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22
這是食物鏈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簡食物鏈中的動植物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系。
2、知道自然界中幾種常見的食物鏈。
3、培養幼兒大膽探索的欲望。
4、萌發幼兒保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5、激發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課件、動植物頭飾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根據課件講述故事,激發幼兒興趣。
1、故事里一開始有誰?后來來了誰?發生了什么事?
2、故事里面誰最厲害?為什么?
?。ǘ┙Y合課件,了解動植物間的食物鏈關系。
1、出示故事里的動植物圖片。猜一猜:它們有什么關系?誰被誰吃掉?
2、請幼兒排一排它們之間的關系。
小結:像這樣一個吃一個,好像一條鏈子的關系,我們叫它食物鏈。
?。ㄈ┝私鈩又参镩g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
1、動物們你吃我我吃它,多殘忍。它們中你最討厭誰?為什么?
2、假如沒有了其中的一個動物或植物,會發生什么事呢?猜一猜。
3、在大自然中,你覺得誰最厲害?(人類)為什么?人類的什么行為會造成動植物的減少呢?(如過量捕殺動物;過度砍伐樹木等)
4、討論:為了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我們應該怎么做?你有什么好的建議?(教育幼兒愛護環境,愛護動物)
5、發散思維,講述其它的食物鏈。如海里的食物鏈。
(四)游戲:誰餓了
1、幼兒自由選取角色,根據音樂做動作。
2、音樂停止,請扮演相關植物鏈角色的幼兒根據食物鏈的關系迅速手拉手蹲下。
一、談話導入:同學們都玩過斗獸棋吧,根據規則,讓我們給這兩種動物比比大小,《有趣的食物鏈》教案。
二、教學食物鏈
1、你為什么說貓比老鼠大呢?老鼠被貓吃,貓吃老鼠他們之間存在著吃與被吃的關系板書:吃與被吃課件出示:老鼠→ 貓
2、它們中間的箭頭表示老鼠被貓吃,方向一定不能畫錯了。你還可以形象地理解為老鼠進了貓的肚子里,成了美餐。
3、如果老師再加一種水稻,你能不能用箭頭把這三種動物的食物關系連接起來?請同學們在電腦上畫出來,注意箭頭的方向別搞錯。水稻→老鼠→ 貓學生在自己的電腦上操作,教師直接通過抓屏展示,讓學生說。
4、教師總結:這種靠吃與被吃的關系像鏈條一樣將生物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就叫食物鏈.
三、生產者和消費者
1、過渡:每一條食物鏈都是由幾個環節構成的,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它們。
2、電腦放生產者錄像,問:這條食物鏈中,誰是生產者?教師: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產者。在食物鏈中還有誰呢?請看錄像。(放片段:消費者)
3、問:誰又是消費者呢?(教師指著食物鏈)像貓、老鼠這樣自己不會制造食物,以其他生物為食的都叫做消費者。
4、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不同的生物,請同學們用剛才學過的知識,將它們分成生產者和消費者兩大類。(電腦出示)。(青菜、樹葉、小草、水稻、老鷹、蛇、蠶、兔子)在電腦上將這些動物放到制定的位置里。請學生說,抓下他的屏幕展示。
四、食物網
1、每一條食物鏈其實都是由生產者開始。
?。?)每條食物鏈都是由生產者開始,每一條食物鏈要畫完整,最后沒有再被別的動物吃了才能結束。
?。?)注意箭頭的方向表示誰被誰吃。(指著范例)
?。?)食物鏈找的越多越好,畫筆最好選用比較細的線。
2、以2人為一小組,開始連線。教師巡視,有意識指導1-2組,
3、請學生匯報結果,教師在電腦中根據學生匯報結果,當場連接。
4、這里這么多條食物鏈,相互交叉,看起來像什么呀?
五、分解者
1、食物網的源頭在生產者,重點是兇猛的消費者,那植物的養料從哪里來呢?其實地球上還有一類特殊的成員,你們了解它們嗎?讓我們從錄像片段中了解它們。邊看邊想:它們在大自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有哪些成員?
2、(看錄像)指名說名稱、作用,(板書:分解者)
3、問:在我們的身邊有哪些分解者呢?(蚯蚓、蘑菇、霉菌……)
六、破壞食物鏈的危害過渡:正是這三大成員構成了我們美麗的大自然。(指著板書)
1、可是經常會發生類似這樣的事情:出示一個故事。在……草原上,一直有狼威脅著溫馴的鹿,于是農民們就開展了保護鹿的行動,他們大量地捕殺草原上的狼,結果怎樣呢?學生說。
2、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比如(有一段時間,人們特別喜歡吃青蛙,于是很多人為了賺錢,大量捕殺,你能說說這對大自然會發生什么情況?)
3、從這兩個事例,你發現了什么?(破壞食物鏈中一個環節,其他動物也會受到很大影響,最終大自然就會遭到破壞)
七、討論或作業其實不僅砍伐、捕殺動植物會破壞是食物鏈,我們身邊還有許多排放污水、大量使用農藥的現象。請大家討論一下,污染物怎樣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危害人類健康的。請同學們課后將自己設計的食物鏈作業發送到老師的郵箱,老師會給每個同學評分,發還給你們。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海洋動物的食物鏈,感知它們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系。
2、培養幼兒大膽探索的欲望。
3、萌發幼兒保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活動準備】
課件、錄音、電腦、錄音機、圖片、操作卡。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形式導入活動。
師:在藍藍的大海里生活者許多許多的動物。你們知道有什么動物嗎?(幼兒回答)
師:今天海洋里發生了一件大事情我門去看看好嗎?
二、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播放課件:海底世界。
幼兒交流:看到了什么?發生了什么事?它們吃什么?
三、自由探索動物間的食物,初步感知食物鏈。
師:你們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寶貝,請你們找出它們之間吃于被吃的關系。
幼兒分別采用操作電腦、聽錄音、觀察圖片、詢問老師等方法進行自由探索,初步感知海洋食物鏈。感知它們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系。
師生小結:這些動物你吃我,我吃它,一環扣一環,象這種吃與被吃的關系構成的鏈條叫食物鏈。
四、了解食物鏈對生態平衡的重要性,萌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
1、討論:食物鏈斷后會發生什么樣的情況?
2、相互講述:海洋里沒有了鯊魚,又會發生什么事情?
3、課件演示:感知食物連對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師生小結:原來呀,食物鏈上的動物一樣都不能少,缺了一環,大海就會生病,海水就要變得又臟又臭,其他的小動物也不能生活了,而且還要危害到我們人類。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能結用食物鏈和食物網描述生物間的食物關系。
能把食物鏈中的生物劃分為生產者、消費者以及分解者。
能夠分析生物間的食物關系。
能夠分析缺少分解者的后果。
能夠尋找、分析表達食物關系的成語。
知識與技能:
知道什么是食物鏈、什么是食物網。
知道食物鏈的組成。
知道食物鏈的營養來自于綠色植物。
認識食物鏈上的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的作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意識到食物鏈中每一種生物的重要性。
體會到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相互聯系的。
教學重難點
本課重點引導學生研究同一環境內生物之間的食物關系,建立起食物鏈和食物網的概念。難點是能分析食物鏈中各個角色在整個生態系統中所起的作用。
教學準備:
不同種類分解者的圖片或視頻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在前面我們了解到在同一區域中生活的各種生物之間會存在兩種生存關系:伙伴關系或敵對關系。那么是什么原因能把這些不同的生物聯系起來?(食物)
2.動物和植物吃的“食物”有什么不同?
二、學習新課
1.揭示生物之間的食物關系。
(1)出示植物、老鼠、貓頭鷹三種生物圖片:這個地區的幾種生物之間是種什么生存關系?
(2)提問:你能用箭頭表示他們之間的關系嗎?
(3)學生畫圖表示。
(4)講述:你們看看生物之間像這樣以“誰被誰吃”的一種食物關系連接起來,形成了鏈狀的聯系,生物學家把它稱為食物鏈。
(5)讓學生自由談自己對食物鏈的看法。
(6)談話:請學生在自然界中舉幾個生物的例子。師邊板書在黑板上。
(7)提問:你們說的這些動植物之間有沒有食物鏈的關系?
(8)學生討論、寫食物鏈。
(9)匯報結果:黑板上的這些食物鏈有的同學箭頭向左,有的卻向右,那到底哪種畫法才是規范的呢?
(10)講解食物鏈的規范畫法。
(11)同學們,中國有句古話“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聽過嗎?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這句話其實是自然界中生物的一種食物聯系,你能根據這句成語的意思把圖畫完整嗎?
(12)學生畫圖P34頁。
2.引導學生分析理解食物鏈中的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的作用。
(1)講述:生物學家給食物鏈上的生物起了不同的名字,你知道嗎?
(2)講解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概念。
(3)學生討論分析35頁圖上各種生物哪些是生產者,哪些是消費者,哪些是分解者。
(4)匯報討論結果,并說明劃分理由。
(5)提問:你認為在食物鏈中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各自起了什么作用?
3.引導學生分析錯綜復雜的食物鏈,建立食物網的概念。
(1)談話:你知道自然界中有多少種動物?多少種植物?它們之間有沒有這種食物鏈關系?多不多?
(2)看書P36圖,上面有哪些動植物?你能不能用我們剛才學的畫食物鏈的方法畫一條食物鏈?
(3)提問:還有沒有其它食物鏈了?多不多?那怎么才能一個不漏的將所有的食物鏈畫出來呢?你有沒有什么好方法?
(4)畫出上面所有的食物鏈,數數看有多少條?
(5)提問:你們數過圖上有多少條食物鏈?不管有多少條,從圖上看這些食物聯系已經形成了什么?還發現了什么?比如圖中的狐貍在食物鏈中處在什么級別?它只是一條食物鏈中的角色嗎?
(6)學生討論交流。
三、鞏固應用
1.出示36頁下圖:這片莊稼地中如果農民在這里噴灑農藥,那么這個場景中會發生什么?
2.學生討論,交流。
3.提問:你能將這幅圖中的動植物包括人畫出一條食物鏈嗎?
四、布置作業
《食物鏈》反思
為了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學生分析和綜合的能力,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我選擇了多媒體課件教學。結合《有趣的食物鏈》一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兩點:
一、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層層深入。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經對動物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有所了解,但是沒有形成系統的知識。于是我借助多媒體出示了謎語,讓學生分析謎底,從謎底中感受生物間“吃與被吃”的關系,并用幻燈片展示箭頭的指向動態,師生互動非常默契,并導入本節課題,讓學生對食物鏈形成初步認識。提問學生自然界中那些生物是互相合作的關系,那些又是互相敵對的競爭者,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自然界“吃與被吃”的關系。通過展示樹、蟬、螳螂、黃雀四幅圖片,教師用箭頭展示它們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并且讓學生口述“誰吃誰”,讓學生思考通過這四幅圖片學生會聯想到什么成語,并且問大家還知道那些這種關系的成語或者俗語,這個環節鍛煉了學生收集詞匯、總結和分析的能力,并且加深了對于“吃與被吃”關系的理解。通過前面的鋪墊,提示學生把生物比作橢圓,把“吃與被吃”關系的箭頭比作橫線,同時出示幻燈片:由小橢圓和直線組成的圖形,問大家這像生活中的什么東西,進而引出了食物鏈,并且總結食物鏈的概念。講解食物鏈中各個角色的時候,以角色的名稱引導學生來分析、討論概念,并且舉例,加深理解,對于不懂角色的生物,依據概念逐步分析,鍛煉學生學以致用,勤于分析的能力。由簡單的食物鏈畫向復雜的食物鏈,引導學生對食物網概念的總結和理解。最后讓學生利用本節課的知識設計一個生物防治方案,讓學生能夠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二、短片展示化抽象為直觀。
中間部分關于“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概念的講解,插入了一個“屎殼郎滾糞球”的短片,并且舉例分析,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為辨別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降低了難度,也為了解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在食物鏈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提供了豐富的信息。在出示食物鏈:糧食→老鼠→蛇→老鷹,讓大家分析,如果大量的捕殺蛇和老鷹會出現什么現象。讓學生從答案中感知“每一種生物在食物鏈和食物網中的重要作用,幻燈片演示了食物網崩潰的過程,學生受到了極大的震顫,深切的感受到人類對食物鏈、食物網影響是巨大的,由衷地發出了“不能破壞生態平衡”的心聲。
本課教學基本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多媒體也確實發揮了有效的作用。在教學中有待改進的還有以下幾點:
1、課堂上對學生評價的語言要再個性化一點。
2、游戲“幫我找位置”過程太粗略了,應該讓學生拿到不知道動物名字的卡片隨意站成一排,再把卡片有生物名字的一面展示給大家,問大家如果他們是按照“吃與被吃”的關系排列正確嗎?找幾名同學回答正確的順序,這時候再找一名同學到前面排除正確的順序,游戲要有趣互動,讓學生都動起來,我像這樣效果會更好。
3、食物網的連線很復雜,由于時間有限,所以只是老師一步步引導學生完成一個很復雜生物間的食物鏈連線。如果讓學生自己去慢慢完成,并且讓他們講解自己是怎么連的,不正確的地方教師給予糾正,并且講解,在讓學生自行完成一個復雜的食物網,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食物網連接的正確性,避免學生以后看見類似的習題,還是不知所措啊。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