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17
這是掌聲教學設計一等獎四川樂山,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材簡析】
本課生動地記敘了身患殘疾而憂郁自卑的小英在上臺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變得樂觀開朗的故事。告訴我們:人人都需要掌聲,尤其是當身處困境的時候;要珍惜掌聲,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全文共7個自然段,可分為4段(1:2-4;5-6;7)。課文以小英的感情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多次寫到小英的神態與動作。因此,知道學生朗讀課文,了解小英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內涵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9個二類字。理解生詞意思。
通過本課的學習,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對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正確地看待自己。
【教學準備】
生字卡、圖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目的要求】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一、導入揭題
1、我們鼓掌時發出的聲音叫什么?(板:掌聲)
2、我們常常會在什么情況下聽到掌聲?
3、預習了渴望呢,知道文章寫誰為誰鼓掌?為什么事鼓掌?
二、初讀課文
1、師范讀。
2、生自讀課后生字詞。
3、師出示詞語,檢查認讀情況:
班里 愿意 投向 調來 情況 持久 講述 交談
珍惜 慢吞吞 困境 殘疾 猶豫 驟然 鞠躬 舞蹈
理解:
持久:保持的時間長。
困境:捆那的處境。
猶豫:拿不定注意。
驟然:突然。
4、讀課文。
5、指名分節朗讀課文,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6、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①寫小英因患有殘疾而憂郁、自卑。
②老師由于不了解情況而讓小英上臺演講,小英在同學們的掌聲中上臺演講,獲得成功。
③同學們的掌聲使小英鼓起了生活的勇氣,不再憂郁了。
④點明中心:人人都需要掌聲。
7、每組各讀一段。
三、書寫生字
1、師指導寫班境愿。
2、生習字,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目的要求】精讀課文。
一、復習
1、認讀詞語。
2、說出文章各段的內容。
二、精讀訓練
1、揭示句子:說也奇怪,從那次演講以后,小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2、自由讀課文,思考:
①說也奇怪,你認為奇怪還是不奇怪?為什么?
②那次,指的是哪次?
③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小英有哪些變化?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
3、討論:
①(不奇怪。在大家的掌聲鼓勵下,小英不再自卑,鼓起了生活的勇氣,并不奇怪。用說也奇怪,表達的是一種為小英的轉變感到高興的心情。)
②(略)
③小英以前是什么樣子?默讀課文,畫出有關的語句。
后來呢?練讀像變了一個人似的走進了舞蹈房。
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莫大§4,復述那次演講的經過。練讀小英來信中說的話。你認為大家注視的餓目光包含著什么?為什么?
出示:是啊,人人都需要掌聲獻給別人。
這段話告訴我們什么?你是怎樣理解的?
小英處于什么困境?
掌聲指什么?(人與人之間的尊重、關心、鼓勵和幫助)
齊讀。
4、練背§4。
三、感情朗讀全文
四、質疑釋疑
五、作業
1、抄寫詞語。
2、背誦§4。
3、完成練習冊。
板書:
21
掌聲
珍惜別人的掌聲
把掌聲獻給別人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 “ 愿意、姿勢、似的、慢吞吞、憂郁、猶豫、鼓勵 ” 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3、了解英子憂郁的原因后果,因兩次掌聲后,她變成了一個自信、開朗的人。
4、體會兩次掌聲里的深刻含義,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懂得主動地關心別人、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角色體驗、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等方法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后的心理變化。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會同學們對英子的真誠關心、鼓勵,激發孩子們對身邊那些弱者的尊重與關愛,并且做一個自強不息的人。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后的變化。
教學難點:
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來聽課的老師真多,你們想用什么來表示對他們的歡迎呢?
2、掌聲這么熱烈,你們真是一群熱情好客的孩子。這么多老師來聽課,大家緊張嗎?
3、這么自信,不過,陳老師有點兒緊張,我很想聽到同學們給我的掌聲。
4、謝謝同學們的支持。每一次掌聲背后都包含著不同的意思,有時掌聲會給你勇氣,有時掌聲會讓你特別高興,還有的時候掌聲讓你那樣的自信。今天我們來學習新的課文《掌聲》,看看課文中的掌聲有什么含義。
5、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二、走近人物,感受“ 情感” 變化。
(一)、感受英子的憂郁、自卑。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找出英子因掌聲而改變的段落。
2、指名反饋。(第四自然段)
3、糾正讀音:憂郁、猶豫
4、讀準句子:從那以后,英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憂郁。
5、“從那以后”指的是什么時候?
6、以前的英子為什么會這么猶豫?老師請同學們默讀第一自然段,畫出有關的句子。
7、指導朗讀:因為她得過小兒麻痹癥,腿腳落下了殘疾,不愿意讓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
8、句式轉化,理解英子憂郁的前因后果。
9、說話練習:什么時候,英子會默默地干什么?
10、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11、從“默默”這詞,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英子?
過渡:多么憂郁、自卑的小英呀!她幾乎對自己、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幸好有一件事徹底改變了她,讓我們來看看她最終變 成什么樣子的!
(二)、感受英子的開朗、自信。
1、老師帶讀:從那以后,英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憂郁。她和同學們一起一起游戲說笑,甚至在一次聯歡會上,還讓同學們教她跳舞。
2、此時的英子上課時會干什么?下課時會干什么?此時的她還會做什么?(引導說話時的語氣。)
3、那么此時展示給我們面前是一個怎樣的英子呢?
4、指導朗讀第四自然段。
(三)、瀏覽課文,概括英子情感變化原因。
1、憂郁、自卑的英子,為什么會變成自信、開朗了?
2、課文寫了幾次掌聲,找到句子讀一讀,看看每次掌聲是在什么時候響起的?
3、指名反饋兩次掌聲的句子。
三、品析段落,體會“ 情感” 變化原因。
(一)理解英子為什么猶豫。
1、引導學生抓住動作、神態描寫體會猶豫背后的痛苦、無奈。
2、通過指導朗讀,感受英子的情感。
(二)體會兩次掌聲的含義
1、體會第一次掌聲的含義。
(1 )抓關鍵詞“ 驟然間” 體會掌聲含義。
(2 )請學生在“ 掌聲” 處填白。借“ 在掌聲里,你想對英子說什么?” 一問,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掌聲的含義,相機指導朗讀。
2、體會第二次掌聲的含義。
利用填白的方式,幫助學生體驗第二次掌聲的含義。
(三)體會兩次掌聲給英子帶來的變化。
(1 )比較兩次“ 一搖一晃” 的不同。
(2 )引讀第四自然段,回扣對掌聲的理解。
(四)在體會掌聲含義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課文主要內容的概括。(抓關鍵詞語)
四、聯系生活,抒發情感
同學們,這掌聲,不但在故事會上讓英子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以后的幾年,也深深地影響了英子的生活。難怪她在給我的來信中,還深有感觸地說——出示英子的信。
英子忘不了的僅僅是同學們的`掌聲嗎?她更忘不了的是什么呢?
從同學們的掌聲里,從英子的變化中,同學們肯定會有自己的想法。
出示小練筆:
我想對同學們說:“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想對英子說:“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想對自己說:“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想對_________ 說:“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總結全文
是啊,人人都能主動關心、鼓勵別人,并能珍惜別人對自己的關心、鼓勵,我們的生活一定會更加美好。
附:板書設計
29、掌聲
鼓勵
自卑————→自信
贊揚
時間:2020-12-17 11:00:17 教案 我要投稿
《掌聲》的優秀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掌聲》的優秀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掌聲》的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愿意、姿勢、似的、慢吞吞、憂郁、猶豫、鼓勵”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3、了解英子憂郁的原因后果,因兩次掌聲后,她變成了一個自信、開朗的人。
4、體會兩次掌聲里的深刻含義,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懂得主動地關心別人、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角色體驗、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等方法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后的心理變化。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會同學們對英子的真誠關心、鼓勵,激發孩子們對身邊那些弱者的尊重與關愛,并且做一個自強不息的人。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后的變化。
教學難點:
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來聽課的老師真多,你們想用什么來表示對他們的歡迎呢?
2、掌聲這么熱烈,你們真是一群熱情好客的'孩子。這么多老師來聽課,大家緊張嗎?
3、這么自信,不過,陳老師有點兒緊張,我很想聽到同學們給我的掌聲。
4、謝謝同學們的支持。每一次掌聲背后都包含著不同的意思,有時掌聲會給你勇氣,有時掌聲會讓你特別高興,還有的時候掌聲讓你那樣的自信。今天我們來學習新的課文《掌聲》,看看課文中的掌聲有什么含義。
5、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二、走近人物,感受“情感”變化。
(一)、感受英子的憂郁、自卑。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找出英子因掌聲而改變的段落。
2、指名反饋。(第四自然段)
3、糾正讀音:憂郁、猶豫
4、讀準句子:從那以后,英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憂郁。
5、“從那以后”指的是什么時候?
6、以前的英子為什么會這么猶豫?老師請同學們默讀第一自然段,畫出有關的句子。
7、指導朗讀:因為她得過小兒麻痹癥,腿腳落下了殘疾,不愿意讓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
8、句式轉化,理解英子憂郁的前因后果。
9、說話練習:什么時候,英子會默默地干什么?
10、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11、從“默默”這詞,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英子?
過渡:多么憂郁、自卑的小英呀!她幾乎對自己、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幸好有一件事徹底改變了她,讓我們來看看她最終變成什么樣子的!
(二)、感受英子的開朗、自信。
1、老師帶讀:從那以后,英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憂郁。她和同學們一起一起游戲說笑,甚至在一次聯歡會上,還讓同學們教她跳舞。
2、此時的英子上課時會干什么?下課時會干什么?此時的她還會做什么?(引導說話時的語氣。)
3、那么此時展示給我們面前是一個怎樣的英子呢?
4、指導朗讀第四自然段。
(三)、瀏覽課文,概括英子情感變化原因。
1、憂郁、自卑的英子,為什么會變成自信、開朗了?
2、課文寫了幾次掌聲,找到句子讀一讀,看看每次掌聲是在什么時候響起的?
3、指名反饋兩次掌聲的句子。
三、品析段落,體會“情感”變化原因。
(一)理解英子為什么猶豫。
1、引導學生抓住動作、神態描寫體會猶豫背后的痛苦、無奈。
2、通過指導朗讀,感受英子的情感。
(二)體會兩次掌聲的含義
1、體會第一次掌聲的含義。
(1)抓關鍵詞“驟然間”體會掌聲含義。
(2)請學生在“掌聲”處填白。借“在掌聲里,你想對英子說什么?”一問,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掌聲的含義,相機指導朗讀。
2、體會第二次掌聲的含義。
利用填白的方式,幫助學生體驗第二次掌聲的含義。
(三)體會兩次掌聲給英子帶來的變化。
(1)比較兩次“一搖一晃”的不同。
(2)引讀第四自然段,回扣對掌聲的理解。
(四)在體會掌聲含義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課文主要內容的概括。(抓關鍵詞語)
四、聯系生活,抒發情感
同學們,這掌聲,不但在故事會上讓英子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以后的幾年,也深深地影響了英子的生活。難怪她在給我的來信中,還深有感觸地說——出示英子的信。
英子忘不了的僅僅是同學們的掌聲嗎?她更忘不了的是什么呢?
從同學們的掌聲里,從英子的變化中,同學們肯定會有自己的想法。
出示小練筆:
我想對同學們說:“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對英子說:“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對自己說:“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對_________說:“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總結全文
是啊,人人都能主動關心、鼓勵別人,并能珍惜別人對自己的關心、鼓勵,我們的生活一定會更加美好。
附:板書設計
29、掌聲
鼓勵
自卑————→自信
贊揚
教材分析
小學語文課文《掌聲》是第七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生動地記敘了一個原本自卑的殘疾女孩在同學們鼓勵與愛的掌聲中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這篇感人至深的課文為我們提供了情感教育的素材。為此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從文本出發,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揣摩與體會,去感知小英掌聲前后的變化,使他們在愛的熏陶下感情得到升華,也在掌聲中經歷成長的喜悅。
學情分析
1、 說學情
現在的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生活優越。對于身患殘疾的小朋友在生活與學習中會有多大的困難,需要用多大的努力去克服,他們是很難,甚至根本無法體會到的。
再者,由于獨生子女的普遍現象,造成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很少會去主動關心周圍的人或事,特別是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要能夠體會課文中所表達出來的這樣一種同學間的互相支持與鼓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2、 設計理念
充分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積極學習,設計好疑難點,給學生一臺階。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充分參與,自主學習。我在這堂課內,每個環節仔細考慮所設計的教學環節的難易度,以便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學習的可能。
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是課堂的主人,老師應該讓孩子在課堂上盡情展示自己,還孩子發展的空間。
3、 教具準備
歌曲《掌聲響起》、《愛的奉獻》;小紅花一朵;學生準備卡片。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掌聲、文靜、愿意、姿勢、輪流、情況、慢吞吞、注視、熱烈、持久、平息、情緒、講述、普通話、動聽、鼓勵”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懂得要主動地關心,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4、抄寫最讓自己感動的句子。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在掌聲響起的前后內心的變化。
2、難點: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