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托班認識水果教案三篇
日期:2021-06-26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托班認識水果教案三篇,是優秀的幼兒園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第1篇、中班科學活動教案:認識水果教案
活動目標: 1、愿意與大家分享水果,體驗分享到快樂。 2、能大膽、清楚地說出自己見到或吃過的各種水果的名稱、形狀、味道等特點。 3、能通過觀察、觸摸、品嘗等方法,感知水果的多種多樣。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認識常見的水果,參觀水果超市,找一找各種水果。 2、物質準備: 1)多種多樣的水果PPT,盤子,一次性手套 (2)準備一個“水果魔箱”,里面放有各種各樣的水果。 (3)收集各種各樣的水果。 (4)盤子,一次性手套,水果刀 活動過程: 一、幼兒聽音樂,進入水果王國。 師:小朋友,你們好!我是水果王國的國王,水果王國里有許多水果寶寶,你們想不想和它們做朋友呀!瞧,它們都躲起來了,它們在和我們玩游戲呢。 二、幼兒認識水果,了解其典型特征 1.看圖猜水果寶寶 師:今天水果寶寶還要和小朋友們玩個捉迷藏的游戲,他們只露出了一點點的小臉蛋,請你們猜猜它們都是誰? 2.猜中以后出示水果實物通過摸一摸、看一看、嘗一嘗,感知水果的特點 師:老師這里有一個百寶箱看看藏起來的水果寶寶在不在里面好嗎,我們一起呼喊它“XX,XX”快出來。 幼兒:XX,XX快出來 水果從寶箱里滾出來,師:哇,XX寶寶出來了,我們一起來認識XX寶寶吧。 (1)看水果,知道水果的名稱,了解水果的外形特征。 師:XX寶寶叫什么名字? XX寶寶穿了件什么顏色的衣服? XX寶寶長的什么樣? (2)摸水果,感知水果的表皮特征。 師:請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水果寶寶的表皮怎么樣?水果寶寶的下面有什么? (3)切開水果,了解水果的內部特征。 師:把水果寶寶切開,看看水果寶寶里面有什么? (4)嘗水果,了解水果的味道。 師:請小朋友互相嘗一嘗,水果寶寶的果肉是什么味道? 小結:我們在水果王國里認識了蘋果寶寶、梨寶寶、桔子寶寶、香蕉寶寶。蘋果寶寶長得圓圓的,有的紅,有的青,表皮很光滑,果肉里有籽,果肉又酸又甜;梨寶寶上邊小下邊大,表皮上有小黑點,果肉里有籽,果肉又酸又甜,水分多;桔子寶寶是扁圓形的,表皮粗糙,果肉是一瓣一瓣的里面有籽,果肉又酸又甜,水分多,有營養;香蕉寶寶長得象彎彎的月亮,果皮是黃色的,果肉又香又甜。 三、感知水果的多樣性。 師:小朋友,快來看,這里還有許多漂亮的水果寶寶的照片呢!都有些什么水果呢?(蘋果、梨、桔子、香蕉、草莓、西瓜、櫻桃、葡萄、芒果、桃、荔枝、……) 小結:水果有各種各樣的形狀,有圓的、橢圓的、長的、扁的;有各種顏色,紅的、黃的、橘紅的、紫的、綠的;還有不同的味道,甜的、酸的、又甜又酸的、又甜又苦的。并且要多吃水果能使身體更健康,所以我們要每天吃水果。 四,欣賞水果拼盤 師:各種各樣的水果寶寶組合在一起可以做成美麗的水果拼盤,讓我們看看水果拼盤里都有哪些水果寶寶吧。 請幼兒說說水果拼盤由哪些水果拼成 五、制作水果拼盤。 師:看,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好多切好了的水果,我們也把水果們變成美麗的拼盤吧,現在請寶貝們帶上手套,制作水果拼盤吧 六、分享水果拼盤 師:寶貝們的水果拼盤做的真漂亮,現在就請寶寶們邀請你們的爸爸媽媽和你們一起分享自己的水果拼盤吧,吃之前請你們向爸爸媽媽介紹一下你的拼盤是用什么水果組合成的。 七、活動自然結束
第2篇、大班健康活動認識水果—檸檬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知道檸檬都有什么用法。 2、食用檸檬都有哪些好處。 3、經過學習簡單的了解檸檬。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檸檬、檸檬汁、檸檬片、檸檬茶、檸檬果醬、檸檬餅…… 活動過程: 一、認識檸檬 1、先觀察檸檬。 2、討論檸檬。 二、了解檸檬 1、檸檬長在檸檬樹。 2、檸檬花是白色的,花萼是淡紫紅色。 3、檸檬沒成熟是綠色,成熟后是黃色,果實是橢圓形。 4、檸檬葉的葉是綠色的,橢圓形葉子有點厚。 三、檸檬用途 1、擺出準備好關于檸檬的東西。 2、說一說,檸檬的的用途。 ——檸檬可以泡茶,也可以為醬和甜點調味等等。 3、最用藥用價值的世界水果里就有檸檬。 4、檸檬里富含維生素c,有抵抗的能力,能保護我們的體質。 四、活動結束 品嘗檸檬汁、檸檬片、檸檬茶、檸檬果醬、檸檬餅…… 活動反思: 我知道以后的教學重點應該放在孩子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上來。讓孩子大膽的說話,尤其是在眾人面前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備教案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把活動準備的更加細致,更加的貼近孩子。設計問題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特征。這次課的失敗,要深深牢記,在以后的活動中,不能輕率,做每一見事情都要認認真真、都要用全心。
第3篇、小班主題活動認識水果教案反思
水果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幼兒對水果很喜歡,小朋友們都喜歡吃什么水果,說說吧!通過本教案引導幼兒對不同水果的功效加以了解,培養幼兒愛吃水果的生活好習慣。活動目標:培養幼兒動手探索的能力,讓幼兒通過各種感官發現水果的不同特點。活動準備:自制的水果圖書,油畫棒。活動過程:復習歌曲《蘋果》一。出示水果圖書,引起幼兒制作水果圖書的欲望。老師:看看老師今天帶來了什么?(展示制作好的水果圖書)二。認識水果,引導幼兒發現水果的不同特點。提問:1、你們認識這些水果嗎?2、你最喜歡吃什么水果?3、看一看,想一想,這些水果有什么不同?三。動手操作,繪畫水果圖書。1、啟發幼兒從水果的大小,味道,皮的厚薄,水分的多少等各方面來發現他們的不同特點。2、鼓勵幼兒動手繪畫水果觀察比較交流結果。3、小結統計結果四。欣賞水果圖書,總結評價。與幼兒一起看看自制的水果圖書,說說自己是怎樣畫的?你發現了水果的哪些地方不同?活動反思:1、本節活動通過“摸、看、聞、嘗”等方法,充分運用五官感覺來認知蘋果,香蕉的形狀、顏色、味道。2、整節活動中,充分引發幼兒濃厚的好奇心,激發幼兒 的學習興趣,讓幼兒能更大程度的加入參與到整節活動當中。3、對本節活動的細節部分處理有些不當:(1) 在開始部分,應用較安靜的游戲,或與水果有關的小游戲進行導入。(2) 在“神秘袋”“聞一聞”兩個環節中,讓幼兒等待的時間有一點長,應多準備一些材料,讓其他幼兒更好的參與。(3) 整節活動,可變種方式來進行。例如:將幼兒分組,每人一個水果實物,讓幼兒親自感知兩種不同水果的,不同特性。也可以用“蒙氏”教學法來進行,教師直接貫穿給幼兒正確的概念。這樣可以讓整節活動更加的收、放自如,也可以讓幼兒更加有積極性,參與到活動中。(4) 可再加深一點難度,讓幼兒積累更多的生活經驗。也可用兩種不同感覺的水果來進行,對比更加的強烈,明顯。例如:蘋果和獼猴桃,一個是光滑的,一個是粗糙的。通過這節活動,老師們給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對我有了一個很大的學習提升。在今后的活動中,我會繼續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慢慢摸索,提高自己的組織活動能力,找到適合不同年齡段的不同方法,讓幼兒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將以后的活動開展的更生動有效。
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20篇》:《大班科學教案20篇》供各位幼兒園教師參考學習,搜集最新最全的大班科學教案20篇,歡迎收藏學習!
《大班語言區域活動教案30篇》:第1篇、大班語言搖籃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詩歌,學習用輕柔、優美的聲音朗誦詩歌。 2.嘗試根據詩歌的結構進行仿編,表現詩歌美好的意境。 3.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4.
《幼兒大班美術欣賞教案30篇》:第1篇、大班美術活動會變的嘴巴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觀察、講述嘴巴的基礎上用線描的方式畫出嘴巴的基本特征與不同造型,發展幼兒細致的觀察力。 2、啟發幼兒通過置換、方位轉換等方式在嘴巴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