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大班藝術教案12篇,是優秀的幼兒園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第1篇、大班藝術音樂游戲倫敦橋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運用已有經驗,創編"船"河"橋洞"的造型,隨音樂邊唱邊玩游戲,進一步感受河表現歌曲的開始和結束。
2、在造型的基礎上,探索"船"河"橋洞"不同方向隨音樂律動的可能性。
活動準備:
幼兒已經觀察過橋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幼兒遷移原有經驗,表現浮動的船。
1.幼兒回憶有關船的經驗,嘗試用不同動作表現船的造型。
2.教師反饋幼兒的典型動作,引導有通過變化手部動作來變化造型,鼓勵幼兒大但表現。
二、幼兒做"小船"造型,隨歌曲《倫敦橋》做節奏動作。
1.教師演唱歌曲,幼兒做"小船"造型,坐在椅子上隨音樂晃動。
2.師:小船可以怎樣浮動?上、下、左、右……
3.教師演唱歌曲,幼兒做"小船"造型,邊隨音樂晃動肢體邊走小碎步自由跑動。
師:小船可以怎樣在水面上浮動?腳下可以像前面學過的上面(鳥飛)一樣,輕輕地、快快地走小碎步?
4. 幼兒做"小船"造型,邊隨音樂晃動肢體,邊走小碎步自由跑動,并學唱歌曲。
三、幼兒做"橋洞"造型,在歌曲最后一個音處扣下雙手。
1.教師邀請兩名幼兒合作表現"橋洞"造型。
師:橋是什么樣的?橋洞在哪里?
2.其余幼兒演唱歌曲,教師指導"橋洞"在唱完歌曲最后一個音處扣下雙手,幫助幼兒理解游戲規則。
師:唱到哪個字,大橋就一下子倒了?
4.全體幼兒做"橋洞",教師智慧幼兒邊唱邊在歌曲最后一個音處扣下雙手。
四、幼兒隨音樂玩游戲。
1. 教師將幼兒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幼兒手拉手搭成"橋洞",圍成圓圈,其余幼兒做"小船",邊唱歌邊四散穿過任意一座"橋洞",歌曲結束,"橋洞"扣下,被扣住的"小船"退到場外。
2.教師增加"橋洞"數量,并讓部分"橋洞"一次站在圈上。教師指導"小船"依次穿過所有的"橋洞",被任意一個"橋洞"扣住均要退到場外。
師:有什么好辦法不讓"小船"被大橋壓在下面?"小橋"唱到什么時候要準備逃離"橋洞",否則就怎樣?"橋洞"呢
活動反思:
在進行韻律活動環節,我讓幼兒結合幻燈片欣賞倫敦橋,先學會《倫敦橋》這首歌曲,并學會做小船的動作和做大橋的動作,讓幼兒知道大橋應在何時倒塌,理解游戲規則。但請幼兒進行游戲時,幼兒都顯得很興奮,并沒有真正掌握游戲規則,幼兒的秩序有些亂,沒有能夠滿足所有幼兒參與的愿望。感覺自己放不開,總是擔心超時,自己把自己圈住了,有時語言表達上都顯得有時亂,這都是我要改進的地方。
第2篇、大班藝術音樂活動買菜教案反思
設計意圖:
《買菜》這首歌是一首旋律重復、歡快的兩拍子的歌曲,主要表現了“我”和奶奶去買菜的場景,通過既有趣又押韻的歌詞,表現了祖孫二人快樂的買菜過程,非常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也深受幼兒的喜歡。另外,現在很多孩子都存在偏食、挑食的現象,而本歌曲中還蘊含著營養配餐、不偏食挑食的教育價值,值得我們教師挖掘。還有就是在本次設計的過程中,我更加注重在發展幼兒唱歌能力的同時,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感受力和表現力。為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尊重和肯定幼兒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形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的旋律以及說唱這種歌唱方式的詼諧,理解歌詞內容,隨著音樂有節奏的說唱。
2.喜歡音樂活動,嘗試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有節奏的進行歌詞填充并大膽的在同伴面前表現。
3.知道飲食要均衡合理、葷素搭配,才能讓身體健康成長。
活動重點:理解歌詞內容,隨著音樂有節奏的說唱。
活動難點: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有節奏的進行歌詞填充并大膽的在同伴面前表現。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有和家人一起逛超市或菜市場的經驗,初步認識各種菜的名稱。
物質準備:1.歌曲圖譜(PPT);2.各種菜的圖片PPT(歌曲內沒唱到的);3.音樂《買菜》、播放器。
活動過程:
一、發音練習:《小星星》
二、談話導入,引發幼兒興趣。(注:根據幼兒回答的情況決定播放歌曲的次數)
三、欣賞歌曲,學習歌詞。
1.播放完整歌曲,幼兒欣賞。(注:根據幼兒回答的情況決定播放歌曲的次數,假如幼兒還未聽清楚的話,可適當多放幾遍音樂。)
2.結合歌曲圖譜(PPT),引導幼兒理解記憶、歌詞。
(1)師:歌里面說今天天氣怎么樣?“我”和誰去買菜?
(2)我們都買了哪些菜?歌里面是怎么說的?最后怎么樣了?(啟發幼兒回憶歌詞內容。)
(3)玩“找歌詞”的游戲。(教師一頁一頁展示圖譜,引導幼兒觀察,學習每一頁圖片代表的歌詞。)
(4)學習完整歌詞。(引導幼兒看著圖譜跟隨音樂節奏完整朗誦歌詞。)
四、學習演唱歌曲。
1.重點學習歌曲說的部分。
(1)引導幼兒說出歌曲的特點:說唱結合。
(2)學習按ⅩⅩⅩⅩ︱ⅩⅩⅩ︱的節奏說出蘿卜黃瓜︱西紅柿︱,蠶豆毛豆︱小豌豆︱。(引導幼兒邊念邊拍手。)
(3)引導幼兒發現說的部分歌詞的秘密:每一句歌詞都由三種菜組成,前面兩樣蔬菜的菜名都是兩個字,后面一樣蔬菜的菜名是三個字。
2.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圖譜有節奏的進行歌詞創編并大膽的在同伴面前表現。
(1)出示各種菜的圖片PPT(歌曲內沒唱到的,老師有意識的按“說”的規律整理圖譜),引導幼兒觀察,并說一說。
(2)嘗試創編歌曲“說”的部分。(引導幼兒大膽嘗試。)
3.引導幼兒逐句學習演唱歌曲。(鋼琴伴奏)
4.嘗試完整演唱歌曲。(鋼琴伴奏,提醒幼兒說和唱銜接自然。)
5.播放音樂,結合創編圖譜,幼兒再次完整演唱歌曲。(幼兒可加入自己創編的歌詞。)
五、師幼共同探討營養配餐問題。
1.師:小朋友們今天表現非常的棒,可老師這還有一個問題想問問小朋友們。為什么“我”和奶奶除了買雞蛋、魚、母雞之外,還要買了青菜呢?(幼兒自由討論回答。)
2.師小結。
活動延伸:
1.請家長們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養成不偏食挑食的好習慣。
2.在表演區中投放《買菜》音樂及相關道具,引導幼兒進行創造性的表演。
活動反思:
1、以往在歌曲教學中,往往碰到孩子對旋律較難掌握的問題,而孩子主要是靠反復聽來掌握旋律,所以本課例我嘗試用“一曲式”的方法,在異班試教時,我從進場的節奏訓練到發聲練習都采用歌曲的旋律始終貫穿,這讓幼兒在沒學歌曲之前已經對旋律有了完整的印象,到了基本環節學唱時,輕而易舉,掌握得很快,所以我覺得“一曲式”的方法很好,嘗試是成功的。
2、學唱歌曲部分,我借助肢體語言,幫助幼兒理解圓溜溜、綠油油、咯咯叫、水里游等重點歌詞,由于形象、生動,貼切,孩子們學得很快,也模仿得惟妙惟肖,效果也較好。
3、將音樂與日常生活相結合,給幼兒創設充滿生活情趣的音樂環境,孩子們興致很高,在音樂中感悟勞動的樂趣,都能愉快地參與其中。
4、由于是異班教學,對該班的幼兒不熟悉,不能進行很好的師幼互動,對歌曲的感情處理、歌曲演唱的節奏強弱等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在最后的創編部分,未能激發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運用肢體語言盡情表現自己的理解,未能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和創造性,結束部分顯得倉促。這提示我在以后的教學中要盡量地彌補不足,特別要給予孩子充足的機會去展示他們的個性,更好激發幼兒的創造力。
第3篇、大班藝術我們的班級樹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為自己是班級中的一員感到自豪,萌發初步的集體榮譽感。
2.清楚連貫的表達自己對班級的感覺。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記錄并裝飾班級樹。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一棵大樹(只有樹干和樹枝,樹干上寫上班級的名稱);幼兒每人一片建城樹葉形狀的綠色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讀書,提問導入活動。
--這棵樹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樹上有字沒有樹葉)
--樹上的字是什么?我們給這棵樹取個什么名字?
2.幼兒討論,教師提問:
--我們班有哪些成員?有什么標志可以代表我們班?
--在幼兒園的三年中,你在班上覺得最快樂的事情有哪些?(如:廣播操比賽獲得的獎、"六一"親子活動、運動會等)
3.幼兒操作:裝扮班級樹。
--提問:在即將離開幼兒園的這段時間里,你想為班級的朋友做些什么?
--幼兒在樹葉形狀的紙上圖文并茂地將自己對班級、對同伴、對老師的祝愿,或者是想為班級、朋友做的事情記錄下來,并寫上自己的名字。
--幼兒將自己做好的樹葉黏貼在班級樹上。
4.師幼共同欣賞制作完成的班級樹。
--幼兒面對制作好的班級樹談談自己的感受。
--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活動建議與提示:
1.將班級樹張貼在幼兒可操作到的地方,當幼兒有什么開心的事情、當班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當幼兒班級或同伴做了什么事情等等,都可以用圖文的形式添加樹葉;貼上每個幼兒的小照片,畢業前在班級樹前留影。
2.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激發和培養幼兒的集體榮譽感。
活動反思:
樹在幼兒的生活中是最常見的,對于孩子來說是十分熟悉的。本次活動主要以孩子通過線描畫來表現“樹”線描畫對我們大班的孩子來說,也并不陌生,之前也已經接觸過了。所以在這次的教學活動中,大多數孩子都能大膽,合理的運用各種線條、形狀來進行繪畫。如,在畫一棵樹的時候,她們先用各種線條來畫,然后用各種形狀來裝飾這棵樹,憑著自己的想象力畫出了各種不同樹,達到了活動的預設目標。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想象力及創造力得到了發揮。但是,還是有個別幼兒不懂的如何運用各種線條和形狀,只是一味地簡單畫上幾個大圖案,然后涂上顏色??磥磉@些個別的幼兒還是無法接受新事物,不能運用多種形式去表現。《指南》藝術領域2-1-3“能用多種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現手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第4篇、大班藝術活動大笑的臉教案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為了提高大班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設計了本節活動。大笑時候的臉部表情幼兒比較常見,也比較感興趣,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也是根據主題"奇妙的世界"設計的活動。
活動目標
1 觀察發現人在大笑時的五官產生的變化。
2 嘗試用夸張的手法表現大笑的人臉。
3 體驗創作過程帶來的樂趣。
4 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 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活動的重點是用夸張的方法表現人在大笑的時候五官發生的變化,鼓勵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夸張的方法表現大笑的人。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畫人臉的經驗
材料準備:哈哈大笑的漫畫若干,水彩筆、繪畫紙
活動過程(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一、觀察幼兒大笑時的表情,調動已有經驗。
師:哈哈大笑的時候,我們的臉上會發生哪些變化?哪兒變化最大?引導幼兒重點觀察嘴巴和眼睛的變化。
小結:大笑時嘴會張得很大,露出牙齒,眼睛會變得很小。
二、出示漫畫,引導幼兒細致觀察和討論。
師:老師帶來了一些漫畫,請你們看看人在大笑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
師:仔細看看這些大笑的人,眼睛嘴巴發生了哪些變化?像什么?露出了什么?什么樣的牙齒?牙齒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畫家是怎么表現的?請幼兒觀察和交流。
師:嘴巴笑歪了,歪成什么樣子?請你學一學。眼睛有什么變化?臉上還有什么變化?這些人看上去怎么樣?為什么會這樣?
三、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師:今天我們也來畫一個大笑的人,你想畫誰?怎么畫?先畫什么?然后畫什么?
教師指導幼兒進行繪畫。
四、展示和評價
師:你畫的是誰?他(她)為什么會這么笑?
活動延伸:本次繪畫的是大笑的人的積極地表情,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消極情感的圖片,讓幼兒對比欣賞和表現。
教學反思
1、本節活動幼兒有濃厚的興趣,在觀察幼兒大笑的表情的時候觀察的很仔細,在后面畫畫的時候畫的比較形象,在觀察漫畫的時候孩子很興奮,很積極。
2、基本上完成了目標,幼兒明白什么情況下會大笑,有了進一步的情感體驗。
3、幼兒能很好的配合老師完成本節活動,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今后的活動中,要更加注重繪畫技能的培養。
第5篇、大班藝術環保購物袋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能利用廢舊材料制作購物袋,并加以裝飾。
2、對利用廢舊材料小制作感興趣,能在創造過程中感知變廢為寶。
3、節約資源,提高環保意識。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1、經驗準備:對各種各樣的購物袋通過幼兒自己收集,看多媒體圖片等來初步了解購物袋。
2、物質準備:教師、利用廢舊材料自制的 各種購物袋、小超市場景、舊的掛歷紙油畫棒、剪刀、膠水、錄音機及配有《漁舟唱晚》的音帶一盒。
活動過程一、激發興趣,引出主題1、打招呼“環保小衛士們好!”幼兒回答。
2、情境激趣:“今天我們幼兒園的娃娃樂超市開張啦,我們進去瞧瞧吧,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東西?”
3、提問引出主題(以超市購物券為“磚”,提高幼兒答題興趣為“玉”)①、請問:當你們在超市買了東西后,你會將東西裝在什么地方呢?幼兒作答。
?、?、 “我們買了東西后,還得有一個購物袋來裝東西。那么,你們還見過什么形狀的購物袋?他們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
?、?、 教師出示自制的各種購物袋:“請小朋友仔細看看,然后跟自己的好伙伴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幼兒互相說說自己的發現)④、幼兒小結自己的發現。
二、觀察購物袋,剝析制作方法1、教師提起一只購物袋問:“你們看,要裝東西的購物袋得有一個什么?(口子)2、教師:“那其他三面應該怎樣呢?”(粘好)3、“粘好后的要裝上什么東西才可以拎?”(拎環)4、教師:“環保小衛士們,你們想動手來做一只嗎?”“快閉上眼睛設想一個吧!”
三、幼兒自創購物袋并大膽裝飾。
1、幼兒自主選擇一張舊掛歷紙,教師交代創作要求。
2、聽音樂,自創購物袋。教師巡回指導,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
3、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裝飾。
4、幼兒提起自制的購物袋互相贊美有創意又有趣的購物袋,并改正個別購物袋的制作缺點。
四、 體驗成功的滿足一邊跟老師念兒歌“我是環保小衛士,購物袋自己做,隨身帶,保護環境很重要。”一邊入超市購物。
五、 活動延伸1、以環保小衛士的身份將桌上的垃圾清理掉,將依舊可以用的舊掛歷紙投放到美工區,以便日后再用。
2、鼓勵幼兒將廢舊的布收集起來,用線縫制出與眾不同的購物袋。
3、設置“精美購物袋”展示區。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充分體現了幼兒主體作用,教師的引導作用?;顒又校變憾际前醋约旱囊庠高M活動的:自由逛超市,自由討論袋子的做法,獨立地完成作品到最后的提自己的作品去購物??傊?,幼兒對本次活動表現出很大的興趣,情緒一直非常飽滿。
第6篇、大班藝術活動勞動最光榮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嘗試參加一些社會公益勞動,體驗過去光榮的情緒,激發幼兒對勞動的熱愛。
2、感受歌曲的節奏,激發幼兒嘗試用相應的節奏打出歌曲的節奏。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音樂磁帶、課件、掛圖活動過程一、游戲照鏡子:
拍手律動,繼續鍛煉幼兒的節奏練習和動作的協調能力二、聽聽敲敲:
1.在開始部分請幼兒安靜的傾聽音樂。并在欣賞完樂曲后教師啟發幼兒說出幼兒內心的感受:
?、倌隳苈牫鲞@首曲子有什么變化嗎?
②你聽了之后心里有什么感覺?(歡快的、悲傷的、速度輕快的、緩慢的)2.再次播放樂曲請幼兒欣賞,并讓幼兒嘗試聽出這是一首三段體的樂曲。并嘗試聽出A段和B段是重復的。
?、倌隳苈牫鲞@首樂曲分幾段嗎?
②它們有什么不同?
3.請幼兒看圖欣賞樂曲,并嘗試看圖自己編出歌詞,幫助幼兒理解樂曲,感受樂曲平穩的節奏,通過歌詞讓幼兒感受到樂曲熱情和奔放。
三、唱唱跳跳:
1.請小朋友看掛圖聽音樂,你能聽出歌曲了都有什么嗎?
2.教師清唱,讓幼兒感受傾聽,學唱歌曲。
3.請小朋友注意聽,老師唱出了什么故事。
4.通過唱歌讓幼兒感受出全樂曲最低的音在哪里,讓幼兒唱出。
5.A組演唱B組表演(合作),然后交叉練習。
6.遷移運用:請小朋友邊唱邊創編動作,自由表演。
【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中我通過情景,聽覺,動覺來感受歌曲活潑的歡快情緒,從中體會勞動快樂,勞動的光榮。 在音樂欣賞中創造也是十分重要的,音樂是創造性最強的藝術之一,它對于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具有獨特的作用。由于音樂本身的非語意等特點,它必然能發展學生豐富的想象與聯想,同時也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欣賞木琴演奏的《勞動最光榮》時,我讓學生通過自己敲擊和即興為歌曲伴奏,來感受木琴的音色。其次在表演校園勞動的情景時,讓學生回憶真實的勞動體驗,啟發學生自己創編勞動的項目,模擬勞動時發出的聲音,以及創編勞動時產生的節奏和動作,然后通過小組討論,合作表演來培養他們分工合作的精神以及激起每個學生的創造熱情。 音樂的豐富多彩決定了教學內容不能局限于課堂,必須學習課外的內容來拓展學生的視野,為使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學習有更深層次的拓展,讓他們通過親身體驗來感知勞動是可以帶來快樂的,從而感悟到這樣的勞動是十分的光榮。并且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他們領悟到勞動還具有很多作用,如勞動可以鍛煉身體,勞動可以創造財富。
第7篇、大班藝術我愛家鄉我愛祖國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能初步理解歌詞含義,學習歌曲。
2、萌發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
3、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準備有關長江、黃河的錄象,中國地圖。
活動指導:
1、觀看錄象,豐富感性認識。
2、提問:"你是哪國人?你的家鄉在哪里?你知道我國最長的大江、大河是哪條江、哪條河嗎?"3、教師清唱歌曲。
4、出示中國地圖,教師用顯眼的色筆沿長江、黃河的流程畫出曲線,再與幼兒所在的家鄉比較,使幼兒對"長江源源流長,黃河奔騰萬里"有初步的理解和印象。
5、配合旋律,教師范唱歌曲。
6、幼兒按節奏跟念歌詞,傾聽旋律。
7、幼兒學唱歌曲。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認為還是比較成功的。首先,我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讓幼兒家長在活動前帶幼兒到家鄉各處風景點旅游。家長和幼兒共同收集了家鄉名勝古跡的資料,讓幼兒獲得了對家鄉美的感受和體驗。
其次,在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環境,搭建平臺。在這個環節中,通過欣賞旅游照片,讓幼兒通過回憶旅游的過程和觀賞帶回來的東西,讓幼兒又好似回到了旅游時的那種喜悅的場景,把旅游的畫面得以全面的呈現,幼兒學得輕松、透徹。通過教師的解說,大大激發了幼兒活動的興趣,達到了這一環節的引導作用。
第三,在隨后的自由活動中,幼兒擔任自己所拍照片中景點的解說員,幼兒們相互自由討論,品嘗家鄉的特產,大大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深了幼兒對家鄉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
最后,在活動延伸中,幼兒展開了大膽的藝術創作、表現,體驗了成功的快樂。
在整個活動中,我充當的是一個參與者、引導者、支持者的多重角色。我充分調動幼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每一個幼兒都有充分參與活動的機會,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通過彼此互相學習,相互合作,完成的作品,感受到了美術活動的樂趣。
第8篇、大班藝術想象中的外星人教案反思
創設意圖:
神秘的太空讓幼兒充滿好奇,使幼兒產生無限的遐想與興趣。大班幼兒對于太空有所了解,孩子們參加過以《太空》為主題的親子活動,通過搜集資料和制作的過程,對于太空中的飛船,火箭等有所了解,但是太空中是否有外星人和它長什么樣子,孩子們也不斷的在每天生活中去討論和想象,對于太空中的外星人的想象與興趣達到了頂點,應該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創造機會和條件,支持幼兒大膽的去創作。幼兒去感受、去想象、去創造過程中,使幼兒的經驗得以提升,所以設計了這節美術活動《想象中的外星人》,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去想像,大膽的表達表現。
活動目標:
1.幼兒大膽創作出想像中的外星人,并嘗試用渲染的方法畫出夢幻的太空。
2.能對太空中外星人的感興趣,有表現的愿望。
3.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4.通過調查、觀察、體驗、合作探究等活動,鍛煉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活動重難點:大膽創作出想像中的外星人,并嘗試用渲染得方法畫出夢幻的太空。
活動準備:
1、外星人圖片若干張2、創作工具:淡彩顏料 、清水、油畫棒、水粉紙、勾線筆、水粉刷。
3、背景音樂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教師提問:
1.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老師給你們一個驚喜,慢慢睜開眼睛,快看看這是什么地方???
2.你們想一想我們在太空上會看到什么呢?
3.太空中會不會有外星人呢?會長什么樣子?
教師小結:目前為止人類也無法確定是否真的有外星人,這個問題也是人類一直在探索和研究的,人們也會想像出一些形象各異的外星人出現在電影和電視里。
二、出示外星人圖片 激發幼兒的想象和創作的興趣教師提問:
1.你們看這個外星哪里很特別?猜一猜它有哪些超強的能力?
2.你想像中的外星人長什么樣子?有哪些超強的能力?
三、幼兒創作外星人并用渲染的方法畫出太空背景1播放渲染方法視頻(2)視頻當中是怎么進行渲染的?
教師小結:在畫好外星人之后,首先刷上一層清水,然后再涂上自己喜歡顏色,夢幻的背景就出現了,小朋友也可以來嘗試一下。
2幼兒進行大膽嘗試創作外星人四、分享交流 體驗繪畫的快樂完成作品的小朋友把作品貼到展示板上,互相交流。
活動反思:
幼兒在創編外星人語言和動作時,十分投入十分積極,表現欲望極強??墒窃谙胂耠A段,由于忘記關PPT孩子的想象力受局限。影響了孩子的創作。
第9篇、大班綜合藝術教案:會跳舞的彩紙
幼兒園大班綜合藝術教案:會跳舞的彩紙
設計意圖:
藝術活動是一種以個體的感受和富有個性的表達為主要方式的活動?!毒V要》指出幼兒的藝術活動是幼兒“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韻律活動是幼兒藝術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幼兒喜歡的藝術活動形式,能使幼兒在輕松、活潑、愉快的環境中通過身體動作去感受音樂形象,通過表情、動作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孩子到了大班,有了一定的“舞”的藝術表現能力。對音樂的感受力、想象力有了較大地提高,動手操作能力也在不斷完善。特別喜歡自己探索、創造,并有一定的表演欲望。因此,我根據大班孩子的特點設計了這個以幼兒舞蹈為主的綜合藝術活動?;顒尤诤狭耸止?、動作、舞蹈、即興創編、畫舞譜,還有本民族音樂、舞蹈的學習和體驗的內容。對于大班的孩子,不要求舞姿,只要通過探索-發現、操作-嘗試、感受-體驗、即興-創作等活動來品味“舞”的愉悅。
安排的活動流程為:準備活動——探索、發現——結伴創編——展現欣賞
活動目標:
1、探索發現:彩紙表現的可能性,嘗試“畫”簡單的舞譜。
2、提高身體協調能力,對合作表演產生興趣。
3、體驗飄逸和“舞”的愉悅。
材料及環境設計:
1、錄有歡快本民族音樂的磁帶一盤。
2、彩色皺紋紙、竹筷若干。
3、小腳圖譜、小剪刀、膠布等。
4、為幼兒提供能自由活動的較寬松的空間。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律動“會跳舞的小腳”
① 幼兒和教師一起自由地隨音樂節奏跳出各種舞步。如:
走、走、跳跳跳;蹦蹦蹦、扭、扭等。
② 請個別幼兒表演剛才的舞步。
③再聽音樂讓自己的小腳跳起來。
(評析:這一環節,不僅調動了幼兒的情緒,使幼兒充滿激情地進入了“舞者”的角色,而且兩次隨樂讓自己的小腳動起來,使幼兒熟悉了本次活動所用的本民族音樂的旋律和節奏。為下一環節的活動打下基礎。)
2、探索、發現活動
師:“除了我們的小腳會跳舞,還有什么也會跳舞?”
(小手、眼睛、頭、花、手絹等,鼓勵幼兒邊說邊用動作表演。)
① 出示彩色皺紋紙。
師;“它也會跳舞,試一試,怎樣讓它跳起來?”
幼兒討論、嘗試,同時播放音樂。
(評析:熟悉的音樂,增加了幼兒“舞”的興致。)
② :“你們的彩紙都會跳舞,試一試,怎樣讓它跳得更美。”
幼兒再次嘗試、探索。教師觀察,鼓勵幼兒大膽動手操作,想出各種辦法把彩紙制作成更飄逸的彩帶等。
③ 放音樂,每位幼兒一或兩根彩帶,嘗試在空中揮舞可以
畫出多少種圖形。
師:“聽著音樂,快讓你的彩帶跳起來吧。”
(評析:教師創設了一個有利于幼兒探索發現和積極操作的環
境,使孩子通過自我嘗試來解決問題,獲得成功。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觀察者、欣賞者。)
④請幼兒在實物投影儀上畫出彩帶在空中揮舞的圖形。
a.教師示范:“我的彩帶剛才是這樣跳舞的,你的彩帶是怎樣跳舞的?”
b.幼兒畫舞譜。
⑤集體邊看舞譜邊隨音樂揮動彩帶。
3、結伴創編
①彩帶與腳配合跳舞
“你的彩帶會和好朋友小腳一塊跳舞嗎?”
②幼兒自由組合,創編舞蹈
“找幾個好朋友,一起用彩帶編一個好看的舞蹈。”
(評析:教師把個體創造和群體的合作緊密地連成一個整體,
既尊重個體發展,又注重群體合作。使孩子學會分享合作的喜悅。)
4、展現欣賞
游戲“大舞臺”。
(1)幼兒到前面老師布置的舞臺上,表演自由創編的舞蹈。
(2)欣賞教師表演的手絹和扇舞,感受中國民族舞蹈的美。
第10篇、大班藝術活動有趣的紙盒教案反思
一、活動目標
1..知道盒子的立體形狀,顏色及其他特征。
2.掌握畫、剪、貼的技能,將廢舊紙盒做成自己喜歡的物品。
3.積極動手動腦,體驗動手創造帶來的無窮樂趣。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5.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二、活動準備1.物質準備:生活中常見的紙盒(紙盒箱、鞋盒、牙膏盒、藥品盒等)每組一份、剪刀、雙面膠、彩色筆、彩色紙人手一份、魔術盒一個。
2.經驗準備:幼兒先前已觀察了解紙盒。
三、活動過程(一)活動導入--魔術導入演示趣味魔術盒,出示大大小小的各種紙盒,引出主題。
師:魔術盒里寶貝多,請小朋友們來說一說,看一看,猜一猜,說說里面有什么?
(二)活動展開1.展示幼兒收集的紙盒子,觀察并說出他們的特點,初步感知紙盒的物理特征。
師:今天老師把紙盒寶寶請到了教室里面,你在哪里見過他們?他們是用來做什么的呢?
師:這些紙盒裝完東西后,還能用嗎?這些不能用的東西,我們怎么樣把它們變得更美些呢?
2.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用紙盒演示制作不同的新盒子(1)師:今天我們一起來變魔術把這些廢舊紙盒變成寶貝。
?。?)激發幼兒的想象,創造出各種造型的盒子,如小汽車,機器人,大樓等。
3.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視(1)討論:需要用哪些盒子?你準備用它們做什么呢?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動作創造,鼓勵能力弱的幼兒積極嘗試,也可兩個人合作。
(3)提醒幼兒在操作時注意安全、衛生等事項。
?。ㄈ┗顒咏Y束相互欣賞,體驗成功的喜悅。
1.說一說:你是怎么制作的,遇到了什么困難?怎么解決的?
2.評一評:你喜歡哪個紙盒呢?為什么?
師:我們一起帶上這些寶貝放到美工區展覽吧!
四、延伸活動我們周圍還有哪些廢舊物可以再利用呢?下次我們也給它們來個大變身吧!
活動反思:
紙盒是兒童身邊常見又熟悉的物體,利用奶盒、餐巾紙盒等這種廢棄材料,變廢為寶。紙盒是一種具有可變性的材料,正因為它有這樣的特點,所以給了幼兒很大的探索、想象空間。在玩紙盒的活動中鼓勵幼兒親自嘗試,并提出多種玩紙盒的方法,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和自信心。中班幼兒又經歷了托班和小班的學習,在體育活動中積累了不少運動的經驗,為了進一步加強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激發創造力,提高幼兒綜合運動能力,因此設計了這堂健康活動《有趣的紙盒》。本次活動著利于充分挖掘和利用奶盒來讓幼兒積累多方面的經驗,并在此基礎上創新多種玩法,鼓勵幼兒一物多用、妙用和一用到底,促進幼兒各種能力的發展。由此,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和團結合作意識也隨之大增。
第11篇、大班藝術教案:小小設計師
幼兒園大班藝術教案:小小設計師
衣服是幼兒日常生活所接觸、而且非常熟悉的物品。孩子每天在上幼兒園前,都喜歡自己選擇衣服穿。對于三四歲的孩子來說,他們都已具備獨特的審美能力。因此,特設計了這節課。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來設計衣服,鍛煉幼兒小肌肉的活動能力,培養幼兒大膽創作的能力。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大膽創作的能力。
2 、鍛煉幼兒小肌肉的活動能力。
活動準備:
海綿印章(有蘋果、小魚、烏龜等形狀)、水彩筆、水粉、棉簽、皺紋紙條、彩色粘貼紙(三角形、圓形、正方形)、膠水等各種操作材料;教師設計的服裝作品;舊衣服《節奏明快的音樂》。
活動流程: 引起興趣--觀察討論--設計創作--作品展示--活動延伸。
活動過程:
一、引起孩子興趣
1、教師隨音樂進行服裝表演,幼兒欣賞。
首先,教師展示衣服的正面圖案:藍色的河水、紅色的小魚、黃色的小烏龜。然后請幼兒欣賞衣服背面圖案:一只小烏龜背著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的果子。衣服的下面是用彩條裝飾成的小草裙。
2、提問:老師的衣服和服裝店里的一樣嗎?
幼兒:不一樣。
教師:這是老師自己設計的衣服!
二、觀察討論
1、幼兒觀察
教師:你知道老師衣服上的圖案是怎么設計的嗎?
幼兒自由討論。
欣欣說:你衣服上的小魚、小烏龜是用印章印的。
松松說:你的小草裙是用皺紋紙做成的。
小雨說:三角形、圓形是貼上的。
教師拿一個及時貼做成的三角形說:那你們知道這叫什么嗎?
幼兒說:不知道。
教師說:它叫及時貼,這些三角形、圓形就是老師用及時貼剪成的。用拇指和食指用力搓開,粘貼在衣服上就行了。
教師:這些是老師制作的,你們還可以想一些新的制作方法來嘗試一下。
三、設計創作
1、請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來設計衣服。
教師:你們想不想來設計衣服???
幼兒:想?。?nbsp;
教師:現在你想用哪一種材料制作你就坐在哪一組中。
2、教師為你們準備了印章組(有蘋果、小魚、小烏龜等印章;各種顏色的水粉),粘貼組(有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彩色粘貼紙),繪畫組(水彩筆),彩條組(皺紋紙條、膠水)。
3、幼兒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示范著說:用拇指和食指在紙邊用力搓,然后用兩只手把紙揭開粘在衣服上,再用手按一按,就完成了。
4、在創作過程中,制作比較快的幼兒可以到一個空地試穿衣服,并相互交流 、相互欣賞。
四、作品展示
1、作品介紹:每位幼兒都穿上自己所設計的服裝來相互介紹。
2、(音樂起)進行服裝表演,大膽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師:小朋友,你們設計的衣服真漂亮!我們跟隨音樂進行服裝表演好嗎?
五、活動延伸
今天,每一個小朋友都設計了一件漂亮的衣服,我們把它掛在活動室的墻上,開一個《服裝展覽會》,請幼兒園的小朋友和爸爸媽媽都來參觀好不好?
第12篇、大班藝術教案:海底世界手擺魚
幼兒園大班藝術教案:海底世界手擺魚
活動目標:
1、設置海底世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2、引導幼兒觀察、分析手擺魚的制作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3、通過做游戲“我是一條魚”,體驗創作帶來的樂趣?! ?/p>
活動準備:
1、用上一節課剪刻的魚形,并剪貼一些海底生物、植物裝飾教室?! ?br />2、課前把美術室布置成海底世界的情境,讓孩子被情境所感染,激發表現欲望?! ?/p>
活動過程:
一、播放歌曲《我是一條魚》,學生聽著音樂進教室,分四組坐好?! ?/strong>
1、語言導入新課?! ?br /> 師:歡迎各位小朋友來到我們的海洋世界1
2、播放海底世界錄像帶,欣賞海底世界里各式各樣的魚兒?! ?br /> 師:海底世界是個美麗的家,魚兒在這里自由自在地邀游,快樂極了!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變成一條魚遨游在我們教室里的這個海底世界呢?
3、教師指導學生思考或小組討論如何變成一條魚?各小組發表意見后,大家評一評誰的想法妙。
4、出示手擺魚:(套上手表演)我是一條美人魚,游啊游到你們身邊來,小朋友,快快跟我到海洋世界里來玩吧!孩子們這時熱情高漲, 巴不得馬上把手擺魚制作出來?! ?br /> 5、想一想,說一說,手擺魚是如何做成的?
二、教師講解制作方法:(示范制作過程)
1、剪出兩張一樣大小的魚形,注意魚形比手掌大一些。(想一想為什么?)
2、把魚形四周粘合起來,注意留出魚尾部分?! ?br /> 3、給魚裝飾圖案?! ?/p>
三、幼兒制作手擺魚:
播放海底世界錄像,幼兒進行手擺魚制作。(強調黑板是海洋的入口處,漂亮的魚兒可順利進入海洋,不夠漂亮的老師將會請他再回去打扮打扮)
四、游戲:
1、手擺魚邀游大海比賽,請四名先制作好手擺魚的學生,把魚套在手上,到大海里來一試身手, 比—比誰的魚兒長得美,誰的魚兒游得好看,誰的魚兒游得快。
2、邀游大海訓練,請小朋友把制作好的手擺魚套在手上,排好隊,跟著老師這條美人魚在淺海區里學游水,強調游時盡量模仿魚兒的各種動態?! ?br /> 3、邀游大海:讓學生在教室里自由邀游。強調注意紀律,在大海里邀游時應注意靈活應變,避免與其他魚兒相撞?! ?br />
五、總結教學;祝愿小朋友在知識的海洋里也能暢快地邀游!
最后請小朋友收拾好學習工具和廢紙,不要留下任何垃圾,給我們的海洋世界留下美好的印象,游出教室,游到更廣闊的海洋里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