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19
這是在逆境中成長主題班會教案,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班會背景:
初三是孩子們成長的中轉站,這一階段,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都處于成長的關鍵點,很容易出現偏激、沖動等心理問題。我們初三、三班的學生,大多家庭條件優越,從小到大,沒受過什么挫折,一直是在家長的細心呵護下長大的,對挫折、困難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弱,面對生活學習中的不如意,有的孩子選擇堅強,但很多孩子卻在困難、挫折前流淚或向家長求助。為培養學生積極應對挫折的心態,增強學生意志力品質的鍛煉,經過一番深入思考與商討,我們把班會主題確定為《在挫折中成長》。
活動目的:
1、通過本次主題班會,使學生了解挫折在人生路上的不可避免性,正確認識挫折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從而培養學生積極應對挫折的心態,使學生樹立信心,讓挫折成為自己向上攀登的墊腳石。
2、幫助學生掌握正確對待挫折的辦法,提高應對挫折的能力,使他們在遭遇挫折時,能正確面對挫折,努力戰勝挫折,做生活的強者。
活動準備:
1、網上搜索關于“挫折”的個案。
2、全班發動撰寫關于自己求學生活中曾經遭遇到的“挫折”。
3、網上搜索古今中外名人從挫折中汲取力量,走向成功的實例。
4、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男子400米比賽畫面。
5、準備音樂《真心英雄》。
班會現場:
大屏幕出示: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400米半決賽比賽中,剛剛跑過了250米,英國黑人運動員德里克的腿傷復發了——右腿肌肉撕裂,他重重地跌倒在了跑道上!
班長:同學們,四年的奮斗,只為了此刻奧運會上的一博,但對這位運動員來說,四年,乃至更多歲月的努力、汗水白流,多年的夢想化為泡影。如果你是這位運動員,你會如何?
這就是挫折,它在我們每個人前進的路埋伏著,隨時準備著襲擊我們。
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祝愿他人萬事如意,心想事成,一帆風順等等,但在現實中,每一個人的生活道路都不可能是一條筆直、寬闊、平坦的大道,總是布滿坎坷與荊棘。坎坷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存在著,只不過或大或小罷了,它們就是我們平時所遭受的挫折。
面對忙碌的學習生活,成績不理想,他人的譏諷,解不完的難題,親人的叮囑等等,壓得同學們透不過氣來。于是,有的同學目標動搖了,斗志消沉了,面對挫折,該怎么辦?今天,我們特意召開《在挫折中成長》這樣一個主題班會,請同學們談談經歷、談談感受、談談應對措施。
背景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多媒體顯示貝多芬的生平簡介)
主持人甲:這首曲子的名字叫什么?是誰的作品?
學生: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主持人乙:你能說出他生命中最大的挫折是什么嗎?
學生: 貝多芬的一生雖遭遇許多不幸,但最殘酷的,莫過于三十歲后就為耳疾所苦,最后終至兩耳全聾。
主持人甲: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既是一部英雄史詩,也是他自己同命運抗爭的生動寫照。雖然貝多芬遭遇不幸,但他成功地戰勝了挫折。
第一篇章:了解挫折
背景:多媒體顯示鄧亞萍的成長經歷。
主持人甲:從鄧亞萍的乒乓球冠軍成長的道路中我們看到,一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實現自己的理想,不是一帆風順的,難免會“碰釘子”。“碰釘子”之后就會產生緊張、消極或煩躁的情緒反應。這種人生道路上的“碰釘子”,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挫折。
主持人乙:因此,挫折是指人有目的的活動受到阻礙時而產生的消極情緒反應。比如,鄧亞萍在聽到省隊不批準她加入時失聲痛哭,這就是她的有目的的活動遇到挫折時而產生的傷心情緒反應。
主持人乙:挫折不僅是指人們所遇到的失利、失敗和阻礙等,更指人們有目的活動受到阻礙后產生的緊張、消極、煩躁、傷心、氣憤等心理反應。
主持人甲:每一位名人成功的背后往往都隱藏著一個不平凡的故事。
主持人乙:你還能舉出一些偉人也曾遇到一些挫折的事例嗎?
學生:南朝的祖沖之,在當時極其簡陋的條件下,靠一片片小竹片進行大量復雜的計算,一遍又一遍,歷經無數次失敗,終于在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第七位。
學生:法國作家小仲馬,不靠其父之名氣,決定用自己的實力取得一番成就,他一次次地往報社寄稿,卻都被報社退了回來,但他沒有因此而失望,仍繼續創作,經過不懈的努力,最終著成了成名之作《茶花女》。
主持人甲:試想,如果祖沖之苦于那繁瑣的計算、屢次的失敗,而選擇了放棄,他能有這一番成就嗎?如果小仲馬忍受不了一次次退稿的打擊,不再繼續寫作,會有《茶花女》這部著作問世嗎?
主持人乙:由此可見,面對挫折,我們應該大膽地正視它、面對它。羅曼羅蘭說得好:"每個人心中都應有兩盞燈光,一盞是希望的燈光;一盞是勇氣的燈光。有了這兩盞燈光,我們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風濤的險惡了。"
主持人甲:下面我們再一起來聽聽愛迪生的感人故事。
發明大王——愛迪生
愛迪生很喜歡科學。他很小就在自己家的地窖里,儲存了幾百個各種試驗用的瓶子,建起了一個小實驗室。他把平時省吃儉用的錢,全部花在購買化學用品和化學儀器上。但光靠這個錢是不能滿足試驗需要的、于是,他就到火車上當賣報童。他每天清晨登車,晚上9:00后回家,搞完試驗常常到深夜才能休息。后來,他發現火車上行李車廂中有一間吸煙室未用,他就把家中地窖里的試驗品搬到這上來,堅持做化學試驗。在這里,他還學會使用陳設在這兒的一臺印字機,并能用電報號碼記錄當地新聞,辦了一份報紙。這份報紙大受歡迎,銷路可觀,此時他才12歲。有一天,火車搖晃,行李滑下來,把他試驗用的一支磷桿摔到地下,車廂立即著火。火被趕到現場的人撲滅了,可是車長卻打聾了他的耳朵,造成終身殘廢。車長還把他的"四輪實驗室"和"旅行印刷房"里的東西統統踢到車下。
困難和挫折沒有影響愛迪生搞科學實驗的決心,他又在家中建起了試驗室。遭電打、燒毀衣服,在試驗中是常有的事。有一次,他的臉部被硝酸燒得不成模樣了。既使這樣他也從不灰心。愛迪生最早所作的努力,大大有助于他以后的發明創造。但是,和其他偉大的發明家一樣,愛迪生所走過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他當過夜班電報生。在書攤和圖書館消磨很多精力。但由于幾次失業,最后不得不到紐約投奔朋友。
1914年12月深夜,愛迪生的制造設備被一場大火嚴重毀壞,他損失了約100萬美元和絕大部分難以用金錢來計算的工作記錄。第二天早晨,他在埋葬著他多年勞動成果的灰燼旁散步。這位發明家說:“災難有災難的價值,我們的錯誤全部燒掉了,現在可以重新開始。”
愛迪生在發明電燈的過程中,做了無數次失敗的實驗,總共試用了6000多種纖維材料,最終才確定用鎢絲來做燈絲,提高了電燈的使用壽命。他一生總共有1093項發明成果。
主持人甲:愛迪生的成就實在令人佩服,但更讓人佩服的是他面對挫折的勇氣。
主持人乙:人生旅途,難免會有困難、坎坷抑或是沉重的打擊。面對這些,你可以傷心,你可以悔恨,但重要的是不能喪失面對它的勇氣,要有勇氣戰勝自己。
主持人甲:同學們,你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挫折嗎?
學生:我在學習彈吉他的時候,把手給弄腫了,后來我干脆不學了……后來,再媽媽和老師的勸說下,我又克服困難,鼓足勇氣繼續練下去,終于取得了成功!
主持人乙:你真棒,是啊,遇到挫折之后是不能灰心的,下面是宋夢霞在練鋼琴時遇到的挫折故事。
戰勝自己,戰勝困難,才能讓夢想成真
宋夢霞
俗話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爸爸媽媽希望我有一技之長,在眾多的愛好中我選擇了彈鋼琴這項愛好。
爸爸媽媽幫我找了位鋼琴老師。于是我每星期上一節鋼琴課,每天練一小時鋼琴。聽著悅耳的琴聲我覺得很開心,從此我下定決心把鋼琴彈好,夢想當一名鋼琴家。我每天都堅持練琴,琴鍵在我手中彈出了美妙的歌聲,爸爸媽媽和老師都為我感到高興。在堅持了一年彈琴時間以后,暑假里老師帶我去鋼琴考級,結果沒過關,心里很難受,產生一種挫折感。我開始對鋼琴感到厭倦了,感覺彈琴枯燥無味,覺得當一名鋼琴家是一件多么艱難的事。我于是用各種理由來推脫彈琴,坐在鋼琴旁我心不在焉,心早就飛到小伙伴身旁,雙手不靈活了,五線譜也記不住了。這時媽媽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說:“孩子呀,當我們遇到挫折時不能選擇放棄,不能選擇逃避,要面對困難戰勝它,才能成為鋼琴家。”這時中央電視臺播放《冼星海》的故事,媽媽叫我看這部電視劇。我被冼星海面對挫折,永不放棄,永不退縮的精神所感動,我決心像冼星海學習。
在爸爸媽媽的鼓勵下,我又自信地坐在鋼琴旁。五線譜成了一只只快樂的小蝌蚪,黑白琴鍵成了我心中永遠跳動的音符。當我的小手彈奏出歡快的歌聲時,我感到驕傲、自豪。
我們每個人都有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要戰勝自己,戰勝困難,才能讓夢想成真
主持人甲:同學們,挫折在人生路上是不可避免的,我們不應該一遇到挫折就氣餒。 挫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經受挫折之后一蹶不振。所以,我們要分析挫折可能產生的原因。
主持人甲: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
學生:主要有自然因素,如氣候和自然災害,人世間的生老病死等。也有社會因素,如正義得不到伸張,家境貧寒會遭人“白眼”,個人遭到不公正的待遇等。
學生:將奮斗的目標定得過高,能力與期望值存在差距等。
主持人乙:
造成挫折的原因有許多:
第一,自然因素:它包括不能預測和及時防范的天災地變,比如1998年特大洪災使無數良田和房屋毀于一旦,人們妻離子散,無家可歸的憂愁及焦慮,2010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造成無數人無家可歸。這些自然因素由于不能及時預測和及時防范而使人們生活遭受巨大的挫折。
第二,人為因素:它包括家庭變故、學校教育不當、社會打擊造成青少年心理上的緊張、焦慮、恐慌和失落,以及個人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
比如父母簡單粗暴的態度會導致孩子情緒低落;沒有得到老師的關愛會使學生感到失落;醫務工作者錯打了一針慶大霉素,導致孩子藥物性耳聾,父親悲痛萬分;不能成為一名飛行員使人感到遺憾。
總之,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干擾,人們總會遇到這種或那種需要得不到滿足,愿望和目標的實現受到阻礙,即人們有目的的活動受到阻礙而產生消極情緒反應,這就是挫折。
第二篇章:善待挫折
主持人甲:通過上面的討論,同學可能會發現,同樣的挫折,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態下往往會有不同的結果。
主持人乙:誰能說一說,遇到了挫折后我們應如何對待呢?(以組為單位進行討論)
主持人甲:下面,先來聽聽我們大家的看法吧!看看他們面對挫折是如何看待的。
學生:挫折可以教育人,挫折常常在我們對社會、對自身認識不清,或偏離目標,脫離實際的時候,亮出黃牌警告,使我們清醒過來。認識到環境和客觀的困難與障礙。看清自己行動的某些失誤或不妥。因此,挫折有助于我們修正自己的目標、行為、思想認識和處世方法。
學生:挫折可以磨練人,它能夠給人以心理壓力。使人調動全身的力量去克服困難,使人經受鍛煉,迅速成長成熟。有兩位外國社會心理學家曾對400位成功者進行調查,發現其中有四分之三的人都受到過各種挫折磨練。我國也有類似的統計,發現在成名的作家中,絕大多數都經歷過坎坷的人生道路。
一、活動背景:
當前的孩子們是家中的寶貝,心理難于承受,抗挫能力差,有的根本受不了半點委屈,通過心里健康教育和多彩的活動,正確引導學生形成堅強的個性品質、健全的人格。為此,舉行“在困難中微笑”主題班會。
二、活動目標:
1、使學生認識到人生旅途中難免遇到坎坷和挫折,應有駕馭挫折的各種能力和接受挫折的心理準備,有變挫折為動力的意識;
2、讓學生樹立信心,能夠正確對待挫折,提高抗挫能力,掌握正確對待挫折的辦法,學會做生活的強者。
三、活動準備
1、教室黑板上書寫“在困難中微笑”的藝術字。
2、全班發動撰寫關于自己生活中曾經遭遇到的“挫折”。
3、網上搜索古今中外名人從挫折中汲取力量、走向成功的實例。
四、活動過程:
(一)認識挫折
導入:人生是一條漫長的旅途。有平坦的大道,也有崎嶇的小路;有燦爛的鮮花,也有密布的荊棘。在這旅途上每個人都會遇到不如意,只是有大有小而已,這些崎嶇.荊棘和不如意,他們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挫折。
(二)了解挫折和感受挫折:
1、師:同學們在現實生活中也會遇到來自各方面的挫折,請同學們談談自己遇到的挫折故事,并談談受挫后的反應如何?(請同學們積極發言)
2、請同學談談偉人或名人是如何對待挫折的。
3、師生共同探討善待挫折的方法。
師:我們在遇到挫折后,會用哪些方法對待呢?
生:聽音樂、找人述說、寫日記等。
師:情傾訴法、音樂療法、轉移注意法。
師小結:挫折是人生的'一筆財富,從某種程度來說,它是我們事業成功的基石。經歷挫折,可以磨煉我們的意志,可以促使我們去學習更多的知識,
(三)欣賞歌曲《真心英雄》,并尋求榜樣的力量,戰勝挫折。
1、欣賞歌曲,并感悟其歌詞的涵義
師:相信同學們都喜歡遇到挫折有承受力的人。那么我們也不必怕挫折,剛才歌中唱得好“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它告訴我們:人必須經歷挫折,才能培養出堅忍不拔的抗挫折能力,要勇于正視挫折,磨煉自己,才能取得成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2、即興演講表心愿
五、結束活動
同學們,挫折和失敗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孟子說:“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巴爾扎克曾說:“挫折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于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于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我們要做生活中的強者,正確認識承受力,迎接新生活。
活動目的:
通過本次班會使學生了解挫折在人生路上的不可避免性;提高挫折的承受力,掌握對待挫折的正確方法。使學生樹立信心,讓挫折成為自己向上攀登的墊腳石。在遭遇挫折時,能善待挫折,努力戰勝挫折,做生活的強者。通過討論發言,使學生能夠正確對待挫折,提高抗挫能力,掌握正確對待挫折的辦法。
活動準備:
1、教室黑板上書寫“善待挫折——擁有高中生活的寶貴財富”的藝術字。
2、網上搜索關于“挫折”的個案。
3、全班發動撰寫關于自己求學生活中曾經遭遇到的“挫折”。
4、網上搜索古今中外名人從挫折中汲取力量,走向成功的實例。
5、準備音樂《真心英雄》
活動過程:
一、認識挫折
1、導入: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祝愿他人萬事如意,心想事成,一帆風順等等,但是恐怕并沒有人真的相信能夠象他人祝愿的那樣,那些祝福只是人們良好的愿望而已。在現實中,每一個人的生活道路都不可能是一條筆直、寬闊、平坦的大道,總是布滿坎坷與荊棘。坎坷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存在著,只不過或大或小罷了,它們就是我們平時所遭受的挫折。
2、個案分析
少年高士其遇到了什么問題?他是怎樣對待的?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相似的經歷,你是如何對待的呢?
二、了解挫折
1、談談同學心目中的能算得上“挫折”的事例
2、分析挫折可能產生的原因
三、感受挫折
1、請同學具體談談自己所經歷的一些挫折及受挫后的反應
2、請同學談談偉人或名人是如何對待挫折的。
3、談談古今中外因為受挫而一蹶不振的事例。
四、善待挫折
1、善待挫折
過渡:由上面的討論,同學可能會發現,同樣的挫折,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態下往往會有不同的結果。誰能說一說,遇到了挫折后我們應如何對待呢?
2、師生共同探討善待挫折的方法。
五、欣賞歌曲,并尋求榜樣的力量,戰勝挫折。(《真心英雄》)
注意事項或建議:
同學們,挫折和失敗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孟子說:“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巴爾扎克曾說:“挫折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于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于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我們要做生活中的強者,正確認識挫折,提高自身心理承受力,以適應我們這個競爭的社會。
活動效果及后記:本次班會由于精心組織,同學大多親身經歷過、遭遇過“挫折”,所以引起了同學們的共鳴,都積極發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想,效果良好。尤其是對于考試以后及時調節心態,對自己重新定位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學目標]:
3.通過本次主題班會,使學生知道挫折在人生路上的不可避免性。
4.通過師生、生生互動,使學生掌握對待挫折的正確方法,善待挫折,戰勝挫折,做生活的強者。
[教學過程]:
一、認識挫折
1.引入
師(開場白):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祝愿他人萬事如意,心想事成,一帆風 順等等,但是有時那些祝福只是人們良好的愿望而已。在現實中,每一個人的生活道路都不可能是一條筆直、寬闊、平坦的大道,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困難、坎坷。應該說坎坷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存在著,只不過或大或小罷了,它們其實就是是我們平時常說的挫折。
2.故事舉例
1984年,可口可樂公司遭到百事可樂公司強有力的挑戰,為了扭轉不利的競爭局面,可口可樂公司把重任交給了塞吉諾·扎曼。扎曼采取更換可口可樂的舊模式,標之以“新可口可樂”,并對其大肆宣傳。在新的營銷策略中,扎曼犯了一個嚴重錯誤,他自以為是,根本就沒有考慮到顧客口味的不可變性,他將老可口可樂的酸味變成甜味,這就違背了顧客長久以來形成的習慣。結果,新可口可樂成為繼美國著名的艾德塞汽車失利以來最具災難性的新產品,以至79天后,“老可口可樂”就不得不重返柜臺支撐局面---改為“古典可樂”。扎曼的失敗對他在公司的地位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不久,飽受攻擊的他黯然離職。當扎曼離開可口可樂公司以后,有14個月他沒有同公司中的任何人交談過。對于那段不愉快的日子,他回憶到:“那時候我真是孤獨啊!”但是他沒有關閉任何門路。他和另一個合伙人開辦了一家咨詢公司,在亞特蘭大一間被他戲稱之為“扎曼市場”的地下室里,他操縱著一臺電腦,一部電話和一部傳真機,為微軟公司和釀酒機械集團這樣的著名公司提供咨詢。他的信條是:“打破常規,敢于冒險”。在這個信條的指引下,扎曼為微軟公司、米勒·布魯因公司為代表的一大批客戶成功地策劃了一個又一個發展戰略。最后,甚至連可口可樂也來向他咨詢,請他回來整頓公司工作,可口可樂公司總裁羅伯特也承認:“我們因為不能容忍錯誤而喪失了競爭力,其實,一個人只要運動就難免有摔跟頭的時候。
3.學生討論
(1)扎曼是怎樣離開可口可樂公司的?
(2)扎曼離職時是什么心情?他的信條是什么?
師:從扎曼的例子看,挫折,不論是人格上使人蒙受屈辱的,還是破壞個人形象的,有時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么糟糕。扎曼能在7年后殺回可口可樂公司,重塑形象,并且事業蒸蒸日上,其他人也可以象他一樣,不怕失敗,敢冒風險,相信失敗的境遇會有改觀。
二、感受挫折
2.談談同學自己所經歷的一些挫折
師: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人生理想,有一個奮斗的目標。有志者總會不斷地努力,向著自己的人生目標邁進,但在奮斗的過程中,總難免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擋住你前進的腳步。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就會產生不安、失意等情緒體驗,并伴隨著相應的外部行為反應,這就是挫折。
2.談談受挫后的反應如何
3.談談偉人或名人遇到的挫折
4.談談古今中外因為受挫而一蹶不振的事例
三、善待挫折
1.談談偉人或名人是怎么對待挫折的?
生:討論
過渡:由上面的討論,同學可能會發現,同樣的挫折,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態下往往會有不同的結果。誰能說一說,遇到了挫折后我們應如何對待呢?
3.師生共同探索對待挫折的方法:
① 科學的分析現實
② 客觀的認識自我
③ 換個角度看問題
過渡:遇到挫折,你會尋求幫助嗎?你會尋求怎樣的幫助?
④ 尋求幫助,組織各種力量來共同解決難題
過渡:欣賞歌曲《真心英雄》,并感悟其歌詞的涵義,并尋求榜樣的力量,戰勝挫折。
師:剛才歌中唱得好“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講出了:人必須經歷挫折,才能培養出堅忍不拔的抗挫折能力,要勇于正視挫折,磨煉自己,才能取得成功。正向我們班級所貼標語所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難道不是真實的寫照嗎?
⑤ 相信自己,決不輕言放棄
過渡:卓越的人一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里百折不撓——貝多芬
四、結束語
師:最后我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作為今天的結束
一個失意的年輕人向一位哲人請教成功的秘密。哲人遞給他一顆花生說:“用力捏捏它。”年輕人用力一捏,花生的殼便碎了,剩下花生仁。然后,哲人教他在搓搓它,結果,紅色的皮也被搓掉了,只留下了白白的果實。
哲人再教他用力捏捏,年輕人迷惑不解,但還是照著做了。可是,不論他如何用力,卻怎么也捏不碎這顆花生仁。哲人同樣教他再搓搓它,結果仍是徒勞無功。
最后,哲人語重心長地告誡年輕人:“雖然屢受打擊與磨難,失去了很多的東西,但始終都要擁有一顆堅強不屈的心,這樣才會有美夢成真的希望啊。”
聯系到自身,我們現在有很多人一時間失意了,受到挫折了,幾次成績考的不理想就心灰了,志窮了。有的,還要怨天尤人,卻很少想過是否給自己打造了一顆堅強不屈的心。如果,一個人連一顆面對磨礪和困難的心都沒有,那么,還有誰會賦予你成功的希望呢?
我相信通過本節班會課,同學們肯定還會有很多想法,如果愿意的話,可以寫在周記本上,我很愿意與你們一起分享、交流,更樂意與你們一起來面對挫折。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