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20
這是千姿百態的動作,是優秀的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千姿百態的動作第 1 篇
活動目標:
1、感受動物和人類之間的關系,從而懂得愛護動物;
2、觀察了解動物姿態萬千、千奇百怪的睡眠姿態,從這一側面
讓孩子了解人和動物的不同之處;豐富詞匯:縮、倒掛、趴等詞。
3、能夠分清動物的不同睡姿;
活動準備:
1、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有關動物睡眠的各種姿態的圖片。教師布置好活動場地:動物的家——將活動場景布置成大森林的情景,攝影屏幕上是一副森林的背景圖。森林中布置有關動物(仙鶴、馬、貓頭鷹、蝙蝠、貓、烏龜)的家,用積木拼搭成型,上面貼上相關動物的圖片;幼兒進場時播放輕柔的音樂。
3、cai課件《姿態的萬千睡》、電腦、磁帶、錄音機、電鋼;
4、活動前和孩子們一起了解各種動物的名稱。
活動過程:
1、幼兒跳集體舞。跳完舞蹈后,請幼兒說說運動后的感受(想休息),并請幼兒自由休息。教師問幼兒:“你睡覺時需要些什么呢?”幼兒一邊討論一邊休息。這時播放課件,背景屏幕換成第一種動物的圖片。
2、看課件,感知動物不同的睡姿。
請幼兒逐一欣賞課件。各種動物的出現方式不一,有的用動物的叫聲、有的用滑稽的配音。出示主畫面后,請幼兒先想想這種動物是如何睡覺的,并進行表演。幼兒表演完后,再請幼兒觀看正確的*,并模仿正確的睡眠睡姿。(幼兒可隨意選擇動物)同時用游戲的形式學習詞匯:縮、倒掛、趴等詞。
3、連線游戲《它怎么睡覺?》
教師將幼兒分成男女生進行趣味知識比賽,請幼兒用連線的方
法指出各種動物是如睡覺的?同時鞏固詞匯:縮、倒掛、趴等詞。當幼兒連對了,電腦就會獎勵幼兒一個笑臉娃娃;連錯了,電腦會鼓勵幼兒再連一次,直到連對為止。比賽結束后,兩隊比一比看哪隊積的笑臉娃娃多,就獲勝。
4、玩游戲:找朋友。
(1)教師交代游戲規則:聽到歡快的音樂,動物們就出來游戲;聽到抒情、安靜的音樂,動物們就回家睡覺。睡覺時必須十分安靜,不要大聲喧嘩。每一個小動物必須找到自己的家。
(2)幼兒游戲。
(3)增加游戲難度、擴大游戲范圍。幼兒不僅可以模仿學過的動物、還可以模仿其他的動物,自己動腦想想其它動物是怎么睡覺的?教師可讓幼兒充分想象,對幼兒的表現應給予充分的肯定,不急于給幼兒*,請幼兒自己下課后想辦法求*,找尋*。
延伸活動:
請幼兒回家后,在父母的協助下了解其它動物的睡眠姿勢,然后將結果與其余幼兒共享。
附資料:仙鶴單腳站立著睡、馬站著睡、貓頭鷹只睜一只眼、蝙蝠
倒掛著睡、貓趴著睡、烏龜縮進殼里睡。
千姿百態的動作第 2 篇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感受樹木的千姿白態。學習用中國畫寫意技法表現樹木或樹林。
2.過程與方法:在欣賞與記憶中,激發表現情感。在臨摹與體驗中,了解樹與樹林的畫法。自主學習、構思、大膽表現。
3.情感:喜歡畫樹:激發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的情感。
教學重點:學習用中國畫寫意技法表現樹木或樹林。
教學難點:能創意運用中國畫寫意技法表現有特色的樹或樹林。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1.創設情境:從多媒體課件中欣賞學生作品。讓學生體驗中國畫寫意技法表現樹木或樹林。
2.讓學生能用語言說出你知道的中國寫意畫的方法嗎?進入本課創作主題:用中國寫意畫的方法畫出千姿百態的樹。
3.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設問提出要求:你用臨摹的方法畫出千姿百態的樹。
4.板書課題:
一邊板書一邊讓學生打開課本,并認真閱讀課文內容。
(二)教授新課:
1.觀看課件,欣賞課件中的大師的作品。
2.問:在欣賞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3.小組活動:討論說一說理解大師們的.作品?你能教師教你方法?畫出一幅千姿百態的樹。
4.教師演示方法:①枝干的畫法——先畫前面,再畫后面,注意粗細變化。樹干、長枝用重墨,小枝用淡墨,前面用用濃墨,后面用淡墨。②點葉——要根據葉形象用筆。如畫針、竹葉時,可以用尖筆,中峰畫:用梅花點、胡椒點畫樹葉時,可用禿筆:畫闊葉時,用側峰、破筆點去畫。關鍵是要注意樹葉的排列參差錯落,有梳有密,點葉的墨色要注意濃、淡、干、濕的變化。
(三)作業布置:
能用中國畫寫意技法表現有特色的樹或樹林。
(四)巡視輔導:
學生作業,教師巡視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及時進行講評。
第二課時
(一)、課堂導入:
創設情境(運用課件展示)
(二)繼續欣賞的各種圖片
1.復習筆墨技法。學生練習:點、染、勾、檫的技法:濃、淡、干、濕、焦等墨色。
2.能用語言描述樹木的千姿百態,能用中國畫寫意技法表現樹木或樹林。
(三)學生繼續完成作業
(四) 學生作業,教師巡視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及時進行講評。
(五)結果:
2.作業評述:展示全班作品,讓學生自評優秀作品。
1.教師小結:能用寫意畫的方法表現樹林的變化、快樂的場景及色彩的特征。
2.課后拓展:設問:你今天學會了什么?特別美的地方在哪里?
千姿百態的動作第 3 篇亭,是我國古典園林中最常見的一種景點建筑,僅頤和園里就有各式亭子40多個。這些亭子,有的建在湖畔,有的隱于林間,有的浮于水上,有的立于山巔,有的夾于廊中,有的位于橋頭它們不僅把美麗的湖光山*點綴得更加嬌艷動人,又為游人提供了一處處停留休息領略周圍景*的場所。
位于昆明湖東堤旁的朗如亭,不僅是全園中也是我國現存亭子中最大的一個,面積有130多平方米,遠遠望去,猶如一個巨大的圓形宮殿,朗如亭通過十七孔橋與南湖島遙相呼應,顯得格外壯觀。
而在佛香*旁有一個小巧玲瓏、十分逗人喜愛的小小亭子,它的高和寬都僅有1米多,只能供人觀賞。
在小小亭的西邊則有一個極為珍貴的銅亭,它全部用青銅鑄成,造型之精美,工藝之復雜為世上罕見。
在銅亭東邊有一個甚為奇特的敷華亭,它的外形并不奇特,而是在亭內有一山洞直通山下,并有一個小木亭位于其中。亭中有亭,真是奇妙無比。
敷華亭東邊有一個很是別致的蝴亭。它造型與眾不同,別具一格由兩個相連的六角單檐亭組成。那黃*琉璃瓦在陽光下熠熠發光,甚為美觀。從昆明湖東岸通過一座小橋有一小島,島的中心坐落著全園最佳的知春亭。它造型美,四面環水,周圍滿是綠葉紅花。站在亭上向遠處望去,四周景*盡收眼底,令人陶醉。
頤和園的亭子千姿百態,它們和著山水樹木,和著周圍的建筑及變幻莫測的天空,又與碧波蕩漾的昆明湖、蔥蘢蒼翠的萬壽山及許許多多的殿堂樓*融為一體,組成了一幅生動清新、美麗動人的畫面。
1、本文的說明對象是:
說明對象的特征是:
2、本文介紹的亭子有哪些?請依次寫出它們的名稱和特點。
3、本文第二段所使用的說明方法依次是:
4、本文第一段中紅*的詞能不能去掉?為什么?(請簡要說明理由)
明確:
1、頤和園的亭千姿百態
2、朗如亭(最大、壯觀);小小亭子(小巧玲瓏,十分逗人喜愛);銅亭(青銅鑄成,造型精美、工藝復雜);敷華亭(亭中有亭,奇妙);蝴亭(別致);知春亭(造型美、最佳)。
3、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
4、答:不能去掉。僅緊密呼應上句中的最常見一語,突出說明只是在頤和園中就有40多個亭子,確實是最常見的景點建筑,表達上語氣連貫,前后銜接緊密,所以不能去掉。
千姿百態的動作第 4 篇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用語言和肢體表達表現不同姿態的樹。
2、能初步合作,嘗試創造不同樹的群體造型。
3、在發現美、感受美、表現美的基礎上,體驗合作的快樂。
4、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相關教學PPT、flash、音樂
活動過程:
一、感受各種樹的姿態
1、提問:我們的周圍有許多的樹,你看到過什么樣的樹?
2、幼兒自由回答。
3、觀看PPT——各種姿態的樹
4、教師小結
二、探索、創造各種樹的造型
1、單人用肢體表現樹的姿態(播放音樂)。
2、雙人用肢體表現樹的姿態(播放音樂)。
3、多人合作用用肢體表現樹的姿態(播放音樂)。
4、教師點評幼兒的表現,進行總結。
三、活動延伸:幼兒集體合作美麗的樹林。
幼兒塑造樹林,教師配以音樂,用豐富的語言表述幼兒即時表現的動作。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