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26
這是天下國家原文,是優秀的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天下國家原文第 1 篇
【學習目標】:
1、了解不同類型國家的人口、面積、制度等方面的不同
2、知道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分布的特點
3、理解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的差異
【學習重點】:
1、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分布的特點
2、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的差異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學習任務一:閱讀課本P87文字,結合1999年資料,了解世界不同類型國家的情況
1、目前,全世界______億人,分別居住在________多個國家和地區。
2、俄羅斯的領土面積廣大__________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_________的國家,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被稱為___________。
3、中國是世界_________人口大國,澳大利亞是一個____________的國家。
4、從政治體制看,中國是______________國家,美國是______________國家
5、背誦課本P87的1999年資料中,面積前10位的國家,人口居世界前10位的國家
學習任務二:閱讀課本P88文字,了解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分布的特點
1、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通常可把世界上的國家劃分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發達國家大多分布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這些發達國家,除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外,都分布于____________。
2、發展中國家以_______、非洲和_____________的國家為主,絕大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新獨立的國家,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目前中國也是____________。
學習任務三:閱讀課本P88-P91,理解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的差異
1、閱讀第一段,思考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有哪些不同?(課本上劃出)
這些差異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的差異造成的。
2、發達國家利用其掌握的__________和從發展中國家購買來的_______________,制造_______________的工業品,并銷往到世界各地,獲取__________,因而經濟發展水平比較高。
3、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由于歷史上長期受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侵略剝削,大量資源被掠奪,生產品種_______,建設資金_______,生產效率_______,導致社會經濟發展相對落后,有些國家還處于非常貧困的狀態。
4、閱讀“南北關系“了解”南北差距“、”南北對話“、”南南合作“
5、閱讀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人口與國內生產總值比較,填空:
(1)圖5-3發達國家占世界總人口的________發展中國家占________。
(2)圖5-4發展中國家占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________,發達國家占___________。
6、閱讀圖5-5,了解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工農業生產發展差異
7、完成活動題的填表
8、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各國都應該遵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項原則,以求得共同發展與進步。
二、合作共建
1、讀”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人口與國內生產總值比較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在圖中填出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所占的比例
(2)將下列國家同它們所屬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所在的大洲,用直線連接起來
(3)根據以上連線并聯系”世界政治地圖“可以知道,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__________洲,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_________洲,從北半球位置分析,發達國家主要位于_______半球北部,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半球的南部和_____________半球。
三、系統總結
發與一、不同類型的國家(數量、面積、人口、政治體制)
展發二、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分布特點:發達國家:主要在______半球,
中達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_____半球的南部和南半
國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差異
家家三、發展中國家與人口與國內生產總值差異
發達國家差異工農業生產發展差異、導致差異的主要原因
四、診斷評價
1、有關世界上面積居第二位的國家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人口也居世界第二位②地廣人稀③屬于發達國家④發展中國家⑤資本主義國家
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④D、②③⑤
2、下列不是我國五項原則內容的是()
A、各國應該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B、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
C、和平共處,平等互利D、求同存異
3、發達國家大部分位于()
A、南半球B、北半球C、亞洲D、非洲
4、下列敘述中,不符合歐美發達國家狀況的是()
A、交通擁擠,人口增長快B、工農業生產發達,生產水平高
C、市場繁榮,環境幽雅D、受教育程度高,生活質量好
五、課后反思
發展中國家應采取哪些措施來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以縮小同發達國家的差距?
天下國家原文第 2 篇1、國家的含義?國家的屬性(根本屬性)?
國家是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政治權利機構。國家具有主權屬性、階級屬性(根本屬性)、社會屬性。
2、什么叫國體?判斷國家性質的根本標志?
國體,即國家性質,是指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國家政權掌握在哪個階級的手中,實行為哪個階級服務的政策,是判斷國家性質的根本標志。
3、7頁辨析題
4、什么叫民主?民主和專政的關系?
民主是指在一定階級范圍內,按照平等的原則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來共同管理國家事務的國家制度。
民主和專政是辯證的統一;一方面,他們是相互區別、相互對立的;另一方面,他們是相輔相成。互為前提的;民主是專政的基礎,專政是民主的保障。
5、什么叫國家職能?國家性質和國家職能的關系?
國家職能是指國家在階級統治與社會管理中的職責和功能。國家性質決定國家職能,國家職能反映國家性質。
6、國家有哪些職能?
政治統治職能,社會管理職能,保衛職能,交往職能。
7、我國的國家職能有哪些?我國的國家職能與國家性質的關系?
對內:政治職能,經濟職能,文化職能;
內外:①防御外部敵人的侵犯和顛覆,捍衛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②發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創造有利于我國發展的國際環境;③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積極發揮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作用。
我國的國家職能既由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所決定,又反映了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體現了我國的國家性質。
8、我國的國家性質是什么?首要標志、階級基礎是什么?
我國的國家性質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工人階級的領導是我國國家性質的首要標志。工農聯盟是我國國家政權的階級基礎。
9、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什么?特點優點是什么?
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廣泛性表現在民主主體的廣泛性和人民享有民主權利的廣泛性;民主的真實性表現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質的保障。人民民主專政實行大多數人對極少數敵人的專政;人民民主專政在概念表述上直接體現了民主和專政的辯證統一。
10、怎樣建設我國的民主政治?
要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總結自己的實踐經驗,同時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不能照搬西方政治的模式;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有步驟、有秩序地進行。
11、為什么必須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立國之本,是四項基本原則之一,已被載入我國憲法之中;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地政治保證;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在改革開放地歷史條件下被賦予新的時代內容。
12、什么叫政體?政體與國體的關系?
政體是指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即統治階級采取何種形式來組織自己的政權機關。
政體和國體的關系是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國體決定政體,政體反映國體。
13、當代國家的整體類型有哪些?比較三種政體的異同點。
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和民主共和制(議會共和制、總統制共和制)
異同點見《精析》
14、我國的政體是什么?實行什么原則?
我國的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組織和活動的基本原則是民主集中制。
15、什么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由人民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利機關,統一領導國家事務的政治制度。
16、為什么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直接體現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建立其他有關國家管理制度的基礎。
17、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什么優越性?
有利于保證國家權利體現人民的意志;有利于保證中央和地方額國家權利的統一;有利于保證我國各民族的平等和團結。
18、為什么要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6題、17題的答案總結)
能夠確保國家權利掌握在人民手中,符合人民當家作主的宗旨,適合我國的國情。
19、什么叫國家結構形式?有哪幾種類型?
國家結構形式是指國家的整體與部分、中央與地方之間相互關系的構成模式。
單一制國家:是由若干行政區域構成的單一主權國家;復合制國家在當代主要采取聯邦制形式。
20、我國的國家結構形式是什么?它由什么決定?
我國實行單一制的國家結構形式(23個省、4個中央直轄市、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它是由我國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決定的。:
21、“一國兩制”的含義?主要內容?
“一國兩制”是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保留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
主要內容:①“一國兩制”的前提和基礎是“一國”,即一個中國;②兩種制度并存,國家的主體是社會主義制度;③“一國兩制”下設立的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
22、實行“一國兩制”的意義?
有利于實現祖國的統一;有利于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利于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穩定、繁榮和發展。
天下國家原文第 3 篇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學習海灣國家,了解單一資源型國家經濟發展特點,進而了解歐佩克組織協調合同一個成員國的石油政策,保護和發展民族經濟中的作用。了解到在經濟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發展中國家只有聯合起來,才能在國際社會立足和尋求發展。
(2)通過學習新加坡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成功結合的實例,了解發展中國家只要根據本國國情,選擇正確的發展道路,是可以做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進行的。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和緩景觀。
(3)通過印度的實例,知道人口不適當的發展對社會、環境帶來的影響,理解我國人口國策,樹立正確的人口館。
(4)通過了解肯尼亞的殖民歷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培養學生對殖民主義和國際不平等主義的憎惡態度,使學生認識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的歷史性和時代性。
2.能力目標:
(1)通過在世界政治地圖和世界干濕分布圖上查找海灣國家的位置和獲得一些有關自然條件的信息,培養學生讀圖、用圖及分析地圖的能力。
(2)通過閱讀馬六甲海峽航線圖,結合世界政治地圖、世界石油資源分布圖及世界主要海運航線分布示意圖,查找經過馬六甲海峽的船只走向,培養學生綜合讀圖、用圖能力。
(3)通過教師的指導,讓學生把新加坡發展條件和過程用框圖形式表現出來,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4)通過閱讀印度物產及工業區分布圖,與新加坡、海灣國家比較,印度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培養學生讀圖、分析能力、比較事物間異同的學習能力。
(5)通過學習肯尼亞以及非洲的經濟社會發展歷史和現狀,使學生能正確分析非洲落后的各種原因,特別是殖民主義的深刻影響。
(6)使學生理解和平與發展之間的相互關系。
(7)使學生能正確分析在地理環境和發展基礎之上如何選擇經濟發展途徑和方向。
3.知識目標:
(1)通過閱讀海灣地區石油分布圖,掌握海灣地區地理位置及石油資源優勢。
(2)通過學習新加坡利用位置優勢發展經濟的成功實例,理解交通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了解新加坡利用位置優勢發展貿易、金融、旅游過程。
(3)通過學習印度概況,知道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也是發展中的工農業大國和第二人口大國。
(4)通過學習印度工農業發展,理解人口過快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5)知道印度在重視發展教育的基礎上,抓住機遇,迅速發展成為世界軟件制造業大國。
(6)使學生了解肯尼亞的自然地理特征。
(7)使學生了解肯尼亞的各個產業反戰狀況,尤其是經濟作物的種類、工業體系、旅游等。
(8)使學生了解發展中國家的一般知識,掌握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區別。
教學重點:
海灣國家利用豐富的石油資源發展民族經濟所走的道路,即海灣國家從以石油為主的單一經濟向經濟多樣化的發展過程。
教學難點:
l如何使學生理解發展中國家僅以資源出口為經濟支柱,不發展其他民居經濟,進入發達國家的行列是有難度的。
教學方法:談話法、討論法
教學課時:1課時
導入:西亞近代發展簡述西亞是人類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自公元前3000年前興起,西亞地區內先后出現了一批強盛的奴隸制或封建制國家,如巴比倫王國、波斯帝國、奧斯曼帝國等,均對世界歷史產生過巨大影響。
自16世紀起,歐洲列強開始對東方的侵略擴張,處于重要地理位置的西亞成了英、俄、法、德諸國競相爭奪的目標。蘇伊士運河開通后,英、法在西亞陸續霸占了大片殖民地,土耳其和伊朗也成為了半殖民地。1919年和1921年,阿富汗和伊拉克首先獨立,其他各殖民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也陸續獨立。但帝國主義仍力圖控制地理位置重要及石油資源豐富的西亞,它們的滲透和爭奪,同由于本身地區種種歷史和社會因素形成的矛盾交織在一起,使得西亞的局勢長期動蕩,并多次燃起戰火,不僅給當地人民帶來災難,對整個國際局勢也有很大影響。
1.海灣國家的地理位置
閱讀P55“海灣地區石油分布示意圖”,找出西亞地處哪三洲五海之間?(三洲:亞洲、歐洲、非洲;五海: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和紅海。)指出海灣地區主要產油國?(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曼、卡塔爾和巴林等。)說明霍爾木茲海峽的位置?(“世界油閥”)
2.海灣地區石油資源在世界中優勢
西亞全區石油總儲量的98%以上都集中在波斯灣及其周圍約100萬平方千米的范圍內,有“世界油極”之稱。由于西亞油田具有規模大、地質條件好、油質好、運輸方便、易于開采,使得石油的生產成本遠遠低于世界其他地區,加之大型和巨型油輪相繼出現,顯著降低了海上石油運費,海灣地區石油產量逐年上升。進入20世紀70年代已占世界總產量的1/3以上。西亞地區的石油產量自1953年超過拉丁美洲,1965年又超過美國,此后一直高居世界首位。
讀地圖冊P22“世界石油資源分布圖”,查找主要石油運輸路線所經過的海灣、海峽、海域、大洋及運河?(分組查找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地區和國家、石油主要出口國、石油進口國或地區,及主要運輸路線經過的地方。)
3.由單一的石油經濟向經濟多樣化轉變
西亞的石油輸出國指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阿曼這8個波斯灣沿岸國家。
從國民經濟的部門結構來看,8國經濟均以石油業為命脈,建筑業、運輸業、制造業和商業等其他經濟部門在很大程度上都以石油業為存在的基礎。國民經濟結構之單一在世界范圍內也很少見。
近些年來,海灣國家利用巨額石油收入,努力促進國民經濟的多樣化發展,在港口、道路、橋梁、住宅、動力、供水、電信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上取得了顯著進展,制造業和農業也得到了很大發展,尤其側重于同當地資源相結合的一些原材料工業,如煉油、石油化工、煉銅、水泥等,其產品已相繼進入國際市場,從而使石油在商品出口總額中的比重有所下降。
天下國家原文第 4 篇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感受4/4拍歌曲的強弱特地點;學習領唱與合唱,并能與同伴協調一致地演唱。
2.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感情,激發我是中國人的自豪感。
活動準備:
教師教學資源《山谷回音真好聽》(音頻)《國家》(音頻)
活動建議:
一. 聽《山谷回音真好聽》音頻,玩發聲游戲。
將幼兒的作為排成半圓形,教師引導幼兒科學發聲的方法,雙臂自然下垂,眼睛平視,保持發聲時的口型。注意:呼吸、咬字、吐字、口腔共鳴、輕聲等方法。
(1) 先聽音頻,然后教師帶領幼兒完整演唱歌曲。
(2) 老師彈唱前半部分,幼兒唱回音部分。
二. 熟悉歌曲《國家》旋律,感受4/4拍歌曲的特點。
(1) 教師播放歌曲音頻,請幼兒認真傾聽。
(2) 引導幼兒感受4/4拍歌曲的強、弱、次強、弱的弱點。
(3) 請幼兒表達感受,理解歌詞所表達的意思,重點在“一玉口中國,一瓦頂成家”。
三. 帶領幼兒學唱歌曲《國家》
(1) 教師清唱,引導幼兒念歌詞。
(2) 教師引導幼兒采用領讀+齊讀的方式,感受歌詞,為領唱和合唱打下基礎。
(3) 教師彈琴,幼兒站直身體,用自然的聲音跟唱。
(4) 教師領唱前四句,請一名幼兒領唱第五句到第八句,其他幼兒合唱后面的部分。
(5) 鼓勵兩名幼兒演唱前八句,其他幼兒合唱后面的部分。
(6) 教師引導幼兒看指揮,準確進行領唱和合唱。
四. 欣賞歌曲《國家》mv,進一步理解歌詞的含義,激發幼兒愛祖國的感情。
小結:
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愛自己的祖國,祖國強大了,我們才會更加幸福快樂。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