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20
這是《稚子弄冰》節奏,是優秀的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知道冰是涼的、硬的、光滑的,初步了解冰是由水變成的,冰遇熱會化成水。
2.學習制作“冰花”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1.讓家長提前在家為幼兒動制一盤冰和一個八寶粥小碗。每組一盆溫水。
2.教師做好的冰花、彩紙、大的果凍盒、水、毛線等物品。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玩家長做的冰塊。
教師問孩子這些冰是誰給做的?是怎么做出來的?
2.教師引導孩子感知冰的特點。
(1)師:小朋友仔細看一看冰是什么顏色的?幼兒:沒有顏色、很亮……
(2)師:剛才你們摸冰的時候,有什么感覺?幼兒:涼涼的、很炸手。
(3)孩子們,捏冰的時候怎樣?幼兒:很硬很硬、捏不動…..
(4)老師請小朋友將冰放在手心里,看看冰有哪些變化?手上的水又是怎樣來的。
(5)并在手里會慢慢化成水,說一說還有什么方法化成水?
(6)請幼兒將自己的冰放在溫水盆里,觀察冰慢慢融化的過程。
3.教師演示制作冰花的方法,幼兒學習制作冰花。
(1)小朋友你們看老師做的冰花漂亮嗎?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2)教師問幼兒現在的冰和剛才你們玩的冰有什么不一樣?請幼兒說說不一樣在哪兒?
(3)小朋友仔細觀察老師的冰花是用什么材料做出來的。你們想想做?
(4)教師和幼兒共同制作冰花。
(5)教師和幼兒把做好的冰花放在室外,(因為幼兒園沒有冰箱)待第二天欣賞冰花。
4、欣賞冰花。
第二天把冰花取出,掛在外面的一根繩子上,共同欣賞誰做的冰花最漂亮。
【活動延伸】
請家長配合,在家在制作一個冰花。讓幼兒觀察冰花融化的現象;早晨的時候,觀察窗戶上的冰花。
【設計意圖】
現在正是冬季最寒冷的時候,我利用冬天的特征,讓孩子們通過親身體驗得知水遇冷會上凍結成冰,那冰遇到熱就會化成水這一科學道理。于是我精心設計了這節科學課。
活動目標:
《冰》中班教案
1.觀察鹽水對冰塊變化的影響。
重點難點:
1.讓孩子知道冰和水的.區別。
活動準備:
1.裝有水的冷凍袋2只、冰塊、鹽、小盆2個、棉線、竹筷。
活動過程:
一、通過實驗讓幼兒感受鹽對冰塊變化產生的影響。
1.實驗一:冷凍袋誰更硬。在兩個小盆里放進許多冰塊,將冷凍袋分別理進盆里的冰塊中。往一個盆內的冰塊上撒鹽的冰塊有什么不同,那一邊感覺更冰。過1-2小時后,再把冷凍袋拿出來摸摸看,并在上面撒上一些鹽,等一會,拉起棉線看看、是否可以把冰塊釣起來。
二、實驗過后幫助幼兒了解:把鹽撒在冰上會使周圍的溫度急劇下降。
三、教師引導孩子去發現去觀察。
四、請個別孩說說自己在這個活動中自己的發現并大家一起談論。為什么?
活動目標
1、知道冰的變化,會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
2、有積極探索冰的興趣。
3、教育幼兒從小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冰的變化,會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
難點:激發幼兒參與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冰娃娃圖片。2幼兒玩冰的課件。3激發幼兒參與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過程:
1、幼兒感知了解水會結冰,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師:今天我帶來了新朋友和你們一起玩!
師:你聽到水寶寶說什么了?
師:水寶寶在什么時候變成冰娃娃?
2、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冰的主要特征。
(1)提問:你們想用什么方法來玩冰娃娃?
(2)初次探索:幼兒用自己的方式玩冰,并用筆畫著記錄下來。
(3)提問:你么用了哪些方法玩冰?
(4)再次探索:教師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看、摸、捏、砸、嘗等)感知冰的物理特性。注意觀察并表揚那些探索方法特別的孩子,促進幼兒間相互學習。
3、討論、了解冰的`物理特性。
(1)提問:你覺得冰娃娃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
(2)小結冰的特性。
師:原來冰娃娃有這么多的秘密!無色、無味、透明、光滑、硬、易碎。
4、做實驗,引導幼兒觀察冰塊變化。
師:你們的冰娃娃和剛拿到時后有什么不一樣?
師:你真棒說出了一個新詞——融化。冰娃娃是可以融化成水寶寶的。
小結:原來冰娃娃在手里會融化掉!變成水寶寶!
5、幼兒制作彩冰燈。
師:讓我們動起靈巧的小手,一起來制作漂亮的冰燈吧!送給我們可愛的冬爺爺做新年禮物吧!
課后延伸:組織幼兒玩冰燈。
教學反思
冬天是一個雪白的世界,冬天也是一個奇特的世界。晶瑩剔透的冰,深受孩子們的喜歡。他們對冰有著濃厚的興趣,可對冰的認識僅僅只是一些感性的經驗,對于冰的特性并不是很了解。在開展“冬爺爺的禮物”主題活動中,我從孩子們的生活中選材設計教學方案,讓孩子自己動手實踐,喚起他們的已有經驗,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教學就是要通過情景在學生的頭腦中引起認知的興奮,產生認知的沖突,形成思維的爆炸,進而引發學生的認知活動,建構新的認知結構。”因此我在設計此節科學課時,首先創設情境,激發孩子們的探究欲望。我在教學中,通過引導孩子們感知了解水會結冰來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其次,從幼兒實際出發,提供自我探究的空間,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冰的主要特征。在教學中,利用孩子們的求知欲,引導他們進行實驗前的猜想,并將猜想記錄在記錄單上。接著通過每人各自進行的小探索,讓孩子發現“冰的物理特性”。調動其自主、探究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觀察、分析能力。通過經驗分享環節,幫助孩子們匯總探索結果,總結探索結論,又進一步激發了學習活動的熱情。最后孩子們在教室中根據自己的喜好制作冰燈,他們每個人都想制作出最美、最漂亮的冰燈,作為禮物送給冬爺爺,這是孩子們一份童真、一份愛心、一份真情。
本節的延伸活動,是讓孩子們到戶外玩冰燈,激發他們繼續探究冰的奧秘。
目標:
1.能自己動手探索冰的.特征。
2.對玩冰感興趣。
準備:
1.觀察過室外結的冰。
2.每人1只小碗,碗里有1小塊冰。
3.3—4盆熱水。
過程:
1.感知冰的特征。
提問:小碗里是什么?你在哪里見過的?
幼兒將冰拿在手上看看、摸摸、玩玩。
提問:冰是什么顏色的?
摸在手里有什么感覺?(滑滑的、冷冷的)
冰掉在水泥地上會怎么樣?
2.感知冰的變化。
提問:現在你們的手上有水嗎?
請幼兒把冰拿在手上握緊,過一會兒看看有什么變化。
提問:手上現在有水了嗎?水是從哪里來的?
配班老師端來3—4盆熱水,幼兒將冰放在熱水里,繼續探索冰的變化。
提問:冰有沒有了?冰到哪兒去了呢?
3.討論:還有什么辦法能讓冰變成水。
建議:
此活動后可引導幼兒做結冰實驗。(回家用一個小瓶裝點水放在外面,第二天觀察水結冰了沒有。)
評價:
1.對玩冰感興趣,能認真地進行實驗。
2.會用語言和別人交流。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