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13
這是微格教學摩擦力的導入,是優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微格教學摩擦力的導入第 1 篇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摩擦力以及滑動摩擦、滾動摩擦現象。
2、知道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兩個因素。
3、知道在相同條件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要小。
4、能舉例說出增大有益摩擦和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生活實例了解摩擦現象的普遍存在,并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2、通過實驗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初步體會科學研究的方法,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實驗數據的能力。
3、通過實驗探究生活中的摩擦現象培養學生的信息交流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使學生能聯系實際探究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養成勇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和原理的精神。
2、初步認識科學知識和技術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生活的影響,培養學生愿意服務社會的意識。
3、通過探究活動和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善于將自己的見解公開和與他人交流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設計理念】
對于摩擦現象學生已有一定的感性認識,根據這一認知實際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學生親身經歷探究活動和過程,了解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實現學科核心向學生核心的轉移,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通過具體事例將知識應用于生活和生產實際,讓學生體會物理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態度與價值觀,實現STS教育。
【教學準備】
摩擦力教學自制課件;彈簧測力計、木塊、鉤碼、毛巾、木板、砂紙、兒童自行車。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生活情境:請幾個同學到前面分別用纏了皮筋和沒纏皮筋的筷子夾彈子看誰夾的快。
問題情境:利用課件出示問題汽車關閉發動機后為什么還能前進?最后為什么又會停下來?(讓學生運用已有經驗信息去分析問題,提出解釋。引出摩擦現象,激起研究摩擦力的興趣提出問題什么是摩擦力呢?)
二、摩擦力概念的理解
課件出示: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在發生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產生的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摩擦力。
組織學生討論下列問題理解摩擦力概念
1)產生摩擦力的條件是什么?
2)摩擦力產生在什么地方?
3)摩擦力向什么方向?
4)摩擦力的作用是什么?
小組討論、全班討論后總結得出結論:(只有相互接觸且有相對運動時才會在接觸面上產生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的摩擦力,其作用總是阻礙相對運動的產生。)
三、摩擦力大小的探究
1)影響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猜想(通過課件和課本插圖以及游戲:讓一名同學分別拉一個坐在油布上,和坐在地毯上的同學比較拉力的大小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提出要探究的問題并在黑板上展示)
2)小組討論實驗方法(引導總結:控制變量法)設計方案和表格
猜想因素不變因素變化因素摩擦力實驗結論
壓力的大小
接觸面粗糙程度
運動速度
接觸面積的大小
3)實驗探究、搜集證據
首先師生共同討論后由教師演示壓力大小對摩擦的影響,由學生觀察實驗數據填入表格全班討論寫出結論,然后由不同學生小組(每組4人)在講臺上給全班同學演示其他因素對摩擦的影響(其中一人專門作講解,一人記錄)小組討論后由一人將結論寫進黑板上的表格。
4)分析與論證交流、評估
組織全班同學對黑板上的實驗數據和結論進行交流、討論,得出結論。(對同學前面的猜想正確的用紅筆打√錯誤的打×以加深印象)
四、摩擦力的`增大與減小
1)問題的提出:通過冬天在結冰的路面上行走人為什么容易摔倒?有什么辦法可以使人在冰面上行走而不摔跤?等問題和將粉筆橫放與豎放在斜在手中的物理課本上觀察現象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科學世界”。
2)自主學習、小組討論摩擦力的增大與減小方法。
3)全班總結增大和減小摩擦力的方法。
五、交流、評估與小結
小組討論交流本節課的收獲與感受。
1)摩擦力大小的決定因素與分類。
2)增大與減小摩擦力的方法。
3)摩擦力的研究方法。
六、作業布置
1)工人在用油桶運油時總是將油桶放倒向前滾動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2)自行車氣不足的時候為什么騎起來費力?
3)寫一篇科學小作文:沒有摩擦的世界
【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考慮到科學探究的難度和學生的實際基礎上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假設猜想、設計實驗師生共同探究。
先由教師演示然后再由學生小組進行探究最后形成結論。然而通過教學過程發現學生的設計和操作能力已超出我的估計,只要引導得法,通過小組討論和合作完全能夠完成實驗和探究過程。在后來給其他班上課時我沒有再演示而讓學生小組完成全部探究過程竟然收到更佳效果,學生的學習和參與熱情更加高漲。
這我又聯想到在前面一章的復習中我嘗試讓學生依據課本上的章節提示問題和黑板上的補充問題進行小組討論交流、合作學習,效果竟比通常由老師引導復習要好得多。
由此我想在日常的教學中可能由于受傳統教學的影響太多而不敢過分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去探究,從而制約了學生的進步與創新。
微格教學摩擦力的導入第 2 篇活動目標:
讓小朋友在活動小認識摩擦力,初步了解摩擦力對人類的影響:
重點:
培養小朋友對摩擦力的興趣,發展動手能力。
難點:
操作技能的掌握。
活動準備:
汽車玩具、積木、瓶子、筆、拔河繩等。
活動過程:
1通過活動讓小朋友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1)讓小朋友用手搓桌面,用腳搓地面,然后說說感覺?(有一種力阻礙磨擦即摩擦力)
(2)再讓小朋友掃地,擦黑板,擦玻璃,了解掃帚與地面問、板擦與黑板間、布與玻璃之間也存在摩擦力。
2通過實驗了解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三輛同樣的小汽車在相向斜畫的積木上往下滑,其中兩個斜面上分別鋪有一塊毛巾,一塊手帕,讓小朋友看看想想哪輛汽車走得最快,哪輛汽車走得最慢,說說為什么?(鋪有毛巾的斜面上的汽車走的最慢,因為毛巾最粗糙摩擦力大。斜面上鋪有手帕的汽車走得最快,因為表面光滑,摩擦力小)
3動腦筋想辦法,如何減小和增大摩擦力”
(1)擰緊的瓶蓋打不開怎么辦?引導小朋友回憶用肥皂洗手滑溜的感覺,嘗試用肥皂水把瓶子打開,因肥皂水可減少摩擦力。
(2)衣服上的拉鏈拉不開怎么辦?自行車鏈子轉動不靈活怎么辦?(給幼兒提供石蠟、柴油讓小朋友嘗試,用減少摩擦力來解決問題?)
(3)你手中的鋼筆怎樣才不易被別人拔出?爬桿時怎樣爬的快?(讓小朋友親自體驗活動,從中得出答案:用力握緊(或夾緊、可以增大摩擦力):
(4)在地板坎教室里走路易打滑怎么辦?(穿上帶花紋的鞋子,加大摩擦力)
(5)下雨或下雪天在光滑的馬路上行走,怎樣保證行人車輛的安全?(可以在路上放些木屑、煤灰和黃沙,加大摩擦力)
活動延伸:
把材料放入操作區便于小朋友繼續操作活動:
評量:
下面的問題是問增大還是減小摩擦力:為什么用力系鞋帶?滑冰鞋上為什么裝有鐵輪子?
活動結束:
有些科學概念在活動中的出現,不是讓小朋友掌握,而是便于老師理解指導,因小朋友思維的具體形象性,應在實驗活動和游戲活動小滲透科學知識,目的在于激發小朋友的興趣,懂得粗淺的道理。
微格教學摩擦力的導入第 3 篇教學目標
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產生的。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
3.知道摩擦的利與弊。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應用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設計探究實驗。
教學工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推桌子前進時很費力,為什么?
(二)新課學習
實驗:學生將手掌放在桌面滑動,腳在地板上來回擦動等。我們的手、腳運動受到阻礙的現象叫摩擦現象,這種阻礙物體運動的力叫摩擦力。
摩擦力產生的條件:
兩物體要相互接觸,摩擦力只能發生在接觸面上;
兩物體要發生或已經發生相對運動
兩物體之間要有壓力。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你認為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請同學大膽猜想。
猜想一:與壓力大小有關(可能有同學會提出與重力有關,可舉把黑板擦壓到黑板上所受摩擦力與重力無關來引導學生找到壓力影響摩擦)
猜想二: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猜想三:與接觸面積大小有關
猜想四:與運動速度有關
針對學生的猜想設計實驗并進行驗證得出結論liuxue86.com
3.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摩擦?
例:人走路
a.哪里存在摩擦?
b.想象:如果沒有摩擦走路是什么樣子?
c.鞋底為什么有凸凹不平的花紋?
例:汽車在冰面上打滑
a.汽車出現了什么情況?為什么?
b.怎樣解決?(撒鹽、木屑、煤渣等)
c.輪胎上為什么有紋?
例:滑雪比賽
a.滑雪時板與雪間的摩擦有害還是有益?
b.怎樣減小摩擦力?
摩擦有時有利,有時有害。因此有時我們要增大摩擦,有時又要想辦法減小摩擦。從理論上看該如何增大摩擦力,又如何減小摩擦力。
4.研究自行車上的摩擦。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對自行車上的摩擦了解了多少,請同學們分小組討論,比一比,賽一賽,看那一組知道的最多。(從教室外搬進一輛自行車)。
5.知識的拓展。
由于摩擦,限制了交通工具的速度,若要提速,你能想出什么方法嗎?介紹水翼船、氣墊船、磁懸浮列車。
課后小結
摩擦力產生的條件:
(1)兩物體要相互接觸,摩擦力只能發生在接觸面上;
(2)兩物體要發生或已經發生相對位移;
(3)兩物體之間要有壓力。
微格教學摩擦力的導入第 4 篇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知道摩擦力的定義及分類.
2.理解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的產生條件.
3.會判斷摩擦力的方向及計算摩擦力的大小.
4.了解最大靜摩擦力的概念.
教學重難點
1.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的產生條件.
2.判斷摩擦力的方向及計算摩擦力的大小、最大靜摩擦力的概念.
教學過程
[知識探究]
一、靜摩擦力
[問題設計]
1.把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向右拉木塊,如圖1所示.
圖1
當測力計的示數為1N時,木塊沒有動;逐漸增大拉力到2N時,木塊仍靜止;繼續增大拉力到4N時,木塊開始移動,此時拉力突然變小到3.8N,此后木塊勻速運動,拉力保持3.8N不變.
(1)木塊受到拉力1N時,有相對桌面運動的趨勢但沒有運動,說明什么呢?
(2)隨著外力的增大,靜摩擦力有什么變化?
(3)靜摩擦力在哪里產生?沿什么方向?
答案 (1)說明桌面對木塊施加一個與拉力方向相反的、大小也為1N的力,這個力就是桌面對木塊的靜摩擦力.
(2)靜摩擦力的大小隨著外力的增大而增大,但有一個最大值.
(3)靜摩擦力產生在相對靜止但有相對運動趨勢的物體之間.靜摩擦力的方向與接觸面相切,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2.在礦山、碼頭、工廠中多用傳送帶將貨物由低處傳送到高處.如圖2所示,傳送帶勻速轉動,貨物和傳送帶相對靜止.
圖2
(1)傳送帶靠什么力把貨物送到高處?此力方向如何?
(2)只有靜止的物體才受靜摩擦力嗎?靜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的運動嗎?
答案 (1)靜摩擦力.靜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同).
(2)不是.靜摩擦力發生在兩 個相對靜止的物體之間,物體本身可以運動.
靜摩擦力阻礙的是相對運動趨勢,并不總是阻礙物體的運動.靜摩擦力也可以是動力.
[要點提煉]
1.定義:兩個物體之間只有相對運動的趨勢,而沒有相對運動時產生的摩擦力叫做靜摩擦力.
2.靜摩擦力產生的條件
(1)物體相互接觸且相互擠壓.
(2)接觸面粗糙.
(3)兩物體間相對靜止但有相對運動趨勢.
注意 兩物體是“相對靜止”,并不是靜止.
3.靜摩擦力的方向
總是沿著接觸面,并且跟物體間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注意 (1)與“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并不是與“運動方向”相反.(2)靜摩擦力的效果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趨勢,并不是阻礙物體的運動.
4.靜摩擦力的大小
(1)靜摩擦力的大小總隨迫使物體發生相對運動的外力的變化而變化...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