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02
這是小青蛙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材分析】
《快樂的小青蛙》是一個童話故事。講了一只小青蛙不小心掉到枯井里,它不慌不急,在井里唱起了歌,最后被大象救了上來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要有樂觀的態度,勇敢地去面對,積極動腦筋,想辦法戰勝困難。
【教學目標】
1.認識“井、急、象、傳、奇、怪、誰、因、為、困、難”11個字,會寫“井、為、伯、因、困”5個字。學習新部首“方框”。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積累詞語“枯井、因為、奇怪、困難”。
3.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小青蛙為什么掉進井里,還有心思唱歌。
4.教育學生樂觀地對待困難,并積極想辦法戰勝困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識記生字,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青蛙的聰明、勇敢。
【教學準備】
課件、漢之星教學平臺、頭飾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井、急、象、傳、奇、怪、誰、因、為、困、難”11個字,會寫“井、為、伯、因、困”5個字。學習新部首“方框”。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積累詞語“枯井、因為、奇怪、困難”。
【教學準備】
課件、漢之星教學平臺、頭飾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導語:老師今天給咱班的小朋友帶來一個故事,看誰聽得最認真?
(音樂起,師繪聲繪色講故事)
2.這個故事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23課《快樂的小青蛙》,伸出小手,跟老師一起寫課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剛才的故事里都寫了誰?(生答,師適機貼小青蛙、大象的圖片)抽生把他們的名字貼到圖片的下面,生領讀。
4.認識“象”字,學生交流識字方法,漢之星演示“象”字的字源。
5.學生與故事里的小青蛙、大象打招呼,練習禮貌用語,激發學習興趣。
二、識記生字,爭當識字小能手
1、請同學們輕輕地打開課本第111頁,自由讀課文。
2、通過剛才的朗讀,你認識了哪些生字呢?出示生字蘋果樹。開火車讀。指名生領讀。
3、大家記得真是又快又牢,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生字的?(出示“伯”和“傳”、“困”和“因”、“難”和“誰”、)
(1)“伯”和“傳”,你還知道哪些“單人旁”的字?
(2)認識新部首“囗”,積累“囗“的字。
⑶識記“難、誰”,借助漢之星導學功能查找“隹(zhuī)”的字音,增加學生的識字量。
4、鞏固識字。這些生字寶寶在文中找到了好朋友,在文中畫出下列詞語,拼一拼,讀一讀。
5、請小青蛙做裁判,做游戲“青蛙跳傘”,鞏固詞語。
三、指導書寫,爭當書法小能手
1.同學們真是識字小能手,接下來看誰書寫得最漂亮。出示一類字:
2.指導書寫,隨機板書。
(1)觀察“伯”字的間架結構,指導學生在田字格內書寫。
(2)指導書寫“因”,漢之星教學平臺演示“因”字的結構、筆順,強調第五筆“丶”。
(3)指導書寫“井”,漢之星教學平臺演示“井“的字源。
(4)指導書寫“為”,漢之星教學平臺演示“為“的筆順,強調多音字的讀音)
3.學生描紅,教師巡視,糾正寫字姿勢。
四、角色朗讀,爭當誦讀小能手
1.請大家再讀一讀課文,想一想,哪些話是小青蛙說的,用——畫出來。
哪些話是大象伯伯說的,用~~~畫出來。
2.學生自由讀,教師指導。
3.指名分角色朗讀。
4.總結:大象伯伯為什么這么夸獎小青蛙呢?我們留到下一節課接著學習。
【布置作業】
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
2.指導學生朗讀,體會重點詞語表達的情感。
3.學習小青蛙樂觀、不怕困難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談話引入課題。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青蛙?小朋友們把課題補充完整。
(2)師生有感情地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朗讀感悟。
1.生自由讀課文,提示學習要求:
小青蛙掉到井里是怎么做的?小青蛙為什么要唱歌?大象伯伯為什么夸小青蛙又聰明又勇敢?請認真讀讀課文,找出小青蛙和大象伯伯說的話,把小青蛙的話畫上直線,把大象伯伯的話畫上波浪線。
生自讀課文,勾畫。師巡視。
2.根據學生匯報品讀課文。
(1)小青蛙掉到井里是怎么做的?
a.用雙直線劃出“不急不慌”“唱起了歌”。理解“不急不慌”。
b.引導學生以平穩的語氣讀:“小青蛙不小心掉到了一口枯井里,他不急不慌,在井里唱起了歌。”
(2)學習大象伯伯和小青蛙的第一次對話。
a.理解“奇怪”,讀讀大象伯伯的問話。引導學生讀出奇怪、驚訝的語氣。
b.理解“趕緊”的意思,從“趕緊、快”體會小青蛙的焦急。從“伯伯”體會小青蛙的有禮貌。
c.整體朗讀第三自然段,引導學生讀出禮貌、焦急、懇求的語氣。
(3)學習大象伯伯和小青蛙的第二次對話。
a.感情朗讀大象伯伯的問話,“你掉進井里,怎么不哭,還有心思唱歌呢?”理解“心思”意思。引導讀出大象伯伯疑惑的語氣。
b.引導感情朗讀小青蛙說的話:“我唱歌是因為我相信,朋友們聽到我的歌聲,一定會來救我的。要是遇到一點兒困難就哭鼻子,多沒出息呀!”(體會“一定”,給“一定”換個詞語。想想小青蛙為什么用“一定”這個詞?他不怕朋友們不救嗎?理解“哭鼻子”。引導讀出小青蛙的堅定和自豪的語氣。)
(4)感情朗讀第六自然段,學習小青蛙和大象的第三次對話。
a、齊讀“你真是個又聰明又勇敢的小家伙!”大象說著,就伸下長鼻子,把小青蛙救了上來。引導讀出大象對小青蛙的稱贊與喜愛。
b、想想小青蛙被救以后會怎么說?同桌說一說,再匯報。
三、角色朗讀,體味情感。
1、過渡談話:小青蛙又聰明又勇敢,還很樂觀,讓我們分角色再來好好讀讀課文,可要讀出你們對小青蛙的喜愛哦。
2、分角色讀一讀。
(1)男女生分別讀大象和小青蛙的話。
(2)師生角色朗讀全文。
四、總結全文,激發情感。
今天我們學習了《快樂的小青蛙》這篇課文,知道了小青蛙是個聰明、勇敢又樂觀的小家伙,遇到困難不哭鼻子。那我們小朋友遇到困難應該怎么樣做呢?送給孩子一句話:只要你勇敢、自信、樂觀,你就不會缺(quē)少朋友和快樂!
【教學反思】
漢之星教學平臺的使用對識字教學提供了便利條件,其生動的字源動畫演示、漢字的結構拆分原理、強大的電子詞典功能,都有利地服務于教學。但在常態課中,“漢之星”系統只是為了教學服務。語文教學的常見模式為識字課、閱讀課、習作課,而一年級的側重點就是識字。設計這節課時,我將整合點定位在:
⑴使用漢之星系統,培養學生掌握漢字讀音、字形能力。
⑵掌握漢字基本筆畫、筆順、認識常用偏旁。
⑶學習使用查詢功能識字,拓寬學生的識字量。
基于以上整合點,這節課的教學過程分為四個環節:
⑴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⑵識記生字,爭當識字小能手
⑶指導書寫,爭當書法小能手
⑷角色朗讀,爭當誦讀小能手
一年級學生沒有學習大寫字母、偏旁,因此這節課沒有涉及編碼練習和輸入。設計教學環節中,在保障學生適當的識字時間、寫字時間、朗讀時間上,引入漢之星系統的導學查詢、字源演示、漢字書寫等功能,既不弱化“語文味”,又能有效地幫助學生識記字形,拓寬識字量。其間,設計了“摘蘋果”和“青蛙跳傘”兩個識字游戲,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將指導朗讀、體會情感作為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
活動目標:幼兒園小班綜合課《小青蛙》教案
1、親近自然,喜歡小動物。
2、初步了解青蛙的生活習性。
3、知道小青蛙是有益的,要愛護青蛙。
活動準備:青蛙圖片一幅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游戲:小蝌蚪變青蛙
2、師與幼兒一起做模仿動作:聽《小蝌蚪找媽媽》音樂,輕聲哼唱。
3“小蝌蚪要長大啦,先長出兩條后腿,再長出兩條前腿,跳一跳,細尾巴沒有了,變成了誰”?
二、基本部分
1、利用墻飾青蛙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了解青蛙的特征:“頭上一對大眼睛,寬嘴巴,長著四條腿,穿著綠衣裳,露著白肚皮”!
2、論“青蛙吃什么”?“會飛的.小昆蟲”所以青蛙是莊稼的保護者,是有益的。
3、“你吃過青蛙肉嗎“?青蛙肉好吃,可是青蛙少。你吃掉了它們就沒有人來捉害蟲了。而且現在農藥使用過多青蛙肉有毒。
三、結束部分
1、游戲:“小青蛙捉害蟲”
2、幼兒學青蛙跳。“一跳、兩跳、跳得高,抓住一只大壞蛋,你抓住了什么”?
3、幼兒自由回答“蒼蠅,蚊子…………?
教學目標:
1、認識“清、晴、眼、睛、保、護、害、事、情、請、讓、病”12個生字,正確美觀地書寫“青、清、氣、晴、情、請、生”7個漢字。
2、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課文。
3、理解兒歌的意思,了解青蛙是益蟲,自覺地保護青蛙。
4、初步了解什么叫形聲字,體會形聲字的構字特點。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了解什么叫形聲字,體會形聲字的構字特點。
教學過程:
一、出示謎語,激趣導入
1、教師出示一則謎語:綠衣小英雄,田力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勞動。請學生猜猜謎底是什么,出示青蛙圖。
2、教師向學生簡單介紹有關青蛙的小知識:青蛙小時候名叫小蝌蚪,渾身是黑色的,長者長長的尾巴,漸漸地,長出了四條腿,穿上了綠衣服。它們的叫聲呱呱呱,還是捕蟲高手呢!
3、師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小青蛙》(板書課題)教師指導生字“青”的書寫:上下結構,上半部分要寫得緊湊一些,第四筆橫要長,下半部分的“月”字第一筆撇畫改成豎畫。
二、初讀兒歌,認識漢字
1、教師播放課文的朗讀錄音,生傾聽。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圈畫出文中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檢查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
(1)指名學生交流這首兒歌有幾行,幾句話,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進一步明確:兒歌有六行,三句話,句號是判斷一句話的標準。
(2)指名學生朗讀第一句話,相機出示生字卡片:清清、天氣、晴、眼睛,指名多生認讀,強調:“清、晴、睛”都是后鼻音,發音要到位準確。
(3)指名學生朗讀第二句話,出示詞語卡片:保護、害蟲、事情。指名認讀,理解“害蟲”的意思。出示“蒼蠅、蚊子、蛾子、稻飛虱”等農業害蟲的圖片,適當講解它們的危害。
(4)指名學生朗讀第三句話,出示“請你、讓、生、病”四個字都是后鼻音。
(5)指名朗讀全文,注意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4、多種形式鞏固識字。
(1)學生再次朗讀課文,把課文中出現的生字多讀幾遍,與同位交流自己是如何記住這些生字的。
(2)出示本課中的生字,指名學生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教師予以鼓勵和指導。如:“清、晴、眼、睛、保、護、情、請、讓”這些字都是左右結構的漢字,可以通過熟字加偏旁的方式來記住它們;“病”是半包圍結構,外面是一個新的偏旁,叫做“病字頭”,里面是“丙”字。
(3)游戲鞏固:找朋友——教師將本課生字拆分成一些部件,制成卡片:如“氵、日、目、亻、扌、宀、忄、讠、疒、青、呆、戶、豐、口、上、丙”,讓學生動手將這些部件組合成本課認識的生字。同位相互合作,拼好后再讀一讀。
三、再讀兒歌,讀出韻味
1、教師過渡:通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已經與本課的生字寶寶們成為了好朋友,接下來,就讓我們再次走進兒歌,來和課文交個朋友吧!
2、學生自由練讀課文,與同位互讀。
3、指名多生朗讀,教師及時予以評價和鼓勵,引導學生讀書節奏和韻味(利用拍手打節奏的方式、男女生對讀、師生對讀等方式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兒歌朗讀中的節奏和韻味。)
4、全班齊讀兒歌。
四、指導生字書寫
1、出示本節課會寫的生字:青、氣、生。指名學生認讀,口頭組詞,加強對字義的理解。
2、學生自主觀察漢字,交流書寫要領和筆順規則。
3、指名學生交流匯報,師予以指導小結。
4、師范寫講解:“氣”字第四筆橫斜鉤要略呈俯勢;“生”字第一筆撇略短,兩橫之后再寫豎,最后的一橫要略長,托住整個字。
5、學生自主描紅、仿寫、臨寫,師巡視指導。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和許多漢字寶寶交上了好朋友,還了解了人類的好朋友小青蛙,將課文讀得既正確、流利又好聽,收獲可真大!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小青蛙》。
《小青蛙》是一首兒歌韻文。這篇課文語言優美、極富童趣,有利于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想象、啟發學生開動腦筋。本課的設計力求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學生的活動作為教學活動的重點,以情感為基礎,以識字為主線,讓學生自主發展,主動探究,增強合作意識。同時采用歸類識字、字謎識字、組詞識字等多種方法使學生感受到識字的樂趣,力求使每位學生都喜歡識字,能主動識字,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并有意識地將識字教學引向課外,讓學生在生活中處處留心,隨時在生活中識字。
課前準備
課文相關圖片。輔助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2歌生字,會寫7歌生字,認識新筆畫“橫折提”和新偏旁“病字旁”。
2.了節形聲字的構字規律,會給基本字加偏旁組成新字,正確區分形近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了解課文內容,知道青蛙是益蟲,我們應該愛護它。
教學重難點
辨析形近字,正確認讀和使用形聲字,了解形聲字的構字規律。
學法指導
猜謎語——交流資料——賽讀課文——識字——寫字——總結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猜謎激趣。
師說謎語:“綠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勞動。”孩子們,猜猜看,它是誰?(青蛙)
2.揭題:今天,我們認識的新朋友就是小青蛙。(板書:小青蛙)生書空,齊讀課題。
3.課件出示漂亮的小青蛙。
導學:同學們想和小青蛙交朋友嗎?那就和它打個招呼吧!(學生齊讀課題)
4.說說你對青蛙有哪些了解。
5.青蛙穿著綠衣裳,你知道它的名字中哪個字表示的是綠色的意思嗎?(青)
6.導入:同學們真聰明!你們看,小青蛙還為咱們帶來一首兒歌呢!(學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用有趣的謎語把學生帶入情境,拉近了學生與小青蛙的距離,既讓學生感到新奇,又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也為整堂課的學習做了鋪墊。
二、讀文識字
(一)初讀課文。
1.生自由讀,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
2.請你們把圈畫出的生字、詞讀三遍。
3.檢查讀文。教師相機正音。
(二)學習課文。
學習第一句。
1.指生讀第一句。
2.指生評議朗讀。
3.師問:小青蛙有什么特點?(生:大眼睛)。
4.相機出示生字“清、晴、眼、睛”。讓學生讀讀這幾個字。
學習第二句。
1.指生讀第二句。
2.師問:小青蛙做了哪些事情?(保護禾苗吃害蟲)
3.相機出示生字“保、護、害、事、情”。
(1)指生領讀生字。
(2)引導學生小組內交流如何識記這幾個生字。
4.指導朗讀。
學習第三句。
1.指生讀第三句。
2.指生評議朗讀。
3.師問:我們為什么要保護青蛙?(好讓禾苗不生病)
4.相機學習生字“請、讓、病”。
(1)指生領讀生字。
(2)引導學生交流如何識記這幾個生字。
(三)鞏固生字。
1.挑戰過關。(認讀生字)
第一關:讀讀帶拼音的生字。
第二關:開火車教讀生詞。
第三關:選字填空。
2.學習新偏旁“病字旁”和新筆畫“橫著提”,范寫、找范字鞏固記憶。
3.識字歸類。
(1)出示:青、睛、清、晴、情、請,問:你發現了什么?(下面的五個字都有“青”)
(2)指生認讀,問:你是怎么記住并且區分這幾個字的?(他們左邊的偏旁不一樣,不同的偏旁表示不同的含義。)
導學:“清、晴、睛”三個字的讀音有點像,字形里面都有“青”字。帶“三點水旁”的字表示與水有關; “晴”:太陽出來就表示天氣晴,所以是“日字旁”,表示與太陽有關;“睛”的部首是“目字旁”,表示與眼睛有關。我們在生活、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的眼睛。“請”的部首是言字旁,表示和說話有關,我們平時說話要講文明。
(3)師小結:這就是“青”字族的字,左邊表形,右邊表聲,叫“形聲字”。
三、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生字:“青、清、晴、情、請”。
2.學生讀字。
3.根據結構特點,重點指導“青”字的寫法,教筆順,生書空。
“清、晴、情、請”的寫法指導,重點是左邊的偏旁書寫,范寫豎心旁、言字旁。
4.學習獨體字:氣生
(1)教師指導書寫“生、氣”筆順,強調“橫斜勾”的寫法。
(2)組詞。
(3)學生在田字格中描紅,教師巡視指導。教師指導書寫“氣”。重點強調第四筆的寫法。
(4)教師展示字例,學生評價。
設計意圖:一年級是書寫習慣養成的關鍵期,教師要抓住每一次時機指導學生寫字。在進行寫字教學時,要注重引導學生自主讀字,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筆畫的書寫,提升學生的漢字審美能力,再通過書空、描紅等美觀地書寫生字,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四、拓展延伸
1.同學們,學了這首兒歌,你們喜歡小青蛙嗎?為什么?你們以后會怎么做呢?(交流怎樣保護小青蛙)
2.總結:對呀,青蛙是捉害蟲的小能手,更是莊稼的好朋友,我們要一起保護小青蛙。(出示另外兩首兒歌,生讀,了解更多青蛙的習性。)
設計意圖:青蛙是人類的好朋友,在學生識字學文之后問“你們喜歡小青蛙嗎?為什么?你們以后會怎么做呢?”這幾個問題,讓學生更加明晰“青蛙是益蟲,我們應該保護它”。而課外兒歌的學習,讓學生有了更廣闊的知識面。
五、總結:這節課你都學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熟讀兒歌,并了解青蛙的成長過程。
3.讀讀有關青蛙的小故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