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20
這是電壓電阻教學反思不足之處,是優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會用伏安法測電阻,加深對電阻概念的理解。
(2)能正確畫出伏安法測電阻的電路圖,并按電路圖連接實物電路。
(3)學會正確選擇電壓表量程,并用試觸法確定電流表的量程。
(4)理解小電燈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2.過程與方法:
設計實驗電路圖,并且比較各個電路圖的優缺點,從而確定本實驗用哪個電路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實驗的熱情,產生探測未知電阻阻值的欲望,積極動手操作,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做好實驗的科學態度,感受用物理知識成功解決問題的喜悅。
二、設計思路
用伏安法測電阻屬于歐姆定律變換式的具體應用,對于加深學生歐姆定律和電阻概念的理解有重要作用,同時又給學生提供了綜合使用初中常用電學器材的機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本節課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如何測量一個定值電阻的阻值”問題后,由學生設計實驗,通過交流和討論發現,應該用有滑動變阻器的電路圖進行實驗,好處是可以通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來減小誤差,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思考并設計出實驗表格;第二部分準備需要哪些器材,了解實連接圖如何連接,并根據實物圖說出實驗中的注意點,為下面的實驗做好準備;第三部分開展實驗,先進行定值電阻阻值的測量,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討論為什么電阻兩端的電壓變了,通過它的電流也變了,電阻幾乎沒變?第四部分,仿一仿,開展實驗測量小電燈的電阻的測量,討論為什么小燈泡阻值變化比較大?從而分析出小電燈不需要求平均值。兩個實驗進行對比,加深學生對電阻概念的理解。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能夠設計電路和表格。
2、難點:分析出燈絲電阻受溫度的影響。
四、實驗器材:
每組配備干電池兩節,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各1件,待測電阻一只(5歐或10歐,其電阻值用不透明白膠布粘封,并標以Rx字樣。要求學生暫不揭開。),導線若干條,小燈泡(2、5V)。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憶一憶”)
師:前面我們學習了電學中的一條什么重要規律?歐姆定律的表達式如何寫?(學生回答略)
(“想一想”)
師:怎樣利用歐姆定律測量導體的電阻?引出本節。 板書:(第四節 歐姆定律的應用 測電阻)
(二)進行新課
(“動一動”)
1、設計實驗
(1)測量電阻的方法
師:同學們說說看,你準備如何測量電阻的阻值?板書:(一)測未知電阻Rx
答:用電壓表測電阻兩端的電壓,用電流表測通過它的電流。
(2)問:實驗的原理是什么? 板書:實驗原理
答:根據歐姆定律的變形公式計算出它的電阻。 板書:R=u/I
(3)問:根據同學所說的方法,你們能否設計出實驗電路圖? 板書:實驗電路
學生設計,教師巡視,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幾張電路圖實物投影,師生共同評價。
師:這是同學們設計的電路圖,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哪幅電路圖更好一些,好在哪里。(提醒:實驗中總是有誤差的,為了減小誤差,我們應該怎么辦?聯系前面學的一個重要的器材,如何改進?) 投影正確的實驗電路圖
(“考一考”)
師:滑動變阻器起到什么作用?
學生回答,投影:①改變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多次測量取平均植,減小誤差。②保護電路
(“探一探”)
2、實驗準備
(1)需要哪些實驗器材?板書:實驗器材
電源(干電池2節)、電流表、待測電阻R 、滑動變阻器、開關、電壓表、導線若干 (投影)
檢查和認識自己小組的實驗器材。注意認清哪個元件是待測定值電阻Rx。
(2)設計表格 板書:設計表格
提醒:要測哪些物理量?計算什么?表格需要幾列幾行?
學生設計,教師巡視,實物投影并作出評價,強調表格的規范,并讓學生完善自己設計的表格。
問:三次測量的平均值放哪里?
引導學生在表格后加一列平均值,為了計算方便,可以調節電路中的電流為整
數值(投影完整的實驗表格)
實驗次數 電壓
U/ V 電流
I/ A 電阻
R/ Ω 電阻平均值
R/ Ω
(3)連接實物圖(根據所設計的電路圖連接)
師:請一位同學到屏幕上將電路圖連成實物圖,其他同學在下面觀察是否正確,若有錯誤的地方,請同學們糾正。
(4)實驗注意點 板書:實驗注意點
師:請同學們說一說,實驗中要注意哪些方面?
學生要進行討論,師生共同總結實驗的注意事項:
(1)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該斷開
(2)滑動變阻器應該一上一下接,實驗前將阻值調到最大處
(3)電流表,電壓表的量程選擇 (投影)
(5)這個實驗需要哪些步驟? 板書:實驗步驟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①按電路圖連接電路。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是斷開狀態。
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電阻值位置。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正負接線柱要連
接正確。電壓表使用0~3伏量程,電流表用試觸法確定量程。
②檢查電路連接無誤后,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改變電路中的電流,觀察電流的示數為0、1A,0、2A,0、25A時電壓表的示數記錄在表格中。
③根據記錄的三組實驗數據分別算出未知電阻的三個值。為了減小誤差,算出電阻的平均值,作為被測電阻的阻值。
④實驗要求:積極動手,按要求操作,記錄數據、計算結果要實事求是。實驗完畢要整理好儀器。
以上內容,邊講邊投影
(“做一做”)
3、實驗探究(伏安法測電阻)
教師巡視,指出學生在操作中有問題的地方
(“比一比”)
哪個小組的實驗規范 準確 迅速
4、分析與討論
實物投影學生的測量結果。揭開定值電阻Rx上的封條,核對自己測試結果的正確性。
思考:你測量的電阻值為什么和定值電阻上標出的數值不完全相同?
答:由于實驗電路和儀表造成的誤差。
(“議一議”)
分析:1、為什么電阻兩端的電壓變了,通過它的電流也變了,電阻幾乎沒變?
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不隨電壓和電流的變化而變化。
(“仿一仿”)
小電燈也有電阻,將待測電阻R換成小電燈,仿照剛才的實驗測小電燈的電阻。
注意:加在小電燈兩端的電壓不要超過小電燈上所標注的電壓
實驗時,觀察小電燈的亮度并用手摸一摸它的溫度
板書:(二)測小電燈的電阻
匯報測小電燈的實驗數據和實驗結果,然后帶領學生進行分析:
2、為什么小燈泡阻值變化比較大?
這似乎與剛才的實驗結論優點矛盾,誰來分析一下這是什么原因呢?
小電燈的燈絲是利用電流的熱效應進行工作的,電燈越亮,燈絲的溫度就越高,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有的材料受溫度影響較大,有的幾乎部首影響)
問:對于小電燈的燈絲,他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那么求出小電燈阻值的平均值是否有意義?表格中還有必要寫平均值嗎?
師生共同得出結論
檢查儀器是否收拾好,按要求擺放。
(三)課堂小結
(“談一談”)
師:這節課有哪些收獲?
師:通過這節課,我們懂得了如何去測量一個未知電阻的阻值和小電燈的電阻,并且根據所測出的實驗數據機進行分析比較,得出了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會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四)布置作業 :完成本節實驗報告。
(五)說明:本節實驗要引導學生按實驗的目的,完成電路設計、器材選用、實驗步驟、設計表格等項要求,以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六)板書設計
四、歐姆定律的應用
(一)測未知電阻Rx
1、原理:歐姆定律的變形式:R=u/I
2、電路圖
3、實驗器材
4、設計表格
5、實驗注意點
6、實驗步驟
(二)測小電燈的電阻
方法:伏安法測電阻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探究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2.會同時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其中的電流。
3.會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或使電阻兩端電壓不變。
(二)過程和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得出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2.學習用圖象的方法來表示和研究物理規律。
3.使學生感悟用“控制變量”來研究物理問題的科學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重視學生對物理規律客觀性、普遍性和科學性的認識,注意學生科學世界觀的形成。
2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會了電流表、電壓表、滑動阻器的使用方法,但三個儀器沒有同時使用過,有些同學使用起來顯得不諧調,有些顧此失彼。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電路中電流與電壓的關系、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教學難點:運用控制變量的方法進行實驗,并分析得出結論。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觀察一些常用電器的圖片。
想一想:下列用電器電流大約多大?浴霸、電視機、洗衣機、電烤箱、筆記本電腦、燈泡。
討論并給出答案:浴霸:約5 A;電視機:約1 A;洗衣機:約1 A;電烤箱:約2 A;筆記本電腦:約2 A;燈泡:約0.2 A。
提出問題:各種用電器的電流大小不同,那么電流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活動2【講授】合理猜想 設計實驗
一、猜想與假設
【啟發】
各種用電器的電流大小不同:那么電流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手電筒中使用新電池或舊電池,燈泡的亮度不同,通過燈的電流與燈兩端電壓有關嗎?
在家庭電路中使用不同的燈泡,亮度不同,那么通過燈的電流與燈絲電阻有關嗎?
在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電阻有什么關系呢?
猜想:
若電阻一定,電流與電壓存在什么關系?
若電壓一定,電流與電阻存在什么關系?
【設計實驗】
若研究電路中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或電流與電阻的關系,需要哪些實驗器材?
活動3【活動】有效啟發 學生實驗
二、學生分組實驗
實驗探究1: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設計實驗】
測電阻兩端電壓,選擇什么器材?如何改變電阻兩端電壓?怎么操作?
測通過電阻的電流,選擇什么器材?
實驗過程中的不變量是什么,如何控制其不變?
滑動變阻器在實驗中都起到什么作用?
實驗電路圖
實驗表格的設計
【進行實驗】
電阻一定,研究電流與電壓的定量關系。
【表格設計】
R=10 Ω不變
U/V
I/A
活動4【練習】運用規律 解決問題
1. 一段導體兩端電壓是2.0V時,導體中的電流是1.0A,如果將其兩端的電壓增大到4.0V,導體中的電流變為( )
A.2.0A B.0.25A C.3.0A D.0.5A
2、將一個10歐的電阻和一個20歐的電阻分別接到同一個電源的兩端,如果流過10歐的電阻的電流為1安,則流過20歐的電阻的電流為( )
A.2.0A B.0.25A C.3.0A D.0.5A
活動5【活動】課堂小結
1、我們學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和流過導體的電流.通過實驗探究了定值電阻的電流和電壓的關系。
2、運用了“猜想——實驗——再猜想——再實驗——歸納總結”
的探究問題的方法。
活動6【作業】作業
做“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習題
第1節 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課時設計 課堂實錄
第1節 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觀察一些常用電器的圖片。
想一想:下列用電器電流大約多大?浴霸、電視機、洗衣機、電烤箱、筆記本電腦、燈泡。
討論并給出答案:浴霸:約5 A;電視機:約1 A;洗衣機:約1 A;電烤箱:約2 A;筆記本電腦:約2 A;燈泡:約0.2 A。
提出問題:各種用電器的電流大小不同,那么電流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活動2【講授】合理猜想 設計實驗
一、猜想與假設
【啟發】
各種用電器的電流大小不同:那么電流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手電筒中使用新電池或舊電池,燈泡的亮度不同,通過燈的電流與燈兩端電壓有關嗎?
在家庭電路中使用不同的燈泡,亮度不同,那么通過燈的電流與燈絲電阻有關嗎?
在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電阻有什么關系呢?
猜想:
若電阻一定,電流與電壓存在什么關系?
若電壓一定,電流與電阻存在什么關系?
【設計實驗】
若研究電路中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或電流與電阻的關系,需要哪些實驗器材?
活動3【活動】有效啟發 學生實驗
二、學生分組實驗
實驗探究1: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設計實驗】
測電阻兩端電壓,選擇什么器材?如何改變電阻兩端電壓?怎么操作?
測通過電阻的電流,選擇什么器材?
實驗過程中的不變量是什么,如何控制其不變?
滑動變阻器在實驗中都起到什么作用?
實驗電路圖
實驗表格的設計
【進行實驗】
電阻一定,研究電流與電壓的定量關系。
【表格設計】
R=10 Ω不變
U/V
I/A
活動4【練習】運用規律 解決問題
1. 一段導體兩端電壓是2.0V時,導體中的電流是1.0A,如果將其兩端的電壓增大到4.0V,導體中的電流變為( )
A.2.0A B.0.25A C.3.0A D.0.5A
2、將一個10歐的電阻和一個20歐的電阻分別接到同一個電源的兩端,如果流過10歐的電阻的電流為1安,則流過20歐的電阻的電流為( )
A.2.0A B.0.25A C.3.0A D.0.5A
活動5【活動】課堂小結
1、我們學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和流過導體的電流.通過實驗探究了定值電阻的電流和電壓的關系。
2、運用了“猜想——實驗——再猜想——再實驗——歸納總結”
的探究問題的方法。
活動6【作業】作業
做“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習題
(一)教學目的
1、理解歐姆定律的內容及其表達式的物理意義,了解定律中各量的單位;
2、能較熟練地運用歐姆定律分析解決有關的簡單問題;
3、知道什么叫伏安法;
4、培養運用物理公式解答物理問題的習慣和能力。
(二)教具
寫有課堂練習題的小黑板(或幻燈片)。
(三)教學過程
1、復習提問引入新課
教師:上節課我們通過實驗得出了導體中的電流跟它兩端的電壓和它的電阻的關系,請一位同學敘述一下這個關系(抽中等學生或差等生不看書回答)。大家認為他說得對嗎?(不足之處由學生訂正)上節課我們曾經把這個關系用數學式子表示出來,請一位同學回答是怎樣表示的?(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板書:R一定時,I1/I2=U1/U2(1)
U一定時,I1/I2=R2/R1(2)
教師: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就是將這些關系綜合起來,得出的一個電學的基本規律,即歐姆定律。
板書:歐姆定律
2、新課教學
教師:歐姆定律的內容是什么呢?讓大家閱讀課本,請一位同學朗讀歐姆定律的內容,教師板書。
板書: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教師:歐姆定律的內容中好像比上節實驗得出的關系少設了一點什么,你們發現了沒有?(在說到“正比”或“反比”時,沒有說“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或“電壓不變的情況下”)這是否意味著“導體中的電流跟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不需要保持電阻不變這個條件了呢?不是的。只有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才會跟它兩端電壓成正比。同樣,也只有電壓不變時,導體中的電流才會跟它的電阻成反比。定律作了簡明的敘述,但暗含了這兩個條件。這是對定律應注意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定律沒有指明“正比”、“反比”所應滿足的條件,還意味著它能適用于電壓、電阻同時都變化時,電流應如何變的情形,這種情形在以后的學習中將會遇到。其次歐姆定律中說到的電流、電壓、電阻都是屬于同一段導體的。在后面將歐姆定律用于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時,注意到這一點是很必要的。歐姆定律的內容可以用公式來表述,請大家看看課本上是怎樣表述的。(學生看書,教師板書)
教師:歐姆定律的公式中,U、R、I各表示什么?各量各用什么單位?(學生答)。這個公式是怎樣概括表述了歐姆定律的內容呢?我們以導體電阻R一定的情況來說明,若導體兩端的電壓由U1變為U2時,流過導體電流由I1變為I2,則由(3)式可以寫出下面兩式,(教師一邊敘述一邊板書)將兩式相除,即得到(1)式。
板書:R一定時,I1=U1/R
I2=U2/R
如果導體兩端的電壓一定,它的電阻由R1變為R2時,電流由I1變為I2。請同學們由(3)式導出(2)式。(學生推導,教師巡視后,請一個學生說出他的推導過程,教師板書)
板書:U一定時,I1=U/R1
I2=U/R2
教師:大家看到,歐姆定律的內容和公式都簡潔優美地概括了上節在一定條件下由實驗得出的結論。而且從歐姆定律的公式我們可以看到,只要知道了導體的電阻值和它兩端的電壓,就可求出導體中的電流。所以歐姆定律更全面地反映了導體中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現在大家用了幾十分鐘就學習到的這個電學的基本規律,是德國物理學家花了10年的時間,自己制造了測電流的儀器和尋找到電壓穩定的電源,經過長期細致研究才得到的。后人為了紀念他的貢獻,把電阻的單位和上述電流定律都用他的名字命名。請同學們課后閱讀課本的閱讀材料,學習歐姆堅持不懈地從事科學研究的精神。下面大家看看課本中是怎樣運用歐姆定律去解答實際問題的。(為節約篇幅,這里沒有抄錄課文及其例題,請讀者參看課本)閱讀完后請思考黑板上提出的三個方面的問題(學生開始閱讀時,教師板書。然后巡視指導約6—7分鐘后,提醒學生結合板書的三方面思考)
板書:
(1)可以計算的'問題:(U、R、I三個量中,知道兩個可求其余一個)
(2)解答問題的思路和格式:(畫出電路圖或寫出已知條件、求解物理量→寫出根據公式→代入數據→計算結果)
(3)物理量的單位的運用:(若已知量的單位不是伏、安、歐,要先化為伏、安、歐再代入式子計算)
以上問題圓括號中的內容先不板書。
教師:現在請同學們回答前兩個方面的問題。(分別由兩個學生各回答一個問題,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并寫出上面板書(1)、(2)中括號內的內容)在例2中(見課本),如果已知電流為450毫安時,應怎樣用公式計算結果?(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并寫出(3)后括號內的內容)。現在哪位同學來回答,什么叫伏安法?(指示學生看課文最后一段)
現在請大家解答下面兩個問題。(出示小黑板或幻燈片。請兩個學生在黑板上解答,教師巡視指導。兩個問題均有兩種解法。例如①,可以先用歐姆定律解出電阻值,再用歐姆定律解電流值;也可以直接用前面比例式(1)求解。)
問題①一個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是0.25伏時,流過它的電流是0.13安。如果流過它的電流變為0.91安,此時它兩端的電壓多大?
問題②一個電阻箱接在電壓不變的電源上。把它的電阻調到350歐時,流過它的電流是21毫安。若再調節電阻箱,使流過它的電流變為126毫安,此時電阻箱的電阻應是多大?
教師:在解答問題①時,除了黑板上的解法外,有同學還用了另一種解法(教師板書出來)大家看都對嗎?(學生答)歐姆定律是一個普遍適用的定律。但在涉及只求兩個量的變化關系的問題中,直接用比例式解通常要簡捷些。
讓大家閱讀“想想議議”中提出的問題,議論一下。(學生閱讀,分組議論)
教師:為什么安培表不能直接接到電源兩極上去?(學生回答,教師訂正)伏特表接到電源兩極上為什么不會被燒毀?(學生回答,教師訂正)
4、小結
教師:這節課我們在實驗得出的規律的基礎上概括總結出了歐姆定律。剛才大家看到,應用歐姆定律,不僅可以定量計算各種電學問題,而且還能簡單明了地解釋像安培表為什么不能直接接到電源兩極上這類物理問題。今后學習中我們將會接觸到這一電學基本規律的廣泛應用。今天的復習任務首先是把定律的物理意義真正理解清楚。在作業中一定要注意解答的書寫格式,養成簡明、正確表達的好習慣。
5、布置作業
(1)工廠中車床照明燈采用36伏的安全電壓,某車床照明燈工作時燈絲電阻是32歐,求通過燈絲的電流。
(2)一段導體兩端電壓是2伏時,導體中的電流是0.5安,如果電壓增大到3伏,導體中的電流多大?
(3)電壓保持不變,當接電阻為242歐的燈泡時,電路中的電流為0.91安,如改接電阻為165歐的電烙鐵,電路中的電流是多大?
(四)設想、體會
1。本課題教學設計的關鍵之一是處理好第一節的實驗規律和歐姆定律的關系,使學生易于理解歐姆定律的內容和公式的物理意義。特別是歐姆定律的公式為什么那樣表達,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一個難點。采用根據實驗結果寫出,再令K=1的辦法引出,超出初中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是不可取的;直接把公式抬出來,不說明它為什么綜合概括了實驗規律,就急急忙忙用公式去解題的辦法,給學生理解公式的物理意義留下懸案,也是不妥當的。本教案設計的基本思路是,從實驗規律出發,引出定律內容,再把定律的結論與實驗的結論對比理解,說明定律既概括了實驗的結果,又比實驗結論更具有普遍性。在引出公式后,由公式導出兩個實驗的結論,說明公式也的確是實驗結論的概括。這樣,學生對定律的內容和公式的物理意義就有了切實的理解。對課文開頭提出的歐姆定律是“實驗結果綜合起來”的才會有真切的體會。這樣做的前提是在本章第一節的教學中,先通過實例運用學生在小學和中學數學學習中已較熟悉的比例知識導出本教案中的(1)(2)兩式,根據第一節的內容和課時實際,不
難做到。培養學生理解運用數學表達物理規律和應用數學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是本章的一個重要特點。上述設計和課堂練習題的設計都有利于這種能力的培養。
2。本課題的另一重點教學目標是初步培養學生應用歐姆定律解題的能力。“掌握歐姆定律”的教學要求是本章以至電學學完后的最終要求。這節課只應是既簡單又基礎的應用。由于學生已經較長時間沒有涉及到用公式進行定量計算,在這一節課對解題加以強調是非常必要的。教案中采取學生先閱讀課文例題,再一起概括小結解題思路方法;在本課小結中再次強調,對學生提出要求等措施來實現。
3。由于采用了學生閱讀課文的措施,這不僅有力地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而且也減少了教師的重復板書,節約了一些教學時間,有條件加兩個課堂練習題。這兩個練習題的目的不僅在于強調在涉及物理量的變化關系時,可以用比例法巧解,而且也再一次強化了歐姆定律與實驗所得的規律的一致性的認識。但對U、I、R三個量同時變的問題,僅在教師闡明定律的意義時提及,在練習題中沒有涉及,留待后續學習中去深化,以免加大學習的難度。
4。定律中的U、I、R是對同一導體而言,在本節課只需提醒學生注意就可以了。不必去講不同導體的U、I、R要用下標區別的問題。待學習電阻的串聯時,有了這種需要再提出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具有初步的實驗操作技能,會使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電阻。
2)會記錄實驗數據,知道簡單的數據處理方法,會寫簡單的實驗報告
2.過程與方法:
有在觀察物理現象或物理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的意識。初步培養提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對科學的求知欲,激勵探索與創新的意識。
2)培育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實驗電路的設計、連接以及在測量過程中對興趣的培養
難點:
實驗器材的選擇是正確使用,電路的故障和處理方法
【導學過程】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在前面我們學習了有關電學的三個物理量:電流、電壓、電阻,我們已經知道測電流可以用電流表,測電壓可以用電壓表,那么用什么方法測量電阻呢?
【自主預習案】
1、測量電阻的原理、器材、電路圖實驗原理:________________ 。 實驗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實驗電路圖:
6、檢查電路連接,無誤后,閉合開關,調節____________,記下________的示數,改變滑動變阻器滑片位置,在記錄幾組數據。根據公式________算出燈泡的電阻。 。1.伏安法測電阻實驗的原理是 ,在連接電路的過程中,開關必須處于 狀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位于阻值最 的一端.這主要是為了避免電路中 過大,以致燒壞有關元件.接通電源后,先通過滑動變阻器把小燈泡兩端電壓調到 .測量時,從設備的安全考慮,應從額定電壓開始逐次 電壓,(填“升高”或“降低”)從而獲得幾組數據.S時,發現電流表的示數為零,而電壓表的示數不為零,出現這種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A.燈泡L短路 B.開關S接觸不良
C.燈泡L斷路 D.變阻器R斷路
3、如圖是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電阻是電路圖和實物,電壓表示數如圖:
(1)在圖中“○”中填上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符號,并標出“+” “-”接線柱
(2)在接好電路 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該在 端(A或B)這樣做的目的是
(3)電壓表的示數是 ,電流表的示數是 ,待測電阻的阻值是 。
(4)按電路圖連接實物圖
4、小剛同學想用電流表、電壓表測量一段電阻絲R的電阻,他已連接了部分電路,如圖所示,請你接著完成下列步驟:
(1)根據第(4)問,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路補畫完整.
(2)開關閉合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滑至使變阻器電阻_____(填“A”或“B”)位置.
(3)本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① ②
(4)當電壓表示數為3.6V時,電流表的示數如圖(b)所示,這時電路中的電流是_______A,電阻絲的電阻為________Ω.小剛通過改變被測電阻兩端的電壓,共測得三組對應的電壓值和電流值,最后算出電阻的平均值,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不改變上面連好的電路,用它還可以完成的實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將上面實驗中的定值電阻R換成小燈泡,在多次測電阻的過程中,發現當電壓表的示數增大時,電壓表與電流表示數的比值將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注意事項:
A、連接電路按一定的順序進行連接,開關應是 的
B、電壓表、 電流表的連接時要注意
C、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 位置。
D、注意認清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正負接線柱,接入電路時,要讓電流從正接線柱流入,從負接線柱流出,不得反接。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