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建構游戲公園教案四篇
日期:2021-07-04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中班建構游戲公園教案四篇,是優秀的幼兒園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第1篇、中班建構游戲活動教案:各種各樣的房子教案教案(附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房子與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孩子自出生后,就每天與房子打“交道” ,首先進出自己家的房子,然后注意到周圍的房子,再后來認識到幼兒園的房子.......孩子在成長中不斷地看到、接觸到各式各樣的房子,漸漸地對房子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于見到的不同樣式的房子,孩子也會萌發出自己的疑問(為什么這個房子跟自己家的不一樣)通過本次談話活動,讓孩子進一步認識、了解各式各樣的房子,及房子的共同點及不一樣的地方在哪里,本節課說授課知識,貼近幼兒的生活,容易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探究的欲望。 活動目標 1、學習常見房子的漢語名稱“平房”“樓房”“氈房(蒙古包)”及其相關詞語“門” “窗戶”“房頂” 2、能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運用簡短語言講述房子的特點。 3、培養幼兒認真傾聽的習慣,并能大膽地在同伴面前進行講述。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本活動的學習及認識,使幼兒可以發音清楚說出幾種房子的名稱及其特點。 教學難點: 對于房子的構架及組成這些房子內部知識,孩子們還是有點陌生的。所以要多出示圖片及利用本班教師給幼兒用母語加以解釋。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房子(平房、樓房、蒙古包)的圖片 2、事先鼓勵幼兒觀察自己家的房子和幼兒園 3、將部分房子圖片事先貼在主題墻上,便于幼兒觀察 4、多媒體使用的多種房子圖片及相關的 “門、窗戶、房頂”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請幼兒參觀主題墻上的‘房子’ 教師:“老師帶小朋友來參觀墻上的‘房子’,你們認識這些房子嗎?” 教師“看看這些房子,他們長的一樣還是不一樣?” 幼兒參觀后討論,回答,教師總結。 (二)展開部分 1、教師展示圖片,介紹每一種房子的名稱 (平房、樓房、蒙古包) 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說房子名稱 教師:“小朋友們。仔細看看,圖上是什么房子?” 2、教師引導幼兒在仔細觀察一遍,房子的不同在哪里 教師:“小朋友們,剛才呀,你們說了這些房子長得不一樣,那現在再仔細的看 一看,房子哪里不一樣呢。” 通過幼兒觀察及教師引導,師幼共同總結出: 平房只有一層,是矮一點的,樓 房有很多層,高高的,蒙古包一般建在游牧區,是圓形的。 可總結為 平房平房矮矮的,樓房樓房高高的,蒙古包蒙古包圓圓的。 (加肢體語言) 3 、游戲 《我問你答》 教師:“小朋友們,現在呢,我們一起來玩個游戲,好嗎?” 教師“小朋友小朋友你告訴我” 幼兒 “老師老師我告訴你” 教師“什么房子高高的”(邊說邊用肢體動作示意) 幼兒“樓房樓房高高的” ............ 教師可多問幾遍,可集體問,可個別幼兒單獨問 4、請小朋友們和教師一起在主題墻前,觀察幾種房子的相同點 教師:“孩子們,剛才我們說了房子長得不一樣,因為有的是矮矮的,有的是高 高的,有的是圓圓的,我們現在再一起看一看,房子的哪里長的是一樣的?” 師幼一起找出房子的共同特征:都有 門、窗戶、房頂。 教師重點示范“門、窗戶、房頂”這些新詞的發音,讓幼兒看圖片說一說。 (三)結束部分 教師出示在電視上播放事先準備好的不同房子的圖片,讓幼兒說一說這是什么房子,并用語言及肢體動作描述房子是什么樣子的,幼兒集體說完之后教師可循環播放圖片,讓幼兒們在一起互相說一說自己看到的房子及其組成部分“門、窗戶、房頂,活動在自然中結束。 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在結構區用積木(或紙盒)搭建房子 教學反思 這節課,教材很貼近我們的生活,所以幼兒們也很感興趣通過本活動的進行,幼兒能分辨出房子的不同種類及其特點“平房平房矮矮的,樓房樓房高高的,蒙古包蒙古包圓圓的。” 只是,上課時, 教學目標中的第三點(培養幼兒認真傾聽的習慣,并能大膽地在同伴面前進行講述。) 這點完成的不太好,我在問個別幼兒問題的時候, 往往是大部分的幼兒都在說,沒有做到傾聽別人說話,在這方面,我以后也會注意。把每節課都當做公開課去上,本著嚴謹的教學態度去準備教案,更加完善教學過程。
第2篇、中班建構游戲活動教案:美麗的公園教案(附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在學習插會各種亭子、房子、樹等基礎上結合已有生活經驗學習建構公園。 2、發展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創造力和相互協作能力。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引導幼兒參觀公園,觀察公園的各種建筑和景觀。 2、在區域活動復習鞏固原來的基礎插法。 3、課件:美麗的公園。 4、拱橋范例。 活動過程 1.觀看課件:美麗的公園。 提問:這是什么地方?公園里有什么?是怎么樣的?你最喜歡公園里的什么地方?如果用雪花片來插,你會插什么?不會插什么?公園里的拱橋是怎么插的?樹可以怎么插?還有哪些東西我們也可以插? 2.教師示范拱橋范例,引導幼兒觀察: 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你們看老師也插了一座拱橋,這座拱橋是怎么樣的?引導幼兒說出拱橋是由哪些圖形構成的,插時可以用什么形狀拼合? 分解房子的各部份,讓幼兒說一說這各部分的名稱及做法。 3.講解拱橋的插法:演示拱橋的拼插: 4.幼兒分組插塑,提醒幼兒要互相幫助,并且,能力強的幼兒當新插班幼兒的小老師,新插班生要認真學,不會插也不灰心。 5.組織幼兒參觀,用談話的方式引導幼兒欣賞和評價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6.請幼兒認真收拾玩具并歸類放好. 活動反思 圍繞著本階段的結構游戲主題--美麗的公園,本次結構游戲活動我重點引導幼兒公園里的拱橋。拱橋時幼兒所熟悉的,經常在路上可以看到,所以幼兒在談話引入的時候都基本掌握并能夠描述出拱橋的基本結構,通過讓幼兒自由簡述自己見過的拱橋之后,我再出示各種各樣拱橋的圖片,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并讓幼兒了解更多樣式拱橋。接著,我出示一個沒有完成的范例來引導幼兒觀察,看一看老師的拱橋完成了哪些部分,還缺少哪一些部分沒有完成。這一個環節我提供了給孩子自己去發現問題的機會,讓幼兒再一次地鞏固了拱橋的基本結構,同時也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緊接著我根據孩子發現的問題及時將范例拼插完整,拼插的過程就對幼兒進行示范講解,幼兒很快地并且非常直觀的看到了拱橋。
第3篇、中班建構游戲活動教案:各種各樣的汽車教案(附教學反思)
設計意圖 自從開展在建構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興趣活動課題后,孩子們的建構興趣明顯增強,合作能力不斷提高。為了滿足幼兒需求讓活動更好的融合到建構游戲中。根據中班年齡特點為此設計了《各種各樣的汽車》這次活動。 活動目標: 1.了解汽車的基本結構,能用多種積塑搭建各種類型的汽車。 2.在觀察圖片的基礎上,能圍繞主題進行拼插。 3.能根據需要選擇玩具,有良好的游戲常規。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5.懂得遵守游戲規則,感受參加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類汽車款式圖片、各種積塑材料等。 重難點: 在觀察圖片的基礎上,了解汽車的基本結構,能圍繞主題進行拼插 活動過程: 1、以謎語引入,引起幼兒興趣。 謎語:充氣橡皮腿,喝油也喝水,送人又載貨,奔跑快如飛! 2、觀察圖片,了解汽車的特征。 重點觀察:汽車的形狀和顏色。 3、提出游戲時的要求: (1)選圖片。 (2)找材料。 (3)拼搭汽車時要注意的汽車形狀和顏色。 (4)游戲時的常規要求。 4、幼兒建構,教師輔導。 幼兒需要幫助時,教師進行幫助。(指導幼兒觀察圖片顏色、形狀) 5、指導要點: (1)教師出示幼兒帶來的各種玩具引出今天的游戲主題,激發幼兒建構“玩具”的興趣。 (2)出示各種各樣車輛和幼兒共同討論汽車的基本構造。 (3)結合1~2種玩具,讓幼兒觀察其造型,引導幼兒用簡單的方法建構簡單的玩具。 (4)介紹游戲材料,提出游戲要求: a 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拼搭自己喜歡的汽車造型。 b 要愛護積木,輕拿輕放。 6、幼兒游戲,教師指導。 鼓勵幼兒大膽拼搭,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一個作品。 7、游戲結束評議。 (1) 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拼搭汽車有什么作用。 (2) 幼兒互相欣賞作品。 (3)請小朋友來說說自己建構的是什么類型的汽車。(可以請有創意的小朋友上來介紹作品) 活動反思 一、適宜行為 1、 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幼兒興趣濃厚。 2、 指導重點突出,幼兒能搭出汽車的基本特征。 3、 能及時鼓勵幼兒搭建不同樣子的汽車。 二、不適宜行為 1、 活動前沒有強調要友好解決糾紛。 2、 在收玩具時孩子收的比較慢。評價環節教師講的過多。 原因: 1、 建構汽車的玩具種類偏少,幼兒都想玩,互不相讓。 2、 幼兒只會介紹自己的作品,不懂得評價別人。 對策: 1、 多投放搭建汽車的材料。 2、 在建構前強調活動常規,引導幼兒講講如何友好的解決糾紛,并強調評價環節的常規。 3、 教給幼兒評價他人的方法,引導幼兒學習評價他人的作品懂得愛護他人作品等。 總之結構游戲活動是通過幼兒利用各種不同結構材料動手造型的活動,構造物體或建筑物,實現對周圍現實生活的反映。這種游戲對幼兒手的技能訓練和發展思維能力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如通過積木結構游戲,幼兒可以自然地獲得分解與合成各種形體的經驗,并在使用材料中獲得知識。此游戲很好地發展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還培養了幼兒的目的性、堅持性和互相合作的良好品質。
第4篇、中班結構游戲活動教案:公園一角教案(附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回憶自己的生活經驗,在此基礎上加強對各種物體外形特征的認識,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造,建構新形體,培養其想象力與創造性思維。 2、指導幼兒運用已有的建構經驗和技能來完成自己的創造,建立新舊經驗之間的聯系。 3、培養幼兒愛護建構成果和建構材料的意識,鼓勵幼兒主動尋求同伴合作,與同伴友好相處游戲,協商游戲。 4、懂得遵守游戲規則,感受參加集體活動的樂趣。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大型結構材料、若干輔助材料(樹木、花草、繩子等) 活動指導 第一階段 1、引導回憶生活經驗,引起幼兒愉快情緒; 師:“你們到過公園嗎?你最喜歡公園里什么東西呢?”請幼兒大膽發言,說出自己的想法,師進行小結。 2、引導想象,鼓勵創造; 師:“你希望公園里還有哪些器械嗎?或者多一些你喜歡的想玩想看見的東西嗎?”鼓勵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根據自己的興趣,來討論一下:公園里可以多些什么呢? 3、布置建構任務:請幼兒選擇一個公園中的形體或器械進行建構,可以是見過的健身器械、娛樂器械,也可以是自己想象的東西,可以是亭子或桌椅等,要求幼兒不串組,選擇自己喜愛的建構材料進行建構。 4、幼兒結構游戲,師指導; 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游戲,當發生問題時,知道協商來解決,友好與同伴相處。 5、結束,展示幼兒建構成果,組織評價。 活動反思: 幼兒的活動常規較好,能在本組內進行建構,可幼兒建構的東西和平常的游樂場一樣,都是一些大型器械,一個大圍墻圍起來就算完成了,公園很休閑、很輕松的特征沒有得到體現。 第一組和第四組的幼兒建構的技能較好,搭建的東西較牢固,較穩。 第二、三兩組的技能還不是很熟練,搭建出來的東西常常站不穩。
相關文章
《中班健康教案20篇》:《中班健康教案20篇》供各位幼兒園教師參考學習,搜集最新最全的中班健康教案20篇,歡迎收藏學習!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40篇》:《小班科學活動教案40篇》供各位幼兒園教師參考學習,搜集最新最全的小班科學活動教案40篇,歡迎收藏學習!
《幼兒園戶外活動游戲游戲教案3篇》:第1篇、大班戶外體育游戲傳球接力教案反思設計意圖:我們班幼兒已經能夠自主的跑、跳,并能參加一些基本的體育活動,他們很喜歡球,本次活動就是利用幼兒對球類的喜歡,設計傳球接力的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能夠手腳并用,達到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