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13
這是快樂的回憶400,是優(yōu)秀的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快樂的回憶400第 1 篇
教學目標:
1、品味含義豐富的語句,學習本文深沉含蓄的特點。
2、鑒賞本文中所表現的理,學習做人的一般道理。
教學重點:
1、通過朗讀初步領略、品味語言之美、蘊涵之情。
2、通過分析、討論品味含義豐富的語句、理解表現的理。
教學簡單步驟:
1、引入新課。
2、簡介作品與背景
作品結集有《韓少華散文選》、《暖晴》、《碧水悠悠》等。《記憶》最初發(fā)表于《丑小鴨》1983年第6期上,恰好是他50歲時的作品。
80年代初,青年人,甚至包括相當一部分中年人,在動亂之后,連痛定思痛的階段也過去了,反思到了一個比較深的層次。所思的,最大的是民族的發(fā)展,還有人生的價值,自我的歸宿,特別是自我的精神歸宿。其中有一條就是:怎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有價值的?
3、播放錄音,思考提出的問題。
本文以誰的口吻來寫的?找出能體現這一點的句子。據此理清文章的大致思路。
4、分析、討論該問題。
5、學生朗讀課文與分析討論第三、第四部分交錯進行。
1、“記憶”與哪幾方面有關?
2、對“記憶”,“有人”的看法和“我”的看法有哪些不同?
3、你對作者追述的兩個傳說怎么理解?這兩個傳說在文中有何作用?
4、文章最后作者對他所評價的六種人的用意何在?
5、小結本課所學重點內容。
一從“忘卻”談起。(引出“記憶”)
二談與“記憶”有關的幾個方面。(進一層)
三談“記憶”的核心話題。(再進一層)
先評判“有人”的說法
再追述兩個傳說
四評價懷有各種記憶的人。(點明主旨)
主旨:做人,就要做真正的勇士。
6、布置作業(yè)。
快樂的回憶400第 2 篇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
2. 通過查字典,理解本課新詞語的意思。
3. 熟讀課文,體會想象的神奇,培養(yǎng)想象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教師:搜集一些有關宇航員、潛水員、嫁接植物的圖片等。
教材簡析
這首詩歌描寫了假設記憶可以移植后種種奇特而有趣的情景,激發(fā)兒童展開想象的翅膀,探索未來。詩歌極富想象力,語言生動,富有情趣。
全文共7節(jié)。第一節(jié)總寫了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生活該是多么有趣。第二至第四節(jié)描寫了假設記憶可以移植后種種奇特而有趣的情景:我移植了爺爺的記憶,爺爺移植了我的記憶,多么神奇;我移植了博士叔叔的記憶變得博學多才;我移植了詩人爸爸、教授媽媽的記憶,能吟詩做題,變得出類拔萃;宇航員和潛水員相互移植記憶,都知道了如何上天入地;蝴蝶移植了蜜蜂的記憶,釀出了甜甜的蜜。第五至第六節(jié)描寫了生活中植物嫁接后創(chuàng)造的奇跡。第七節(jié)總結記憶移植能不能實現、何時能實現要依靠我們不懈地探索、努力,激發(fā)孩子努力學習、探索未來的決心。 本課教學重點:啟發(fā)孩子大膽想象,培養(yǎng)探索科學、探索未來的濃厚興趣。
建議教學本課用1~2課時。
解讀與提示
移植:把播種在苗床或秧田里的幼苗拔起或連土掘起種在田地里。本文指把一個人的記憶轉移到另一個人的大腦里。
第一節(jié):開門見山,直接點明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生活該是多么有趣。
第二節(jié)至第四節(jié)描寫了假設記憶可以移植后種種奇特而有趣的情景,由于這三節(jié)極富兒童情趣,可引導學生反復朗讀,找自己最喜歡的部分朗讀,引導想象、表演。
出類拔萃:出,超過;類,同類;拔,超出;萃,草叢生的樣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形容品德、才能超出一般人。
第五至第六節(jié)描寫了生活中植物嫁接后創(chuàng)造的奇跡。可出示圖片資料,讓學生感受嫁接的好處。
嫁接:把要繁殖的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種植物體上,使它們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獨立生長的植株。嫁接能保持植物原有的某些特性,是常用的改良品種的方法。
第七節(jié)總結記憶移植能不能實現,何時能實現要依靠我們不懈地探索、努力,激發(fā)孩子努力學習、探索未來的決心。
識字寫字教學:識字教學在中年級仍不能放松,可注意檢查識字的效果。
課后第一題:通過朗讀體會想象的神奇。
課后第二題:用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意思。
教學設計參考
一、題目激趣,引入新課
1. 請同學們齊讀課題,以課題激趣,提問:你喜歡這個題目嗎?為什么?
2. 提問: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會出現什么樣的景象呢?請自己讀讀課文。
二、自主學習,掃清障礙
1. 自讀課文,借助拼音把本課生字字音讀準,特別是"授""萃""澀"的讀音要讀準,同桌可以互相合作,把生字讀給對方聽聽,讓同學檢查、矯正。
2. 在自讀課文中把弄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
3. 同桌或四人小組討論一下自己不懂的地方,查字典理解不明白的詞語。實在弄不明白的向老師提出。
4. 找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多讀幾遍。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選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讀后回答: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四、感悟課文,體會神奇
1. 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最感興趣的地方多讀幾遍。
2. 說說你為什么對這部分感興趣。
(1)當學生說到第二節(jié)"把爺爺的記憶移植給我,我就能看到爺爺的爺爺長的是什么模樣",老師提問:假如你見到爺爺的爺爺,想象一下,祖孫倆見面該是什么樣的情景?表演出來。"把我的記憶移植給爺爺,爺爺也會看到我在操場上多么頑皮",假設你是爺爺,你會說些什么?指導感情朗讀。(指名讀-挑戰(zhàn)讀-再指名讀-齊讀)
(2)當學生說到第四節(jié),"把宇航員的記憶移植給潛水員,把潛水員的記憶移植給宇航員,他們就都知道了怎樣'上天入地'。"
①出示宇航員或潛水員工作時的圖片或圖像。假設他們都移植了對方的記憶,他們見了面,會說些什么?情景表演。
②感情朗讀。(指名讀-挑戰(zhàn)讀-齊讀)
(3)當學生說到第五節(jié),"那又澀又硬的山梨樹,如果嫁接上甜梨枝,就結出了又黃又大的甜梨;那枝繁果密的'茄子樹',也是山茄和家茄嫁接后出現的奇跡。"
①出示山梨嫁接了甜梨后結出的果實圖片與山梨對比。 由于受生活所限,城市的孩子對"嫁接"感到陌生,教師可在講解的基礎上做示范演示。
②孩子們,你們感到神奇嗎?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自由練讀-抽生扮演解說員讀-齊讀。
五、拓展延伸,大膽想象
1. 同學們,移植哪里僅限于植物呢?瞧,人體骨髓移植、腎移植、心臟移植、肝臟移植不知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播放一段醫(yī)學移植發(fā)展歷史的圖像或圖片資料,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2. 記憶移植能不能實現,要靠誰呢?齊讀最后一節(jié)。
3.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你會想些什么呢?讓同學們大膽想象,能說多少說多少。
六、完成作業(yè)
1. 書寫生字,重點寫好"澀"、"懈"。
2. 把自己想到的寫下來。
快樂的回憶400第 3 篇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與目標
1、欣賞不同風格、不同題材的剪紙,了解剪紙的歷史及發(fā)展,了解剪紙的造型特點及藝術特色。
2、了解抓髻娃娃剪紙,并結合自己喜歡的形象設計制作。感受到剪紙中蘊含的民間文化。
二、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欣賞不同風格、不同題材的剪紙,了解剪紙的歷史及發(fā)展,了解剪紙的造型特點及藝術色。
教學難點:對抓髻娃娃特點的把握及對文化背景的了解。
教學準備:
課前搜集的資料、剪刀、彩紙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二、導入:
播放陜北民歌。你聽到了什么聲音?猜一猜這是哪里?
資料反饋
三、講授新課
1、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2、小組研究:
民間藝人為什么喜歡將抓髻娃娃作為剪紙的表現題材?
抓髻娃娃是男孩還是女孩?
有哪些變化和寓意?
在制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需要注意什么?
四、藝術嘗試:引導學生進行藝術嘗試
五、課后拓展:祖國幅員遼闊,各地都有代表自己獨特地域風格的古老藝術,有很多藝術形式與剪紙是姊妹藝術。
學生學習時會出現對一些歷史時期和民族文化不了解的情況,要通過對歷史文化的了解、民族風俗的了解以及直觀圖片等,加強學生對剪紙的觀察、分析與對比。要注意學生欣賞時所表現出的多樣性和差異性。
快樂的回憶400第 4 篇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讀了課題,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嗎?
2、是啊,假如記憶可以移植,這樣的想法真是太奇妙了。那么,作者究竟做了哪些大膽的設想呢?讓咱們走進課文。去尋找答案吧。
二、自由讀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
2、指名分節(jié)朗讀,訂正讀音,明確停頓。
如:“爺爺也會看到我在課堂上是多么頑皮”
第一行“我”的后面只能作長句子中間適時的換氣停頓,而不是標點處的停頓。
3、再讀課文,思考問題:
(1)假如記憶可憶移植,會出現哪些有趣的現象呢?
(2)作者為什么認為“記憶移植不應僅僅是幻想”?
(3)從最后一節(jié)中,你明白了什么?
4、匯報交流上面的思考題。
三、暢想未來。
1、教師小結:同學們,通過學習課文,我們知道了記憶移植這樣現在看來天方夜譚的事是可以實現的,只要我們人類勇于去破解大自然的奧秘。現在,咱們也不妨來大膽設想:在不可知的未來,會有哪些奇跡發(fā)生呢?
2、學生先在小組交流,小組長統計意見,統一匯報。
四、完成作業(yè)。
語文《課課練》
板書計劃: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不是幻想←勇于探索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