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06
這是遠離手機快樂成長主題班會教案,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的:
1、通過辨析,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并讓同學們清楚地認識到,在使用手機時,應注意時間場合,真正用好手機。
2、以探討合理使用手機作為契機,折射出對一切高科產物都應辨證接受,在使用中真正體現它的價值。
【活動過程】:
一、班會導入:
手機作為現代高科技的產物,已被越來越多的中學生所擁有,并逐漸地走進了學校,甚至走向課堂。我們班也不例外。由于中學生身心還不成熟,自控能力差,對合理使用手機的認識不夠,因此,無法擺脫手機的誘惑,從而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生活中我們是怎樣使用手機的呢?
二、欣賞小品:《我與手機》
三、學生自由辯論:中學生能不能帶智能手機?
從小品中引發出思考,進而對手機的“利”與“弊”展開討論。
(一)使用智能手機的“利”:
1、 方便和父母聯系;
2、方便和同學朋友聯系;
3、可以用來娛樂,減輕學習壓力;
4、里面的鬧鐘裝置,可以隨時使用;
5、當學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險時可以及時向家長,老師或警察求助;
6、是時尚的表現。
(二)使用智能手機的“弊”:
1、擾亂課堂紀律,影響老師講課和其他同學聽課;
2、上課玩游戲,發信息,嚴重影響自己和同學的學習,學習成績下降;
3、利用手機在考試中作弊;
4、增加了家庭的經濟負擔;
5、 助長了攀比心理;
6、手機對人有輻射,一定程度損害了健康。
四、家長信息反饋:
1、你為什么給孩子配手機?
2、你為什么不給孩子配手機?
我猜家長的心聲:在孩子是否能用手機的問題上,家長的態度是矛盾的;他們既想與孩子溝通便利,又怕他們天天玩手機而延誤學習。所以:學校不允許學生帶智能手機大部分家長是支持的,要和孩子聯系嘛,普通手機也能解決。
五、國內外對學生使用手機的做法
我國一部分地區的做法 :
杭州一中:不準帶手機進校
龍巖一中:帶手機進考場,無論是否用于作弊,該科成績一律以0分論處。 浙江臺州一中:學生用手機需先與學校簽合同
寧波:禁止學生帶手機違者扣分
國外的做法:
芬蘭:禁止向青少年推銷手機
芬蘭市場法院近日決定,禁止芬蘭無線通訊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銷手機入網等移動通信服務。如果違反這一禁令,將被處以10萬歐元的罰款。
美國:為校園手機立法
美國各州的學區紛紛制定規則(有些是州議會或地方政府立法),完全取締在校學生使用手機。
六、眾說紛紜:你怎么看學校明文規定學生禁止使用智能手機?
七、班主任小結。
中學生擁有手機已經是一種趨勢,處于青少年時期的我們辨別事物的能力還不是很強,要用辨證的觀點去對待新事物;中學生應該有清醒的認識,手機只能作為聯系家人和維系朋友之間友誼的一種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尤其是在校園里,手機應禁止進課室;或者只能放學后才能開機,中學生應該學會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使用手機,不能沉迷在信息和玩手機游戲當中,只有真正用好了手機,才能把學習搞好;再說,學生是消費者,還要向家長拿生活費,手機引發的安全隱患和攀比心理,希望同學不要被手機所奴役和操控,應該人對手機有絕對的支配權。
八、學生不帶智能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學生不帶智能手機進校園的倡議書
初一(10)班的同學們: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智能手機的更新換代越來越頻繁,學生使用智能手機已成為一個普遍現象。智能手機作為科技進步帶給人類的新工具,本身并無利弊對錯,但不理性的使用它給學生造成的危害卻不容小覷:
1、危害青少年健康。長期使用手機特別容易受到手機輻射的影響,而手機輻射會
使腦部神經受到損害,造成理解力、反應力、記憶力的明顯下降,聽覺受損,免疫功能失調等;另一方面,長時間使用手機會影響視力,損壞頸椎等,甚至會打亂生物鐘,影響學生正常作息時間;同時,長期玩手機游戲的人,會因游戲的緊張情緒引起血壓和消化系統的變化。
2、影響學習。有些同學上課期間不認真聽講,埋頭玩手機游戲,短信閑聊,用手
機上網,嚴重影響聽課效率,貽誤學業;還有學生因為上課玩手機與老師發生沖突,嚴重擾亂課堂秩序;更有甚者在考試中利用手機作弊,造成惡劣影響。
3、攜帶手機又成為學生人身安全的一種隱患。放學的路上經常看到一些同學邊走
路邊發短信或塞著耳機聽歌,絲毫不注意身邊的車輛行人及路況,這種情況極易引發交通事故,危及學生安全;學生使用手機還極易引發偷盜,搶劫事件,使其生命財產受到危害。
4、手機傳播的不良信息污染學生心靈,危害學生心理健康,助長奢侈浪費和盲目攀比之風,加重家庭經濟負擔,不利于學生意志的磨煉及良好品德的形成。
無數的事例說明,中學生使用智能手機弊遠大于利。國外現在許多發達國家如德國、英國等已經立法禁止中學生使用手機。國內許多學校對學生在校期間攜帶使用手機都有明文禁止。“禁止中學生使用智能手機,保證其集中精力用于學習和健康成長”的想法,已成為越來越多明智家長的共識。
鑒于以上情況,為了進一步凈化校園環境,營造好的校風學風,班級特向各位同學提出倡議:禁止同學攜帶智能手機進入校園,嚴禁同學在校內使用智能手機。一旦發現同學攜帶智能手機進入校園,任何老師都有權利沒收并代為保留,后由家長領回。同時接受學校相應的處分。
同學們,為了您能健康成長,學有所成,我們深切呼吁您不使用智能手機。
流程:
一:主持人致開場白(主要是明確本次班會的、背景、目的)
二:開展辯論賽(將班上分為兩組、A 組為正方“手機的利處”B 組為反方“手機的弊處”)
三:全班共同討論有手機有何危害;我們應該怎么明確對待手機;(以小組為單位、給出五分鐘討論、然后每組選一個代表發言!)
四:觀看手機對中學生的危害資料;(注意有視頻、圖片、資料等等)
五:倡導全班同學不帶手機進校園、共同力創優雅安靜的學習環境
六:請班任老師加以補充!
七:結束
流程一:主持人致開場白
隨著高科技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手機功能越來越豐富多采,資費越來越便宜,手機的普及推廣必將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中學生使用手機上網,越來越多的中學生已經不把手機當成與人通訊的工具,而是當作與電腦一樣的工具:上網、聊QQ 、玩游戲、視頻、下載、發短信……越來越多的中學生帶著手機上學,在校使用手機也顯露出諸多弊病,雖然手機方便了家長與學生的聯系,但卻嚴重地影響了學校的
管理和學生的學習
流程二:開展辯論賽
流程三:全班共同討論有手機有何危害;我們應該怎么明確對待手機
流程四:觀看手機對中學生的危害
一:醫學專家提醒年輕女性,開著的手機掛在胸前,
不但對心臟有一定影響,也會影響女性的內分泌功能
輕巧的手機,美麗的飾物,再配上一個套子掛在胸前,這已成為時尚女性所追逐的亮點。但醫學專家提醒年輕女性,開著的手機掛在胸前,不但對心臟有一定影響,也會影響女性的內分泌功能,尤其對孕婦健康不利,手機所產生的輻射會對胎兒構成傷害。據了解,目前我國市場上賣的手機無論是進口的還是國產的,都不標明輻射量,而根據專業的測試,大部分的手機電磁輻射都超標。現在,世界各國對于手機輻射有害人體健康的說法也成了定論,主要的分歧在于:在什么情況下并在多大程度上損害人體健康。
輻射專家認為,手機輻射最大是在剛接入或發射的幾秒內,這時應距離身體最少10厘米遠,離得越遠越好,轉入正常通話后,輻射量會衰減一倍。另外,男士習慣把手機裝在上衣左邊的口袋里,緊貼著心臟,同樣也會對心臟有影響。對于戴心臟起搏器的人,電磁輻射還會干擾起搏器的工作。專家提醒手機使用者,雖然目前還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手機輻射對心臟有多大的影響,但手機使用者應該給予重
視,手機開啟的瞬間,最好遠離身體,手機不要掛在胸前或者裝在上衣左邊的口袋里。據了解,為了降低手機微波輻射對人體的危害,有些“綠色手機”裝有屏蔽,防護性能最好的是含鉛、錳等重金屬的屏蔽,可以減少輻射量
二:科研人員將相關數據輸入電腦后發現,每天手機通話時間越長,男子的精子數量和質量越低
現代生活,人們已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不過,頻繁使用手機的先生們注意,有調查報告說,男性精液的質量會由于手機輻射而降低。
這個結論是美國克利夫蘭醫學研究中心的一個科研小組得出的,他們在一份叫《繁殖與不育》的周刊上說,經過對361名男性的生殖能力做的調查,科研人員發現手機使用的頻率、時間的長短與精液的質量有著某種聯系。
科研小組在調查中要求這361名男子說明他們使用手機的習慣,然后提供各自的精液樣本。科研人員將相關數據輸入電腦后發現,每天手機通話時間越長,男子的精子數量和質量越低。在受調查的對象中,有一些人平均每天手機使用時間超過4小時,這些人的精子數量和質量低得可憐。
但到目前為止,科研人員還沒有找到為什么手機使用習慣會影響男子的生育能力的原因。
該科研小組負責人阿加瓦爾博士說,眼下,他的小組已拆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著手研究手機電磁輻射對精子質量的影響;另一部分的任務是擴大現有的調查范圍。
阿加瓦爾博士說,下一步的研究將更加嚴密,他們會搞清楚男性生活習慣、工作特點是否會影響精子的質量
三: 近日,英國、美國、瑞典三國的科學家再次對手機的危害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手機輻射能夠引發失眠、頭痛和情緒沮喪。
關于手機對健康的危害,一直是科學家關注的焦點。近日,英國、美國、瑞典三國的科學家再次對手機的危害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手機輻射能夠引發失眠、頭痛和情緒沮喪。
據英國《星期日獨立報》報道,這一研究由代表眾多手機生產公司的手機制造商論壇贊助,由來自英國卡羅琳研究院、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和美國州立韋恩大學的科學家們共同實施。
但是針對這項研究結果,手機生產商并沒有給予重視。睡眠專家指出,這次調查也證實了先前的一些研究,睡覺前使用手機,能導致人們進入深度睡眠的時間延長,導致深度睡眠的時間縮短。
針對這次研究,很多國家都采取了積極措施,目前美國國家調查委員會呼吁,不但要對長期使用手機的健康狀況進行深入研究,對于
常用的各類無繩電話,也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在研究中,令美國科學家非常擔憂的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使用手機,其輻射勢必會對兒童、孕婦、胎兒帶來一定的風險。
美國國家調查委員會稱,孩子對手機輻射的吸收率可能比成人更高,受到的傷害會更大。因為他們正處于長身體的時候,由于更早地使用手機,這一代孩子比成人暴露在無線電波環境里的時間更久。在2007年年底的時候,英國和法國的衛生部門都已經發出了孩子慎用手機的警示。
流程五:倡導全班同學不帶手機進校園、共同力創優雅安靜的學習環境
流程六:請班主任老師加以補充并總結
(一)利的方面:
(1)手機作為高科技產物,確實可以給我們
帶來許多生活上的方便,學生可以通過手機及時與家長聯系,也可以向老師匯報學習、詢問難題等。
(2)與以前同學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誼;與現在同學多交流,可以增進友誼,遇到疑難問題時,可以用手機進行討論。
(3)一些手機的拍攝功能,可以隨時拍下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東西。
(4)里面的鬧鐘裝置,可以隨時使用。
(5)通話記錄功能,手機不像家里的電話一樣不在家的時候別人打電話來不知道,在手機里是有記錄的,方便查閱。
(6)手機的本身小巧玲瓏,占很小的面積可以隨身攜帶。
(7)當學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險時可以及時向家長、老師或警察求助。
(8)方便別人尋找,也方便父母及師長的管理和教育。
(9)便于家長掌控孩子的行蹤,防止不必要事件的發生。
(10)有利于與老師的溝通,免去了與老師溝通的膽怯和尷尬。
(11)很多家長都是在縣城工作,而孩子在市區學校讀書,平時都住在市區的親戚家,到周末才能回家一趟。有時候周末補課的話,就要好幾個星期才能回家。于是,手機成了聯系雙方的線,可以經常會打手機給孩子,問問最近的情況,有什么需要的沒有。
(二)弊的方面:
(1) 短信聊天,影響休息,貽誤學業。多數家長反映,孩子用手機談論學習的內容少,用于同學之間聯系或發短信的多,手機給學業造成大的負面影響。
(2)不良信息,玷污心靈。據了解,北京市一所中學曾做過一個調查:在學生發送接受的手機短信息中,70%是與正常學習和生活無關的信息,15%以上是黃色短信息,部分學生甚至把相互轉發“黃段子”當作時尚。
(3)助長學生攀
比成風。每到課余時間或放學以后,一些學生就會圍在一起,相互比較手機的款式和功能。校園里的手機越來越多,檔次也越來越高,對那些沒有手機的學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
(4)手機為考試作弊提供了條件。用手機舞弊是公開的秘密了,而且一條信息可以發給好幾個同學,作弊的范圍很廣。
(5)影響校園治安。手機是貴重物品,常有偷盜現象。此外,手機所帶來的惡劣影響也更為突出,已經引發了中學生的犯罪,有手機的中學生也成為一些犯罪分子欺騙和搶劫的對象。
(6)使用手機會妨礙學校的教育教學秩序。上課時有的同學手機未關機,突然來電話,影響全體同學聽課。會給整個教室帶來不愉快的情緒。
(7)一些資料研究表明低強度電磁輻射長期照射會影響身體健康,諸如頭痛、頭昏、乏力、失眠、脫發等癥狀。長期使用手機可引起神經衰弱癥狀發生率增加。過度使用手機不但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更不利于我們的心理健康。現在不少青少年由于過度使用手機,使手機成為他們生活的中心,一刻也離不開。一旦離開,他們的情緒就會出現極端變化,變得煩躁不安,情緒低落,抑郁寡歡。甚至很正常的手機沒電、信號減弱等情況,也會造成他們的緊張和焦慮,這些都是“手機中毒綜合癥”的表現。“手機中毒綜合癥”會對人體機能造成一定的傷害,如手臂麻木,視力下降等,更嚴重的還可能引發人體植物神經紊亂緊張性頭。
(8)現在手機功能越來越多,不少中學生喜歡拿著“攝像頭”手機偷拍,作為談資笑料;甚至故意將惡搞的情景拍下來發到網上,宣揚不文明行為,在不知不覺中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甚至對他人造成傷害,這些行為都引起了學生、家長和老師的憂慮與反感。
【前言】:
手機作為現代高科技的產物,已被越來越多的中學生所擁有,并逐漸地走進了學校,甚至走向課堂。我們班也不例外。由于高中生自控能力較差,對合理使用手機的認識不夠,因此,無法擺脫手機的誘惑,從而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最終導致了成績下降。
【活動目的】:
1、通過班會,達到教育、自我教育的目的,并讓同學們清楚地認識到,在校園里應當禁止使用手機。
2、以探討使用手機的利弊作為契機,折射出對一切高科產物都應辨證接受,真正體現它的價值。
3、培養同學們人生觀和價值觀。
【活動準備】:組織班干部開會,討論并確定班會主題。多媒體。 【活動過程】:
一、集體宣誓:《遠離手機誓詞》見附頁
二、導入主題:
1、形形色色的手機誘惑著同學們,有些同學們禁不住誘惑掉入了陷阱。
數據說明:據一項對中學生抽樣調查顯示,初中生擁有手機達到11%,高中生擁有手機達到15%,目前沒有手機但準備買的超過了31%。
2、引導學生對手機的“利”與“弊”展開自由討論:(學生自己總結)
利的方面:
①手機作為高科技產物,確實可以給我們帶來許多生活上的方便,學生可以通過手機及時與家長聯系,也可以向老師匯報學習等。
②與以前同學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誼;與現在同學多交流,可以增進友誼,遇到疑難問題時,可以用手機進行討論。
③一些手機的拍攝功能,可以隨時拍下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東西。 ④里面的鬧鐘裝置,可以隨時使用.
⑤通話記錄功能,手機不像家里的電話一樣不在家的時候別人打電話來不知道,在手機里是有記錄的。方便查閱。
⑥手機的本身小兒玲瓏,占很小的面積可以隨身攜帶。
⑦當學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險時可以及時向家長,老師或警察求助。 弊的方面:
①短信聊天,影響休息,貽誤學業。多數家長反映,孩子用手機談論學習的內容少,用于同學之間聯系或發短信的多。
②不良信息,玷污心靈。據了解,北京市一所中學曾做過一個調查:在學生發送接受的手機短信息中,70%是與正常學習和生活無關的信息,10%以上是黃色短信息,部分學生甚至把相互轉發“黃段子”當作時尚。
③助長學生攀比成風。每到課余時間或放學以后,一些學生就會圍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機款式和功能。校園里的手機越來越多,檔次也越來越高,對那些沒有手機的學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風的影響下,有些學生開始盲目追逐,因為手機更新換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異,學生會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這樣會讓學生把父母當成靠山,不思進取。
④額外增加父母負擔。在學校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學生購買手機的資金全部直接或間接來自于父母,另外,還有每月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話費也需要家長掏腰包。以一年計算,家長花在孩子手機上的費用至少要500元。對于經濟條件并不寬裕的家庭來說,給孩子買手機等于是給家長增添了新的負擔。
⑤手機為考試作弊提供了條件。學生中就曾發生利用手機作弊而被懲罰。用手機舞弊是公開的秘密了,而且一條信息可以發給好幾個同學,作弊的范圍很廣。 ⑥影響校園治安。手機是貴重物品,若有不良行為的學生會發生偷盜現象。據反映,我校有個別班級出現錢、錢包被盜,手機若不隨身攜帶,也會被盜。在一些發達國家,學校的管理者比我們更早地遇到了這一問題,手機所帶來的惡劣影響也更為突出,已經引發了中學生的犯罪,有手機的中學生也成為一些犯罪分子欺騙和搶劫的對象。
⑦使用手機會妨礙學校的教育教學秩序。上課時有的同學手機未關機,突然來電話,影響全體同學聽課。會給整個教室帶來不愉快的情緒。
⑧手機對人有輻射。許多廣告只說手機有多少多少先進功能,卻從未提對人體傷害。對人體是否造成不利的影響,醫學界可謂眾說紛紜,最近權威醫學雜志《柳葉刀》的手機報告顯示,使用手機造成記憶力受損、睡眠紊亂、頭痛、癩癇及血壓上升的現象,而兒童,青少年受影響的可能更大。大部分國家通用的手機系統GSM頻率為900和1800MHz,其振動的電子過程有機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主要是對腦部及精神狀態的影響. 而且手機振動所散發出的電磁波可能會導致青少年大腦的神經出現病變。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黃金階段,如果因為手機而對身體傷害,豈不追悔莫及。
三、解決方案:
通過以上的討論,我們應該得出在校園里使用手機弊大于利,因此我們呼吁大家本著事實,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遠離手機! 背景資料:我國一部分地區的做法 , 杭州一中:不準帶手機進校
龍巖一中:帶手機進考場,無論是否用于作弊,該科成績一律以0分論處。 浙江臺州一中:學生用手機需先與學校簽合同 寧波:禁止學生帶手機違者扣分 國外的做法:
芬蘭:禁止向青少年推銷手機,芬蘭市場法院近日決定,禁止芬蘭無線通訊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銷手機入網等移動通信服務。如果違反這一禁令,將被處以10萬歐元的罰款。
美國:為校園手機立法,大約在10年前,美國各州的學區紛紛制定規則(有些是州議會或地方政府立法),完全取締在校學生使用傳呼機和手機。
德國:欲禁止手機在學校使用,德國已開始就禁止在學校使用手機問題展開了公開討論
強烈建議:(1)有手機的抓緊時間拿回家;沒有但是有這個想法的,立即取消
這個想法!
(2)建議大家買一個電話卡,使用公用電話!
(3)嚴禁中學生在校園內攜帶手機,一經發現,嚴肅處理。
(4) 家長、學生共同簽署《給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四、班主任小結。
同學們:想想勞碌的父母,為了自己的未來,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在校園里倡導禁止使用手機,共創一個健康和諧的校園!
五、主題班會結束。
2008年3月30日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