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20
這是靜物寫生的方法與步驟教案,是優秀的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靜物寫生的方法與步驟教案第 1 篇
一、教學目的
1、通過調色練習使學生初步嘗試用水彩顏色,熟悉水彩畫工具的性能,了解水彩畫的干畫法和濕畫法二大技法。
2、初步學習掌握水彩靜物寫生的步驟和技法。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水彩靜物的干畫法和濕畫法。
2、難點:水分和時間的掌握與條件的觀察方法。
三、教具與學具
1、教具:(1)優秀的水彩畫作品或教師習作。
(2)水彩顏色、水彩筆、調色盤、筆洗和水彩靜物寫生步驟范畫。
2、學具:水彩顏色、毛筆、調色盤、盛水瓶、鉛筆等。
四、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水彩畫工具的準備情況。
(二)復習舊課,講授新課。
1、水彩畫的工具性能和表現特點。
提問:第一冊和第三冊我們學習了色彩的基本知識,水彩顏色調色練習和鉛筆淡彩練習,同學們知道水彩畫的表現特點及工具性能有哪些?
(欣賞水彩畫作品)
水彩畫是用水調和顏料畫在特制的白紙上的一種繪畫形式。它具有清新、透明、輕快等特點,水彩畫技法在用水用色和用筆方面同我國傳統的中國畫技法有很多近似的地方。水彩畫工具簡便,攜帶方便,適宜在短時間內作畫,是學習色彩造型較理想的畫種。
2、水彩畫技法的的基本練習
(教師示范并講解掌握水分的時間及用筆的方法)
畫好水彩畫,除了必須具備一定的素描基礎和色彩知識外,關鍵在于掌握好水分和時間,只有用水稀釋調合水彩畫顏料渲染在白紙上的繪畫才能叫做“水彩畫”,由于水的作用,才使水彩畫產生出清新、透明、潤澤、輕快、簡潔等特點。
①稀釋練習和滲化練習
這兩個練習是使學生了解、掌握水分和時間,是水彩畫技法的關鍵的基本練習。通過稀釋和滲化練習還可以使學生認識水彩的色相和在水的稀釋下所產生的深淺變化以及滲化時所產生的復雜的色彩變化。
②干畫法色快練習
干畫法是在前一層顏色干后再涂上第二層,層層加深的多層畫法,但疊色一般以三遍色為宜,以免次數過多而造成色彩灰暗混濁。干畫法有干后重疊、干后并置、枯筆、點彩等技法。
③濕畫法色塊練習
濕畫法是在畫紙的濕底子上著色或接色的技法,包括濕時接色、暈化、渲染濕時重疊等。濕時連接或重疊、暈化,使色與色之間相互滲化、逐漸過渡,產生豐富的色彩效果。
(三)課堂練習
在作業本上進行稀釋練習,滲化練習以及干畫法和濕畫法的技法練習,要求初步了解與掌握基本技法。
(四)巡回輔導學生練習、講評作業。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輔導學生做好練習,對優秀的作業進行講評,布置下節課必須帶的繪畫用具。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復習舊課,講授新課
提問:干畫法與濕畫法在技法上有什么不同?各有何特點?
總結:干畫法是在畫紙的干底子上著色或在第一遍色的紙面水分干后再著色的方法。這種畫法適宜表現體面轉折明顯的物體,濕畫法是濕時連接和重疊,趁第一遍色未干即著色,使各種顏色相互滲化,逐漸過渡。這種畫法適宜表現體面轉折不明顯的物體。
“水彩靜物”這一課,由于寫生條件不具備,故改為臨摹范畫《書》,基礎好的學生可臨摹《包壺》作業。
1、臨摹水彩靜物的作畫步驟(掛范圖),教師講解、示范與學生視聽、手臨摹同步進行。
①打輪廓
在大小適中的水彩紙或作業本上,用鉛筆輕輕打底稿,注意構圖適當,輪廓準確。
②略分明暗
用鉛筆將物體的明暗交界線,暗部及陰影部輕輕畫出,注意不要太黑太密。
③著色
《書》干畫法:第一遍整體色調應輕淡,基本平涂,色塊之間避免滲化。待干后再罩上暗部色彩,層層薄涂,深入刻劃,逐漸達到色彩與形體造型完美的效果,疊色一般以三遍為宜,避免造成色彩灰暗混濁。
《包壺》濕畫法:一般先畫亮面,待干時畫中間面,再畫暗面,使多種顏色相互滲化、逐漸過渡,達到塑造形體和質感的色彩效果。作畫過程中可將濕畫法和干革命畫法結合運用。
④調整畫面,完成作業。最后整體觀察,不足的地方適當調整。
(三)本課作業要求與注意事項
臨摹范畫《書》和《包壺》
1、要求學生以寫生色彩的條件色觀察方法塑造物象形體、空間關系,表現光線與色彩的冷暖變化。
2、學生應該將顏料擠入調色盤內用水稀釋調色,不要用毛筆直接在錫管中上沾一點畫一筆,干巴巴的往畫面上涂抹,使畫面枯澀而失去水彩畫潤澤流暢的特點。
3、濕畫法作業要求一氣呵成,用筆果斷迅速,色彩肯定,避免重復,接色的時間和水分的干濕要恰到好處,畫出的效果要明快流暢,能充分體現水彩畫的特點。
(四)總結
總結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對優秀的作業給予表揚鼓勵,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靜物寫生的方法與步驟教案第 2 篇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上堂課《學構圖》的學習,運用已學的構圖知識用線條表現一幅靜物寫生作品。培養學生對物象的觀察能力、認識能力,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作品欣賞及教師演示,讓學生嘗試把具象的現實靜物用多種線條進行勾勒,并用自己喜歡的線條把它們裝飾的更合理,更富有個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不同藝術風格給人們帶來不同的美術體驗,在欣賞美的同時,創造美,傳遞美,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美好愿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鞏固構圖知識,嘗試用線描的繪畫形式表現事物。
教學難點:能夠運用多種線條把事物表現的更有創意,更富有美感。
三、教學策略
本課通過學生觀察欣賞、交流、分析、體驗,并通過教師演示從中了解線描的繪畫方式。可以采用“觀察欣賞——交流——分析總結——聯想創造”的教學策略。學生能夠通過欣賞,有效的理解線描的繪畫方法,及運用已學構圖知識表現出一幅富有創意的線描靜物寫生作品。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運用上堂課已學構圖知識把自己準備好的文具,小裝飾及水果擺成喜歡的畫面。
教師在講臺前和同學們同時擺一擺,然后和同學們交流一下構圖心得,引出課題:靜物寫生(可以運用多種構圖方法如:平衡式構圖、對稱式構圖、變化式構圖、對角線構圖、交叉線構圖、橢圓形構圖、水平線構圖、三角形構圖、叉形構圖、十字構圖、斜線構圖、S形構圖、向心式構圖、放射式構圖、垂直式構圖、九宮格構圖,L形構圖)
通過游戲環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鞏固上黨課所學構圖知識,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認識能力,表現能力及審美能力。
二、教學深入
欣賞感悟
欣賞靜物寫生作品:(包括水粉、水彩、油畫,線描)
欣賞水分水彩及油畫靜物寫生作品。
欣賞線描形式的靜物寫生作品。
提出問題
作品中運用了哪些構圖方法?(三角形構圖.叉形構圖)
你覺得作品的哪部分吸引你,哪部分畫的精彩?(色彩、構圖形式,線條排列。)
線描靜物寫生作品與其他形式的靜物寫生作品有什么不同?你覺得畫面中哪里畫的精彩?畫面和實際事物一樣嗎?(用線條表現,沒有色彩,更有趣。花瓶里面編制線條部分精彩,畫面添加了自己的聯想,比實物更有意思,更有裝飾性。)
通過多媒體欣賞不同的靜物寫生作品,讓學生了解不同的繪畫形式表現作品的風格是不同的,各有特點及優勢,同時讓學生更深刻的了解線描靜物寫生繪畫方法,從感悟中吸取繪畫經驗,為下一步創作做好鋪墊。激發學生創作欲望。
教師演示
師:看看剛才我擺的靜物是什么構圖形式呢?想不想看看我是怎么用線描表現的呢?(教師演示)
提出問題:
線描靜物寫生的繪畫步驟?(1.確定位置2.畫出輪廓3.設計線條)
靜物寫生時用了哪些線條?(直線、曲線、波浪線、點,閃電線等)
靜物寫生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通過擺一擺的操作環節,讓學生更直觀的去感受不同構圖帶給人們的'不同感受,并能通過觀察欣賞了解線描靜物寫生的繪畫步驟及注意到的問題。
嘗試體驗
教師出示一件實物請同學們用線描的形式表現。
學生嘗試體驗線描表現實物。
學生初步嘗試線描靜物寫生的局部繪畫方法,培養學生繪畫的表現能力及審美能力。
分析總結
展示自己的線描作品,同組同學交流,分析優點、不足,教師點評總結。
通過觀察、欣賞,交流等環節讓學生深刻的了解其繪畫方式,感悟發現,分析總結,充分解決本課重點。
聯想創造
通過上個環節的交流總結,學生了解了線描靜物寫生的基本創作方法。
欣賞學生作品,把剛才擺好的靜物寫生造型用線描的形式表現出來,提出作業要求:用適當合適的線條進行排列。3.輪廓勾勒以后加上自己喜歡的線條。
通過學生實踐創作,提高學生繪畫能力及動手能力,解決本課難點。
學生自評
教師請學生展示最后完成的繪畫作品,并請學生說說對自己作品的想法。其他同學給他好的建議,教師做最后指導評價。
自評、互評、教師總結能夠讓學生了解自己的作品有哪些不足,怎么樣改進,加深對線描靜物寫生的理解,為以后創作更多的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礎。
靜物寫生的方法與步驟教案第 3 篇活動目標:
1.欣賞塞尚的作品《靜物蘋果籃子》,了解寫生畫的特點。
2.感知畫面豐富的色彩、均衡的構圖以及形與色的完美結合。
3.初步觀察、了解物體前后、上下互相遮擋的表現方法。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塞尚作品《靜物蘋果籃子》PPT一份。
2.幼兒創作的范例作品。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你們喜歡畫畫嗎?姚老師和小朋友一樣,不但喜歡畫畫,還喜歡看畫呢!我發現了一張有趣的畫,今天拿來和小朋友們一起欣賞。
(二)出示塞尚作品《靜物蘋果籃子》,引導幼兒初步觀察。
教師:在畫面中你看到了什么?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覺?
(三)引導幼兒細致欣賞作品,感受作品中的造型美、色彩美和構圖美。
1.教師:這些蘋果是什么樣子的?蘋果的顏色都一樣嗎?有哪些顏色呢?咦?為什么這個蘋果上有好幾種顏色呢?(教師總結:因為太陽照在這個蘋果上,所以它的顏色亮亮的,而這塊地方的陽光被擋住了,出現了影子,所以呀這邊的顏色是黑色的),(幼兒舉例)你覺得畫中的蘋果和我們平時看到的蘋果一樣嗎?為什么?
2.教師:裝水果的籃子是什么樣的?(是怎么擺放的)旁邊的瓶子又是怎么擺放的?它是靠在哪里的?籃子里的蘋果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大小、顏色)那我們來看這些小的蘋果中,你看到的蘋果都是完整的蘋果嗎?為什么?(幼兒舉例)
3.教師:我們再看看桌子前面的蘋果和桌子后面的蘋果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大小、顏色)那你看到的這些后面的蘋果是完整的蘋果嗎?為什么?(幼兒舉例)
4.教師:請小朋友看看這塊白布是怎么鋪在桌上的?白布的褶皺又把蘋果遮擋成什么樣子了?(半圓形、橢圓形)
教師總結:噢!原來畫家用了不同的顏色、大小、形狀和不同位置的遮擋表現出了這幅靜物寫生畫。
(四)引導幼兒討論整幅畫給人的感覺和印象,再次表達對作品的整體感受。
1.教師:你喜歡這幅畫嗎?為什么?
2.教師介紹畫家及作品。
教師:你能給這幅畫取個好聽的名字嗎?畫家也給這幅畫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做《靜物蘋果籃子》。它是一幅油畫,是法國著名的大畫家塞尚所畫。(出示畫家自畫像)。這就是畫家塞尚,他喜歡真實的描繪自然,他喜歡運用顏色之間的對比來表現自己的想法,這些用顏色、形狀來表現的畫就叫做靜物寫生畫。
3.欣賞幼兒作品。
教師:老師這邊還收集了很多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4.教師:你想跟著塞尚爺爺學一學這個本領嗎?那我們下次美術課的時候再來畫一畫吧!
活動反思:
本次美術活動欣賞的是塞尚的作品:《靜物蘋果籃子》,這一作品中有許多的地方值得細細欣賞,比如畫家仔細地安排了傾斜的蘋果籃子和酒瓶,把另外的蘋果灑落在桌布形成的“山峰之中”。在大班美術活動中,這樣的欣賞課有很多,但是有的都有時間或者形狀、背景的限制,而本次的活動幼兒能夠從各方面來欣賞各種各樣的美。但是考慮到幼兒的水平有限,我的目標中主要引導幼兒從物體的擺放、物體前后的遮擋以及光照在物體上形成的顏色漸變方面來初步欣賞這幅作品,并且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學習畫這樣的靜物畫。
在活動的第一個環節,我直接出示畫,讓幼兒自由地觀看畫面并且說說看到了什么,和我們平時看到的物體有什么不同。幼兒積極舉手,都能將自己的觀點說出來,頭頭是道。由于我班幼兒早已接觸過物體的前后左右遮擋關系,所以這一環節我只是粗粗地一帶而過,直接將重點放在由于光線的照射而產生不同顏色的物體身上。我班有的幼兒已有經驗較豐富,他們一下就能辨別出亮的地方是有光的,黑乎乎的是他們的影子,于是我就再多舉幾個例子讓幼兒來辨別。
最后,孩子們開始自由作畫,他們自由選取喜歡的水果來將光線與影子表達出來。然而在孩子們畫畫的時候,我發現我對于這次的重點講得還不夠,一部分幼兒只知道光線照的地方亮,沒有光線的是暗的,他們對于這兩種顏色之間的過度還存在不足,讓作品看上去不自然。還有的幼兒只知道有影子,卻不知道影子應該在什么地方,這都是我在欣賞的時候沒有重點解釋的地方,卻讓孩子要一步到位寫下來,可見欣賞與理解對實踐的重要性。為了減少幼兒的負擔,我只指定了一個水果讓幼兒作畫,而有的幼兒由于能力較強,早已畫好。在畫畫之前,我不應該早早地為幼兒設定好一些東西,應該讓幼兒自由地來選擇畫什么,畫多少,只要提醒他們保持畫面整潔,讓孩子們自主探索,這樣孩子們才能積累出更多地經驗!
靜物寫生的方法與步驟教案第 4 篇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寫生的意義,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習慣及重 要性。
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掌握寫生的方法,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觀察事物的能 力。體會寫生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寫生的基本方法 ;學會用線描的方法表現靜物
教學過程:
一. 導入階段:
1.欣賞一組照片(感受照相取景)
師問:哪一張好看的,為什么?
生答:略
2.板書課題:靜物寫生
二. 發展階段:
1.什么是靜物畫
靜物畫是西方繪畫中的一個門類。
它指以日常生活中無生命的物體為主要描 繪畫對象,也就是說從概念的意義上,
西方的靜物畫與動物畫只在極小的范圍內有一定的重合現象。
2.欣賞一組靜物寫生畫
師問:哪一幅好看,為什么?
生答:略
3、學生實踐
派學生代表(小組組長)選擇靜物
3、觀察靜物的組成結構
高、低、大、小
前、后、左、右等(學生討論)
三. 拓展階段:
1. 寫生要注意什么?(學生討論)
師小結:寫生對象的真實性
2、如何用線條表現靜物?(學生討論)
師小結:利用線條的長、短、粗、細、曲、直等特點,來描繪寫生對象
(師示范)
3.制作步驟
(1)、用取景框構圖
(2)、在畫紙上定好寫生對象位置(高和寬)
(3)、按從前到后的順序描繪
(4)、仔細描繪,做到統一有序
四. 學生作業:
1. 作業要求:完成一幅靜物寫生
2. 學生練習,
3. 教師巡回輔導。
五. 作品展示:
學生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并評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 教學延伸與拓展:
多練習線描,在靜物寫生的基礎上,可進行風景寫生。鍛煉自己仔細觀察生活的能力。講一個藝術家認真觀察生活的故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