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13
這是秋浦歌其十五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資料,自主學習,正確理解詩意,入情入境地背誦詩歌;
2、咀嚼和體味重點詞語的蘊味,反復誦讀,想象詩歌中描繪的火熱勞動場面,體會勞動的快樂,受到心靈的熏陶和滋養(yǎng);
3、對比參讀,感悟詩中瑰麗的想象,神奇的語言,以及詩人樂觀豁達的情懷。
[教學重點]
背誦詩歌,在對比中領(lǐng)悟李白詩歌的藝術(shù)特色,學習他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教學難點]
想象詩中的意境,感悟詩歌的語言特色。
[教學過程]
一、賽詩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1、師:李白是唐代詩壇上的一顆巨星,被歷代文人稱為“詩仙”。(板書“李白”)李白性格豪爽,好飲酒,酒后靈感潮涌,出口成詩,他的好朋友杜甫《飲中八仙歌》贊道:“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2、生根據(jù)自己積累的材料簡單介紹李白;
3、生背誦積累的李白詩,比比誰記得多,背得好。
[知人論詩,整體觀照,是學習古詩的一個重要方法。解讀詩人,誦讀詩篇,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
二、層層引領(lǐng),重塑詩中意境
1、師:李白一生也寫了大量詩歌,但有一首卻是我國浩如煙海的古典詩歌中極為罕見,極為珍貴的,這就是《秋浦歌》。(出示《秋浦歌》其十四: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 歌曲動寒川。)
2、生自由練讀詩歌,然后指名讀,把詩讀通讀順;
3、指導理解詩意。
師:我們學古詩僅僅知道詩的讀音還是不夠的(板書:知音),還要理解古詩的意思。(板書:明意)如何來理解古詩的意思?你們以前用過什么好辦法?(生匯報,師簡單指導,抓住了解詩人,借助注解,結(jié)合課外資料等方法。)
師:接下來,就運用你最喜歡的方法,自己試著說一說這首詩的意思。如果有困難可以問同桌或老師。
4、學生結(jié)合課外搜集的資料自學,然后匯報。師指名說詩的大意,疏通詩意后追問:
①詩開頭的“爐火照天地, 紅星亂紫煙。”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象?(一幅色調(diào)明亮、氣氛熱烈的冶煉場景:爐火熊熊燃燒,紅星四濺,紫煙蒸騰,廣袤的天地被紅彤彤的爐火照得通明。)
②從“照”和“亂”這兩個看似平常的字眼,你體會到了什么?(詩人的新奇、興奮、驚嘆之情。)
③“赧郎”指什么?讓你聯(lián)想到什么?(聯(lián)想到工人健美強壯的體魄和勤勞、樸實、熱情、豪爽、樂觀的性格。)
④他們唱的什么歌?歌聲果真把寒川激蕩了么?(這是詩人的獨特感受,是夸張之筆,卻極為傳神。揭示出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他們豐富的情感和美好的情操,字里行間飽含著詩人的贊美歌頌之情。)
⑤小結(jié):在詩人神奇的畫筆下,光、熱、聲、色交相輝映,明與暗、動與靜烘托映襯,鮮明、生動地表現(xiàn)了火熱的勞動場面,酣暢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煉工人的形象。
5、指導朗讀,想象詩中營造的意境。(自由讀→齊讀→閉眼讀,想象:你仿佛看見了什么?聽見了什么?板書“想象”。)
6、播放課件(舊時冶煉工人煉鐵時的場面),齊讀這首詩歌,再背誦。并說說從中體會到詩人什么樣的感情,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
[感悟古詩,重要的是體味詩句背后的情感和蘊味。只有抓住詩歌意境的重建,才能成功實現(xiàn)這種感悟,突破難點。]
三、比照《憫農(nóng)》,體味詩人情感
1、師:那還學過哪些有關(guān)勞動的古詩?(指名背誦,相機出示配有圖片的課件——李紳《憫農(nóng)》其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2、當這兩首古詩擺在我們面前時,你有何發(fā)現(xiàn)?(生對比朗讀,說說有什么相同與不同的地方。抓住:①描寫場面不一樣:一首描寫農(nóng)民在烈日下辛苦鋤地,一首描寫氣氛熱烈的冶煉場景;②表達的情感不一樣:一首悲憤、抑郁,感慨一粥一飯來之不易,暗斥侵奪農(nóng)民勞動果實的剝削階級,一首字里行間飽含詩人的贊美歌頌之情;③語言風格不一樣:一首急切悲憤,抑郁難伸,一首酣暢淋漓,熱烈奔放。)
3、你從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詩人李白奔放的激情,浪漫的手法,他的詩歌所散發(fā)出的感人藝術(shù)力量。)
4、交替互讀兩首古詩。
[常言道:“不比不知道,一比全明了。”比較是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重要途徑。比較教學用得好,用得巧,對幫助學生鞏固、歸納知識,提高比較、鑒賞能力,加強文本之間知識遷移,有著很好的效果。]
四、再比生輝,品悟語言魅力
1、李白在秋浦寫的組詩《秋浦歌》其十五更是傳唱千古。(出示課件: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2、杜甫筆下的“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贊揚的是李白,你能從這首詩中找到他稱贊的理由嗎?
3、生自由讀后匯報,教師引導:
①詩中最鮮明的特色是什么?(比喻獨辟蹊徑,出乎常情而又入于心,讓人感到詩人壯志未酬,人已先老的長嘆疾呼實堪同情。)
②“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是怎樣的一種氣勢?(劈空而來,如大潮奔涌,似火山爆發(fā),駭人心目,不能不使人驚嘆詩人的氣魄和筆力。)
③這是一首抒憤詩,它與《秋浦歌》其十四場景不同,人物不同,情緒不同,但細心的你還是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的相同之處的。(生答,師板書“激情奔放、浪漫手法、樂觀豁達”)
4、指名讀→齊讀→表演讀。
[烏申斯基說:“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來了解世界上的一切。”這里運用橫比,不僅大大拓展古詩解讀的文化背景,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而且陶冶了他們的情操。]
五、拓展延伸,多元抒發(fā)情懷
1、師:這就是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就是不愿“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 的李白,就是吟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李白。讓我們再來讀一讀他的其它詩作吧!(出示課件:李白詩《贈汪倫》、《望廬山瀑布》、《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等,配樂齊讀,指名讀,輪讀。)
2、師:同學們,請用一句飽含你的深情的語句,說一說你心中的李白。
3、小結(jié):打開他的詩集,這一類詩歌幾乎篇篇似錦,字字如珠,使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但無一不是從積極方面熱情歌頌,很少消極悲觀情緒。今天,我們欣賞到的只是蒼海一粟。如果課下你能去讀、去品、去積累,相信那時的你會“腹有詩書氣自華”。(板書“腹有詩書氣自華”)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了解詩歌大意,感受詩人描繪的火熱勞動場景及對勞動者不辭*苦的贊美。
二、教學過程:
(一)讀詩題,師作簡要提示,理解詩題,簡介作者。
秋浦歌:地名,在今安徽省貴池縣西,是唐代銀和銅產(chǎn)地之一。
(二)自由朗讀古詩,結(jié)合課文*圖,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
思考:
1、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什么人物?
2、哪些詩句寫景?哪些詩句寫人?(指名讀)
3、詩人是在什么時候看到這一景象?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深入理解詩句。
1、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引導學生理解“照”、“亂”在詩句中的意思,鼓勵學生看圖讀詩句理解詩意:熊熊的爐火映紅了天和地,紅星在升騰的紫煙中飛濺。
2、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這是個怎樣的夜晚?在這樣一個月光如水的夜晚,臉膛紅彤彤的冶煉工人在做什么?(一邊勞動,一邊唱歌。)
勞動者的歌聲聽來怎樣?(理解“動寒川”)
3、齊讀古詩,說說作者為什么要寫這首詩?
(四)用自己的話說古詩的大意。
(五)指導朗讀。
(六)練習背誦。
(七)布置學生整理曾經(jīng)學過的詩人李白的作品。
教學要求:
1. 知識與技能
① 了解詩歌大意,感受詩人描繪的火熱勞動場景。
②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過程與方法
通過各種方式的讀,來促進對詩的理解。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① 體會詩人贊美了不辭辛苦為他人釀造幸福的勞動者的真摯感情。
② 激發(fā)學生熱愛勞動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關(guān)鍵: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了解詩歌大意,感受詩人描繪的火熱的勞動場景,體會詩人贊美勞動者的真摯感情。
教學準備:
1. 課文及插圖投影。
2. 與課文內(nèi)容相匹配的勞動場面圖片。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 師出示圖片。請大家觀看。
2. 指名說,看到什么,用一、二句話介紹。
如:熊熊的爐火,映紅了工人們的臉龐,火星四濺。工人們一邊干活一邊唱著歌。
3.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李白的《秋浦歌》,看看這位偉大的詩人是怎樣介紹這一場面的。
二. 揭題,釋題
1.板書:秋浦歌
2.讀題,釋題
秋浦:在今安徽省貴池縣西,是唐代銀和銅的'產(chǎn)地之一。
秋浦歌:贊美秋浦冶煉工人的詩。
三.簡介詩人
四.初讀古詩,激發(fā)情感
1.投影課文。
2.自由讀。
(1)讀準字音,讀流利。
(2)用鉛筆畫出朗讀節(jié)奏,試著讀出節(jié)奏、韻味。
爐火∕照∕天地,
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
歌曲∕動∕寒川。
3. 匯報讀。
(1) 正音:赧(nǎn)
(2) 指名讀文。
4. 教師激情范讀。
五.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1.齊讀。
2.分小組討論,理解詩意。
3.匯報補充。
4.師生共小結(jié)。
(1)詩意:熊熊的爐火映紅了天和地,火星在升騰的紫煙中飛濺。臉膛紅彤彤的工人冶煉在月光如水的夜晚,一邊勞動一邊歌唱,嘹亮的歌聲使冰冷的河水都蕩漾起來了。
(2)理解下列詞語。
①紫煙:冶煉淬火時升騰起的煙,顏色較紅,在夜色中帶紫。
②赧郎:指被爐火映紅了臉龐的冶煉工人。
③寒川:冰冷的河水。
5. 指名說說詩意。
6. 想象工人勞動的情景。
六.感情朗讀,體會情感
1.指導有感情朗讀。
2.討論:這首詩表達了什么情感?
3.匯報、小結(jié)。
詩人描繪了一幅瑰麗壯觀的秋色冶煉圖,贊美了不辭辛苦為他人釀造幸福的勞動者,抒發(fā)了作者對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和質(zhì)樸的勞動者的由衷的贊美和欽佩之情。
七.感悟?qū)懛ǎ肺对娞N
1.學生默讀詩歌。
2.師生共同交流寫法、品味詩韻。
①詩歌前兩句側(cè)面展現(xiàn)一個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第一句是全景,景色非常壯觀;第二句是近景,瑰麗多彩。
后兩句正面描寫緊張勞作的冶煉工人。從“赧郎”二字,可以聯(lián)想到他們健美強壯的體魄和勤勞、樸實、熱情、豪爽、樂觀的性格。“歌曲動寒川”,是夸張之筆,卻極為傳神。 “赧郎”句描繪了明月、爐火交映下冶煉工人的面部肖像,后一句則揭示出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
②工人們這種樂觀向上,團結(jié)互助的精神面貌,給了詩人以強烈的內(nèi)心震撼。詩歌的前三句主要是通過畫面來表達詩人內(nèi)心所受到的視覺沖擊,在詩歌的結(jié)尾,則是通過歌聲來重現(xiàn)詩人所感受的聽覺震憾。
③詩人的筆下,火、熱、聲、色交相輝映,明暗、冷熱、動靜烘托映襯,生動地表現(xiàn)了勞動場景,酣暢淋漓地塑造了冶煉工人的形象。
3. 欣賞詩,美讀詩。
4. 指導背誦。
八.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背一背李白其他的詩。
2.讀一讀贊美勞動者的詩或名言。
九.布置作業(yè)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并背誦。
教材分析:
《秋浦歌》第十四首詩的題材非常特殊,寫的是正在從事緊張勞動的冶煉工人,這類形象不但在李白的詩中是絕無僅有,而且就是在中國整個詩歌藝術(shù)寶庫中,也是十分罕見的,工人們這種樂觀向上,團結(jié)互助,不畏艱辛的精神面貌,作者由衷地發(fā)出贊美和欽佩之情。
教學目標:
1、讀懂古詩,了解古詩所描寫的熱火朝天的勞動情景,從中感受勞動者積極向上、不畏艱辛的精神。
2、認識“赧”字,理解詩句的意思。
3、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古詩描寫的勞動場景,從中感受勞動者積極向上,不畏艱辛的精神。
2、通過詩歌讀懂李白的心。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課前交流
師:出示改編現(xiàn)代小詩《相逢是首歌》
相逢是首歌
同行是你和我
心兒是年輕的太陽
真誠也活潑
相逢是首歌
歌手是你和我
心兒是永遠的琴弦
堅定也執(zhí)著
生:誦讀(個別)
師:相逢是首歌,同學們,你為我們的相逢有什么話想說的?
生:自由說
師:愿我們的相逢是一首友誼的歌,是一首豪邁的歌,是一首催人奮進的歌……為我們的相逢而熱烈地鼓掌吧!
(以詩會詩,帶學生進入詩的意境,同時對學情進行模底,了解借班學生的朗誦水平及感悟能力)
二、詩海遨游,誦詩入題。
師:剛才同學們讀詩的感覺,就知道大家心里肯定裝了不少的詩歌。隨便背一背詩歌,哪個先來?
生:自由背誦
師:(以同學背誦李白詩為契機)這是一首李白的詩,誰還能背他的詩歌?
生:自由背誦
師:真不錯!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李白的一首詩歌。(課件出示詩歌)
三、初讀詩歌,讀通讀順
師:請一位同學來讀讀。
生:點名反復讀,讀出問題(字音)
師:“赧”讀什么?指導書寫。
師:讀了這么多遍,同學們知道題目的意思嗎?
生:“秋浦”是一個地名,“歌”是歌頌的意思。
師:秋浦,在今天安徽貴池一帶,是唐朝銅、鐵的重要產(chǎn)地。李白在天寶年間,大概是李白52歲左右,也是他辭去翰林職位,離開長安,漫游生活的第十年,流寓于此,寫下了17首秋浦歌,本首是第十四首。這時期的李白生活是窘迫的,心情也很悲憤,但卻始終沒有喪失他的樂觀和自信。
生:齊讀
四、讀悟結(jié)合,感受畫面
師:俗話說:詩中有畫,畫里有詩。這首秋浦歌就是一幅壯觀的圖畫,同學們自由的誦讀,把你頭腦中首先呈現(xiàn)出來的印象最深刻的景物強調(diào)出來。
(學生自由誦讀,個性得到張揚。環(huán)節(jié)靈動,教師依據(jù)學生思路安排教學,目的構(gòu)建起那一幅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感受李白熱情謳歌勞動工人質(zhì)樸,樂觀向上的精神品格。)
1、預設環(huán)節(jié)一:“爐火”
師:為什么爐火在你的腦海里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板書“爐火”)
生:爐火紅艷艷,照亮了整個天地。
師:爐火還是怎樣的?你想到什么句子或詞語來形容這里的爐火?
師:從哪里體會到的?
生:照天地
師:是呀!天地之間一片紅彤彤,你覺得爐火照紅了哪?
生:工人們的臉龐、鐵鍬、河水、樹木、云彩、月亮……
師:(隨便指教室里的任何物件或人)這兒是紅的,這也是紅的,那兒也是紅的。惟宇茫茫,都籠罩在紅的天地里!面對此情此景,你最想做些什么?
生1:拿畫筆記錄此時的壯觀美麗!
生2:在這紅艷艷的世界里,我陶醉了,我只想一飽眼福,讓這美麗時刻永遠留在腦海里。
生3:激情燃燒的紅色浸潤著我,我詩興大發(fā),用詩歌記錄下此時的豪言壯語。(讀詩)
生4:我只想興奮的尖叫起來……
2、預設環(huán)節(jié)二:“紅星”、“紫煙”
師:從他的朗誦中,你似乎看到了什么?(板書:紅星)
生:飛濺的火花到處都是。
師:“紅星”是什么?“紫煙”又是怎么來的?
生:紅星是鋼花飛濺,紫煙是爐火太熱,燃燒了許多東西,而冒起來的輕煙。
師:紅星怎么樣?“亂”是什么意思?
生:紅星亂,亂飛亂濺的意思。
師:飛濺著的紅星可能會濺到哪兒?
生:工人的衣服上、臉上、手上、爐火中……
師:從這個“亂”字,你感受到什么?
生1:體會到了冶煉工人們非常辛苦,工作艱辛危險。
生2:我體會到了工作雖然艱苦,但是這些工人工作熱情很高。
生3:我體會到了火星飛舞,像夏夜的螢火蟲。
(以上預設環(huán)節(jié)畫面組合)
師:(課件出示現(xiàn)代煉鐵中鋼花四濺的畫面)
師:看到這種熱烈而壯觀的畫面,你最想吟誦詩中的哪兩句?
生: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師: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生1:只見爐火熊熊燃燒,映紅了整個天地,在夜幕中遠遠望去,景色非常壯觀;從爐中噴出一股股紫色的濃煙,時而有腥紅的火星從爐煙中歡快地跳出來。
生2:遠遠望去,爐中的火燒得正旺,紫色的煙霧不斷地向空中升騰。半空中煙霧裊裊。如劃過長空的流星跳的非常歡快。
師:面對如此壯觀的景象李白的心情如何?
生:興奮、欣喜、新奇、贊嘆……(帶上這份情感讀這兩句詩)
3、預設環(huán)節(jié)三:“赧郎”
師:你還想強調(diào)你腦海中的哪一幅畫面?(課件出示詩歌)
師:你強調(diào)的是一幅赧郎冶煉的畫面,“赧郎”什么意思?(板書:赧郎)
師:“赧”什么意思?赧的本意是因為羞愧而臉紅。冶煉工人為什么臉紅?
生1:因為熊熊燃燒的爐火烤紅了他們的臉。
生2:因為繁重的體力勞動,需要不停地出力,工人們各個使足氣力,臉掙的發(fā)紅。
生3:可能是在寒夜里凍得發(fā)紅,火光又映照更顯通紅。
生4:因為勞動的緊張,在月色的籠罩下和爐火的輝映中,一個個顯得精神煥發(fā),紅光滿面。
師:赧郎們個個臉紅通通的,工人們的心情如何?他們是怎么勞動的?
生1:繁重的體力勞動,并沒有壓垮他們,相反,他們在這種艱苦的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中,感到了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豪邁與振奮。
生2:激動,他們一邊揮汗如雨地工作,一邊情緒昂揚地放歌,那高亢的勞動號子,此起彼伏,響徹夜空,編織成一曲粗獷的勞動創(chuàng)造一切的贊歌,甚至使得寒冷的河水都為之激情蕩漾起來!
師:唱著歌兒勞動,是呀,“歌曲動寒川”,同學們想像一下,他們會唱什么歌呢?
生:(唱——)
師:想聽一聽嗎?(播放課件:冶煉圖配樂勞動號子)
師:這樣的勞動號子怎么樣?用一個詞語或一句話來形容。
生:高亢激昂、熱情奔放、扣人心弦、鼓舞人心……
師:這們的號子難道僅僅就是一首鼓舞人心的曲子嗎?這分明就是李白心中的一首?
生:贊歌
師:贊美了冶煉工人什么?
生:樂觀向上、熱愛勞動、積極進取……(板書)
師:這樣高亢的號子,這樣催人奮進的贊歌是該把冰冷的河水給震動了!但這能真地震動嗎?這是什么寫法?
生:夸張
師:你還知道以前學過的哪些詩句有夸張的修辭手法?
生1: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生2: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生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師:你覺得“動”僅僅就是震動的意思嗎?結(jié)合情景說一說它還可能是什么意思?
生1:我認為“動”的意思是驚動,因為詩中說是“寒月夜”,夜晚非常安靜,工人們的勞作,響亮的勞動號子驚動了寂靜的夜。(讀)
生2:我認為“動”的意思是“震動”,因為照亮天地的爐火就可以看出很多人在合作努力。他們一起發(fā)出的號子必定是震動河川的。(讀)
生3:我認為“動”的意思是“感動”,工人們勞動中的錚錚號子深深震撼了李白那顆失落的心,使他為之一振。
生4:我認為“動”的意思是“震撼”,寒冷的黑夜,工人們還這樣揮汗如雨,那么他們的白天也一樣辛苦,勞動人民的艱辛震撼著李白的心。
師:是呀,錚錚號子,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深深地打動了李白的心;冶煉工人那十足的干勁、樂觀的精神折服了李白那顆冰冷的心。
五、拓展升華,感悟李白
師:這里的寒川就不僅僅是冰冷的河水了,其實它還是什么?
生:“寒川”還是李白那顆冰冷惆悵的心。郝郎們那激人奮進的勞動場面感動了李白,消融了李白心底的那絲如寒川般的哀愁。
師:李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李白——斗酒百篇”。才華橫溢、浪漫不羈的他本應享有仙人一般的天倫之樂,可他卻為什么滿懷惆悵,心里冰涼?
師:出示李白資料,朗誦。
師:同學們,知道李白為什么愁了嗎?
生1:他愁自己不能實現(xiàn)“大濟蒼生”的理想。
生2、他愁自己再也不能實現(xiàn)當年功成身退的宿愿了。
生3、他愁自己一身才學,卻沒有一個發(fā)揮的大舞臺。
師:是呀,李白無比憂愁,“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那個愁呀讓他那滿頭青絲不知何時變成了秋霜?(課件出示)
秋浦歌(其十五)
(唐)李白
白發(fā)三千丈,
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
何處得秋霜。
師:(課件播放朗誦帶)
師:這就是《秋浦歌》組詩第十五首。你知道這首詩的詩眼是什么嗎?
生:“愁”
師:李白有多愁?
生1:愁得頭發(fā)不知道什么時候全白了。
生2、他的愁足足有三千丈。
師:“空吟白石爛,淚滿黑貂裘。”李白滿腹經(jīng)綸,卻得不到權(quán)貴重用;空有一腔報效祖國的男兒豪情,卻始終不能實現(xiàn)。這就是李白心中一生都無法抹除的隱痛。他覺得自己的處境好比那失意東歸的蘇秦,再也不會像寧戚那樣得到君王的賞識了。他那個愁呀……
生:齊讀《秋浦歌其十五》
師:(課件回到《秋浦歌其十四》)李白的愁好比寒川,卻勝過寒川。李白在秋浦時,感覺自己的人生道路,已經(jīng)山窮水盡,沒有了出路,沒有了光明。也就是在這時,一副感人至深的勞動場面,讓他震撼了。在這一瞬間,他已經(jīng)全然忘記了自己滿頭的白發(fā),而又一次感到生命的可貴,體驗到勞動的崇高,于是他的內(nèi)心再也無法消沉,他的靈感又一次煥然噴發(fā)。 “舉杯潑墨詩一首,熱情謳歌眾郝郎。”終于一首不朽的詩歌《秋浦歌》誕生了,一首詩壇上為數(shù)極少的熱誠謳歌勞動工人的《秋浦歌》誕生了。
生:配樂有感情的朗誦。
六、質(zhì)疑延伸,淺酌收獲
師:學完這首古詩,你讀懂了什么,能與大家一起分享嗎?當然,你還有什么未能弄明白的問題借此機會也可以與大家做進一步交流?
師:老師前些天備課讀完這首詩后,再想想李白的生平,頗有感慨。李白的幾份詩興竟感染了我,提筆記之,今天帶來與大家分享。
生:讀
附:
1、作業(yè)設計:(1)背誦默寫《秋浦歌》
(2)李白《秋浦歌》系列詩共十七首,我們只學了其中的兩首。課后搜集其他的十五首,下周舉行《秋浦歌》品頌會。
2、板書設計: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