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02
這是趣味文字題,是優秀的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趣味文字題第 1 篇
活動目標:
1、通過一因多果的擴散,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訓練幼兒思維的發散性、敏捷性和靈活性。
2、能積極主動地仿編兒歌,發展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的能力。
3、引導幼兒大膽推理,表達自己的獨特見解,培養幼兒的挑戰性、好奇性和口語表達能力。
4、喜歡并嘗試創編故事結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5、在故事情境中體會到做錯事要勇敢地面對解決。
活動準備:
小圖若干,等式4張,獎品若干。
活動過程:
(一)師生喊口號,進入主題:
1、“非常一加一,歡樂在一起!耶!”
2、(教師導語)“現場的小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參加本期非常一加一節目。我是主持人依然,今天要討論的話題是:一加一等于幾?。”
(二)教師宣布難題,幼兒用語言表述:
宣布規則:由我出題,小朋友們積極自己的見解,以五星獎勵,最后以五星最多的小朋友為本期節目的擂主,今日的獎品是***。你可以有三種求助方式:1、請好朋友幫助;2、請現場的客人老師幫忙;3、請老師去掉一個錯誤答案,比賽正式開始。
第一關:一加一等于幾?(出示5種答案供幼兒選擇:0、1、2、3—6、n)
1、請幼兒討論后回答,并說明為什么?
2、教師小結,肯定幼兒答案:一加一等于二。
第二關:教師出題,幼兒討論回答。
1、一只貓、一只鼠放在一起等于幾?(出示一加一等于一)
2、樹上先飛來了1只鳥,后來又飛來了1只,“砰”的一聲響,樹上還有幾只鳥?(出示一加一等于零)
3、一個爸爸加一個媽媽等于幾?(出示一加一等于三或四)
4、一只公雞加1只母就雞等于幾?(出示一加一等于n)
(三)學習創編兒歌《拍手歌》,教師和幼兒一起創編兒歌。
你拍一,我拍一;有道題目真希奇。
你拍二,我拍二;一加一不等于二。
你拍三,我拍三;一加一還等于三。
你拍四,我拍四;不信你來試一試。
你拍五,我拍五;大家佩服不佩服。……
(四)腦筋急轉彎:1、教師出題:
①一只6克重的紅螃蟹和一只2克重的綠螃蟹賽跑,誰跑得快?
②小明的媽媽有三個孩子,老大叫大毛,老二叫二毛,老三叫什么呢?
③用石頭和西瓜打頭,哪個比較痛?
2、請個別幼兒出題。
3、思想教育:遇事應該動腦筋,這樣人才會變得聰明。
(五)宣布結果,發獎。師生共舞,結束。
(六)留任務:
1、把今天學的知識回家讓爸爸、媽媽猜一猜。
2、幼兒回家將自己想的“一加一等于幾”的題目畫出來。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因為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但是在活動中,他們能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我個人認為,這節課還是成功的。
趣味文字題第 2 篇教學目標:
1、自由,流利的朗讀詩歌。
2、讓學生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說一說,哪些事情自己做。
3、認識四個生字“自、己、東、西”。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看圖說話
教學難點:
認識四個生字“自、己、東、西”
教學準備:
識字課本,字卡,游戲用具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1、課前準備。每周一首。
2、師生問好。小朋友們,小朋友早上好。
3、課文導入
老師:今天上課之前呀,鄭老師要跟你們分享一件神秘的事情。昨晚有只小花貓跑到我們學前四班睡著了,我們一起把它叫醒好不好。
叮鈴鈴叮鈴鈴,誰醒了。(小花貓)。小花貓醒了會做什么事情呢?你們想不想知道?
小花貓把它做的事情記錄下來藏在了我們課本的第30頁,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花貓都做了什么事情。
二、學習兒歌
老師:小朋友們,請翻開課本第30頁,仔細聽老師讀一讀,看看小花貓都會做哪些事情了。
老師:認真觀察書上的圖片,你看到了什么?小花貓在做什么事情?
(小花貓自己穿衣服,吃早餐,去學校。。。。。。)
老師:聰明的小朋友迅速打開大腦,說一說小花貓還會做哪些事情?
(掃地、疊被子、幫助媽媽洗菜。。。。。。引導:師做動作,學生看著說)
老師:小花貓變得可真厲害,我們一起來向她學習吧。師領讀,生跟讀(帶動作)。第2遍,拍手鼓讀。
老師:生齊讀。(讀書了,小手指著)
老師:小花貓會做的事情可真多,可是鄭老師覺得我們學前四班的小朋友也很了不起。你們在家或是在學校都做了哪些事情,跟大家分享。(要針對孩子們的發言一一講評)指名說。分組讀,獎勵。
老師:所以我們知道了,不管在家還是在學校,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作業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老師:小花貓知道我們會做這么多事情,很開心的邀請我們到它家里去玩。可是呀,小花貓家有一個習慣,每次有客人來它都會放鞭炮來迎接客人們。
三、學習生字
1、老師:小花貓買了四個大鞭炮來迎接我們的到來,而且呀。每個鞭炮放出來的聲音都不一樣。我們一起來聽聽。
2、依次出示自、己、東、西四個字卡。師帶讀,生跟讀。
四、識字游戲,放鞭炮
老師:1節日到 2這是什么炮
學生:1放鞭炮 2這是自,自自自
老師:齊讀,小組讀,齊讀。
五、給生字找朋友
1、每個鞭炮放出來的聲音都那么有精神。可是鞭炮太孤單了,我們給鞭炮找找朋友。
誰來給“自”找朋友。(自己,自覺,自然)
誰來給“己”找朋友。(知己,自己)
誰來給“東”找朋友。(東邊,東方,東西)
誰來給“西”找朋友。(西邊,西方,西紅柿)
2、出示最好的朋友。自信(聯系校訓)、自己、東邊、西邊。
3、齊讀。
六、準備回家。
1、老師:鞭炮也放了,朋友也找了,我們準備開火車開回家了。
2、火車火車哪里開,火車火車這里開。讀生字,詞語。
3、老師:火車開啊開,開回到了我們的課文里。我們一起把生字送回家。在兒歌里找到今天的生字寶寶,用鉛筆圈出來。
七、總結,課后小任務
老師:今天我們學習了詩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認識了四個生字(生:自、己、東、西)。要把他們牢牢記在心里。下節課我們一起回來分享,你們回家都做了哪些事情。
教學反思:
優點:整個教學環節井然有序。兩大目標:流利的朗讀兒歌,認識四個生字自、己、東、西。教學目標完成。課堂把控漸漸成型,面對課堂小插曲,能夠換成鼓勵為主的改正方式,是自己把控課堂的一種進步。針對學生的每一句發言,都給予一定的鼓勵和簡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環節的過渡自然,思路清晰。自己的教態溫和,語調高低起伏錯落有致。是一次有著進步的公開課。
不足:針對幼兒課堂,自己的語言使用還不夠兒化,有待加強。時間安排上合理性有待提高。學習兒歌的朗讀時間上稍微有些短暫。對于幼兒課堂,不能多次使用同一口號“請坐端”,可換成:“我想請坐姿最端正的小朋友來回答我的問題”或者“我喜歡這樣坐的小朋友”,適應語言應該更傾向于鼓勵性。爭取下次取得更大的進步。
趣味文字題第 3 篇活動目標:
1.知道漢字是中國特有的文字,了解漢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學識一些簡單的象形文字,并能與之對應的現代文字進行匹配,.激發幼兒認字的積極性。
3.知道漢字是華夏民族智慧的結晶,從而萌發身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象形文字圖片、食品包裝盒若干。象形文字與對應的現代文字字卡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了解漢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1.講故事引導幼兒進入正題:“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寫字的作用”。大家要認真傾聽,老師講完后要請同學們回答問題。
2.故事結束,師提出三個問題,(1)為什么蜜蜂要在樹葉上咬三個洞?(2)螞蟻為什么也在樹葉上咬三個洞?(3)蜜蜂和螞蟻商量的事情是什么,為什么呢?
3.引出主題,通過這個故事,我們知道認字寫字很重要
二、認識一些簡單的象形文字。
1、出示象形文字字卡“⊙”。 提問:這個圖案像什么?
2、3、4、5、6、小結:這就是我們古人發明的一種文字,叫象形文字。
引問:它們是怎么來的呢?
三、欣賞故事動畫,了解中國文字的起源。
1、欣賞動畫短片。
2、提問: 古代的人們是用什么方法來記錄事情的?這些方法好嗎?
3、小結:象形文字是一種古代的造字方法,因為古代還沒有漢字時,人與人交往,表達意思,就通過描繪事物的形狀這種方式來表達,從而創造出這種造字法“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是我國古人造出來的,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這是我國古代人的智慧結晶,展現了中國人民的古老文明歷史。
四、學識象形文字與對應的現代文字。
1、出示圖片:幼兒認讀現代文字。
2、請幼兒觀察圖片上的漢字和那些圖畫有什么聯系?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3、把象形文字和現代漢字連線,角中擺放上象形文字卡及相對應的現代文字字卡,讓幼兒開展“給游戲:1、看誰猜得對
區角活動:找朋友(意在進一步激發幼兒對中國文字的興趣)
在區域角中擺放上象形文字卡及相對應的現代文字字卡,讓幼兒開展“給文字找朋友”活動。!來自快思老師教案.!還可滲透一些不曾認識過的象形文字字卡,讓幼兒根據圖形(象形文字特點)來找出與其相匹配的現代文字
活動反思:
孩子們對于動畫片十分喜歡。因為它就是把象形字動了起來,就象真的事物在動,但同時又是一個個的字,很形象生動。考慮到年齡,于是就在動畫片中尋找了6個最基本的字:日、木、雨、田、山、夫。先讓孩子們來找找現在的這些字配配對。自己畫畫,自己連連。
趣味文字題第 4 篇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談論自己懂得的、聽過的語言,了解語言的種類。
2、幫助幼兒學會專注地傾聽同伴的談話,迅速的掌握別人談話的內容,能在別人談話后給予補充。
3、在故事情境中體會到做錯事要勇敢地面對解決。
4、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事能夠試著面對。
活動準備:
幼兒有一定的關于語言的知識。
活動過程或建議:
(一)演唱英語歌《我會說A、B、C》,引入主題。
讓幼兒說說這首歌是用哪國的語言演唱的?你還懂得其他國家的語言嗎?
(二)引導幼兒圍繞“語言”的話題自由交談。
1、幼兒自由結伴,說說自己知道的語言使用的國家。
2、教師小結幼兒的談話:世界上有幾千種語言,有漢語、英語、俄語、德語、法語、意大利語等等,有的國家使用一種語言,比如:日本。有的國家使用幾種語言,比如:瑞士。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漢語,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語言上英語。
(三)結合自身實際談談本民族、本地區的語言。
1、世界上有許多種語言,中國也有很多的語言,叫做“方言”比如:廣東話、上海話、北京話等等。你會說哪的方言?
2、你們那兒的方言與“普通話”有什么不同?
(四)朗誦方言兒歌《兩只老虎》
活動二:音樂 《英語歌:Whit`s you name?》
活動目的:
1、初步接觸國外的英語歌,會唱英語歌。
2、理解歌詞的意思,學做音樂游戲。
活動準備:鋼琴一臺、音樂磁帶一盒
活動過程與建議:
(一)在鋼琴的伴奏下自由地進入教室,進行發聲練習。
(二)學習英語歌曲,理解歌曲的意思。
1、幼兒聽音樂,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歌曲的意思。
2、教師解說歌曲的意思。
3、幼兒用整體教唱法學習歌曲,注意吐詞清晰。
(三)通過游戲,鞏固幼兒對歌曲的掌握程度。
1、游戲:《對唱》
2、游戲:《你的名字》
環境創設:
在教室里創設一個“語言文字角”。
生活滲透:
在生活中利用空余時間講一些有關“語言文字”的故事。
家庭滲透:
在家中父母能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語言的環境。
活動評價: 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幼兒從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了解了“語言”的有關知識,并初步接觸了英語歌曲,了解了英語的發音。不僅培養了幼兒的民族自豪感,而且也開闊了幼兒的見識。
教學反思:
這一話題,孩子們比較感興趣,都愿意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達到了預期的效果。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