以讓我們短暫的生命,開出絢麗的花朵,結出累累的碩果 ,讓生命變得有意義。 同學們,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小思的《蟬》,他會告訴你生命的意義是什么。
在我們學習課文之前,我們首先來猜一個謎語。“一肚子沒學問,開口閉口知道, 瞧瞧這小家伙,實在真是驕傲。有翅沒有毛,飛得沒多高;一到大熱天,多在樹上叫。”說出你猜的依據。(蟬)
我們接著再來看一下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有三點。
(二) 明確學習目標
1、 反復朗讀課文,體會散文溫婉輕柔、自然流暢的風格。
2、 了解本文的寫作手法。(重點)
3、 體會蟬生命意義,。
請同學們帶著我們的學習目標齊讀課文,用筆勾畫出文中的生字詞。
(三) 初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的思路
1、 朗讀課文,注意文中的字音、字形。(零落、收斂、顫動、聒聒、寬恕、知知不休)(學生讀完課文,教師展示PPT課件,讓學生齊讀。)
2、 聽讀課文。(在注意字音字形的基礎上。)
(文章中的蟬的形象是什么樣的?請你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一下?可以從文章中找,也可以自己提煉總結。)——( )的蟬
(學生獨立思考,抽學生回答。4-5人)
預設答案: (煩人、知知不休、小小、叫聲響亮、聒噪、生命力頑強、執著)的蟬
(四) 再讀課文,深入探究(采用抓關鍵詞和關鍵句的方法理解課文。)
1、 抓關鍵句:“斜陽里,想起秋風顏色,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聒聒!”
(1)“寬恕”一詞是什么意思?——寬容饒恕。作者寬恕了誰?——蟬。作者對蟬一直都是以寬恕的態度來對待的嗎?不是,那么,作者之前對蟬的態度是怎樣的?
(請同學們先閱讀第一自然段,找出能夠體現作者對蟬的態度的詞。用筆勾畫出來——和同學討論一下作者為何對蟬是這樣一種態度。)
預設答案:煩字體現了作者對蟬的態度。原因:因為蟬——知知不休,它的聲音聽了讓人覺得煩。知知不休:形容蟬的鳴叫聲無休無止,很是惱人。
2、作者在第二自然段寫到了一只病蟬,這只病蟬是什么樣的?作者為何要寫病蟬?作者對病蟬的態度是怎樣的?
病蟬:翅收斂了;微微顫動;沒有聲響;那么小
原因:寫病蟬的微小、病弱,是為了刻意表現蟬的微不足道。
輕視、厭煩。
3、作者那么討厭、那么輕視蟬,是什么促使作者改變了對蟬的態度呢?
朋友的話。
文中的哪些話體現出作者對蟬有了新的認識?請同學們勾畫出來,分享一下。
“它等了十七年,才等到一個夏天。”
十七年說明了什么?等待的時間長。十七年就為等一個夏天說明了蟬的什么精神。頑強和執著的精神。而“等秋風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結了。”體現出作者對蟬的什么情感?憐愛和崇敬。
4、聽了朋友的話,作者引發了對生命的思考,最終他明白了,蟬等待十七年只為一個夏天是因為“那就是蟬的生命意義。”同學們,蟬的生命意義是什么?
“那”指示代詞(遠指)“它為了生命的延續,必須好好活著。哪管是九十年,九十天,都不過要好好地活著。”
不管生命多么短暫,都應該積極面對,珍惜生命,熱愛生命,好好地生活。
5、文章僅僅是在寫蟬嗎?蟬即使生命如此短暫,他都能好好的活,這給了我們什么啟示呢?(作者是通過寫蟬對生命的執著來寫人。揭示主題:告訴我們,不管生命是短暫還是長久,都要積極地面對,熱情地投入,以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努力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更加精彩。)
(五) 寫作手法——欲揚先抑
作者之前對蟬的態度是煩,后來是寬恕了蟬。從作者態度的轉變,我們可以看出文章在寫作上的特點,他是采用了什么方法來寫蟬的?
先揚后抑(欲揚先抑)的表現手法。
是指作者想褒揚某個人物,卻不從褒揚處落筆,而是先按下,從相反的貶義處落筆。
這種手法的好處是,能夠很好的表達出作者充沛的感情,使情節多變,形成波瀾起伏,造成鮮明對比,容易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恍然大悟的感覺,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六) 小結
本文采用了欲揚先抑的手法,作者從夏天聒噪的蟬這樣細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們對生命意義的追問和思索:生命究竟是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暫、脆弱的,該怎樣做,才能讓生命變得更有意義?通過學習這篇短文,我們懂得了。
不管生命如何短暫,都應積極面對,全情投入,好好活。
(七) 作業布置
1、完成《狀元導練》相關練習。
2、積累三句有關“生命”的句子。
一、教材分析
《蟬》是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三課是一篇自讀課文。這一單元,從文體上看,是說明文單元;從題材上看,是有關中國文化題材的文章。在單元教材的編選上雖兼顧文體,但更注重題材內容的相關性。基于這樣的認識,對此單元課文的教學,重點應該放在對于文本內容以及內容所放映的文化的理解上,而不是僅僅局限與文體知識的把握。盡量避免單純以文體為中心來解讀文本,把本來蘊含著豐富文化內涵的課文,變成了枯燥的說明文。
二、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理清說明思路,概括課文內容。 (重點)2.品味語言,學習作者用文學筆法來加強說明生動性的寫作方法。 (難點)3.細讀課文感受作者孜孜以求的科學精神和細致嚴謹的科學方法。(重點)
三、教學與學法
1.自讀課文,主要參考旁批以及課后的閱讀提示快速閱讀,抓住文章的關鍵語句。
2.批注法,建議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感受和看法也寫成旁批。
四、教學過程
預習課
【學習目標】
1. 我能夠快速流利的默讀課文,解決字詞障礙,明確說明文的特征。
2. 我能找出文章中的多種說明方法并賞析他們的作用。
【學習方法】默讀法,圈點勾畫法,自主探究法,批注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虞世南的《蟬》“垂 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導入本課學習。 (教師板書課題《蟬》法布爾)
二 、預習指導(10分鐘)
1. 目標導學一:通讀全文,理清說明順序 提問1:法布爾從哪幾方面向我們介紹了蟬?說說每一部分說明的內容及其說明順序。
2. 目標導學二:默讀課文,品味說明語言 提問2:這是一篇說明文,但我們讀起來并不覺得枯燥無味,為什么?
3. 目標導學三:感知內容,了解作品精髓 提問3:作者為什么能把我們熟視無睹的 蟬的成長過程說明得這樣清楚明白?
【設計意圖】這是一篇自讀課文,教學時應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把握本文的特點,學習課文的寫法,體會作者的科學精神。
三、自主預習(20分鐘)
在教師預習指導結束后,學生以課文為根本,適當借助工具書,完成導學案的內容??紤]到每個學生的學情,優生完成導學案80%以上的題目,中等生完成70%以上的題目,而待優生完成60%以上的題目。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預習,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四、 合作交流(10分鐘)
由學科組長組織本組的成員進行組內交流和討論,利用幫扶小對子以及小組的作用,初步解決導學案上的基礎部分和相對比較容易的重難點。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三、問題反饋(5分鐘)
學科組長負責收集本組遺留下來的難點問題,反饋給代課老師。
【設計意圖】幫助老師掌握學情,督促學生認真完成導學案,有自己思考,為展示課做好充足準備。
展示課
【學習目標】
1. 了解、掌握說明文的方法,并能運用到寫作中。
2. 揣摩語句,理解句子的豐富內涵,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
【學習方法】學生講解法,教師指導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通過提問的方法鞏固上節課對本文內容的感知,從而引導學生進入本課時的學習。
二、展示點評(30分鐘)
題目一:回顧十七十八課學過的有關說明方法的知識,說說本文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并結合實例體會作用。
【設計意圖】溫故舊知,掌握說明文的說明方法,并會賞析其作用。
題目二:說明文的語言具有準確性,試從文中找出兩到三句,并分析品味。
【設計意圖】明確說明文語言的特點。
題目三:作者不按照蟬的成長過程先寫蟬的卵,而是首先寫蟬的地穴,從蟬的幼蟲寫起,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文章別具匠心而井然有序的說明順序。
題目四:仔細觀察一只小動物或者昆蟲的生活習性,學習課文生動的說明方法,寫一段介紹說明的文字。兩百字左右。(口述)
【設計意圖】讓學生學習寫作說明文,學以致用。
三、整理訂正導學案(5分鐘)
通過展示環節,解決學生的疑問,使學生對文章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利用雙色筆對自己的錯誤進行訂正,并將點評過程中,其他同學精彩的言論補充在自己的導學案上,有助于之后的復習。
四、 教師小結(5分鐘)
通過學習本文,我們對昆蟲應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從中可以感受到生命閃亮的蛻變和價值。
五、 達標檢測(5分鐘)
它臃腫的身體里面有一種汁液,可以用力抵御穴里的塵土。它掘土的時候,將汁液噴灑在泥土上,使泥土成為泥漿,于是墻璧就更加柔軟。幼蟲再用它肥重的身體壓上去,使爛泥擠進干土的罅隙。所以,它在地面上出現的時候,身上常有許多潮濕的泥點。
蟬的幼蟲初次出現于地面,常常在鄰近的地方徘徊,尋求適當的地點——一棵小矮樹,一叢百里香,一片野草葉,或者一根灌木枝——脫掉身上的皮。找到就爬上去,用前爪緊緊地把握住,絲毫不動。
(1) 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給加點字注音。
汁yè( ) 罅隙( ) 灌木( )
(2) 文中有錯別字的一個詞是 ,這個詞的正確寫法是 。
(3)“徘徊”在文中的意思是 。
(4)仿照文中劃線句子,再續寫一句。
教學目標
能正確朗讀課文,掌握本課生字詞。
學習先抑后揚的寫法。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體味生命的意義。
2重點難點
學習先抑后揚的寫法。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體味生命的意義。
3教學過程 3.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同學們對蟬一定很熟悉,蟬是兒童的伴侶,蟬是夏天的歌手,但是你們知道蟬的一生為了一個夏天的歌唱,在黑暗地底下要努力奮斗6年,多則17年,我們該向蟬學點什么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哲理散文《蟬》(板書課題)。
活動2【活動】第一次“先學后教”(一讀課文,掃除生字詞)
自學指導:
請同學們輪讀課文,比比誰讀音準確、聲音洪亮,如有讀錯字音的,請其他同學舉手幫助糾正。(一人讀一段,如有讀錯字音的則說停,并引導學生更正教師板書。)
1、學生輪讀課文,教師板書學生讀錯的字詞??赡艹鲥e的有:收斂(liǎn):
聒聒(ɡuō)寬恕(shù) 顫(chàn)動
2、學生齊讀兩遍詞語。
活動3【活動】第二次“先學后教”(二讀課文,理清感情脈絡)
(一)先學
自學指導: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思考:
1、作者對蟬的感情有沒有變化?有什么變化?
2、作者通過哪些語句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呢?
(二)后教
1、請幾名學生先說,不恰當的地方,其他同學補充。
第1段“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聽了心煩”————煩
第2段“那么小,卻那么響,竟響徹一個夏天”————驚
第3——6段“等了17年,才等待一個夏天……
等秋風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結了” 嘆
“它為了生命延續,必須好好活著”
第7段“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聒聒”——恕
2、學生大聲朗讀課文中表現作者心情的語句,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學習先抑后揚的寫法。
活動4【活動】第三次“先學后教”(三讀課文,把握主旨)
自學指導:
作者對蟬的獨特的生命經歷的思考,似乎讓我們看清了作者要講述道理,能夠看出文章的主旨,那么《蟬》主旨是什么呢?大家邊讀課文邊從原文中找出一些標志性的句子。
1、學生邊讀課文邊找相關語句。
2、點名學生回答。
為了延續生命,必須好好活著。
哪管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的活過。(文眼)——不管生命如何短暫,必須要好好地活著。
活動5【練習】六、當堂訓練
完成研討與練習中的第一題。
蟬
課時設計 課堂實錄
蟬
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同學們對蟬一定很熟悉,蟬是兒童的伴侶,蟬是夏天的歌手,但是你們知道蟬的一生為了一個夏天的歌唱,在黑暗地底下要努力奮斗6年,多則17年,我們該向蟬學點什么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哲理散文《蟬》(板書課題)。
活動2【活動】第一次“先學后教”(一讀課文,掃除生字詞)
自學指導:
請同學們輪讀課文,比比誰讀音準確、聲音洪亮,如有讀錯字音的,請其他同學舉手幫助糾正。(一人讀一段,如有讀錯字音的則說停,并引導學生更正教師板書。)
1、學生輪讀課文,教師板書學生讀錯的字詞??赡艹鲥e的有:收斂(liǎn):
聒聒(ɡuō)寬?。╯hù) 顫(chàn)動
2、學生齊讀兩遍詞語。
活動3【活動】第二次“先學后教”(二讀課文,理清感情脈絡)
(一)先學
自學指導: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思考:
1、作者對蟬的感情有沒有變化?有什么變化?
2、作者通過哪些語句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呢?
(二)后教
1、請幾名學生先說,不恰當的地方,其他同學補充。
第1段“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聽了心煩”————煩
第2段“那么小,卻那么響,竟響徹一個夏天”————驚
第3——6段“等了17年,才等待一個夏天……
等秋風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結了” 嘆
“它為了生命延續,必須好好活著”
第7段“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聒聒”——恕
2、學生大聲朗讀課文中表現作者心情的語句,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學習先抑后揚的寫法。
活動4【活動】第三次“先學后教”(三讀課文,把握主旨)
自學指導:
作者對蟬的獨特的生命經歷的思考,似乎讓我們看清了作者要講述道理,能夠看出文章的主旨,那么《蟬》主旨是什么呢?大家邊讀課文邊從原文中找出一些標志性的句子。
1、學生邊讀課文邊找相關語句。
2、點名學生回答。
為了延續生命,必須好好活著。
哪管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的活過。(文眼)——不管生命如何短暫,必須要好好地活著。
活動5【練習】六、當堂訓練
完成研討與練習中的第一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