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22
這是矩形教學設(shè)計一等獎,是優(yōu)秀的教學設(shè)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內(nèi)容
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二)內(nèi)容解析
矩形的判定是平行四邊形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是對一般平行四邊形研究的繼承與發(fā)展,矩形的判定與矩形的性質(zhì)是互逆命題,其研究方法與平行四邊形的判定研究一脈相承,對后面的特殊平行四邊形的判定研究起著示范和指導意義.也是以后學習正方形和圓等知識的基礎(chǔ).
在矩形的基本性質(zhì)中,我們知道了矩形的四個角是直角,矩形的對角線相等的性質(zhì),矩形又是一種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由此,我們提出具備什么條件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由定義知,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類比平行四邊形判定的研究思路,提出矩形性質(zhì)定理的逆命題是否成立,再從矩形的定義出發(fā),證明命題成立從而得到矩形的判定定理.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定理“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的`探究與證明.
二、目標和目標解析
(一)教學目標
1.會探究與證明“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及“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2.能用上述判定定理解決簡單問題.
(二)目標解析
1.達成目標1的標志是:能夠從矩形性質(zhì)定理的逆命題出發(fā)提出矩形的判定方法,能夠從定義出發(fā)分析判定矩形的條件并進行證明.
2.達成目標2的標志是:會用判定定理判定平行四邊形是否是矩形及一般四邊形是否是矩形.
三、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矩形的判定方法有多種,有的是從四邊形的基礎(chǔ)上加條件進行強化,有的是從平行四邊形的基礎(chǔ)上加條件進行強化,應(yīng)用時需要從具體已知條件出發(fā),選擇合適的判定方法,這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
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是:選擇合適的判定方法證明四邊形為矩形.
四、教學過程設(shè)計
(一)情境引入,提出問題
問題1 假如你是做窗框的師傅,你有什么方法檢驗?zāi)阕龅倪@個窗框成矩形?
師生活動:學生回答先測兩組對邊是否分別相等,再量其中的一個角是否是直角,來檢驗窗框是否成矩形.教師點評,并指出由定義可以判定一個平行四邊形是否為矩形.
設(shè)計意圖:通過實例引入矩形的判定方法.通過定義可以驗證,是否還有其他的驗證方法呢?由此引入矩形的判定.
(二)類比思考,探究判定
由矩形的定義我們很容易知道,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定義是我們目前進行矩形判定唯一的方法.那我們能不能像探究平行四邊形判定的簡便方法那樣,來探究矩形判定的簡便方法呢?因此,我們類比平行四邊形判定的探究方法來探究矩形的判定.
問題2 學習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時,我們是如何猜想并進行證明的嗎?
師生活動: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的判定的探究過程,并回答.教師提煉:
設(shè)計意圖:回顧四邊形判定的探究方法,揭示本課的學習方法:類比學習方法.為矩形判定的探究指明了方法.
問題3 同樣,我們能否通過研究矩形性質(zhì)的逆命題,得到判定矩形的方法呢?
追問:矩形性質(zhì)的性質(zhì)定理是什么?你能寫出它的逆命題嗎?
師生活動:學生回顧矩形的性質(zhì),寫出它們的逆命題,并交流討論.教師板書兩個逆命題,并畫圖1和圖2.
逆命題1 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逆命題1 有四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設(shè)計意圖:由矩形性質(zhì)的逆命題得出矩形判定猜想.
問題4 如何證明“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呢?請結(jié)合圖1寫出已知、求證,并給出證明.
師生活動:學生交流討論,寫出已知、求證及證明,并展示.教師做相應(yīng)的指導.
設(shè)計意圖:通過證明,說明逆命題1的正確性,得出判定定理.
追問:由“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你能否檢驗?zāi)阕龅拇翱虺删匦?如何檢驗?
師生活動:學生根據(jù)判定定理回答,有的學生可能只測量兩對角線是否相等,卻忽視了平行四邊形的檢測,之后教師指導.
設(shè)計意圖:運用“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解決問題,強調(diào)應(yīng)用該判定定理時所必需的兩個條件:對角線相等,平行四邊形.
問題5 有四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嗎?請結(jié)合圖2說明理由.
追問1:進一步,至少有幾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師生活動:學生分析交流,得出矩形的判定方法: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設(shè)計意圖:由性質(zhì)定理的逆命題入手,得出有四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再通過簡化條件,得到矩形的判定.
追問2:由“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你能否檢驗?zāi)阕龅拇翱虺删匦?如何檢驗?
師生活動:學生思考回答,教師點評,并指出此時不需要測邊的長度.
設(shè)計意圖:運用“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解決實際問題.
問題6 你能歸納矩形的判定方法嗎?
師生活動:學生歸納矩形判定的三種方法:(1)定義;(2)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3)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完整的掌握本節(jié)課的主要知識點,為判定的靈活運用作好鋪墊.
(三)例題講解,運用新知
例1 如圖3,在□ABCD中,對角線AC,BD相交于點O,且OA=OD,∠OAD=50°.求∠OAB的度數(shù).
師生活動:學生看圖,結(jié)合題中所給的條件分析交流,解決問題,并展示.教師適時指導.
設(shè)計意圖:綜合運用矩形的性質(zhì)和判定解決問題.
(四)綜合運用,鞏固提高
1.八年級(3)班同學要在廣場上布置一個矩形的花壇,計劃用紅花擺成兩條對角線.如果一條對角線用了38盆紅花,還需要從花房運來多少盆紅花?為什么?如果一條對角線用了49盆呢?
2.如圖4,□ABCD的對角線AC,BD相交于點O,△OAB是等邊三角形,且
.求□ABCD的面積.
師生活動: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并相互交流.
設(shè)計意圖:學生經(jīng)歷應(yīng)用知識的過程,進一步掌握知識,提高應(yīng)用知識的能力.
(五)反思小結(jié),反思提高
師生一起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的主要內(nèi)容,并請學生回答以下問題:
(1)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幾種矩形的判定方法?每種判定方法的條件是什么?
(2)我們是怎樣證明判定方法的?
(3)你能說一說矩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究思路嗎?
教師展示公理化體系的知識框圖,并作簡要說明:
設(shè)計意圖:引導學生歸納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和疏理探究思路,并對舉行判定的判定體系作整體感知.
(六)布置作業(yè)
教科書第60頁習題18.2第1,3,8,12(1)題.
五、目標檢測設(shè)計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有一組對角是直角的四邊形一定是矩形
B.有一組鄰角是直角的四邊形一定是矩形
C.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矩形
D.對角互補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設(shè)計意圖:考查矩形判定方法的運用.
2.在四邊形ABCD中,如果∠A=90°,有下列說法:①對角線AC,BD互相平分,那么四邊形ABCD是矩形;②∠B=∠C=90°,那么四邊形ABCD是矩形;③對角線AC=BD,那么四邊形ABCD是矩形.其中正確的說法有 .(把你認為正確說法的序號全部填上)
設(shè)計意圖:考查矩形判定方法的運用.
3.已知:如圖,在△ABC中,∠C=90°,CD為中線,延長CD 到點E,使得 DE=CD.連結(jié)AE,BE,則四邊形ACBE為矩形.
設(shè)計意圖:考查“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或“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及直角三角形性質(zhì)的綜合運用.
4.如圖,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AC,BD相交于點O,∠1=∠2.
(1)求證:四邊形ABCD是矩形;
(2)若∠BOC=120°,AB=4 cm,求四邊形ABCD的面積.
設(shè)計意圖:(1)考查“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的運用.(2)考查矩形的性質(zhì)與勾股定理等的綜合運用.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滬科版八年級下冊19.3《矩形、菱形、正方形》的第一課時“矩形及其性質(zhì)”。這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等有關(guān)知識的基礎(chǔ)上來學習的,是學習菱形、正方形的基礎(chǔ),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教科書力求突出矩形性質(zhì)的探索過程,讓學生通過圖形變換和簡單推理等方法,自主地探索出矩形的有關(guān)性質(zhì),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說理的方法。
二、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學習,學生在心理上易受到下列因素影響:一是受日常用語的影響,日常生活中的矩形常被稱作長方形,容易給學生造成矩形是另一種圖形的錯誤認識。二是受平行四邊形的影響,學生在學習矩形的性質(zhì)以前,已經(jīng)學習了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和判定,對特殊四邊形的性質(zhì)有了一個初步的感知,但有些學生容易將兩種圖形的性質(zhì)混淆,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區(qū)別,幫助學生抓住圖形的本質(zhì)特征。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了解矩形有關(guān)概念,理解并掌握矩形的有關(guān)性質(zhì)及推論。
(二)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探索矩形的概念和性質(zhì)的過程,在觀察、操作和分析的過程中,進一步增進主動探究的意識,體會說理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嚴謹?shù)耐评砟芰?,以及自主合作精神;體會邏輯推理的思維價值。
四、教學重點:掌握矩形的性質(zhì),并學會應(yīng)用。
五、教學難點:理解矩形的特殊性,探究矩形特殊性質(zhì)。
六、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出課題。
清晨,迎著習習的春風,我來到了肥西上派初級中學,學校一塊塊地磚、墻角的一個個牌匾,這不就是我們在小學時所研究的長方形嗎?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長方形像什么樣子嗎?聽聽長方形找兄弟的故事吧。用多媒體播放事先錄制好的故事音頻(文本見附件一)。
聽完之后,你能否找到身邊的長方形呢?
今天,我們把這些長方形賦予了一個更加別致的名稱-----矩形(多媒體飛入動畫展示課題)。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神奇的矩形世界,去領(lǐng)略矩形的風采吧。板書課題:矩形及其性質(zhì)。
(二)合作探究,研究課題。
1、矩形的定義:
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一組拍攝于生活中的矩形實物:數(shù)學課本、課桌、時鐘等,提問:這些是平行四邊形嗎?他們都有什么共同之處呀?看,他們都有一個角是九十度。多媒體演示:根據(jù)平行四邊形的不穩(wěn)定性用幾何畫板動畫演示引導學生觀察平行四邊形是如何演變?yōu)榫匦?,多媒體動畫強調(diào)“直角”。教師再用準備的平行四邊形模型演示。
?
用多媒體課件飛入動畫顯示矩形的定義,定義中的關(guān)鍵詞用紅色標注。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叫做矩形。
2、矩形的性質(zhì)。
小組合作:完成課前發(fā)給每個同學的探究矩形性質(zhì)活動記錄表。(多媒體顯示附錄二)
活動1:任意度量身邊一矩形物體的每個角的度數(shù),如數(shù)學書本、課桌等。
活動2:拿出一張白紙,分別畫出它的兩條對角線,再分別量出兩條對角線的長度。
活動3:讓同學們體會“矩形不但具有平行四邊形對邊平行且相等,而且矩形的鄰邊也互相垂直”的性質(zhì)。多媒體課件展示矩形一邊平行移動與另一邊重合的過程,動畫演示四個角是直角。
達成共識,用課件顯示矩形性質(zhì)。
性質(zhì)一:矩形的四個角是直角
性質(zhì)二: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老師點撥:矩形不但具有平行四邊形“對角相等、鄰角互補”共同的性質(zhì),而且其四個角都是直角。因此矩形被對角線分成了許許多多的直角三角形。當然矩形也可以由兩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也能夠拼接而成。多媒體動畫演示由兩個直角三角形拼接成矩形的過程。為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再請同學們動手拼拼看。
用幾何畫板展示已經(jīng)畫好的矩形,測量矩形兩條對角線長度,比較二者關(guān)系。你們能否從理論的角度加以證明呢?在一個矩形中畫出兩條對角線,請兩個學生回答該圖形中有哪些直角三角形、哪些等腰三角形。由此可得:
推論: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是斜邊的一半。(用多媒體課件動畫演示中線與斜邊的關(guān)系。)
(三)應(yīng)用舉例,深化課題。
?
D
A
B
C
O
(多媒體演示例題題目,用紅色標注已知中的關(guān)鍵詞)例題:如圖,已知:矩形ABCD的兩條對角線相交于點O,∠AOB=120XXXXX,AD=4cm,求矩形對角線的長。
(用多媒體飛入動畫逐個顯示例題的兩個變式題題目。)
變式一:如圖,已知:矩形ABCD的兩條對角線相交于點O,AD=4cm,若BD=8cm,求∠AOB的度數(shù)及AB的長度。
變式二:如圖,已知:矩形ABCD的兩條對角線相交于點O,∠AOB=120XXXXX,BD=8cm,求矩形的面積和周長。
(四)隨堂練習,鞏固課題。
一、搶答:判斷正誤。(用白板幕布蓋住搶答題,逐個顯示題目)
①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
②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
③平行四邊形具有的性質(zhì),矩形也具有。 ( )
(多媒體顯示訓練題二、三、四,讓同學們逐個訓練,鞏固所學知識。)
二、填空
1.矩形的四個角都是 ,對角線 且 。
2.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長分別為6cm、8cm,則斜邊上的中線長為 。
教學目標
《矩形》優(yōu)秀教案設(shè)計
知識與技能:
了解矩形的有關(guān)概念,理解并掌握矩形的有關(guān)性質(zhì).
過程與方法:
經(jīng)過探索矩形的概念和性質(zhì)的過程,發(fā)展學生合情推理意識;掌握幾何思維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嚴謹?shù)耐评砟芰?,以及自主合作精神;體會邏輯推理的思維價值.
重難點、關(guān)鍵
重點:掌握矩形的性質(zhì),并學會應(yīng)用.
難點:理解矩形的特殊性.
關(guān)鍵:把握平行四邊形的演變過程,遷移到矩形概念與性質(zhì)上來,明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投影儀,收集有關(guān)矩形的圖片,制作教具.
學生準備:復(fù)習平行四邊形性質(zhì),預(yù)習矩形這節(jié)內(nèi)容.
學法解析
1.認知起點:已經(jīng)學習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積累了一定的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學習本節(jié)課內(nèi)容.
2.知識線索:情境與操作→平行四邊形→矩形→矩形性質(zhì).
3.學習方式:觀察、操作、感知其演變,以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突破難點.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生活,形象感知
【顯示投影片】
教師活動:演示平行四邊形的形狀變化的動態(tài)效果,讓學生觀察變化,引出發(fā)現(xiàn)。
矩形定義: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叫做矩形.(也就是小學學習過的長方形).
教師活動:介紹完矩形概念后,為了加深理解也為了繼續(xù)研究矩形的性質(zhì),拿出教具.同學生一起探究下面問題:
問題1:改變平行四邊形活動框架,將框架夾角∠α變?yōu)?0°,平行四邊形成為一個矩形,這說明平行四邊形與矩形具有怎樣的從屬關(guān)系?(教師提問)
學生活動:觀察教師的教具,研究其變化情況,可以發(fā)現(xiàn):矩形是平行四邊形的特例,是屬于平行四邊形,因此它具有平行四邊形所有性質(zhì).
問題2:既然它具有平行四邊形的所有性質(zhì),那么矩形是否具有它獨特的性質(zhì)呢?(教師提問)
學生活動:由平行四邊形對邊平行以及剛才變角∠α為90°可以得到∠α的補角也是90°,從而得到矩形四個角都是直角.
性質(zhì)定理1: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幾何語言:∵四邊形ABCD是矩形
∴∠A=∠B=∠C=∠D=90度
評析:實際上,在小學學生已經(jīng)學過長方形四個角都是90°,這里學生不難理解.
教師活動:用橡皮筋做出兩條對角線,讓學生觀察這兩條對角線的關(guān)系,并要求學生證明(口述).
學生活動:觀察發(fā)現(xiàn):矩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口述證明過程是:充分利用(SAS)三角形全等來證明.
口述:∵四邊形ABCD是矩形
∴∠ABC=∠DCB=90°,AB=DC
又∵BC為公共邊
∴△ABC≌△DCB(SAS)
∴AC=BD
性質(zhì)定理2: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幾何語言:∵四邊形ABCD是矩形
∴ AC = BD
教師提問:
1.圖中有幾個三角形?它們分別是什么三角形?
2.在直角△ABC中,OB與AC之間有什么數(shù)量關(guān)系?為什么?由此你會得出什么結(jié)論?
學生活動:觀察、思考后發(fā)現(xiàn)AO= AC,BO= BD,BO是Rt△ABC的中線.由此歸納直角三角形的一個性質(zhì):
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對的邊等于斜邊的一半(師生回憶).
【設(shè)計意圖】采用觀察、操作、交流、演繹的手法來解決重點突破難點.
二、范例點擊,應(yīng)用所學
例1如圖,矩形ABCD的兩條對角線相交于O,∠AOB=60°,AB=4cm,求矩形對角線的長.(投影顯示)
思路點撥:利用矩形對角線相等且平分得到OA=OB,由于∠AOB=60°,因此,可以發(fā)現(xiàn)△AOB為等邊三角形,這樣可求出OA=AB=4cm,
∴AC=BD=2OA=8cm.
【活動方略】
教師活動:板書例1,分析例1的思路,教會學生解題分析法,然后板書解題過程
學生活動:參與教師講例,總結(jié)幾何分析思路.
三.隨堂練習,鞏固深化
1.矩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邊形不具有的性質(zhì)是 ( )
A.對角相等 B.對邊相等 C.對角線相等 D.對角線互相平分
2.判斷對錯
(1)矩形是平行四邊形( )
?。?)矩形的兩條對角線將矩形分成四個面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
3.已知△ABC是Rt△,∠ABC=90度,
BD是斜邊AC上的中線。
(1)若BD=3㎝則AC= _______㎝
(2) 若∠C=30°,AB=5㎝,則AC=_____ cm, BD=_____ ㎝.
4.四邊形ABCD是矩形
1.若已知AB=8㎝,AD=6㎝,
則AC=_______㎝,OB=_______ ㎝
2.若已知AC=10㎝,BC=6㎝,則矩形的.周長=____ cm
矩形的面積=_______
若已知 ∠DOC=120°,AC=8㎝,則AD= _____cm
AB= _____cm
5.矩形的短邊長為3cm,兩對角線所成的角是60 °,則它的另一邊長是_______cm
6. 已知矩形對角線長為4cm,一邊長為是_______ cm,則矩形的面積是________.
四.課堂小結(jié)
矩形定義: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叫做矩形.
矩形是軸對稱圖形。
性質(zhì)定理1: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性質(zhì)定理2: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五.拓展應(yīng)用
如右圖,在矩形ABCD中,DE平分∠ADC交AC于E,
交BC于F,若∠BDF=15度,求∠COF的度數(shù).
六.作業(yè)
必做題
教與學整體設(shè)計練案《矩形第(1)課時》
選做題
如右圖:在ABCD矩形中AB=6cm,BC=8cm,
將矩形折疊,使B點與點D重合,求折痕EF的長。
重難點分析
本節(jié)的重點是矩形的性質(zhì)和判定定理。矩形是在平行四邊形的前提下定義的,首先她是平行四邊形,但它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特殊之處就是“有一個角是直角”,因而就增加了一些特殊的性質(zhì)和不同于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矩形的這些性質(zhì)和判定定理即是平行四邊形性質(zhì)與判定的延續(xù),又是以后要學習的正方形的基礎(chǔ)。
本節(jié)的難點是矩形性質(zhì)的靈活應(yīng)用。由于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所以它不但具有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同時還具有自己獨特的性質(zhì)。如果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是矩形,就可以得到許多關(guān)于邊、角、對角線的條件,在實際解題中,應(yīng)該應(yīng)用哪些條件,怎樣應(yīng)用這些條件,常常讓許多學生手足無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yīng)給予足夠重視。
教法建議
根據(jù)本節(jié)內(nèi)容的特點和與平行四邊形的關(guān)系,建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以下問題:
1.矩形的知識,學生在小學時接觸過一些,可由小學學過的知識作為引入。
2.矩形在現(xiàn)實中的實例較多,在講解矩形的性質(zhì)和判定時,教師可自行準備或由學生準備一些生活實例來進行判別應(yīng)用了哪些性質(zhì)和判定,既增加了學生的參與感又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3. 如果條件允許,教師在講授這節(jié)內(nèi)容前,可指導學生按照教材145頁圖4-30所示,制作一個平行四邊形作為教學過程中的道具,既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參與感,有在教學中有切實的體例,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輕松些.
4. 在對性質(zhì)的講解中,教師可將學生分成若干組,每個學生分別對事先準備后的圖形進行邊、角、對角線的測量,然后在組內(nèi)進行整理、歸納.
5. 由于矩形的性質(zhì)定理證明比較簡單,教師可引導學生分析思路,由學生來進行具體的證明.
6.在矩形性質(zhì)應(yīng)用講解中,為便于理解掌握,教師要注意題目的層次安排。
矩形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知道矩形的定義和矩形與平行四邊形之間的聯(lián)系;能說出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和矩形的的對角線相等的性質(zhì);能推出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的性質(zhì)。
2.能運用以上性質(zhì)進行簡單的證明和計算。
此外,從矩形與平行四邊形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中,體會特殊與一般的關(guān)系,滲透集合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引導性材料
想一想:一般四邊形與平行四邊形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在圖4.5-l的圓圈中填上“四邊形”和“平行四邊形”的字樣來說明這種關(guān)系:即平行四邊形是特殊的四邊形,又具有一般四邊形的一切性質(zhì);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質(zhì)。
小學里已學過長方形,即矩形。顯然,矩形是平行四邊形,而且矩形還具有四個角都是直角(小學里已學過)等特殊性質(zhì),那么,如果在圖4.5-1中再畫一個圈表示矩形,這個圈應(yīng)畫在哪里?
(讓學生初步感知矩形與平行四邊形的從屬關(guān)系。)
演示:用四根木條制作一個平行四邊形教具。利用平行四邊形的不穩(wěn)定性,演示如圖4.5-2,當平行四邊形的一個內(nèi)角由銳角變?yōu)殁g角的過程中,會發(fā)生怎樣的特殊情況,這時的圖形是什么圖形(矩形)。
問題1:從上面的演示過程,可以發(fā)現(xiàn):平行四邊形具備什么條件時,就成了矩形?
說明與建議:教師的演示應(yīng)充分展現(xiàn)變化過程,從而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短形是無數(shù)個平行四邊形中的一個特例,同時,又使學生能正確地給出矩形的定義。
問題2: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它除了“有一個角是直角”以外,還可能具有哪些平行四邊形所沒有的特殊性質(zhì)呢?
說明與建議:讓學生分組探索,有必要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jù)研究平行四邊形獲得的經(jīng)驗,分別從邊、角、對角線三個方面探索矩形的特性,還可提醒學生,這種探索的基礎(chǔ)是矩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矩形的四個角都相等(矩形性質(zhì)定理1),要學生給以證明(即課本例1后練習第1題)。
學生能探索得出“矩形的鄰邊互相垂直”的特性,教師可作說明:這與矩形的四個角是直角本質(zhì)上是一致的,所以不必另列為一個性質(zhì)。
學生探索矩形的四條對角線的大小關(guān)系時,如有困難,可引導學生測量并比較矩形兩條對角線的長度,然后加以證明,得出性質(zhì)定理2。
問題3:矩形的一條對角線把矩形分成兩個直角三角形,矩形的對角線既互相平分又相等,由此,我們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什么重要性質(zhì)?
說明與建議:(1)讓學生先觀察圖4.5-3,并議論猜想,如學生有困難,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圖中的一個直角三角形(如Rt△ABC),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斜邊上的中線BO與斜線AC的大小關(guān)系,然后讓學生自己給出如下證明:
證明:在矩形ABCD中,對角線AC、BD相交于點O,AC=BD(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AO=CO ∴在Rt△ABC中,BO是斜邊AC上的中線,且
。
∴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