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26
這是扇形統計圖的認識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材、學情分析
“扇形統計圖”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浙江教育出版社七年級上冊第六章第四節的學習內容,是從生活中實際問題出發,結合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創造使用教材設計的一節課。生活中經常需要收集數據,而統計圖是展示數據的重要方法,經常出現在報刊雜志媒體中,為此教科書安排了扇形統計圖的認識和制作。
學生在小學里曾經學習過扇形統計圖,對扇形統計圖的意義、特點和制作有初步的了解。本節課數據的收集是從學生身邊熟悉的簡單問題入手,讓學生體會數據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并能從中獲得有用的信息,進而養成數據說話的習慣,初一學生積極要求上進喜歡表現自己,課堂上應該給學生廣闊的舞臺,讓學生充分思考、合作交流和探究,品嘗學習帶來的快樂。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通過實際問題認識扇形統計圖的含義和特點;
2、能從扇形統計圖中獲取正確的信息,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釋和推斷。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在收集數據的過程當中,學會合作學習,并了解收集數據的方法步驟;
2、在從扇形統計圖中獲取信息的過程當中,學會相互交流、相互評價;
3、在決策和形成猜想中的過程當中,感受收集和利用數據是非常重要的。
情感與態度目標:
1、通過從身邊的一些簡單問題,體驗數據在解決不少現實問題中是有用的;
2、在問題解決的過程當中,品嘗發現帶來的歡樂,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在合作討論的過程當中體會數據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學會制作扇形統計圖。
難點:從扇形統計圖中盡可能多并且正確地獲取信息、利用數據進行分析、作出判斷。
四、教學和活動過程
(一)教學準備階段
1、利用PowerPoint制作一個簡單課件(沒有多媒體教室可采用小黑板展示);
2、布置學生準備,圓規、鉛筆、彩色筆、計算器、剪刀等工具。
(二)教學流程
1、引入
前面我們學習了折線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今天我們將學習另外一種統計圖——扇形統計圖,大家小學里已經學過,有印象嗎?能回憶起來是怎樣的一個圖嗎?學生回答(是一個圓分成幾部分),下面先讓大家欣賞一個扇形統計圖。(展示)同學們暑假肯定看了奧運會,能知道中國得了多少枚金牌嗎?
從這個統計圖中同學們能知道中國在什么項目上有優勢,什么項目上薄弱呢?大家知道嗎?美國在什么項目上有優勢?(田徑)
引入設計說明:
1、從學生感興趣的奧運會引入,激發學生的興趣,調節課堂氣氛。
2、突出扇形統計圖的優點——能直觀反映各部分在總體中所占的比例,區別于折線型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
今天這節課我們來更深入一步認識一下扇形統計圖,并教大家如何來畫扇形統計圖。
2、出示課本學生快餐營養成份統計圖,學生觀察、思考,老師介紹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用圓和扇形分別表示關于總體和各個組成部分數據的統計圖叫做扇形統計圖(或稱餅形圖),特點是能直觀地、生動地反映各部分在總體中所占的比例。
第一問、第二問學生回答;
第三問先說明什么是圓心角,頂點在圓心的角,課本上有摩天輪圖(學生觀察)。我們可以更直觀向學生介紹,用事先準備好圓紙片對折,再對折,把圓分成相等四部分,這個直角就是圓心角。
這樣學生更直觀、清楚地理解了圓心角的概念。
還有奔馳汽車的標志,把圓分成相等的三部分,圓心角為120。
總結:圓心角的度數為所占的比例乘以360。
請一個學生回答第三問。
3、做一做,P152,第(2)小題后面部分,老師分析。
4、合作活動,師生互動(主要讓學生學會畫扇形統計圖)
提出問題—→調查情況—→收集數據—→整理數據—→畫圖
問題:同學們從家里到學校交通情況。
學生舉手,一個學生點數,另一個學生記錄,得出有關數據。
①步行 20人 40% 144 不妨設有50名學生,統計數據若如下(根據現場統計情況有不同的數據)。
②騎自行車 15人 30% 108
③坐公交 10人 20% 72
④其他 5人 10% 36
畫圖步驟:1、畫一個圓;
2、按各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算出各個扇形的圓心角度數;
3、根據算出的各圓心角的度數畫出各個扇形,并注明相應的百分比,各比例的名稱可以注在圖上,也可用圖例表明。
注意:不用彩色,也可用白色、涂黑、斜線、網狀等表示,學會動手畫出扇形統計圖。
學生再看例題:氣象資料統計圖,計算圓心角度數需用計算器。
5、課內練習,學生板演,一個學生計算數據,一個學生畫出扇形統計圖。
6、作業
1)P153 ①②③④,思考題⑤
2)收集扇形統計圖,渠道來自報紙、雜志、上網查詢。
3)自己設計一個調查方案,用調查的數據制作一個扇形統計圖。
五、教學設計說明
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設計應全面貫徹六大基本理念,更加側重理念③和理念④,本節課突出生動有趣的特點,學習方式多樣化,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引入的情景設計是學生身邊的問題,例題采用學生自己收集數據、整理數據,最后畫圖,讓學生感到一種自己研究成果的成就感,相比之下,比課本的氣象資料更具有感染力。作業中有一題是自己設計一個調查方案,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這就是新課程大力倡導的。
【教學目標】
1、通過條形統計圖與扇形統計圖特點及作用的對比,引導學生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知道扇形統計圖可以直觀地反映部分數量占總數的百分比。
2、能從扇形統計圖讀出必要的信息。
【教學重點】
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能從扇形統計圖讀出必要的信息。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出示場景:六(1)班同學正在體育活動,他們做什么?你知道他們班最喜歡的運動是什么嗎?怎樣才能知道呢?
2、這是六(1)班最喜歡的運動項目統計圖,仔細觀察這個圖表,從這個圖上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
學生分組討論。
二、對比分析,生成新知
1、觀察條形統計圖,你從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總結:我們根據條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看出最喜歡的各種運動項目的人數。
讓學生計算出最喜歡的各種體育項目的人數占全班總人數的百分比(可用計算器計算)。
問:“剛才我們根據條形統計圖給出的信息,計算出了最喜歡的各種運動項目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百分比,這樣的信息你能從條形統計圖直接看出嗎?”
2、從條形統計圖中,還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來?
引發學生思考,從而發現條形統計圖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與總量的關系。引出“如果要更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可以用扇形統計圖表示。”
3、出示扇形統計圖。
師:這個圓表示全班同學的人數,(教師分步出示各扇形)我們把代替全班人數的圓平均分成100個小扇形,那么其中這樣的20個小扇形就表示喜歡足球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百分比,也就是20%,30個小扇形就表示喜歡乒乓球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百分比,也就是30%,教師指名幾個項目,讓學生看圖說說最喜歡這些項目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百分比。
問題:你們能說說從扇形統計圖中可以了解到什么信息,它與條形統計圖相比有什么不同?
引導學生觀察從扇形統計圖,加深對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的認識。(學生根據直觀觀察,發表見解)
4、根據統計圖上表示的情況,你對我班同學有哪些建議?
5、讓學生歸納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6、做一做:自主看圖,說一說,你從圖中得到了哪些有價值的數學信息?
牛奶里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每100克牛奶所含營養成分如下圖所示,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補充營養成分多少克?
學生根據題意自主計算,全班訂正。
說明:本題的扇形統計圖各扇形代表的項目是用圖例的方式標明,這和例題中的扇形統計圖相同,不同顏色的扇形表示不同的項目,如這里黃色表示水分,占100g牛奶的87%,紅色表示蛋白質,占100g牛奶的3.3%。
三、課堂小結:
1、請同學總結扇形統計圖產生的原因及特點作用。
2、多媒體展示收集到的扇形統計圖,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創新精神。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直尺圓規量角器。
教學過程:
xxx
直接導入:
師:條形統計圖有哪些特點呢?
生:能直觀看到項目的數量,便于比較。
師:上節課我們共同復習了條形統計圖的相關知識,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復習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的知識。(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
回顧與整理:
1、提問:上節課我們復習了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分類和繪制方法,這節課還是按照這三點來進行復習,下面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一下關于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的相關知識。
2、教師出示討論提綱,學生分組討論。
討論提綱:
(1)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2)折線統計圖的分類。
(3)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
3、充分討論后匯報,教師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小結。
(1)匯報統計圖的特點。
①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不但可以表示數量的多少,還可以清楚地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②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能清楚地看出各個部分量與總量之間的關系。
(2)折線統計圖的分類:分為單式折線統計圖和復式折線統計圖。
(3)繪制方法。
折線統計圖的繪制方法:
①整理數據。
②畫出縱軸和橫軸,用一個長度單位表示一定的數量。
③根據數據的多少描出各點,再把各點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
④寫出統計圖的名稱和制圖時間,并標出圖例。
扇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
①根據所給的部分量和總量,求出各部分量占總量的百分比。
②用360°乘相應的百分比,得出扇形統計圖中各個扇形所對應的圓心角的度數。
③畫一個大小適當的圓,根據圓心角的度數畫出對應的扇形。(注意各個扇形加起來必須是整圓)
④分別在各個扇形中標出對應部分的名稱和百分比。
4、應用統計圖的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6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聯系“六一活動”情境,綜合運用比例尺、可能性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感受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聯系“六一”情景,引入新課
1、激趣引入
教師:同學們,今年的“六一”節將是你們小學成長中的最后一個兒童節,你們想為自己的童年生活留下美好的回憶嗎?有什么好的提議嗎?
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想法,教師適時引導開展慶祝活動。
2、揭示課題
教師:剛才,有不少同學提到想搞慶祝活動,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設計一個“六一慶祝活動方案”,行嗎?
板書課題:設計“六一”慶祝活動方案
二、團結合作,共謀策略
1、了解活動涉及的各個方面
(1)研究需要籌備的活動。
教師:要進行活動方案的設計首先就要弄清楚需要作好哪些準備?安排哪些項目?
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想法,教師適時引導并梳理出相關內容。
①文藝表演節目——唱歌、跳舞、小品、游戲等;
②場地的安排和布置;
③抽獎活動;
④記錄活動——照相。
(2)擬定活動安排時間表。
教師:我們首先應制作一個合理的時間表。根據同學們各自上報的節目及節目所需時間我們一同制作活動安排表。
9:00宣布活動開始
9:00~9:05請老師、學校領導講話
9:05~9:10第一個節目:豎笛合奏《乘著歌聲的翅膀》
9:10~9:20第二個節目:歌伴舞《拜訪春天》
9:20~9:30第三個節目:鋼琴獨奏《清晨,我們踏上小路》
9:30~9:45第四個節目:小品《孫悟空三難小聰聰》
9:45~9:55抽獎活動
9:55~10:15第五個節目:舞蹈《算一算》
10:15~10:45第六個節目:游戲《推小車》、《吹氣球比賽》
10:45頒獎,活動結束
(3)照相費用計算
教師:我們在活動的過程中由承擔照相任務的同學為每個節目拍攝一張照片,并給每位表演者贈送一張照片,按照這樣的方案算一算,如果每張照片0.5元,那么照相大致需要花多少錢?
學生根據之前統計的參與節目的人數進行獨立的計算。集體匯報。
(4)抽獎設計
教師:活動中進行的抽獎活動,如果我們按一等獎20%,二等獎30%,三等獎50%的方案來設計。大家能想到哪些抽獎形式?
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梳理出①摸彩球(紅黃藍各2個、3個、5個),②制作彩色轉盤(紅黃藍各占20%,30%,50%)。
(5)場地安排
教師:我們的活動場地安排如果能夠在紙上畫出來的話那就更好了!能行嗎?首先應確定平面圖的什么?(強調比例尺應該合理)
教師引導:除活動場地外,我們再按同樣的比例尺確定出觀眾席的位置范圍,關于黑板的布置我們可以選用其他的比例尺來呈現。
將學生分兩個大組,一組制作活動場地平面圖,另一組制作黑板布置平面圖。
作業布置
設計一個“畢業晚會的活動方案”。
教學小結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扇形統計圖)你有什么收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